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生活是一個有顏色、有生息、有動靜的世界,在我的認知裏,夫妻的世界幾乎沒有無怨無尤幸福無邊的例子,因此,要在"怨"與"央"間找到平衡,才能是永世不移的鴛鴦.鴛鴦香爐的腹部相通是一道傷口,夫妻的傷口幾乎隻有一種藥,這藥就是溫柔,"怨"也溫柔,"央"也溫柔.


    所有的夫妻都曾經擁抱過、熱愛過、深情過,為什麽有許多到最後分飛東西,或者鬱鬱而終呢?愛的諾言開花了,雖然不一定結果,但是每年都開了更多的花,用來喚醒剛墜入愛河的新芽,鴛鴦香爐是一種未名的愛,不用聲名,千萬種愛都升自胸腹中柔柔的一縷煙.把鴛鴦從水麵上提升到情感的詮釋,就像鴛鴦香爐雖然沉重,它的煙卻總是往上飛升,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新的啟示吧!


    至於"香爐",我感覺所有的夫妻最後都要邁人"共守一爐香"的境界,久了就不隻是愛,而是親情.任何婚姻的最後,熱情總會消褪,就像宗教的熱誠最後會平淡到隻剩下虔敬;最後的象徵是"一爐香",在空闊平朗的生活中緩緩燃燒,那升起的煙,我們逼近時可以體貼地感覺,我們站遠了,還有溫暖.


    我曾在萬華的小巷中看過一對看守寺廟的老夫婦,他們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在晨昏時上一炷香,以及打掃那一間被歲月剝蝕的小端.我去的時候,他們總是無言,輕輕的動作,任陽光一寸一寸移到神案之前,等到他們工作完後,總是相攜著手,慢慢左拐右彎地消失在小巷的盡頭.


    我曾在信義路附近的巷子口,看過一對撿拾破爛的中年夫妻,丈夫吃力地踩著一輛三輪板車,口中還叫著收破爛特有的語言,妻子經過每家門口,把人們棄置的空罐酒瓶、殘舊書報一一丟到板車上,到巷口時,妻子跳到板車後座,熟練安穩的坐著,露出做完工作欣慰的微笑,丈夫也突然吹起口哨來了.


    我曾在通化街的小麵攤上,仔細地觀察一對賣牛肉麵的少年夫妻;文夫總是自信地在熱氣騰騰的鍋邊下麵條,妻子則一邊招呼客人,一邊清潔桌椅,一邊還要蹲下腰來洗滌油汙的碗碟.在賣麵的空檔,他們急急地共吃一碗麵,妻子一徑地把肉夾給丈夫,他們那樣自若,那樣無畏地生活著.


    我也曾在南澳鄉的山中,看到一對剛做完香菇烘焙工作的山地夫妻,依偎的共坐在一塊大石上,談著今年的耕耘與收成,談著生活裏最細微的事,一任頑皮的孩童丟石頭把他們身後的鳥雀驚飛而渾然不覺.


    我更曾在嘉義縣內一個大戶人家的後院裏,看到一位鬚髮俱白的老先生,爬到一棵蓮霧樹上摘蓮霧,他年邁的妻子圍著布兜站在蓮霧樹下接蓮霧,他們的笑聲那樣年少,連圍牆外都聽得清明.他們不能說明什麽,他們說明的是一爐燃燒了很久的香還會有它的溫暖,那香爐的煙雖弱,卻有力量,它順著歲月之流可以飄進任何一扇敞開的門窗.


    每當我看到這樣的景象,總是站得遠遠的仔細聽,香爐的煙聲傳來,其中好像有瀑布奔流的響聲,越過高山,流過大河,在我的胸腹間奔湍.如果沒有這些生活平凡的動作,恐怕也難以印證情愛可以長久吧!


    童年的鴛鴦香爐,經過幾次家族的搬遷,已經不知流落到什麽地方,或者在另一個少年家裏的神案上,再要找到一個同樣的香爐恐怕永得可得,但是它的造形、色澤,以及在荷葉上棲息的姿勢,卻為時日久還是鮮銳無比.每當在情感挫折生活困頓之際,我總是循著時間的河流回到歲月深處去找那一盞鴛鴦香爐,它是情愛最美麗的一個鮮紅落款,情愛畫成一張重重疊疊交纏不清的水墨畫,水墨最深的山中灑下一條清明的瀑布,瀑布流到無止盡地方是香爐美麗明晰的章子.


