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長椅上不安地動著身體,抬起頭來看,看到牆上的一則格言。
如果你想知道一個男人如何對待他的妻子和孩子,請看看他如何對待他的書。
——雷夫·瓦爾多·愛默森
桑姆也不大喜歡這則說教。他不確知為什麽……除了也許他認為:一個男人,甚至一個書蟲可能對待他的家人稍微好過對待他的讀物。這句格言以薄金漆在一塊上釉的橡木上,還是在怒視著他,似乎暗示他最好再想一遍。
他還來不及再想一遍,羅爾茲女士就回來了;她拉起出納台的一個門,走了過去,又在身後幹淨俐落地拉下來。
“我想我已找到了你需要的書,”她愉快地說。“我希望你會同意。”
她交給他兩本書。一本是《演講者的好伴侶》,肯特·亞德曼編,另一本是《美國人最喜愛的詩》。後麵這本書,根據書套看來(書套外麵又有一層堅固的塑膠書套保護),其內容不完全是編的,而是選的。選的人叫哈姬兒·費爾曼。“生命之詩!”書套這樣承諾讀者。“家與母親之詩!笑與隨興之詩!《紐約時報書評》的讀者最時常要求的詩!”書套又進一步忠告說:哈姬兒·費爾曼“能夠用她的指頭把捉美國人的詩之脈動。”
桑姆有點懷疑地看著她,而她毫不費力就看出他的心思。
“是的,我知道,書看起來很老式,”她說。“尤其是當今有關自助方麵的書正當風靡。我想,如果你到‘西洋杉瀑布’商場的一家連鎖書店,你就能夠找到十幾本寫出來幫助初學演講的人的書。但是,沒有一本會像這兩本那樣好,桑姆。我真的相信,這兩本書最能幫助初習演講藝術的男女。”
“換句話說就是業餘者。”桑姆說,咧嘴而笑。
“嗯,是的。就以《最喜愛的詩》為例吧。這本書的第二部分——從六十五頁開始,如果我記對的話——叫做‘靈感’。你一定能夠在裏麵找到什麽,使你的談話達到適當的高潮,桑姆。你會發現:你的聽眾會記得一首精選的詩,縱使他們忘記了其他一切。特別是如果他們有點——”
“喝醉。”他說。
“我是想使用酩酊一詞,”她說,口氣微微透露譴責,“隻是我認為你比我更了解他們。”但是她投給他的眼光暗示:她隻是基於禮貌才這樣說的。
她拿起《演講者的好伴侶》。書套上是以漫畫的方式畫著一間裝飾著彩色布條的廳堂。穿著老式晚禮服的小群男人坐在桌旁,前麵有酒。他們全都在大笑。指揮台後麵的那個男人——也是穿著晚禮服,顯然是飯後演講者——正得意地對著下麵的他們咧嘴而笑。顯然,他的演講大為成功。
“開始時有一部分談及飯後演講的理論,”羅爾茲女士說,
“但是因為我不認為你像是想要以此為事業——”
“你說對了。”桑姆熱烈地表示同意。
“——所以我建議你直接就看中間的部分,這部分叫做‘生動的演講’。你在裏麵會發現笑話和故事分成三部分:‘慢慢讓他們進入情況’,‘漸漸把他們軟化’,以及‘最後把他們解決’。”
“聽起來像是一本小白臉的手冊。”桑姆想著,但是沒有說出來。
她又看出他的心思了。“我想是有一點暗示性——但這兩本書是在一個較單純、較天真的時代出版的。準確地說是三十年代後期。”
“比較天真,是的。”桑姆說,想到冷清清的幹燥地區農場,穿著麵粉袋縫製的衣服的小女孩,以及胡亂湊合的褪色胡佛村(美國三十年代不景氣時為收容失業者而在市郊興建的村莊——譯註),四周有警察揮舞著警棍。
“但這兩本書仍然有用,”她說,輕敲著書,表示強調,“這是生意中重要的事情,不是嗎?桑姆?最終的結果!”
“是的……我想是。”
他沉思地看著她,而羅爾茲女士揚起眉毛——也許有點自我辯護似地。“一點小意見,供你參考。”她說。
“我剛才在想,這是我成年生活中一件很少見的事情,”他說。“並非是聞所未聞,並不像是這樣,但卻是很少見,我來這兒找兩三本書,好讓我的演講變得生動,而你似乎給了我來這兒正想要的東西。在這個世界中,當你執意想要買到兩三塊不錯的小羊排時,卻通常無法在雜貨店買到,在這樣的世界中,像現在這樣的事情多久會發生一次呢?”
她微笑著,似乎是真的很愉快的微笑……隻是桑姆又再次注意到:她的眼睛並沒有透露微笑的神色。他認為,自從他在“兒童圖書館”第一次碰到她——或者她碰到他——以來,她的眼神就不曾改變過。她的眼睛繼續注視著。“我想我是被恭維一番了!”
“是的,夫人,你是這樣。”
“我謝謝你,桑姆。我很好心地謝謝你。他們說,阿談人家會讓你無往不利,但是恐怕我還是要向你要兩塊錢。”
“是嗎?”
