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平眼角略有濕意,人感慨而笑。
此刻,楊廣所乘龍輦已停,他先行步下,身上明黃色毓冕錦袍上的龍騰圖案遠遠可見,桀驁的楊廣佇立在原地不動,在朝臣百官前回首朝昇平方向輕笑。
昇平心頭驟暖,他,在等她。
鳳駕戛然停住,楊廣含笑伸出溫暖的手,示意昇平走下車輦,站在自己的身旁。
昇平欣然躬身步下鳳駕,將自己手指放入他的掌心。
如今,掌控天下的手同樣也掌控他們兄妹自己的命運,再不必擔心被朝臣質疑,被百姓蔑視,她終於可以與他並肩站裏在朝暉下接受萬民朝拜。
楊廣握緊昇平的手指,兩人相攜走近玉階。昇平仰頭看看楊廣,他則眺望高高在上大興殿內的寶座,帶著天下盡歸的篤定和得意,不曾垂下視線留戀身後安穩半分。
登天玉階高且陡,仿佛它的存在是在證明帝王贏得皇位的征程艱難,此時,號鼓齊鳴,鍾磬齊響,登基大典的禮樂聲傳遍大隋萬裏江山,朝臣們俯下身,口誦恭祝新皇登基萬年無疆,聲聲震耳。楊廣的聲音被淹沒在響徹天闕的呼喊中,昇平隻能從他嘴唇變動察覺其中含義,楊廣在說:「跟我來。」
昇平赧然點頭,在身後隨著楊廣的步履緩緩前行。
日光照耀在逶迤拖地的繁重瞿鳳朝服上,呈現斑斕五彩的顏色,她身上刺目的紅色驚得內外跪拜的朝臣失語惶恐,而她頭頂越矩佩戴的十二支鳳尾金冠更是隻有皇後才有的榮耀。
晃照天地光芒的她沿錦色紅毯徐徐而上,容貌反而模糊不見,隻剩下大紅朝服在眾臣目光中激起驚艷與詫異。
楊廣不曾察覺朝臣質疑的目光,他始終在向前方仰視,目光直直鎖定大興殿裏寶座所在的位置,大步向前。
昇平慢慢跟隨其後,漸漸跟不上楊廣穩健疾速的步履。雲端盡頭的皇帝寶座仍在,楊廣仍是昇平此生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可她卻開始氣喘,拽著拖曳長尾的朝服開始憎恨通往帝王寶座的路漫長難走。
昇平搖晃楊廣的手撒嬌暗示自己不適,他專注登行,愛人那些細小心思似未能察覺。
昇平藏身在楊廣廣闊身影後,些許陰影寒涼透入繁重朝服侵入骨髓,他攜她的手臂因她的拖拉漸漸拉直,兩人相握的手指也慢慢鬆開。
昇平心驚,竭力想再次握緊他的指尖,猛行兩步腿越發覺得疲累,漫長的玉階仿佛一輩子也走不完,眼前浮起白花光影,為她最初的喜悅蒙上些許不安。
此刻,昇平隻能看見楊廣高挺寬大的後背,他的神情如何根本無從查看,他始終在仰望,他仰望的是主宰生死的權利巔峰,他仰望的是隱忍二十多年來得到的犒慰。
隻是,他似乎忘記,忘記曾答應要帶她一起走上去,忘記自己身後還拖著情到濃時最初的許諾。
昇平心中湧起懼意,這樣的楊廣執著的可怕,他步履穩健,一步步走上帝國大業,而她卻變成他征途上最終的拖累,漸漸脫離他的拉扯,孤零零停留在半路仰望他俯視眾生。
昇平悄然鬆開手,楊廣沒有察覺。
他察覺到的隻有鑲嵌在金色宮殿裏的蟠龍寶座離自己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昇平駐足,看著自己從他掌心滑脫的指尖怔怔。原本還要更進一步的楊廣猛地察覺手中缺了什麽,立即駐足回頭,見昇平站在不遠處發愣,又將手再次伸出:「阿鸞,上來,跟朕一起走。」
