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寺改建對我是不幸的,它正象徵著一輪金色的太陽往海中墜去,形象的美還清晰如昨,可是夕陽沉落了,天色也暗了.
——一九八三年二月九日
大雪的故鄉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日,當代知名的作家索忍尼辛,站在台灣嘉義的"北回歸線"標誌碑前露出了開心的微笑,他興的說:"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跨上熱帶的土地."看到索忍尼辛站在"北回歸線"上的形象,給我一種大的感動.那個小小的標誌碑上有一個雕塑,是地球交錯而過的兩條經緯線,北回歸線是那橫著的一條,一直往北或往南,就到了落雪的寒帶.這個紀念碑是站在台灣的南部大平原上,我曾數次路過.
每次站在它的前麵,遙望遠方,心中就升起一種溫暖的感覺,它站的地方正是我們美麗的沃上.
跨過這條"北回歸線",往南方的熱帶走去,是我童年生長的溫暖家.同樣的,走過"北回歸線"往北渡海的遠方,是我的祖父那一輩生長的大雪的故鄉.由於這樣的情感,站在那條線上,是足以令人幽思徘徊的.
索忍尼辛站在北回歸線上的形象,使我想起他在一次訪問時流露出來對故鄉的情感.日本研究俄國文學最傑出的學木村浩,去年九月曾到美國佛蒙特州索忍尼辛居住的山莊去訪問,他看著窗外佛州茂密的森林問索忍尼辛:"到了冬天,這一帶是否會下大雪?"
索忍尼辛將視線轉向窗外,注視片刻後,靜靜地道:
"雖然每年不盡相同,可是雪相當大,你知道,沒有雪,俄國人是活不下去的."在那一次訪問裏,索忍尼辛還說到:"被放逐的時候,我總認為二三年後就能回去的.誰知道一眨眼已經七年了.不過,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所以堅信一定能夠回去的."
談到這一段話,不禁令我思緒飛奔,索忍尼辛對他的俄國故鄉是懷著濃重鄉愁的.
他的"下著大雪的故鄉"曾是他憂思和吶喊的起源,對著他的人民和國土,索忍尼辛有著濃鬱的血淚和感情.由於他的流放,他對那些流離失所的人也就有了特別的關愛和同情.
他的流放,隔斷了他對故國的聯繫,也正是他的流放,使他的同情與關愛自俄國的土地擴散,用明亮的巨眼注視世界,使他從"俄國的索忍尼辛"成為"世界的索忍尼辛".
很早以前,我就喜歡俄國的文學,包括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河夫、高爾基、果戈裏等人的作品;甚至到帕捷爾納克(《日瓦戈醫生》的作者)、索忍尼辛,我覺得俄國文學有一個偉大的傳統,這個傳統是由一片遼闊的土地和忍苦的人民所孕育出來的.
他們共同具有濃厚的宗教氣氛,有一種博愛的人道主義精神,還有正麵的理想主義氣質.
雖然在那個苦寒的土地上,文學藝術家不時受到挫折,他們卻總是像巨樹一樣,站立在最寒冷的土地上.尤其是從十八世紀以後,俄國的文學家、音樂家、舞蹈家更是天才輩出,閃熾著星星一樣的光芒,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在作品中流露出對人和土地的熱愛,充滿了強烈的鄉土戀情.
一個人的故鄉能給他以後提供一個什麽樣的背景,我覺得讀俄國文學家的作品最能感受深刻.以前阿·托爾斯泰在巴黎流亡時,寫出(苦難的歷程)和《彼得大帝》,現在流放在美國的索忍尼辛寫出《古拉格群島》、《癌病房》、《一九一四年八月》,都是對他們國上熱愛的記述和苦難人民的呼聲.
他們強調真正的俄羅斯,那是他們成長地方,一個落著大雪的故鄉.由於他們永不喪失的正義與良知,使俄國文學長久以來就是人類最珍貴的文學靈魂的一部分.