如果你想知道一個男人如何對待他的妻子和孩子,請看看他如何對待他的書。
——雷夫·瓦爾多·愛默森
桑姆也不大喜歡這則說教。他不確知為什麽……除了也許他認為:一個男人,甚至一個書蟲可能對待他的家人稍微好過對待他的讀物。這句格言以薄金漆在一塊上釉的橡木上,還是在怒視著他,似乎暗示他最好再想一遍。
他還來不及再想一遍,羅爾茲女士就回來了;她拉起出納台的一個門,走了過去,又在身後幹淨俐落地拉下來。
“我想我已找到了你需要的書,”她愉快地說。“我希望你會同意。”
她交給他兩本書。一本是《演講者的好伴侶》,肯特·亞德曼編,另一本是《美國人最喜愛的詩》。後麵這本書,根據書套看來(書套外麵又有一層堅固的塑膠書套保護),其內容不完全是編的,而是選的。選的人叫哈姬兒·費爾曼。“生命之詩!”書套這樣承諾讀者。“家與母親之詩!笑與隨興之詩!《紐約時報書評》的讀者最時常要求的詩!”書套又進一步忠告說:哈姬兒·費爾曼“能夠用她的指頭把捉美國人的詩之脈動。”
桑姆有點懷疑地看著她,而她毫不費力就看出他的心思。
“是的,我知道,書看起來很老式,”她說。“尤其是當今有關自助方麵的書正當風靡。我想,如果你到‘西洋杉瀑布’商場的一家連鎖書店,你就能夠找到十幾本寫出來幫助初學演講的人的書。但是,沒有一本會像這兩本那樣好,桑姆。我真的相信,這兩本書最能幫助初習演講藝術的男女。”
“換句話說就是業餘者。”桑姆說,咧嘴而笑。
“嗯,是的。就以《最喜愛的詩》為例吧。這本書的第二部分——從六十五頁開始,如果我記對的話——叫做‘靈感’。你一定能夠在裏麵找到什麽,使你的談話達到適當的高潮,桑姆。你會發現:你的聽眾會記得一首精選的詩,縱使他們忘記了其他一切。特別是如果他們有點——”
“喝醉。”他說。
“我是想使用酩酊一詞,”她說,口氣微微透露譴責,“隻是我認為你比我更了解他們。”但是她投給他的眼光暗示:她隻是基於禮貌才這樣說的。
她拿起《演講者的好伴侶》。書套上是以漫畫的方式畫著一間裝飾著彩色布條的廳堂。穿著老式晚禮服的小群男人坐在桌旁,前麵有酒。他們全都在大笑。指揮台後麵的那個男人——也是穿著晚禮服,顯然是飯後演講者——正得意地對著下麵的他們咧嘴而笑。顯然,他的演講大為成功。
“開始時有一部分談及飯後演講的理論,”羅爾茲女士說,
“但是因為我不認為你像是想要以此為事業——”
“你說對了。”桑姆熱烈地表示同意。
“——所以我建議你直接就看中間的部分,這部分叫做‘生動的演講’。你在裏麵會發現笑話和故事分成三部分:‘慢慢讓他們進入情況’,‘漸漸把他們軟化’,以及‘最後把他們解決’。”
“聽起來像是一本小白臉的手冊。”桑姆想著,但是沒有說出來。
她又看出他的心思了。“我想是有一點暗示性——但這兩本書是在一個較單純、較天真的時代出版的。準確地說是三十年代後期。”
“比較天真,是的。”桑姆說,想到冷清清的幹燥地區農場,穿著麵粉袋縫製的衣服的小女孩,以及胡亂湊合的褪色胡佛村(美國三十年代不景氣時為收容失業者而在市郊興建的村莊——譯註),四周有警察揮舞著警棍。
“但這兩本書仍然有用,”她說,輕敲著書,表示強調,“這是生意中重要的事情,不是嗎?桑姆?最終的結果!”
“是的……我想是。”
他沉思地看著她,而羅爾茲女士揚起眉毛——也許有點自我辯護似地。“一點小意見,供你參考。”她說。
“我剛才在想,這是我成年生活中一件很少見的事情,”他說。“並非是聞所未聞,並不像是這樣,但卻是很少見,我來這兒找兩三本書,好讓我的演講變得生動,而你似乎給了我來這兒正想要的東西。在這個世界中,當你執意想要買到兩三塊不錯的小羊排時,卻通常無法在雜貨店買到,在這樣的世界中,像現在這樣的事情多久會發生一次呢?”
她微笑著,似乎是真的很愉快的微笑……隻是桑姆又再次注意到:她的眼睛並沒有透露微笑的神色。他認為,自從他在“兒童圖書館”第一次碰到她——或者她碰到他——以來,她的眼神就不曾改變過。她的眼睛繼續注視著。“我想我是被恭維一番了!”
“是的,夫人,你是這樣。”
“我謝謝你,桑姆。我很好心地謝謝你。他們說,阿談人家會讓你無往不利,但是恐怕我還是要向你要兩塊錢。”
“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