昇平心中有些悵惘,淡淡道:「阿鸞有些累了。」
楊廣懸在半空中的手依然堅持,語氣又加重幾分:「不要鬧,阿鸞,現在容不得你鬧脾氣。」
昇平靜靜與楊廣凝望。此刻他的眼中有些不耐,雖然隱藏的很好,但還是被有心的昇平一眼捕捉。在皇位麵前,沒有人可以跟他任性,也沒有人可以做他的阻礙,哪怕是她,也不行。
昇平竭力讓自己看上去心平氣和,躬身施禮:「皇上請先行一步,臣妹休息片刻。」
楊廣當然明白昇平在生氣,他強忍住胸口怒火,刻意平和煩躁的語氣,但話語中的命令不容昇平置疑:「聽話,快!」
昇平垂滴視線,仿佛在對自己自言自語:「又要我聽話,到底是做了皇帝,隻要他人聽話,卻忘記自己說過的承諾。」
楊廣靜了片刻便不再說話,深深望著昇平蹩眉,昇平別開頭回望,匍匐在玉階下方的群臣正紛紛麵麵相覷也不知如何是好。
昇平隨新君登上皇位,他們自然不滿意,昇平不隨新君登上皇位,耽擱吉時,他們同樣也不滿意。就在楊廣與昇平兩廂對峙台下群臣呆若木雞時,玉階下另有人輕聲說道:「臣妾蕭氏淑儀遲至,望請皇上恕罪。」
楊廣蹙眉遠望,一淡定若塵的女子正跪倒在玉階下,朱衣披綬,金裙敝屣,攢金鳳冠垂珍珠於額搖搖蕩蕩,看不清其真正神情,他壓製住的滿腔怒火因那一身大紅朝服尋到出口發泄出來,沉聲問道:「蕭氏,你來做何事?」
明明該蕭皇後出現的登基大典,蕭皇後趕至,卻被皇帝楊廣如此漫不經心的冷聲嘲諷,若是尋常女子怕是早已憤然,一頭碰死在漢白玉闌幹上留存顏麵。
隻是蕭氏還是笑:「臣妾有喜事相報,新皇登基已是普天同慶,臣妾口中次喜怕是更加為皇上錦上添花。」
昇平所有動作驟然頓住,臉色頃刻間變得慘白。昨夜楊廣已命蕭氏今日不得隨侍登基大典,能讓蕭氏有膽子前來衝撞登基大典忤逆聖意,隻有一種可能……
楊廣麵色陰森,「夠了,退下!」
顯然,他也猜到了蕭氏想說什麽。
楊廣大婚距今已有四個月,除蕭氏入宮當日他說睡在永安寺外,其餘時分內侍都是道他在東宮獨寢,若真是那樣,又何來眼下如此狼狽的場麵。
昇平狐疑的目光遠遠落在為首跪倒的舅父獨孤陀身上,今日身著絳紫色朝服的他神情頗為自得,隱隱含著計謀得逞後的陰冷微笑。
昨日,太子妃蕭氏被新君禁足,他定已知曉,今日,昇平並肩於新皇身側,他也不出列爭辯,甚至在昇平與楊廣邁上玉階時他也不曾表現諸多不滿。
原來所有一切等待的就是此時,用無影無形的軟劍刺入昇平肋下,當著宗室朝臣的麵,縱然有萬般疼痛也有口難言。
越王公楊素向前跪行兩步,恭謹叩首道:「即是皇後娘娘有喜事來錦上添花,不如皇上與萬眾同樂。」
楊廣駐足,目光與昇平遠遠相觸深深別有意味,昇平心中痛慟,被迫冷冷開口:「臣妹也覺得若是皇後娘娘有喜事,該錦上添花與民同樂。」
楊廣被昇平一說,立即變了臉色,蕭氏跪倒在下方一動不動,似在等待聖旨令下許她開口,楊廣目光莫名複雜,眼底已是閃過諸多意思。
乍看之下,蕭氏衝撞登基大典是為喜而至,細細思量定是獨孤家安排許久,如今若是不讓她開口,反容易招致朝臣猜疑。此舉是獨孤陀步步為營盤謀算多時,在登基大典中求險,看似莽撞,實則賭了皇位在新君心中分量。
這一招拒絕不得,受不住,好不陰險。
楊廣負手沉吟片刻,隨即嘴角浮起笑意,「獨孤氏,既然是好事,且說也無妨,隻是誤了朕登基的吉時與社稷不利。」他睨玉階下匍匐的群臣,嘴角上揚:「不若……,卿獨與朕說如何?」
