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人們在趕,下頭雞鴨在吃,如果蝗蟲有思想,肯定會覺得不可思議,一路上勢不可擋的自己怎麽就落入如此境遇,在這個村子裏被追的落荒而逃?


    可惜蝗蟲沒有思想,隻會憑著本能啃食,正好便宜了抓捕的人們,幾乎一兜一個準,很快便塞滿了幾個籮筐,一旁已經有人升起火塘,大把大把的蝗蟲被丟了進去。


    從正午到傍晚,一隻隻吃的肚兒滾圓的雞鴨搖搖擺擺的從田裏踱出來,慢慢各回各家,村裏人看著略有些狼藉的田地,臉上卻露出了真心的笑容。雖然被雞鴨踐踏了一番,禾苗卻沒有太大的損失,已經泛黃的稻穗也依舊好好的掛在上頭。


    火塘旁邊,蝗蟲屍體堆積成一座小山,溫鵬指揮人將他們裝袋:“等得空了去碾一遍餵雞,保準一個個勤快的下蛋。”


    但凡溫鵬開口,陳家村的人就沒有不應的,立刻麻利的收拾幹淨了。溫鵬聽到身邊有感嘆:“沒想到蝗災竟真的被壓製了,真是不可思議。”


    這聲音有幾分熟悉,溫鵬轉頭就著落日的餘暉仔細一瞧,竟是一身便裝的王縣令來了。


    不待溫鵬行禮,王縣令已經拉著他的手道:“我有個不情之請,還想請你與村中百姓說和。”


    溫鵬一聽就知道王縣令要說什麽,忙笑道:“大人可是說村中這些雞鴨?這事兒我便可以做主。蝗蟲夜伏晝出,咱們卻可以讓人帶著雞鴨先走,趕在明日天亮前打個埋伏,隻是不知縣中可有高人知道這蝗蟲的路徑,也好給我們個目標。”


    這樣知情識趣的人王縣令怎能不喜歡,立刻喜笑顏開:“知道知道,我這就遣人將帶路的送來。”


    溫鵬也是個幹脆的,這事兒早有準備,立時就讓十幾個壯勞力拉來板車,上麵是一隻隻裝滿雞鴨的籠子,一名相貌忠厚的漢子上前問道:“雞鴨都準備好了,咱們該去哪兒?”


    他們不認識王縣令,溫鵬卻不能搶了風頭,帶著大家向王縣令行禮,又道:“縣令大人愛護百姓是咱們的福氣,如今他老人家不辭辛勞的親自來咱們陳家村查看,咱們可得好好表現,別給大人丟臉!”


    這年頭的農戶們除了趕集便極少外出,有些連縣裏都沒去過,如今竟然得見父母官,一個個緊張激動的渾身發抖,看溫鵬在縣太爺麵前居然還能侃侃而談,簡直是敬佩極了。聞訊趕來的陳望陳祥陳麒也趕緊前來見禮,王縣令也十分和氣的與他們交談了幾句。


    自家的收成保住了,還能在大官麵前露臉,壯漢們一掃之前的疲憊,精神抖擻的跟著一名老皂吏走了。王縣令還要連夜回去寫奏章,大家亦不敢挽留,站在道口目送著他的牛車離去,這才鬆懈下來,紛紛回家歇息。


    帶著雞鴨的壯漢們一走就是半個月,等他們回來時,雞鴨們壯了不少,男人們卻一個個筋疲力盡瘦了一大圈,好在精神頭都不錯,歇了兩天緩過神來,和大家講起了這一路的見聞。


    “咱們到底是人太少,雖然也救了幾個村子,但更多的地方已經被糟蹋的不成樣子了。”正說話的人叫陳南,算起來還是溫鵬的正經親戚——他是陳大牛的次子,紅袖的親堂哥——這次帶隊出門的人便是他,“咱們慶江府本來就是兩年大旱,有些地方已經餓死了人,就盼著今年的收成救一條命,誰成想蝗蟲一來,比幹旱還可怕,田裏什麽都沒了。”


    他嘆息著,那些麻木的眼神和痛苦的哀嚎還在腦海中盤旋,聽的人也沉默不語。這幾天,類似的話語已經聽過了許多,卻沒有人感到不耐煩,除了心頭的沉重,便是更加慶幸和感恩。


    作為這次抵禦蝗災的首要功臣和中心人物,溫鵬卻顧不上這些事兒,他現在正緊張的轉著圈,看著給紅袖診脈的大夫。


    “夫人這是有了一個月的孕了,”大夫笑著對溫鵬拱手:“恭喜恭喜。”


    溫鵬鬆了口氣。雖然他對紅袖已經沒有太多的感情,但這麽多年過去,紅袖給他生兒育女,他早把紅袖當做親近的家人,因此在她突然暈倒時才會十分慌張,拽著赤腳大夫一路狂奔。


    “你媳婦兒生了好幾個了,怎麽這次就……?”溫李氏還是有些擔心,拉著溫鵬問。


    大夫趕緊擺手:“這事兒也是常有的,孕婦本就比一般人體弱,夫人這幾年連連生產,根基更是差些。這陣子大家都忙的很,夫人沒休息好,這才吃不消。我給夫人開副安胎藥,隻要好生將養著,平日裏少幹些活,想來是不會有什麽事的。”


    要大夫說,陳紅袖年紀已經不小了,又連生了五個孩子,能有現在這樣健康的體魄已經是個奇蹟了。不過溫家人本就不同,和婆婆丈夫兒女相比,紅袖平庸太多,隻是身體好,似乎也算不上什麽。


    將方子交給藥童,讓他跑一趟鎮上,大夫接著和溫鵬閑聊:“兩位真的不用擔心,如果是一般人家,這樣的情況別說用安胎藥了,根本就不會來找我,隻讓她躺個幾天一樣要下地幹活。這也是落在了你們溫家,心地好又心疼媳婦兒。”當然,別家也沒溫家的家底豐厚,眼都不眨的付了診費和藥錢。


    造紙的利潤雖然因為幹旱而少了許多,但溫鵬一直陸陸續續的賣著香胰子,家裏確實頗存了些銀錢,他聽到大夫的話便是一笑,正要謙虛幾句,紅袖已經悠悠轉醒,一臉茫然的問:“我這是怎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生在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妙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妙利並收藏謀生在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