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微臣覺得,此幾件事不宜糙率,一動而牽扯眾多所以更應多多考證。」房公房玄齡向來為人做事頗為嚴謹,他捋畢下頜長須後,與其他四位朝臣抱拳:「若各位依舊爭執不下,房某隻好先行告退,待皇後娘娘考證許可後方能入宮與各位臣兄商議。」
房玄齡說罷掀長袍欲往殿門走去,又被褚遂良攔住了去路,褚遂良斜眼瞥了一下長孫無忌,示意房玄齡此時此刻出言應小心謹慎,一旦惹怒長孫兄妹對房玄齡並無一點好處。房玄齡不以為然的向長孫無忌方向哼了哼,對中書令褚遂良的告誡不以為然。
房玄齡的準備離去迫使大殿裏立刻陷入僵持,頓時安靜起來,仿佛落下根針也能聽得仔細聲響。
長孫無垢見這樣緊張時刻人也有些侷促,她思量半晌才欠身對下方幾臣坦言道:「各位臣公,本宮不擅處理朝事,如此大事本宮自然無法一身定奪。但本宮覺得,此三件乃事關重大之舉,必須謹慎行事才可以,不妨各位臣公先撰寫行事對策,再由本宮細細品讀各位臣公政諫的各種利弊,如何?」
長孫無忌聞言,自然對妹妹膽小言微覺得頗有些失望。但也確實目前再無他法,他隻能上前一步站在長孫無垢麵前,為其他幾人做出表率:「臣願聽皇後娘娘的。」
其餘幾人長孫無忌率先做了表率也猶豫片刻後紛紛應承。
長孫無垢見他們暫停爭辯心中巨石頓時落地,先愧疚笑笑:「那隻有煩勞各位臣公回去書寫疏議,本宮在此代皇上謝禮了。」
幾人見長孫皇後頗為客套忙不迭推讓,叩謝,隨即各自告辭離去。
待到兩儀殿殿門關合,長孫無垢才失態的跌坐在鳳藻案後,守謹忙將瞿鳳長鋒的披麾給她籠在肩頭。長孫無垢怔怔片刻,無聲嘆息,「躲得了今日,躲不了明朝,他們明日上朝遞上疏議,本宮又該怎麽處理才算妥當?」
守謹蹩眉想了想:「且聽尚書大人的就是,他是皇後娘娘的親兄長,定能為娘娘思慮周全。」
長孫無垢搖搖頭,長籲:「正因為他是本宮的嫡親兄長,他的疏議更不能輕易採納。一來,他擅用兵而非治國,疏議未必針對頑結奏效,二來,他人見本宮採用外戚疏議必然內心不服。若本宮一意孤行定會招致群臣不滿,屆時他們奏報皇上說我們兄妹趁皇上遠征之際擅逞朝堂,本宮將百口莫辯。」
守謹聞言也隻能緘默,不知該如何建議才好,倒是長孫無垢此時絕望般忽然幽幽開口:「也許,本宮是該找個可以商量的人了。」
長孫無垢下朝後身著朝裝,髮鬢頂戴瑰麗鳳冠,一件也不曾褪卸,徑直攜守謹乘鳳輦趕奔棲鳳宮。
那日長孫無垢勸說昇平遷宮,昇平並沒有拒絕,翌日便與宮人內侍前往棲鳳宮居住。長孫無垢知道並非是元妃自己願意去棲鳳宮居住,元妃此舉隻是不想皇上剛剛離開便與身為皇後的自己交惡罷了。
元妃為人極其善避針鋒相對時刻,雖與她相處時略顯孤傲,卻總能悄然化解兩人之間的對立膠著。單是此舉,已勝她太多。
長孫無垢想起這個強勁敵手不由嘆息,下鳳輦後由守謹攙扶邁上台階。棲鳳宮宮人見她們進門欲入內稟告,被長孫無垢攔住,她與守謹主僕二人悄無聲息的掀開暖簾走入殿門,緩步繞過芙蓉錦屏與百合檀香爐,昂首直見昇平正與同歡兩人對麵對繡一副雙麵絲屏。
看清門口來人,家常衣著的昇平徐徐起身,也不曾給皇後深深施禮,隻是淡淡問詢問:「不知皇後娘娘來棲鳳宮有何要事?」
