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於眾生而起一念非親友想,設有眾生於菩薩所起怨害心,菩薩亦以慈眼視之,終無恚怒。"
"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又偈雲,我常隨順眾生。"
那"慈眼"兩字十分溫柔,"歡喜"兩字又是非常喜樂,意在筆內境在墨外,讓人看了都溫柔喜樂起來。
再深入地看,"慈眼"與"歡喜"不正是菩薩行的重心嗎?《金剛經》裏有非常動人的兩句:"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若從菩薩的角度看,可以說是:"如來與菩薩善護念諸眾生,善咐囑諸眾生。"這就是"慈眼"。有如父母親含情看著自己的孩子,在過去與現在善於護念,對未來則充滿期望與叮嚀。
從前讀到文殊師利菩薩十種無盡甚深大願,非常感動,裏麵有兩願格外令人深思:
“四者大願,若有眾生,輕慢於我,疑慮於我,枉壓於我,誑妄於我,毀謗三寶,憎嫉賢良,欺淩一切,常生不善,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五者大願,若有眾生,賤我、薄我、慚我、愧我。敬重於我,不敬於我;妨我不妨我,用我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要我不要我;從我不從我,見我不見我,悉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菩薩的慈眼正是如此,超越了一切分別與執著,縱使那些對我特別壞的眾生,我都願他與我有緣而發起菩提之心,壞的尚且如此,好的更不必說了。《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如是說:"一切無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足以說明菩薩的慈眼不是站在山頭的俯視,而是平等的關懷與對待,超越了人我的見解。
光是慈眼還是不夠的,還要拔苦與樂,令眾生都能歡喜,《普賢行願品》的一段美得像詩一般:
於諸病苦,為作良醫。
於失道者,示其正路。
於暗夜中,為作光明。
於貧窮者,令其伏藏。
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何以故?
菩薩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
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
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弘一大師所寫的"歡喜"就是典出於此,甚至於"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 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每次讀佛菩薩所發的願,常令我動容落淚。為了拯救眾生而不惜百死千生、萬劫輾轉的菩薩們,他們重入生死的動機其實簡單,正是"慈眼";他們倒駕慈航的期待也簡單,就是令眾生"歡?quot;。
世間或美麗、或哀愁、或明澈、或流轉的眼波固然動人,都不如菩薩的慈眼。世間能令我們歡喜的事物固然很多,卻都不如能令眾生歡喜。
世間最美麗的眼睛有如黑夜閃爍的明星;菩薩的慈眼則像日月照耀空中,而不住於空。
世界最細膩的歡喜有如含著雨露的玫瑰;菩薩使眾生歡喜就像清淨的蓮花出水,而不著於水。
如果能理解菩薩的悲心與願心,就會發現在每一朵飄過空中的雲彩、每一滴落在山中的雨珠、每一株開在小徑的野花、每一棵在野風中搖動的小草,乃至每一條流逝的江河、每一片萎落的花瓣、每一聲黑夜中傳來的呼聲,都可以看到菩薩的慈眼和歡喜。
因為慈眼無所不在,所以歡喜無所不在。
因為眾生無所不在,所以菩薩無所不在。
《小品般若經》說得多麽好:
"色無邊故菩薩亦無邊,受想行識無邊故菩薩亦無邊。"
"色無量故般若波羅蜜無量,受想行識無量故般若波羅蜜無量;緣無邊故般若波羅蜜無邊,眾生無邊故般若波羅蜜無邊。"
回到自己的居處
把蛇、鱷魚、鳥、狗、狐狸、猴子分別用繩子綁起來,然後把繩子連結在一起,放它們逃生。
這時候,六種動物一定都按照習性想逃回自己的居處。蛇要回到洞裏、鱷魚要回到河裏、鳥要飛入空中、狗要回去村落、狐狸欲奔回原野、猴子想回到森林的樹上,因此它們彼此爭鬥,最後被力氣最大的一隻動物拖著前進。
這是佛經的譬喻,人也像這樣,被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根本欲望牽著前進,哪一種欲望最強烈,我們就被哪種欲望支配。在欲望的焚燒中,就會使我們有無邊的痛苦,正如動物們找不到它們的歸宿。
我們有幸生而為人,又是六根健全,就應該善自珍惜,好眼睛要用來見光明、好耳朵要觀世音、好鼻子要聞自性芳香、好舌頭要開演妙法、好身體要實踐利他、好頭腦要有正念……
然後慢慢回歸心田,止息五欲的追求,不再被欲望支配,這時,才算回到自己安居的所在。
在《楞嚴經》裏,有一次佛陀隨手取一條手帕,打成一個結,然後問弟說:"這叫什麽名字?"阿難和眾弟子同聲說:"這叫做 結 。"