曾在勞改營度過八年歲月,在流刑中罹患癌症幸而未死,最後被流放的索忍尼辛,到今天他還熱烈的愛著他祖國的土地、森林和人民,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故上,為他的同胞奉獻生命.
我覺得這種對故土的懷思,以及在作品中表現出強烈的家國情味,正是文學中最可珍貴的品質,"苦難能造就有節操的靈魂",生在現代的中國人讓俄國的大地文學作品不能無感.
國有一首動人的民謠,它是這樣歌頌它的土地和苦難:
貝加爾湖呀,
是的母親,
她溫暖著流浪漢的心,
為爭取自由挨苦難,
我流浪在貝加爾湖濱,
為爭取自由挨苦難,
我流浪在貝加爾湖濱.
中國過去的民謠也有許多類似的歌唱或悲歌,可是為什麽中國經過這麽長期的苦難,竟沒有能產生與俄羅斯文學一樣博大的近代作品呢?
——九八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灑在邊疆的陽光
五點五十分華航飛往舊金山的七四七,眼看著就要起飛了.
我從出境大廳出來,開著車,踩緊油門,正好看見那架七四七以美麗的姿勢起飛,我順著柏油大道飛弛;起先和七四七並行著,才一轉眼的時間,飛機已經越過我的頭頂,飛向了天的遠方.
這是難得的好天,是遠行的好日子,陽光普照著大地,一直亮到看不見的遠處.飛機勢必要破雲而過,我不知道在天的那邊,是不是也有陽光,我隻知道有陽光的地方一定有分離的悲傷和重逢的笑語,我相信,你一定會為你到的地方帶來陽光.
剛剛我從出境大廳轉身出來的時候,在玻璃落地窗裏看到自己的影子,因為玻璃不夠平整,影子拉得很長,你的影子卻在走道那邊的玻璃窗上,我突然驚覺,從我們初識,到現在已經整整邁過了十一年.那時,是你最輝煌的青年時代,而今你已經盛年了,那時我是剛剛起步的少年,現在也一腳踩進了青年.
我們第一次見麵,是我參加一個徵文比賽得到首獎,他們邀你來頒獎,第二天你就打電話來邀稿,使我受寵若驚.那也就是我為什麽願意放棄別的選擇,來追隨你的原因.
人說世有伯樂,而後有千裏馬,我雖不敢說能千裏弛騁,但我相信隻要有了伯樂,千裏雖不能至,也不遠矣!
我對寫作能有堅強的信念,願意不辭勞苦,苦心熬煉自己,幾乎全是受到你的啟發.
那時最感動我的一件事,是你為了鼓勵我從事報導文學的工作,在你的抽屜裏永遠為我準備了兩萬元,你說:"隻要你什麽時候要出發,就動用這一筆錢隨時出發."而且那一筆錢不時的填滿,那時確曾成為我隨時出發的最大動力.你有時先預支稿費給我,說:
"你寫來以後再扣除吧!"
這是兩件小事,但能這樣鼓勵新人的編輯,恐怕再也不可得見了.後來當我知道你出身貧窮,讀書的時候經常舉債度日,後來還能那樣重義輕財,更令我敬佩.這種胸襟是杜甫詩中:"安得廣廈千萬問,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胸襟.
因此,雖然多年來的時遷事移,使我們的處境都完全改變了,但是,我總覺得自己是你最初的子弟,是你一手把我培植起來的.這樣的恩義,又豈是友情兩字可以了得?
你的廣交天下,心懷四海,像我這樣的子弟更不在少數.在你的手中,重創了副刊的生機,推展了文學的廣度,再塑鄉上的形象,提高了文化藝術的層次,這些論者早有定評.
隻是深知的朋友才知道你的另一麵,這一麵是你豪氣幹雲的唱黃河的歌,是你談起父親在西北拓荒時的雄心萬丈,是你飲盡烈酒還懷思著鄉上故國,是你遭受挫折而不對理想喪失信心,是你永遠關懷著那些隱在角落裏的人,是你對朋友隻有付出而不期待他們的回報.