長孫無垢心中有求於她,也不與她寒暄客套,徑直走過去,款款落坐在昇平座位,同歡此時早已起身將自己的位置讓與昇平,昇平亦款款坐下。
昇平與長孫無垢兩人四目相峙,隔一扇薄若蟬翼的繡屏將對方神色納入眼底,似能看清,又略有模糊,仿佛不知道對方心中所想。
昇平隨意拾起同歡放下的繡針沿著先前未完工處又穿過去,對麵長孫無垢被昇平突如其來的動作驚得一愣,隨即明了,將自己厚重的朝服袍袖輕挽,亦伸手拈住繡針拽出,輕捋了捋針尾彩色絲線,又按照昇平殘留的針腳送過去。
兩人你來我往穿針引線,也不多說話語,偏是身邊守謹和同歡各自臉色緊繃如臨大敵一般。
繡了一會兒,似被凍住了手腳,昇平回身淡淡吩咐同歡:「手冷,去取手爐給本宮。」她回頭望望繡屏另一端的長孫無垢,又道:「為皇後娘娘取那個珈藍的手爐。」
長孫無垢抬頭,也對守謹低聲吩咐道:「你去與她一同取吧。」
守謹同歡兩人領命離去,大殿上隻剩下昇平與長孫無垢二人,長孫無垢目視繡屏後端坐的艷麗女子,心中揣測該如何開口才不至唐突莽撞。
昇平接過繡針又開始穿線,似是無意般問:「皇後娘娘不是無事可做才到棲鳳殿與本宮同繡女紅吧?」說罷,聰睿目光透過屏風遞過來,逼得長孫無垢登時脫口而出:「是,本宮是來求元妃幫忙的。」
昇平手上動作沒有停止,長孫無垢貿然說出自己想法後心中惱恨也隻能埋頭繼續,兩人又是繡挑拈揉良久,昇平才又隨口道:「臣妾心中既無雄才偉略,也不擅調兵遣將,能幫得皇後娘娘什麽忙?」
長孫無垢被昇平反問,更顯局促不安:「元妃自謙了,本宮隻是覺得朝事緊急並非自己一人可為,本宮當初未入宮之前也隻是在秦王府過問家事,不擅打理朝政。元妃自是不同的,從小生長於朝堂上必然通曉治國良策。本宮希望元妃能助本宮一臂之力,也是……為千裏之外的皇上解憂。」
昇平沉吟不語,隻低頭認真繡弄,長孫無垢見昇平沒有立即應答,也隻得接過針線,偏心中煩躁針腳也亂,三下五下總走不好線,將針握在指尖不再動了,咬住嘴唇平靜心態。
昇平在繡屏對麵靜靜等待,長孫無垢漸漸平息心中焦急後才又將針平穩送於昇平方向,「目前有三件大事急著要辦,一,南方冰雨,百姓謠言損傷聖德。二,黃河大堤崩裂,恐會罹難百姓。三,新羅借兵十萬,遲些會被百濟,高麗吞噬,危急大唐邊境。」
「冰雨之災,實屬天禍,災民腹中無糧必然容易心起怨懟。皇後娘娘命人送糧給南方六郡解決他們的口腹溫飽,必然不會有人隨謠言揭竿而起反抗朝廷。」昇平拈線將針遞迴,又道:「黃河凍裂兩堤仍有三個月時間可以修補,此事需要緩議,由能工巧匠群商議對策,再尋工役修繕,許以重薪必然工期加速,三月汛澇時定能安然度過。」
長孫無垢默然聽著,手中細細抿了抿斑斕絲線,緘默不語。昇平見她神色平靜,又繼續說:「至於第三件事,新羅與大唐向來一衣帶水互為友邦,若被其他兩國兼併對大唐來說必然有害無益,屆時再派兵前往已救火不及,所以應該立即抽調京都兵馬十萬借給新羅,而後再由南方兵將調配回京護衛。」
手中針尖在絲屏前猛地頓住,忽然絲屏暈染一滴血紅過去,長孫無垢連忙將指尖放入嘴中狠狠咬下,一點點抿去隻見鮮血才能平復自己心中複雜的滋味。