他淡淡的語音聽在朝臣耳中似是夫妻間親昵低喃,說得隔在他與蕭氏中間的昇平心頭猛跳,她恨恨不肯看楊廣,也不肯看蕭氏氏,隻能垂低視線原地不動,勉強自己裝作對此話並不在意。
再沒有比這樣的話更能傷她的,再沒有比這招式更為妥當的,如果蕭氏執意要說,便是罔顧皇帝的寵愛與信任,若是不說,獨孤家精心部署的計謀便砸在棉團軟枕上發不出絲毫效力。
蕭氏依舊是弓著身子,從上望去,頭頂的鳳冠金凰顫顫巍巍,似欲振翅而飛,隻是鳳冠的主人卻一動不動緘默不語。見她如此,台階下的群臣也不敢輕易表態,倒是廣立即尋了機會,從容仰首示意:「禮官!」
禮官被新君點名幾乎驚窒,回過神的他立即抬手重新開始鼓樂,楊廣深深望了一眼怔怔不動的昇平,思量一瞬,立即轉身重新順玉階前行。
玉階上,他與昇平冰冷指尖的距離越來越遠,離九龍鎏金寶座越來越近,明黃色的黃袍隨風拂揚,融在金殿背影裏,無人再能追得上。
禮官唱誦吉辭,鼓樂掩蓋彷徨,所有一切,頃刻便再沒有悔改可能。
楊廣一步步登上玉階,最終佇足在大殿前桀驁回首,昇平立在玉階半腰仰望他的坦然笑容有些恍惚。
隻見他抬袖揚手,金色龍袖迎風招展盡顯天家風儀。禮官就此宣詔,寥寥語畢,語停音靜,繼而群臣山呼萬歲,聲音更是響徹雲霄。
昇平怔怔回頭,連同獨孤陀在內的群臣在下方匍匐跪拜,或真心或假意,俯下直挺身軀為新皇登基附以恭賀之聲。從台階上看下去,密匝匝,卻有條有理。
昇平良久不知自己該進該退,瞥一眼蕭氏,蕭氏依舊跪倒在玉階下方保持先前姿勢不變,楊廣也把她留下長跪,甚至不管蕭氏腹中尚有皇家子嗣,蕭氏又是怎樣臥薪嚐膽才能忍得住如此侮辱,因為她無心無求嗎?還是因為她要的不止是這些虛情榮耀?
昇平猝然側過臉收回視線,廣袖無力的垂展,任由其拖地,人疲累的的往玉階下走去。
此時昇平想哭,喉嚨裏酸楚的厲害,湧入眼底凝結成霧,卻找不到該落淚的理由。
她早就預料不會自己登上寶座不是嗎,為什麽一切如約而至她反而無所侍從?
「阿鸞!」楊廣在江山最高處輕聲喚昇平,語音裏夾雜著些許無奈與渴盼。他是在渴盼她的諒解嗎?
其實不必。
身為九五之尊原本就不必對她承諾什麽,也不必介意自己無法兌現承諾,曾經那些夢幻美好如今看來也隻是未成年時的絢爛綺夢而已,如今江山風雲已改,再追究誰負了誰終究沒有必要。
昇平很累,步下台階時的步履有些遲鈍,逃離讓她認清甜言蜜語的虛軟無力,也認清承諾根本無法融於肅穆朝堂。
揚廣沒再喚昇平,昇平匆匆步履經過蕭氏時有些恍惚,她瞥了那個即將邁入昭陽宮的女人,蕭氏一身精心準備的鳳冠瞿衣紫綬斜掛,配新君明黃金色龍袍分外得體適宜,昇平垂首定住腳步無力繞過,蕭氏望見昇平猶疑的腳尖隨意避開半個身子,容她保留顏麵從容走下台階。
昇平欲言又止,最終還是狠心昂首走過,頭也不回的登上鳳駕迴轉棲鳳宮。
從哪裏來,從哪裏歸,昭陽宮從不屬於她,所以她不該奢望……不該……
仁壽四年,太子廣於大興殿登基,改國號大業。冊封太子妃蕭氏為皇後,尊昇平公主為鎮國公主,賞邑十萬。因新帝登基大赦天下,群臣加封,郎中令獨孤陀賞戶邑一萬,其餘臣官加爵一級。
楊廣登基後,獨孤家從侄獨孤麇無意事發,門中省查辦後驗證貪贓枉法糙菅人命逼娶民女等數十項罪名,楊廣聞言勃然大怒,責查刑部嚴查到底。