    鴛鴦香爐好像暗夜中的一盞燈,使我童年對情感的認知乍見光明,在人世的幽晦中帶來前進的力量,使我即使隻在南京東路寶石店櫥窗中,看到一對普通的鴛鴦瓷器都要悵然良久.就像坐在一個黑忽忽的房子裏,第一盞點著的燈最明亮,最能感受明與暗的分野,後來即使有再多的燈,總不如第一盞那樣,讓我們長記不熄;坐在長廊盡處,縱使太陽和星月都冷了,群山草木都衰盡了,香爐的微光還在記憶的最初,在任何可見和不可知的角落,溫暖的燃燒著.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八日


    冰糖芋泥


    每到冬寒時節,我時常想起幼年時候,坐在老家西廂房裏,一家人圍著大灶,吃母親做的冰糖芋泥.事隔二十幾年,每回想起,齒頰還會湧起一片甘香.


    有時候沒事,讀書到深夜,我也會學著媽媽的方法,熬一碗冰糖芋泥,溫暖猶在,但味道已大不如前了.我想,冰糖芋泥對我,不隻是一種食物,而是一種感覺,是冬夜裏的暖意.


    成長在台灣光復後幾年的孩子,對番薯和芋頭這兩種食物,相信記憶都非常深刻.


    早年在鄉下,白米飯對我們來講是一種奢想,三餐時,飯鍋裏的米飯和番薯永遠是不成比例的,有時早上喝到一碗未摻番薯的白粥,就會高興半天.


    生活在那種景況中的孩子隻有自求多福,但最難為的恐怕是媽媽,因為她時刻都在想如何為那簡單貧乏的食物設計一些新的花樣,讓我們不感到厭倦,並增加我們的生活趣味.我至今最懷念的是母親費盡心機在食物上所創造的匠心和巧意.


    打從我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就經常在午反的空閑裏,隨著母親到田中採摘野菜,她能分辨出什麽野菜可以食用,且加以最可口的配方.譬如有一道菜叫"烏莘菜"的,母親採下那最嫩的芽,用太白粉燒湯,那又濃又香的湯汁我到今天還不敢稍稍忘記.


    即使是番薯的葉子,摘回來後剝皮去絲,不管是火炒,還是清煮,都有特別的翠意.


    如果遇到雨後,母親就拿把鏟子和竹籃,到竹林中去挖掘那些剛要冒出頭來的竹筍,竹林中陰濕的地方常生長著一種可食用的蕈類,是銀灰而帶點褐色的.母親稱為"雞肉絲菇",炒起來的味道真是如同雞肉絲一樣.


    就是鄉間隨意生長的青鳳梨,母親都有辦法變出幾道不同的菜式.


    母親是那種做菜時常常有靈感的人,可是遇到我們幾乎天天都要食用,等於是主食的番薯和芋頭則不免頭痛.將番薯和芋頭加在米飯裏蒸煮是很容易的,可是如果天天吃著這樣的食物,恐怕脾氣再好的孩子都要哭喪著臉.


    在我們家,番薯和芋頭都是長年不缺的,番薯種在離溪河不遠處的沙地,縱在最困苦的年代,也會繁茂的生長,取之不盡,食之不絕,芋頭則種在田野溝渠的旁邊,果實碩大堅硬,也是四季不缺.


    我常看到母親對著用整布袋裝回來的番薯和芋頭髮愁,然後她開始在發愁中創造,企圖用最平凡的食物,來做最不平凡的菜餚,讓我們整天吃這兩種東西不感到煩膩.


    母親當然把最好的部分留下來摻在飯裏,其他的,她則小心翼翼地將之切成薄片,用糖、麵粉,和我們自己生產的雞蛋打成糊狀,薄片沾著粉糊下到油鍋裏炸,到呈金黃色的時刻撈起,然後用一個大的鐵罐盛裝,就成為我們日常食用的餅幹.由於母親故意寶愛著那些餅幹,我們吃的時候是用分配的,所以就覺得格外好吃.


    即使是番薯有那麽多,母親也不準我們隨便取用,她常談起日據時代空襲的一段歲月,說番薯也和米飯一樣重要.那時我們家還用燒木柴的大灶,下麵是排氣孔,燒剩的火灰落到氣孔中還有溫熱,我們最喜歡把小的紅心番薯放在孔中讓人燼炯熟,剝開來真是香氣撲鼻.母親不許我們這樣做,隻有得到獎賞的孩子才有那種特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清玄散文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清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清玄並收藏林清玄散文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