長孫無垢生長在戎馬世家,父母早亡少有愛撫,自幼又與兄長相依為命。隨長孫無忌功爵晉升她亦從人人鄙夷的戎馬寒門步入士族華庭,雖性情為內外臣屬所頌美,卻仍以不能彌補未從稚年隨家人開闊眼界的終生遺憾。
出身已經註定無力改變,正如昇平融於骨子的高貴桀驁以及慣於睥睨朝事的從容神態,她永遠學不來,也難以學會。
長孫無垢按住受傷手指,垂低時間有些默然。
昇平在繡屏對麵神情淡淡:「看來,皇後娘娘今日操勞過度了,不妨先命人攜同回宮休憩?畢竟明朝仍需皇後娘娘定奪的朝事還有幾件。」
提及朝堂,長孫無垢眼中湧起諸多無奈:「若是能不去朝堂受那煎熬,本宮也是願意的。」
繡屏被昇平翻手扣下,將收針線入奩盒,無謂笑笑:「其實皇後娘娘對朝事心中早有算計,之所以來找臣妾詢問,隻不過是想尋個贊同罷了。」
長孫無垢霍然抬起頭,但見昇平似笑非笑的絕美雙眼正望著自己:「其實皇後娘娘不必擔心認同兄長的建議會惹人非議,正所謂舉賢不避親,想必皇後娘娘也知道這個粗淺的道理。」
被猜中心事的長孫無垢再心留在棲鳳殿,她朝昇平勉強微笑,「元妃果然心事通透,能揣摩人心。既然如此,本宮也不必在此置喙什麽了。」說罷旋即整理好裙裝步出大殿。
原本躲在偏殿避諱兩人密談的守謹和同歡見狀慌忙走出,守謹立即追上長孫無垢,同歡則將昇平麵前的繡屏拿起來端量:「看來皇後娘娘並不擅長繡工,陣腳亂的厲害。」
昇平含笑,端起繡案旁的茶盞抿了些:「並非是她不擅長,隻是,她太過在意朝堂的認可,反而無心細微瑣事了。」
「元妃娘娘,繡品染血了怎麽辦?」同歡覺得這件雙麵繡屏是她與昇平繡了三個月的結果,如今被血染了實在萬分可惜,她以纖細的手指不舍的撫摸染血處,有些煩惱。
「扔掉。」昇平對身外之物向來不覺得惋惜,她將茶盞放置繡案,隨即又對後殿道:「魏公,本宮已經應你所求,你以什麽來謝本宮?」
魏徵聞言立即恭恭敬敬由後殿轉出,身邊還跟隨著頑皮世事不知的楊侑。楊侑見太傅與姑母鞠躬施禮以示感謝,他也依葫蘆畫瓢做了樣子,一大一小的兩人個人向昇平拱手抱拳,像刻了模子拓出來的父子般可笑。
昇平見狀欣然,會心微笑:「侑兒過來。」侑兒得到姑母的赦令,立即像頑猴般撲上去,一個用力過猛險些將昇平撞倒在地,同歡啊的一聲,連忙扶住昇平背後險些跌落的茶盞。
姑侄倆樂了一陣子,魏徵端端正正佇立遠處,見元妃和代王嬉鬧歡快不禁揚起嘴角。
「魏公,其實你大可不必借用本宮之口來達成目的。皇後她心中早有盤算,隻是不肯授他人把柄才對長孫無忌的建議視而不見的。」昇平摟住侑兒,緩緩抬頭望了一眼魏徵。「她更偏向你心中所想的解決辦法。」
每次與昇平對視魏徵總覺得自己心中起伏不定,再難淡定從容對答,他捋了鬍鬚刻意轉移自己的視線望向殿門斂住心神:「隻是臣未料元妃娘娘肯不計前嫌與皇後共商國事。」
侑兒見兩人深聊不理睬自己搖晃著昇平胳臂,昇平騰出手與他玩耍,對魏徵淡淡一笑:「皇後與本宮原本就沒什麽間隙,何來不計前嫌?」
魏徵驚訝回首望向昇平,察覺昇平正坦然與自己對視,察覺自己失禮冒犯立即垂下視線:「方才是臣失言了。其實尉遲公與長孫無忌素來不和,即便明知長孫無忌此次的疏議有理也不肯採納。臣使此手段隻是希望國事能妥善速決而已,並非有意專逞。」