此刻,楊廣所乘龍輦已停,他先行步下,身上明黃色毓冕錦袍上的龍騰圖案遠遠可見,桀驁的楊廣佇立在原地不動,在朝臣百官前回首朝昇平方向輕笑。
昇平心頭驟暖,他,在等她。
鳳駕戛然停住,楊廣含笑伸出溫暖的手,示意昇平走下車輦,站在自己的身旁。
昇平欣然躬身步下鳳駕,將自己手指放入他的掌心。
如今,掌控天下的手同樣也掌控他們兄妹自己的命運,再不必擔心被朝臣質疑,被百姓蔑視,她終於可以與他並肩站裏在朝暉下接受萬民朝拜。
楊廣握緊昇平的手指,兩人相攜走近玉階。昇平仰頭看看楊廣,他則眺望高高在上大興殿內的寶座,帶著天下盡歸的篤定和得意,不曾垂下視線留戀身後安穩半分。
登天玉階高且陡,仿佛它的存在是在證明帝王贏得皇位的征程艱難,此時,號鼓齊鳴,鍾磬齊響,登基大典的禮樂聲傳遍大隋萬裏江山,朝臣們俯下身,口誦恭祝新皇登基萬年無疆,聲聲震耳。楊廣的聲音被淹沒在響徹天闕的呼喊中,昇平隻能從他嘴唇變動察覺其中含義,楊廣在說:「跟我來。」
昇平赧然點頭,在身後隨著楊廣的步履緩緩前行。
日光照耀在逶迤拖地的繁重瞿鳳朝服上,呈現斑斕五彩的顏色,她身上刺目的紅色驚得內外跪拜的朝臣失語惶恐,而她頭頂越矩佩戴的十二支鳳尾金冠更是隻有皇後才有的榮耀。
晃照天地光芒的她沿錦色紅毯徐徐而上,容貌反而模糊不見,隻剩下大紅朝服在眾臣目光中激起驚艷與詫異。
楊廣不曾察覺朝臣質疑的目光,他始終在向前方仰視,目光直直鎖定大興殿裏寶座所在的位置,大步向前。
昇平慢慢跟隨其後,漸漸跟不上楊廣穩健疾速的步履。雲端盡頭的皇帝寶座仍在,楊廣仍是昇平此生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可她卻開始氣喘,拽著拖曳長尾的朝服開始憎恨通往帝王寶座的路漫長難走。
昇平搖晃楊廣的手撒嬌暗示自己不適,他專注登行,愛人那些細小心思似未能察覺。
昇平藏身在楊廣廣闊身影後,些許陰影寒涼透入繁重朝服侵入骨髓,他攜她的手臂因她的拖拉漸漸拉直,兩人相握的手指也慢慢鬆開。
昇平心驚,竭力想再次握緊他的指尖,猛行兩步腿越發覺得疲累,漫長的玉階仿佛一輩子也走不完,眼前浮起白花光影,為她最初的喜悅蒙上些許不安。
此刻,昇平隻能看見楊廣高挺寬大的後背,他的神情如何根本無從查看,他始終在仰望,他仰望的是主宰生死的權利巔峰,他仰望的是隱忍二十多年來得到的犒慰。
隻是,他似乎忘記,忘記曾答應要帶她一起走上去,忘記自己身後還拖著情到濃時最初的許諾。
昇平心中湧起懼意,這樣的楊廣執著的可怕,他步履穩健,一步步走上帝國大業,而她卻變成他征途上最終的拖累,漸漸脫離他的拉扯,孤零零停留在半路仰望他俯視眾生。
昇平悄然鬆開手,楊廣沒有察覺。
他察覺到的隻有鑲嵌在金色宮殿裏的蟠龍寶座離自己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昇平駐足,看著自己從他掌心滑脫的指尖怔怔。原本還要更進一步的楊廣猛地察覺手中缺了什麽,立即駐足回頭,見昇平站在不遠處發愣,又將手再次伸出:「阿鸞,上來,跟朕一起走。」
昇平心中有些悵惘,淡淡道:「阿鸞有些累了。」
楊廣懸在半空中的手依然堅持,語氣又加重幾分:「不要鬧,阿鸞,現在容不得你鬧脾氣。」
