最重要的是,你是堂堂正正的人,從來行事坦蕩磊落,沒有不可告人之事.


    十幾年前,我初讀到你寫的詩和介紹藝術的文章,我就覺得你若不做呼風喚雨的編輯人,也會是個優秀的作家,或是真誠的學者.有時長夜思及,不免為你這方麵的長才沒有延展而感到遺憾,但是想到你對社會的影響和貢獻,也就釋然了.


    聽到你要去外國進修,我的內心最是欣喜.也許隻有這一條路,才能令你擺脫十年俗務,從你最年輕的那一段出發.那種感覺就如同我們離開人群,走到一個風景特秀的地方,盛景可期,你可以縱情的寫你的詩,放聲的唱你的歌,而沒有形象和成就的顧慮了.我相信,一個人如果登上了高峰,卻不能沉潛山穀,他很快就會老化,也就再也不能攀登更高的山.這也就是我等待你歸來創造更大天地的信念,我仍願像十年來那樣追隨你.


    故國此去,再也不能像以前滿座高朋的熱鬧,再也不能像以前天馬行空的豪情,但是在這個紛擾的世界上,能有片刻的安靜,能回視自己來路上的掌聲,能獨自麵對自己心靈的時刻是多麽的可貴呀!台灣的苦酒,我們曾經共嚐,我們會懷念著你,到你登機的那一刻,我才體會到王維遍插茉萸少一人的詩意.


    當別人在雜誌上批評你,誹謗你,妒忌你的時候,我們都不要介意吧!因為歷史上,隻有那弱的妒忌強的,小的誹謗大的,側的批評正的,你的存在,你的人格,你的氣度與胸懷,自有公評.


    我總是相信,不論世事如何變幻,人世多少淒涼,即使你到了邊疆,陽光也會灑在邊疆,且讓我吟一段愁予的詩送你吧:


    秋天的疆土,分界在同一個夕陽下


    接壤處,默立些黃菊花


    而他打遠道來,清醒著喝酒


    窗外是異國


    多想跨出去,一步即成鄉愁


    那美麗的鄉愁,伸手可觸及


    鄉愁總是在遠方,想念也總在離開以後,我們曾並肩走過,對酒歌過,我們是同槽係過馬的,如今你天涯卸鞍壯士磨劍,我卻還在江南裏獨自放馬,這樣想時,你的處境就令我欣羨.


    我的台北到了,你的威斯康辛也快到了,浮天滄海遠,萬裏眼中明,我煮酒,等著你回來賦詩.


    我們先幹了手中的這杯.


    ——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七日


    如來的種子


    我讀過好幾部佛經,常常為其中的奧義精深而讚嘆著,可惜這些佛經總是談出世的道理,認為世上的一切都是空的,很難運用到實際的生活裏來,對一個想要人世又喜歡佛道的人總不免帶來一些困惑.


    黃桑禪師說法裏有這樣一段:"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與眾生請佛,世界山河,有相無相,偏十方界,一切平等,無彼我相.此本源清淨心,常自圓滿,光明偏照也."把一個人的"心"提到與眾生請佛平等的地位,稍為可以解開一些迷團.


    一個人的心在佛家的法眼中是渺小的,可是有時又大到可以和諸佛相若的地位.在新竹獅頭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塊巨大的石第,壁上用蒼潤的楷書,寫上"心即是佛"四個大字.同樣的,在江蘇西園寺大雄寶殿裏也有四個大字"佛即是心";不管是心或佛擺在前麵,總是把人的心提升到很高的境界.


    其實,這四個字學問極大,它有十六種排列組合,每一種組合意義幾乎是一樣的,以心字開頭有四種組合:"心即是佛,心是即佛,心佛即是,心即佛是",以佛字開頭也有四種組合:"佛即是心,佛是即心,佛心即是,佛即心是",幾乎完全肯定了心的作用,佛在這裏不再那麽高深,而是一切佛法全從行念的轉變中產生;明白了這個道理,可以不再從"空"的角度在經文中索解,有時一個平常心就能在佛裏轉動自如了.


