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佛陀依次在手帕上打了六個結,按次第每打一結都問:"這叫做什麽名字?"阿難和眾弟子說:"這也叫做 結 。"
佛陀就告訴弟子,這六個結是依次結成,因此第一個結和第六個結都不一樣,雖然都是結,但應該把第一個打成的?quot;第一個結",依次類舉,第六個打成的就叫"第六個結"。這是"巾體是同,因結有異",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是這樣,本是同一性質,卻有不同的名字,這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佛陀問弟子說:"如果認為六個結是多餘的,隻想進入本質,如何才能做到呢?"
阿難說:"如果把所有的結解開,結既然不生,就沒有了彼此,一個結的名稱都沒有,何況是六個呢?"
佛陀說:"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 ,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這一段,佛陀說明了世間的事物都是妄心的發動,就像眼睛疲勞時在眼前舞動的狂華一樣。
最後,佛陀甩動手裏的手帕,問說:"我現在左右拉動手帕,都不能解開這些結,到底要怎樣才能解開呢?"
阿難說:"要想解開這些結,應該從結心著手。"
佛陀說:"對的,如果要除掉這些結,應該結心開始……阿難!這就像我們要解脫六根,應該從六根的結來解,根結如果除去了,塵相妄想自然消滅,到這時就隻留下自性的真實了。我再問你,這條手帕的六個結,可不可能同時解開呢?"
阿難說:"不行的,因為結是次第打成,應該依照次第打開才行。"
佛陀說:"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要想解脫六根,也是一樣的道理,六根的生理活動能得到解脫,就能得到人空無我的境界,到空性圓明自在,就得到法的解脫,法既然解脫無縛,連空的境界也不生起,這就是菩薩從三昧正定,安住於不生不滅的實相裏了。)
看到佛陀對弟子的精彩教化,使我們知道要自性清淨,必須從六根清淨入手,用禪師的話說就是"在六根門頭,尋得解脫",那等於回到自己的自性居處一樣。
可嘆息的是,我們通常隻看到打成的結,卻忘記了手帕乃是結的本質了。
接住我的經版
從前有一位修行人,勤修觀音菩薩法門,欲以觀音菩薩的大悲無我,來證取文殊師利菩薩的大智空慧,但是他久修觀音,勤念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 ),仍然未能了解空性。
一日,他刻成一片觀音六字大明經版,向觀音菩薩發願:"如我所修觀音,不久亦可證得文殊大智,則這塊版子擲到空中,請觀音菩薩接住我的經版,如果不能證到文殊的大智空性,則此版如常落下。"
發願完畢,他雙手捧著經版向上飛擲,說時遲那時快,文殊師利菩薩忽然明現上空,雙手接版,這位修行人當下立即得到空性。文殊菩薩在空中對他垂示說:"當知修悲修空,原是一事,觀音文殊,不是兩人,今後當同時修習,不可妄加分別?quot;
修行人聞之,感激涕零。
這個故事是陳健民老居士生前寫到"如何學習菩薩"時所說,他說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為之落淚,寫出來時亦悲淚不止。這故事非常動人,請觀音菩薩接住經版,結果是文殊菩薩來示現,可見不管修任何菩薩法,各菩薩都會來加持守護,而菩薩圓通自在,實在是凡夫所不可測。
在佛經裏,我們常看到觀音表悲,文殊表智,普賢表行,地藏表願,其實隻是說法的方便而已。陳健民上師說:"菩薩雖各有專長,然皆通智、悲、力之三德。由普賢可證文殊之智,由文殊亦可證普賢之德。……要常會通圓融,不可軒輊也?quot;"文殊雖彰智德,然並不放棄修悲,故其真實名義經曰: 在彼一切有情心,恆順一切有情意,充滿一切有情心,令諸有情心歡喜。 此種大悲,何遜於觀音耶?其所發大願,曾愛其仇,與觀音三十二應,又相差幾何?吾人學習菩薩特點,不可忽視其通德也。""觀音菩薩雖為諸佛之大悲,然亦非不修空性,是故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即是觀音所述修空之法,行深般若則照見五蘊皆空,所以能度一切苦厄,蓋能知空性,必能無的;已證無我,自然利他。空悲二事,如一物之兩麵,不可軒輊其間也。能修大悲,必證大空,能助一切眾生成佛,則自己圓滿法身。"
從這些片段裏,我們可以知道陳上師的見解多麽通透,他認為悲與智正是一切菩薩行的入處,他說:"菩薩為覺有情,又覺他有情。智慧能生出大悲,智悲為佛之兩足,故佛稱兩足尊。菩薩修智出生大悲,修悲出生大智。如水晶球從東智望西悲,玲瓏圓明;從西悲望東智,亦復如是。菩薩必先無我,然後可以利他。由無我生出空性,亦修智之大道。"這一段讀來與佛經等無有異,值得我們用心體會。
陳健民上師的著作大致上都有非凡的風格,他的作品是與實證分不開的,他的中英文佛學著作多達百餘種,堪稱是近代的大宗師,正如他的弟子林鈺堂居士所說,他作品最大的特色在於"自然、詠道、悲心流露?quot;其殊勝處則有五點:"前後一貫、得佛印證、精闢切要、行解相應、智悲齊彰。"我雖然沒有讀過他全部作品,但從一些讀過的著作中已獲得不少法益,相信這些作品必可以如藏經一樣流傳,讓人知道末法時代也有偉大而有成就的修行者。
佛陀就告訴弟子,這六個結是依次結成,因此第一個結和第六個結都不一樣,雖然都是結,但應該把第一個打成的?quot;第一個結",依次類舉,第六個打成的就叫"第六個結"。這是"巾體是同,因結有異",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是這樣,本是同一性質,卻有不同的名字,這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佛陀問弟子說:"如果認為六個結是多餘的,隻想進入本質,如何才能做到呢?"
