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鵬還不知道自己兒子尚未進學就已經得到縣太爺的保駕護航,隨著天氣漸熱,大地龜裂,為了防止大家中暑,溫鵬建議陳望將修建水渠的時間改到清晨和傍晚。


    每天空閑時間多了,溫鵬待在家裏無所事事,溫止便提出教他認字和算數。


    溫鵬連忙擺手:“我都多大年紀了,哪裏能學得會。”


    溫止正色道:“爹爹此言差矣,以前您不過和村裏人一樣麵朝黃土背朝天,不識字也就罷了,可現在您是能和縣衙裏通書信的人,總不好還當自己是個泥腿子。別的不說,等以後弟弟們考上功名,您總不好讓人笑話弟弟的爹是個目不識丁的吧。”


    這話說的溫鵬十分意動,溫止接著道:“便是算數也要學起來的。弟弟們進學趕考都要花錢,咱們家的家業肯定是越來越大,總不能被人隨意糊弄吧,您不得把這些管起來?”


    這件事就說到溫鵬的心坎裏了。雖然他將竹紙的方子交上去後便說隻要分紅不管事情,心裏卻不免琢磨自己的銀錢有沒有被昧下,可就算是將帳本捧在他麵前,奈何他看不懂啊,隻能是裏正說多少便拿多少,整個一糊塗帳。


    溫鵬是個能下狠心的,聽溫止這麽一說,立刻答應下來,跟著剛滿一周歲沒多久的三兒子學禮一起苦讀,學文和學書每次看到都憋笑不已。


    而最讓溫鵬沮喪的是,自己的聰明勁兒似乎還比不上這個虛歲兩歲的小子,好在溫止十分耐心,安慰道大家聰明本是隨了他,隻不過弟弟們有慧果開智罷了,若是和普通人相比,溫鵬的學習速度已經是極快的了。


    其實有溫止常年給家裏的水缸加料,便是沒有慧果,溫家人也比旁人身體更結實頭腦更發達,隻是溫鵬沒有過係統的學習,年紀又大些,不如溫止訓練過的孩子們專注有技巧。溫鵬也是個有韌勁兒的,雖然覺得比不過兒子有些丟人,但更多的是激起了他的好勝心,不過小半年的時間,居然把常用字學的差不多,帳本也能看懂了。


    “可惜爹爹年紀到底大了些,學做文章恐怕就難了。”溫止遺憾道。


    溫鵬倒是十分想得開:“能認字算數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寫文章的事情還是留給學文他們吧,我就拚著這把老骨頭好好養活他們,等他們出人頭地後,我也好享一享老太爺的福。”


    溫止便笑:“弟弟們肯定會孝順您的。”


    這倒不是溫止隨口說好話。生怕弟弟們長歪,溫止一直教育他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不僅要求他們在空閑時幫著溫鵬幹活,還經常帶他們到村裏溜達,與他們說溫鵬如何艱苦的起家。溫李氏心疼孩子,溫鵬卻是十分贊成,還勸她道:“孩子們光會讀書有什麽用?還是要懂事!讀書出來便嫌棄爹娘的人不是沒有,阿止這就是讓他們明白事理,不至於以後覺得自己人的幾個字便眼高手低不將咱們放在眼裏。”


    這話說的十分有理,而溫止也在私下對溫鵬說:“我聽陳先生說過,科舉的時候是要考策論的,就是說怎麽解決問題。咱們家沒底蘊,弟弟們沒法在書本裏找到答案,唯一的辦法就是平時多看多聽多想。所以您得多多帶著他們往外走,長見識,便是無法寫出高屋建瓴的文章,至少能從老百姓的角度上做些見解,總不能一問三不知的當個睜眼瞎吧。”


    溫鵬便是聽了溫止這話,但凡自己知道的,便是田間地頭的事兒都願意告訴孩子們,還常常問他們可有什麽想法。孩子們正是天馬行空的年紀,習慣了萬事問一個為什麽,解決問題亦不落窠臼,倒是在後來為他們帶來了不少的好處。


    十月十三,溫止的第四個弟弟出生,依舊取名溫學勤。隨著天漸漸冷,雨水開始淅瀝瀝的落下,持續了兩年的旱情總算是有了緩解,農戶們鬆了口氣,歡笑著迎接這天降的甘霖。


    第14章 蝗災


    第二年春天,慶江府又是風調雨順的一年,種子順利的在田中抽穗。可有了之前旱災的應驗,陳家村的人們不敢放鬆警惕,反而可著勁兒的養雞養鴨,荒年裏的豐收難得,他們勢必要在蝗災中將收穫保下來。


    由於和縣衙常有聯繫,到六月時,陳家村首先得到消息,大鈅的南方今年十分濕潤,但北方卻從去年冬天開始幹旱,直到現在還沒下過雨,引起飛蝗南下,與南江省相鄰的廣陵省已經有蝗蟲過境,被禍害的大片農田寸草不存。


    南江省中一片緊張。


    是禍躲不過,十來天後,一片烏壓壓的黑雲出現在天的盡頭,陳家村上下心中忐忑,卻是依照溫鵬的指示,將餓了一整天的雞鴨們撒了出去,任由它們往稻田裏鑽。


    上千隻餓極了的雞鴨看著穀子便啄,大家看的揪心,卻不敢妄動。很快,天上的烏雲便降了下來,一隻隻蹦跳的蟲子落進了田裏。


    農戶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田裏的雞鴨們可就樂了。穀子再好吃,能好過蟲子嗎?一個個拍打著翅膀滿地的追趕,一口一個的叨。蝗蟲們還沒開始啃食便進了雞鴨們的肚子裏,雖然還是免不了有些秧苗被毀壞,可是和“蝗災”相比,這個損失真不算什麽。


    這法子果然有用,農人們一個個麵露喜色。這邊溫鵬已經帶著幾個壯小夥兒將特製的網兜發了下去:“趕緊抓蟲子,這玩意兒用火烤幹磨粉,用來餵雞可是最好不過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生在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妙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妙利並收藏謀生在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