    我最喜歡的講佛法是"維摩經"裏的一段,維摩諾間文殊菩薩說:"何等為如來種?


    (什麽是如來的種子?")文殊說:"有身為種,無明、有愛為種,貪、恙、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六人為種,七識處為種,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十不善道為種.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文殊並且進一步解釋:"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


    在這裏,文殊把人世間煩惱的意義肯定了,因為有一個多情多欲的身體,有愚昧,有情愛,有煩惱才能生出佛法來,才能生出如來的種子,也就是"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把佛經裏講受,想、行、識諸空的理論往人世推進了一大步,渺小的人突然變得可以巨大,有變化的彈性.


    在我的心目中,佛家的思想應該是瘸子的拐杖,頑者的淨言,弱者的力量、懦者的勇氣、愚者的聰明、悲者的喜樂,是一切人生行為中的鏡子.可惜經過長時間的演變,講佛法的"有道高僧"大部分忽略了生命的真實經驗,講輪迴,講行雲.講青天,講流水,無法讓一般人在其中得到真正的快樂.


    我過去旅行訪問的經驗,使我時常有機會借宿廟宇,並在星夜交輝的夜晚與許多有道的僧人縱談世事,我所遇到的僧人並不是生來就是為僧的,大多數並在生命的行程遇到難以克服的哀傷煩惱挫折痛苦等等,憤而出家為僧,苦修佛道,可是當他飼入了"空門"以後,就再也不敢觸及塵世的經驗,用這些經驗為後人證法,確實是一件憾事.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住在佛光山,與一位中年的和尚談道.他本是一名著名大學的畢業生,因為愛情受挫,頓覺人生茫然而適入空門,提到過去的生命經驗他還忍不住眼濕,他含淚說:"離開眾生沒有個人的完成,離開個人也沒有眾生的完成;離開情感沒有生命的完成,離開生命也沒有情感的完成."也許,他在孵說裏是一個"六根不淨"的和尚,但是在他的淚眼中我真正看到一個偉大的人世觀照而得到啟發,他的心中有一顆悲憫的如來的種子,因為,隻有不畏懼情感的人,才能映照出不畏懼的道理.


    心有時很大,大到可以和諸佛平等,我們應該勇於進入自己的生命經驗,勇於肯定心的感覺,無明如是,有愛如是,一切煩惱也應該做如是觀.


    ——一九八二年六月二日


    歸彼大荒


    每年總要讀一次《紅樓夢》,最感動我的不是寶玉和眾美女間的風流韻事,而是寶玉出家後在雪地裏拜別父親賈政的一段:


    那天乍寒下雪,泊在一個清靜去處,賈政打發眾人上岸投帖,辭謝朋友,總說即刻開船,都不敢勞動,船上隻留一個小廝侍候,自己在船中寫家書,先打發人起岸到家,寫到寶玉事,便停筆,抬頭忽見船頭上微微的雪影裏麵一個人,光著頭,赤著腳,身上披著一領大紅猩猩氈的鬥篷,向賈政倒身下拜,賈政尚未認清,急忙出船,欲待扶住問他是誰,那人已拜了四拜,站起來打了個問訊,賈政才要還揖,迎麵一看,不是別人,卻是寶玉,賈政吃一大驚,忙問道:"可是寶玉麽?"那人隻不言語,以喜似悲,賈政問道:"你若是寶玉,如何這樣打扮,跑到這裏來?"寶玉未及答言,隻見船頭上來了兩人——一僧一道——夾住寶玉道:"俗緣已畢,還不快走!"說著,三個人飄然登岸而去.賈政不顧地滑,疾忙來趕,見那三人在前,哪裏趕得上,隻聽得他們三人口中不知是哪個作歌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清玄散文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清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清玄並收藏林清玄散文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