"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又偈雲,我常隨順眾生。"
那"慈眼"兩字十分溫柔,"歡喜"兩字又是非常喜樂,意在筆內境在墨外,讓人看了都溫柔喜樂起來。
再深入地看,"慈眼"與"歡喜"不正是菩薩行的重心嗎?《金剛經》裏有非常動人的兩句:"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若從菩薩的角度看,可以說是:"如來與菩薩善護念諸眾生,善咐囑諸眾生。"這就是"慈眼"。有如父母親含情看著自己的孩子,在過去與現在善於護念,對未來則充滿期望與叮嚀。
從前讀到文殊師利菩薩十種無盡甚深大願,非常感動,裏麵有兩願格外令人深思:
“四者大願,若有眾生,輕慢於我,疑慮於我,枉壓於我,誑妄於我,毀謗三寶,憎嫉賢良,欺淩一切,常生不善,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五者大願,若有眾生,賤我、薄我、慚我、愧我。敬重於我,不敬於我;妨我不妨我,用我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要我不要我;從我不從我,見我不見我,悉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菩薩的慈眼正是如此,超越了一切分別與執著,縱使那些對我特別壞的眾生,我都願他與我有緣而發起菩提之心,壞的尚且如此,好的更不必說了。《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如是說:"一切無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足以說明菩薩的慈眼不是站在山頭的俯視,而是平等的關懷與對待,超越了人我的見解。
光是慈眼還是不夠的,還要拔苦與樂,令眾生都能歡喜,《普賢行願品》的一段美得像詩一般:
於諸病苦,為作良醫。
於失道者,示其正路。
於暗夜中,為作光明。
於貧窮者,令其伏藏。
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何以故?
菩薩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
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
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弘一大師所寫的"歡喜"就是典出於此,甚至於"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 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每次讀佛菩薩所發的願,常令我動容落淚。為了拯救眾生而不惜百死千生、萬劫輾轉的菩薩們,他們重入生死的動機其實簡單,正是"慈眼";他們倒駕慈航的期待也簡單,就是令眾生"歡?quot;。
世間或美麗、或哀愁、或明澈、或流轉的眼波固然動人,都不如菩薩的慈眼。世間能令我們歡喜的事物固然很多,卻都不如能令眾生歡喜。
世間最美麗的眼睛有如黑夜閃爍的明星;菩薩的慈眼則像日月照耀空中,而不住於空。
世界最細膩的歡喜有如含著雨露的玫瑰;菩薩使眾生歡喜就像清淨的蓮花出水,而不著於水。
如果能理解菩薩的悲心與願心,就會發現在每一朵飄過空中的雲彩、每一滴落在山中的雨珠、每一株開在小徑的野花、每一棵在野風中搖動的小草,乃至每一條流逝的江河、每一片萎落的花瓣、每一聲黑夜中傳來的呼聲,都可以看到菩薩的慈眼和歡喜。
因為慈眼無所不在,所以歡喜無所不在。
因為眾生無所不在,所以菩薩無所不在。
《小品般若經》說得多麽好:
"色無邊故菩薩亦無邊,受想行識無邊故菩薩亦無邊。"
"色無量故般若波羅蜜無量,受想行識無量故般若波羅蜜無量;緣無邊故般若波羅蜜無邊,眾生無邊故般若波羅蜜無邊。"
回到自己的居處
把蛇、鱷魚、鳥、狗、狐狸、猴子分別用繩子綁起來,然後把繩子連結在一起,放它們逃生。
這時候,六種動物一定都按照習性想逃回自己的居處。蛇要回到洞裏、鱷魚要回到河裏、鳥要飛入空中、狗要回去村落、狐狸欲奔回原野、猴子想回到森林的樹上,因此它們彼此爭鬥,最後被力氣最大的一隻動物拖著前進。
這是佛經的譬喻,人也像這樣,被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根本欲望牽著前進,哪一種欲望最強烈,我們就被哪種欲望支配。在欲望的焚燒中,就會使我們有無邊的痛苦,正如動物們找不到它們的歸宿。
我們有幸生而為人,又是六根健全,就應該善自珍惜,好眼睛要用來見光明、好耳朵要觀世音、好鼻子要聞自性芳香、好舌頭要開演妙法、好身體要實踐利他、好頭腦要有正念……
然後慢慢回歸心田,止息五欲的追求,不再被欲望支配,這時,才算回到自己安居的所在。
在《楞嚴經》裏,有一次佛陀隨手取一條手帕,打成一個結,然後問弟說:"這叫什麽名字?"阿難和眾弟子同聲說:"這叫做 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