「同歡,賜座,烹茶與魏公品嚐。」昇平態度依舊從容,不曾責怪魏徵什麽。同歡在遠處為魏徵搬過坐榻,魏徵向昇平拱手施禮還謝掀袍落座。
房玄齡說罷掀長袍欲往殿門走去,又被褚遂良攔住了去路,褚遂良斜眼瞥了一下長孫無忌,示意房玄齡此時此刻出言應小心謹慎,一旦惹怒長孫兄妹對房玄齡並無一點好處。房玄齡不以為然的向長孫無忌方向哼了哼,對中書令褚遂良的告誡不以為然。
房玄齡的準備離去迫使大殿裏立刻陷入僵持,頓時安靜起來,仿佛落下根針也能聽得仔細聲響。
長孫無垢見這樣緊張時刻人也有些侷促,她思量半晌才欠身對下方幾臣坦言道:「各位臣公,本宮不擅處理朝事,如此大事本宮自然無法一身定奪。但本宮覺得,此三件乃事關重大之舉,必須謹慎行事才可以,不妨各位臣公先撰寫行事對策,再由本宮細細品讀各位臣公政諫的各種利弊,如何?」
長孫無忌聞言,自然對妹妹膽小言微覺得頗有些失望。但也確實目前再無他法,他隻能上前一步站在長孫無垢麵前,為其他幾人做出表率:「臣願聽皇後娘娘的。」
其餘幾人長孫無忌率先做了表率也猶豫片刻後紛紛應承。
長孫無垢見他們暫停爭辯心中巨石頓時落地,先愧疚笑笑:「那隻有煩勞各位臣公回去書寫疏議,本宮在此代皇上謝禮了。」
幾人見長孫皇後頗為客套忙不迭推讓,叩謝,隨即各自告辭離去。
待到兩儀殿殿門關合,長孫無垢才失態的跌坐在鳳藻案後,守謹忙將瞿鳳長鋒的披麾給她籠在肩頭。長孫無垢怔怔片刻,無聲嘆息,「躲得了今日,躲不了明朝,他們明日上朝遞上疏議,本宮又該怎麽處理才算妥當?」
守謹蹩眉想了想:「且聽尚書大人的就是,他是皇後娘娘的親兄長,定能為娘娘思慮周全。」
長孫無垢搖搖頭,長籲:「正因為他是本宮的嫡親兄長,他的疏議更不能輕易採納。一來,他擅用兵而非治國,疏議未必針對頑結奏效,二來,他人見本宮採用外戚疏議必然內心不服。若本宮一意孤行定會招致群臣不滿,屆時他們奏報皇上說我們兄妹趁皇上遠征之際擅逞朝堂,本宮將百口莫辯。」
守謹聞言也隻能緘默,不知該如何建議才好,倒是長孫無垢此時絕望般忽然幽幽開口:「也許,本宮是該找個可以商量的人了。」
長孫無垢下朝後身著朝裝,髮鬢頂戴瑰麗鳳冠,一件也不曾褪卸,徑直攜守謹乘鳳輦趕奔棲鳳宮。
那日長孫無垢勸說昇平遷宮,昇平並沒有拒絕,翌日便與宮人內侍前往棲鳳宮居住。長孫無垢知道並非是元妃自己願意去棲鳳宮居住,元妃此舉隻是不想皇上剛剛離開便與身為皇後的自己交惡罷了。
元妃為人極其善避針鋒相對時刻,雖與她相處時略顯孤傲,卻總能悄然化解兩人之間的對立膠著。單是此舉,已勝她太多。
長孫無垢想起這個強勁敵手不由嘆息,下鳳輦後由守謹攙扶邁上台階。棲鳳宮宮人見她們進門欲入內稟告,被長孫無垢攔住,她與守謹主僕二人悄無聲息的掀開暖簾走入殿門,緩步繞過芙蓉錦屏與百合檀香爐,昂首直見昇平正與同歡兩人對麵對繡一副雙麵絲屏。
看清門口來人,家常衣著的昇平徐徐起身,也不曾給皇後深深施禮,隻是淡淡問詢問:「不知皇後娘娘來棲鳳宮有何要事?」
長孫無垢心中有求於她,也不與她寒暄客套,徑直走過去,款款落坐在昇平座位,同歡此時早已起身將自己的位置讓與昇平,昇平亦款款坐下。