昇平靜靜與楊廣凝望。此刻他的眼中有些不耐,雖然隱藏的很好,但還是被有心的昇平一眼捕捉。在皇位麵前,沒有人可以跟他任性,也沒有人可以做他的阻礙,哪怕是她,也不行。
昇平竭力讓自己看上去心平氣和,躬身施禮:「皇上請先行一步,臣妹休息片刻。」
楊廣當然明白昇平在生氣,他強忍住胸口怒火,刻意平和煩躁的語氣,但話語中的命令不容昇平置疑:「聽話,快!」
昇平垂滴視線,仿佛在對自己自言自語:「又要我聽話,到底是做了皇帝,隻要他人聽話,卻忘記自己說過的承諾。」
楊廣靜了片刻便不再說話,深深望著昇平蹩眉,昇平別開頭回望,匍匐在玉階下方的群臣正紛紛麵麵相覷也不知如何是好。
昇平隨新君登上皇位,他們自然不滿意,昇平不隨新君登上皇位,耽擱吉時,他們同樣也不滿意。就在楊廣與昇平兩廂對峙台下群臣呆若木雞時,玉階下另有人輕聲說道:「臣妾蕭氏淑儀遲至,望請皇上恕罪。」
楊廣蹙眉遠望,一淡定若塵的女子正跪倒在玉階下,朱衣披綬,金裙敝屣,攢金鳳冠垂珍珠於額搖搖蕩蕩,看不清其真正神情,他壓製住的滿腔怒火因那一身大紅朝服尋到出口發泄出來,沉聲問道:「蕭氏,你來做何事?」
明明該蕭皇後出現的登基大典,蕭皇後趕至,卻被皇帝楊廣如此漫不經心的冷聲嘲諷,若是尋常女子怕是早已憤然,一頭碰死在漢白玉闌幹上留存顏麵。
隻是蕭氏還是笑:「臣妾有喜事相報,新皇登基已是普天同慶,臣妾口中次喜怕是更加為皇上錦上添花。」
昇平所有動作驟然頓住,臉色頃刻間變得慘白。昨夜楊廣已命蕭氏今日不得隨侍登基大典,能讓蕭氏有膽子前來衝撞登基大典忤逆聖意,隻有一種可能……
楊廣麵色陰森,「夠了,退下!」
顯然,他也猜到了蕭氏想說什麽。
楊廣大婚距今已有四個月,除蕭氏入宮當日他說睡在永安寺外,其餘時分內侍都是道他在東宮獨寢,若真是那樣,又何來眼下如此狼狽的場麵。
昇平狐疑的目光遠遠落在為首跪倒的舅父獨孤陀身上,今日身著絳紫色朝服的他神情頗為自得,隱隱含著計謀得逞後的陰冷微笑。
昨日,太子妃蕭氏被新君禁足,他定已知曉,今日,昇平並肩於新皇身側,他也不出列爭辯,甚至在昇平與楊廣邁上玉階時他也不曾表現諸多不滿。
原來所有一切等待的就是此時,用無影無形的軟劍刺入昇平肋下,當著宗室朝臣的麵,縱然有萬般疼痛也有口難言。
越王公楊素向前跪行兩步,恭謹叩首道:「即是皇後娘娘有喜事來錦上添花,不如皇上與萬眾同樂。」
楊廣駐足,目光與昇平遠遠相觸深深別有意味,昇平心中痛慟,被迫冷冷開口:「臣妹也覺得若是皇後娘娘有喜事,該錦上添花與民同樂。」
楊廣被昇平一說,立即變了臉色,蕭氏跪倒在下方一動不動,似在等待聖旨令下許她開口,楊廣目光莫名複雜,眼底已是閃過諸多意思。
乍看之下,蕭氏衝撞登基大典是為喜而至,細細思量定是獨孤家安排許久,如今若是不讓她開口,反容易招致朝臣猜疑。此舉是獨孤陀步步為營盤謀算多時,在登基大典中求險,看似莽撞,實則賭了皇位在新君心中分量。
這一招拒絕不得,受不住,好不陰險。
楊廣負手沉吟片刻,隨即嘴角浮起笑意,「獨孤氏,既然是好事,且說也無妨,隻是誤了朕登基的吉時與社稷不利。」他睨玉階下匍匐的群臣,嘴角上揚:「不若……,卿獨與朕說如何?」