——一九八三年二月九日
大雪的故鄉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日,當代知名的作家索忍尼辛,站在台灣嘉義的"北回歸線"標誌碑前露出了開心的微笑,他興的說:"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跨上熱帶的土地."看到索忍尼辛站在"北回歸線"上的形象,給我一種大的感動.那個小小的標誌碑上有一個雕塑,是地球交錯而過的兩條經緯線,北回歸線是那橫著的一條,一直往北或往南,就到了落雪的寒帶.這個紀念碑是站在台灣的南部大平原上,我曾數次路過.
每次站在它的前麵,遙望遠方,心中就升起一種溫暖的感覺,它站的地方正是我們美麗的沃上.
跨過這條"北回歸線",往南方的熱帶走去,是我童年生長的溫暖家.同樣的,走過"北回歸線"往北渡海的遠方,是我的祖父那一輩生長的大雪的故鄉.由於這樣的情感,站在那條線上,是足以令人幽思徘徊的.
索忍尼辛站在北回歸線上的形象,使我想起他在一次訪問時流露出來對故鄉的情感.日本研究俄國文學最傑出的學木村浩,去年九月曾到美國佛蒙特州索忍尼辛居住的山莊去訪問,他看著窗外佛州茂密的森林問索忍尼辛:"到了冬天,這一帶是否會下大雪?"
索忍尼辛將視線轉向窗外,注視片刻後,靜靜地道:
"雖然每年不盡相同,可是雪相當大,你知道,沒有雪,俄國人是活不下去的."在那一次訪問裏,索忍尼辛還說到:"被放逐的時候,我總認為二三年後就能回去的.誰知道一眨眼已經七年了.不過,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所以堅信一定能夠回去的."
談到這一段話,不禁令我思緒飛奔,索忍尼辛對他的俄國故鄉是懷著濃重鄉愁的.
他的"下著大雪的故鄉"曾是他憂思和吶喊的起源,對著他的人民和國土,索忍尼辛有著濃鬱的血淚和感情.由於他的流放,他對那些流離失所的人也就有了特別的關愛和同情.
他的流放,隔斷了他對故國的聯繫,也正是他的流放,使他的同情與關愛自俄國的土地擴散,用明亮的巨眼注視世界,使他從"俄國的索忍尼辛"成為"世界的索忍尼辛".
很早以前,我就喜歡俄國的文學,包括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河夫、高爾基、果戈裏等人的作品;甚至到帕捷爾納克(《日瓦戈醫生》的作者)、索忍尼辛,我覺得俄國文學有一個偉大的傳統,這個傳統是由一片遼闊的土地和忍苦的人民所孕育出來的.
他們共同具有濃厚的宗教氣氛,有一種博愛的人道主義精神,還有正麵的理想主義氣質.
雖然在那個苦寒的土地上,文學藝術家不時受到挫折,他們卻總是像巨樹一樣,站立在最寒冷的土地上.尤其是從十八世紀以後,俄國的文學家、音樂家、舞蹈家更是天才輩出,閃熾著星星一樣的光芒,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在作品中流露出對人和土地的熱愛,充滿了強烈的鄉土戀情.
一個人的故鄉能給他以後提供一個什麽樣的背景,我覺得讀俄國文學家的作品最能感受深刻.以前阿·托爾斯泰在巴黎流亡時,寫出(苦難的歷程)和《彼得大帝》,現在流放在美國的索忍尼辛寫出《古拉格群島》、《癌病房》、《一九一四年八月》,都是對他們國上熱愛的記述和苦難人民的呼聲.
他們強調真正的俄羅斯,那是他們成長地方,一個落著大雪的故鄉.由於他們永不喪失的正義與良知,使俄國文學長久以來就是人類最珍貴的文學靈魂的一部分.