昇平與長孫無垢兩人四目相峙,隔一扇薄若蟬翼的繡屏將對方神色納入眼底,似能看清,又略有模糊,仿佛不知道對方心中所想。
昇平隨意拾起同歡放下的繡針沿著先前未完工處又穿過去,對麵長孫無垢被昇平突如其來的動作驚得一愣,隨即明了,將自己厚重的朝服袍袖輕挽,亦伸手拈住繡針拽出,輕捋了捋針尾彩色絲線,又按照昇平殘留的針腳送過去。
兩人你來我往穿針引線,也不多說話語,偏是身邊守謹和同歡各自臉色緊繃如臨大敵一般。
繡了一會兒,似被凍住了手腳,昇平回身淡淡吩咐同歡:「手冷,去取手爐給本宮。」她回頭望望繡屏另一端的長孫無垢,又道:「為皇後娘娘取那個珈藍的手爐。」
長孫無垢抬頭,也對守謹低聲吩咐道:「你去與她一同取吧。」
守謹同歡兩人領命離去,大殿上隻剩下昇平與長孫無垢二人,長孫無垢目視繡屏後端坐的艷麗女子,心中揣測該如何開口才不至唐突莽撞。
昇平接過繡針又開始穿線,似是無意般問:「皇後娘娘不是無事可做才到棲鳳殿與本宮同繡女紅吧?」說罷,聰睿目光透過屏風遞過來,逼得長孫無垢登時脫口而出:「是,本宮是來求元妃幫忙的。」
昇平手上動作沒有停止,長孫無垢貿然說出自己想法後心中惱恨也隻能埋頭繼續,兩人又是繡挑拈揉良久,昇平才又隨口道:「臣妾心中既無雄才偉略,也不擅調兵遣將,能幫得皇後娘娘什麽忙?」
長孫無垢被昇平反問,更顯局促不安:「元妃自謙了,本宮隻是覺得朝事緊急並非自己一人可為,本宮當初未入宮之前也隻是在秦王府過問家事,不擅打理朝政。元妃自是不同的,從小生長於朝堂上必然通曉治國良策。本宮希望元妃能助本宮一臂之力,也是……為千裏之外的皇上解憂。」
昇平沉吟不語,隻低頭認真繡弄,長孫無垢見昇平沒有立即應答,也隻得接過針線,偏心中煩躁針腳也亂,三下五下總走不好線,將針握在指尖不再動了,咬住嘴唇平靜心態。
昇平在繡屏對麵靜靜等待,長孫無垢漸漸平息心中焦急後才又將針平穩送於昇平方向,「目前有三件大事急著要辦,一,南方冰雨,百姓謠言損傷聖德。二,黃河大堤崩裂,恐會罹難百姓。三,新羅借兵十萬,遲些會被百濟,高麗吞噬,危急大唐邊境。」
「冰雨之災,實屬天禍,災民腹中無糧必然容易心起怨懟。皇後娘娘命人送糧給南方六郡解決他們的口腹溫飽,必然不會有人隨謠言揭竿而起反抗朝廷。」昇平拈線將針遞迴,又道:「黃河凍裂兩堤仍有三個月時間可以修補,此事需要緩議,由能工巧匠群商議對策,再尋工役修繕,許以重薪必然工期加速,三月汛澇時定能安然度過。」
長孫無垢默然聽著,手中細細抿了抿斑斕絲線,緘默不語。昇平見她神色平靜,又繼續說:「至於第三件事,新羅與大唐向來一衣帶水互為友邦,若被其他兩國兼併對大唐來說必然有害無益,屆時再派兵前往已救火不及,所以應該立即抽調京都兵馬十萬借給新羅,而後再由南方兵將調配回京護衛。」
手中針尖在絲屏前猛地頓住,忽然絲屏暈染一滴血紅過去,長孫無垢連忙將指尖放入嘴中狠狠咬下,一點點抿去隻見鮮血才能平復自己心中複雜的滋味。
長孫無垢生長在戎馬世家,父母早亡少有愛撫,自幼又與兄長相依為命。隨長孫無忌功爵晉升她亦從人人鄙夷的戎馬寒門步入士族華庭,雖性情為內外臣屬所頌美,卻仍以不能彌補未從稚年隨家人開闊眼界的終生遺憾。