他淡淡的語音聽在朝臣耳中似是夫妻間親昵低喃,說得隔在他與蕭氏中間的昇平心頭猛跳,她恨恨不肯看楊廣,也不肯看蕭氏氏,隻能垂低視線原地不動,勉強自己裝作對此話並不在意。
再沒有比這樣的話更能傷她的,再沒有比這招式更為妥當的,如果蕭氏執意要說,便是罔顧皇帝的寵愛與信任,若是不說,獨孤家精心部署的計謀便砸在棉團軟枕上發不出絲毫效力。
蕭氏依舊是弓著身子,從上望去,頭頂的鳳冠金凰顫顫巍巍,似欲振翅而飛,隻是鳳冠的主人卻一動不動緘默不語。見她如此,台階下的群臣也不敢輕易表態,倒是廣立即尋了機會,從容仰首示意:「禮官!」
禮官被新君點名幾乎驚窒,回過神的他立即抬手重新開始鼓樂,楊廣深深望了一眼怔怔不動的昇平,思量一瞬,立即轉身重新順玉階前行。
玉階上,他與昇平冰冷指尖的距離越來越遠,離九龍鎏金寶座越來越近,明黃色的黃袍隨風拂揚,融在金殿背影裏,無人再能追得上。
禮官唱誦吉辭,鼓樂掩蓋彷徨,所有一切,頃刻便再沒有悔改可能。
楊廣一步步登上玉階,最終佇足在大殿前桀驁回首,昇平立在玉階半腰仰望他的坦然笑容有些恍惚。
隻見他抬袖揚手,金色龍袖迎風招展盡顯天家風儀。禮官就此宣詔,寥寥語畢,語停音靜,繼而群臣山呼萬歲,聲音更是響徹雲霄。
昇平怔怔回頭,連同獨孤陀在內的群臣在下方匍匐跪拜,或真心或假意,俯下直挺身軀為新皇登基附以恭賀之聲。從台階上看下去,密匝匝,卻有條有理。
昇平良久不知自己該進該退,瞥一眼蕭氏,蕭氏依舊跪倒在玉階下方保持先前姿勢不變,楊廣也把她留下長跪,甚至不管蕭氏腹中尚有皇家子嗣,蕭氏又是怎樣臥薪嚐膽才能忍得住如此侮辱,因為她無心無求嗎?還是因為她要的不止是這些虛情榮耀?
昇平猝然側過臉收回視線,廣袖無力的垂展,任由其拖地,人疲累的的往玉階下走去。
此時昇平想哭,喉嚨裏酸楚的厲害,湧入眼底凝結成霧,卻找不到該落淚的理由。
她早就預料不會自己登上寶座不是嗎,為什麽一切如約而至她反而無所侍從?
「阿鸞!」楊廣在江山最高處輕聲喚昇平,語音裏夾雜著些許無奈與渴盼。他是在渴盼她的諒解嗎?
其實不必。
身為九五之尊原本就不必對她承諾什麽,也不必介意自己無法兌現承諾,曾經那些夢幻美好如今看來也隻是未成年時的絢爛綺夢而已,如今江山風雲已改,再追究誰負了誰終究沒有必要。
昇平很累,步下台階時的步履有些遲鈍,逃離讓她認清甜言蜜語的虛軟無力,也認清承諾根本無法融於肅穆朝堂。
揚廣沒再喚昇平,昇平匆匆步履經過蕭氏時有些恍惚,她瞥了那個即將邁入昭陽宮的女人,蕭氏一身精心準備的鳳冠瞿衣紫綬斜掛,配新君明黃金色龍袍分外得體適宜,昇平垂首定住腳步無力繞過,蕭氏望見昇平猶疑的腳尖隨意避開半個身子,容她保留顏麵從容走下台階。
昇平欲言又止,最終還是狠心昂首走過,頭也不回的登上鳳駕迴轉棲鳳宮。
從哪裏來,從哪裏歸,昭陽宮從不屬於她,所以她不該奢望……不該……
仁壽四年,太子廣於大興殿登基,改國號大業。冊封太子妃蕭氏為皇後,尊昇平公主為鎮國公主,賞邑十萬。因新帝登基大赦天下,群臣加封,郎中令獨孤陀賞戶邑一萬,其餘臣官加爵一級。
楊廣登基後,獨孤家從侄獨孤麇無意事發,門中省查辦後驗證貪贓枉法糙菅人命逼娶民女等數十項罪名,楊廣聞言勃然大怒,責查刑部嚴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