曾在勞改營度過八年歲月,在流刑中罹患癌症幸而未死,最後被流放的索忍尼辛,到今天他還熱烈的愛著他祖國的土地、森林和人民,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故上,為他的同胞奉獻生命.
我覺得這種對故土的懷思,以及在作品中表現出強烈的家國情味,正是文學中最可珍貴的品質,"苦難能造就有節操的靈魂",生在現代的中國人讓俄國的大地文學作品不能無感.
國有一首動人的民謠,它是這樣歌頌它的土地和苦難:
貝加爾湖呀,
是的母親,
她溫暖著流浪漢的心,
為爭取自由挨苦難,
我流浪在貝加爾湖濱,
為爭取自由挨苦難,
我流浪在貝加爾湖濱.
中國過去的民謠也有許多類似的歌唱或悲歌,可是為什麽中國經過這麽長期的苦難,竟沒有能產生與俄羅斯文學一樣博大的近代作品呢?
——九八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灑在邊疆的陽光
五點五十分華航飛往舊金山的七四七,眼看著就要起飛了.
我從出境大廳出來,開著車,踩緊油門,正好看見那架七四七以美麗的姿勢起飛,我順著柏油大道飛弛;起先和七四七並行著,才一轉眼的時間,飛機已經越過我的頭頂,飛向了天的遠方.
這是難得的好天,是遠行的好日子,陽光普照著大地,一直亮到看不見的遠處.飛機勢必要破雲而過,我不知道在天的那邊,是不是也有陽光,我隻知道有陽光的地方一定有分離的悲傷和重逢的笑語,我相信,你一定會為你到的地方帶來陽光.
剛剛我從出境大廳轉身出來的時候,在玻璃落地窗裏看到自己的影子,因為玻璃不夠平整,影子拉得很長,你的影子卻在走道那邊的玻璃窗上,我突然驚覺,從我們初識,到現在已經整整邁過了十一年.那時,是你最輝煌的青年時代,而今你已經盛年了,那時我是剛剛起步的少年,現在也一腳踩進了青年.
我們第一次見麵,是我參加一個徵文比賽得到首獎,他們邀你來頒獎,第二天你就打電話來邀稿,使我受寵若驚.那也就是我為什麽願意放棄別的選擇,來追隨你的原因.
人說世有伯樂,而後有千裏馬,我雖不敢說能千裏弛騁,但我相信隻要有了伯樂,千裏雖不能至,也不遠矣!
我對寫作能有堅強的信念,願意不辭勞苦,苦心熬煉自己,幾乎全是受到你的啟發.
那時最感動我的一件事,是你為了鼓勵我從事報導文學的工作,在你的抽屜裏永遠為我準備了兩萬元,你說:"隻要你什麽時候要出發,就動用這一筆錢隨時出發."而且那一筆錢不時的填滿,那時確曾成為我隨時出發的最大動力.你有時先預支稿費給我,說:
"你寫來以後再扣除吧!"
這是兩件小事,但能這樣鼓勵新人的編輯,恐怕再也不可得見了.後來當我知道你出身貧窮,讀書的時候經常舉債度日,後來還能那樣重義輕財,更令我敬佩.這種胸襟是杜甫詩中:"安得廣廈千萬問,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胸襟.
因此,雖然多年來的時遷事移,使我們的處境都完全改變了,但是,我總覺得自己是你最初的子弟,是你一手把我培植起來的.這樣的恩義,又豈是友情兩字可以了得?
你的廣交天下,心懷四海,像我這樣的子弟更不在少數.在你的手中,重創了副刊的生機,推展了文學的廣度,再塑鄉上的形象,提高了文化藝術的層次,這些論者早有定評.
隻是深知的朋友才知道你的另一麵,這一麵是你豪氣幹雲的唱黃河的歌,是你談起父親在西北拓荒時的雄心萬丈,是你飲盡烈酒還懷思著鄉上故國,是你遭受挫折而不對理想喪失信心,是你永遠關懷著那些隱在角落裏的人,是你對朋友隻有付出而不期待他們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