出身已經註定無力改變,正如昇平融於骨子的高貴桀驁以及慣於睥睨朝事的從容神態,她永遠學不來,也難以學會。
長孫無垢按住受傷手指,垂低時間有些默然。
昇平在繡屏對麵神情淡淡:「看來,皇後娘娘今日操勞過度了,不妨先命人攜同回宮休憩?畢竟明朝仍需皇後娘娘定奪的朝事還有幾件。」
提及朝堂,長孫無垢眼中湧起諸多無奈:「若是能不去朝堂受那煎熬,本宮也是願意的。」
繡屏被昇平翻手扣下,將收針線入奩盒,無謂笑笑:「其實皇後娘娘對朝事心中早有算計,之所以來找臣妾詢問,隻不過是想尋個贊同罷了。」
長孫無垢霍然抬起頭,但見昇平似笑非笑的絕美雙眼正望著自己:「其實皇後娘娘不必擔心認同兄長的建議會惹人非議,正所謂舉賢不避親,想必皇後娘娘也知道這個粗淺的道理。」
被猜中心事的長孫無垢再心留在棲鳳殿,她朝昇平勉強微笑,「元妃果然心事通透,能揣摩人心。既然如此,本宮也不必在此置喙什麽了。」說罷旋即整理好裙裝步出大殿。
原本躲在偏殿避諱兩人密談的守謹和同歡見狀慌忙走出,守謹立即追上長孫無垢,同歡則將昇平麵前的繡屏拿起來端量:「看來皇後娘娘並不擅長繡工,陣腳亂的厲害。」
昇平含笑,端起繡案旁的茶盞抿了些:「並非是她不擅長,隻是,她太過在意朝堂的認可,反而無心細微瑣事了。」
「元妃娘娘,繡品染血了怎麽辦?」同歡覺得這件雙麵繡屏是她與昇平繡了三個月的結果,如今被血染了實在萬分可惜,她以纖細的手指不舍的撫摸染血處,有些煩惱。
「扔掉。」昇平對身外之物向來不覺得惋惜,她將茶盞放置繡案,隨即又對後殿道:「魏公,本宮已經應你所求,你以什麽來謝本宮?」
魏徵聞言立即恭恭敬敬由後殿轉出,身邊還跟隨著頑皮世事不知的楊侑。楊侑見太傅與姑母鞠躬施禮以示感謝,他也依葫蘆畫瓢做了樣子,一大一小的兩人個人向昇平拱手抱拳,像刻了模子拓出來的父子般可笑。
昇平見狀欣然,會心微笑:「侑兒過來。」侑兒得到姑母的赦令,立即像頑猴般撲上去,一個用力過猛險些將昇平撞倒在地,同歡啊的一聲,連忙扶住昇平背後險些跌落的茶盞。
姑侄倆樂了一陣子,魏徵端端正正佇立遠處,見元妃和代王嬉鬧歡快不禁揚起嘴角。
「魏公,其實你大可不必借用本宮之口來達成目的。皇後她心中早有盤算,隻是不肯授他人把柄才對長孫無忌的建議視而不見的。」昇平摟住侑兒,緩緩抬頭望了一眼魏徵。「她更偏向你心中所想的解決辦法。」
每次與昇平對視魏徵總覺得自己心中起伏不定,再難淡定從容對答,他捋了鬍鬚刻意轉移自己的視線望向殿門斂住心神:「隻是臣未料元妃娘娘肯不計前嫌與皇後共商國事。」
侑兒見兩人深聊不理睬自己搖晃著昇平胳臂,昇平騰出手與他玩耍,對魏徵淡淡一笑:「皇後與本宮原本就沒什麽間隙,何來不計前嫌?」
魏徵驚訝回首望向昇平,察覺昇平正坦然與自己對視,察覺自己失禮冒犯立即垂下視線:「方才是臣失言了。其實尉遲公與長孫無忌素來不和,即便明知長孫無忌此次的疏議有理也不肯採納。臣使此手段隻是希望國事能妥善速決而已,並非有意專逞。」
「同歡,賜座,烹茶與魏公品嚐。」昇平態度依舊從容,不曾責怪魏徵什麽。同歡在遠處為魏徵搬過坐榻,魏徵向昇平拱手施禮還謝掀袍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