阿難說:"如果把所有的結解開,結既然不生,就沒有了彼此,一個結的名稱都沒有,何況是六個呢?"
佛陀說:"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 ,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這一段,佛陀說明了世間的事物都是妄心的發動,就像眼睛疲勞時在眼前舞動的狂華一樣。
最後,佛陀甩動手裏的手帕,問說:"我現在左右拉動手帕,都不能解開這些結,到底要怎樣才能解開呢?"
阿難說:"要想解開這些結,應該從結心著手。"
佛陀說:"對的,如果要除掉這些結,應該結心開始……阿難!這就像我們要解脫六根,應該從六根的結來解,根結如果除去了,塵相妄想自然消滅,到這時就隻留下自性的真實了。我再問你,這條手帕的六個結,可不可能同時解開呢?"
阿難說:"不行的,因為結是次第打成,應該依照次第打開才行。"
佛陀說:"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要想解脫六根,也是一樣的道理,六根的生理活動能得到解脫,就能得到人空無我的境界,到空性圓明自在,就得到法的解脫,法既然解脫無縛,連空的境界也不生起,這就是菩薩從三昧正定,安住於不生不滅的實相裏了。)
看到佛陀對弟子的精彩教化,使我們知道要自性清淨,必須從六根清淨入手,用禪師的話說就是"在六根門頭,尋得解脫",那等於回到自己的自性居處一樣。
可嘆息的是,我們通常隻看到打成的結,卻忘記了手帕乃是結的本質了。
接住我的經版
從前有一位修行人,勤修觀音菩薩法門,欲以觀音菩薩的大悲無我,來證取文殊師利菩薩的大智空慧,但是他久修觀音,勤念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 ),仍然未能了解空性。
一日,他刻成一片觀音六字大明經版,向觀音菩薩發願:"如我所修觀音,不久亦可證得文殊大智,則這塊版子擲到空中,請觀音菩薩接住我的經版,如果不能證到文殊的大智空性,則此版如常落下。"
發願完畢,他雙手捧著經版向上飛擲,說時遲那時快,文殊師利菩薩忽然明現上空,雙手接版,這位修行人當下立即得到空性。文殊菩薩在空中對他垂示說:"當知修悲修空,原是一事,觀音文殊,不是兩人,今後當同時修習,不可妄加分別?quot;
修行人聞之,感激涕零。
這個故事是陳健民老居士生前寫到"如何學習菩薩"時所說,他說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為之落淚,寫出來時亦悲淚不止。這故事非常動人,請觀音菩薩接住經版,結果是文殊菩薩來示現,可見不管修任何菩薩法,各菩薩都會來加持守護,而菩薩圓通自在,實在是凡夫所不可測。
在佛經裏,我們常看到觀音表悲,文殊表智,普賢表行,地藏表願,其實隻是說法的方便而已。陳健民上師說:"菩薩雖各有專長,然皆通智、悲、力之三德。由普賢可證文殊之智,由文殊亦可證普賢之德。……要常會通圓融,不可軒輊也?quot;"文殊雖彰智德,然並不放棄修悲,故其真實名義經曰: 在彼一切有情心,恆順一切有情意,充滿一切有情心,令諸有情心歡喜。 此種大悲,何遜於觀音耶?其所發大願,曾愛其仇,與觀音三十二應,又相差幾何?吾人學習菩薩特點,不可忽視其通德也。""觀音菩薩雖為諸佛之大悲,然亦非不修空性,是故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即是觀音所述修空之法,行深般若則照見五蘊皆空,所以能度一切苦厄,蓋能知空性,必能無的;已證無我,自然利他。空悲二事,如一物之兩麵,不可軒輊其間也。能修大悲,必證大空,能助一切眾生成佛,則自己圓滿法身。"
從這些片段裏,我們可以知道陳上師的見解多麽通透,他認為悲與智正是一切菩薩行的入處,他說:"菩薩為覺有情,又覺他有情。智慧能生出大悲,智悲為佛之兩足,故佛稱兩足尊。菩薩修智出生大悲,修悲出生大智。如水晶球從東智望西悲,玲瓏圓明;從西悲望東智,亦復如是。菩薩必先無我,然後可以利他。由無我生出空性,亦修智之大道。"這一段讀來與佛經等無有異,值得我們用心體會。
陳健民上師的著作大致上都有非凡的風格,他的作品是與實證分不開的,他的中英文佛學著作多達百餘種,堪稱是近代的大宗師,正如他的弟子林鈺堂居士所說,他作品最大的特色在於"自然、詠道、悲心流露?quot;其殊勝處則有五點:"前後一貫、得佛印證、精闢切要、行解相應、智悲齊彰。"我雖然沒有讀過他全部作品,但從一些讀過的著作中已獲得不少法益,相信這些作品必可以如藏經一樣流傳,讓人知道末法時代也有偉大而有成就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