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頓了頓,喝了一口案幾上的茶水,繼續說道:


    “冀州作為天下糧倉,其豐饒之地,早已引得天下諸侯紛紛側目。劉岱身為兗州刺史,自然也是心懷覬覦,冀州之富庶,對他而言無疑是一塊巨大的肥肉。”


    “然,劉岱乃是漢室宗親,身份特殊。他若貿然出兵冀州,恐怕會引起天下人的非議。”


    “你看看荊州劉表,益州劉焉,這些漢室宗親可有誰敢妄動。身份越是特殊,就越需要審時度勢,謹慎行事。”


    郭嘉提出的觀點和沮授想法一致,此時的沮授也不再小看郭嘉。


    “郭先生分析的確實很透徹。”沮授饒有興致看了郭嘉一眼,又繼續問道:“那依先生看,冀州當如何破局?”


    郭嘉放下茶盞,目光深邃看著沮授,“那就看韓馥願不願意與袁紹切底撕破臉了。”


    沮授聞言,沉思不語,等著郭嘉的下文。


    “韓馥雖為冀州牧,但袁紹勢大,野心勃勃,早已對冀州虎視眈眈。韓馥若欲保全冀州,必須與袁紹徹底撕破臉,方能穩固自身地位。”


    “我有一計,名為驅虎吞狼。”


    “噢?”沮授一聽更是來了興趣,“何為驅虎吞狼?”


    郭嘉嘴角上揚,起身走向帥帳內懸掛的輿圖旁,直指到渤海處說道:“讓韓馥封公孫範為渤海太守。”


    沮授聞言,望了一眼輿圖,猶如醍醐灌頂,大笑道:“哈哈哈!妙,妙啊。”


    兩人相視一笑,隻留下一頭霧水的徐晃。


    徐晃揣摩了半天實在想不明白,於是開口問道:“現在這渤海太守乃是袁紹,若封公孫範為渤海太守,袁紹也不會乖乖讓出渤海郡啊。”


    郭嘉轉過身來,對徐晃解釋道:“公明將軍,所說不錯,袁紹自然不會輕易讓出渤海郡。但我們的目的,並不是要讓袁紹立刻交出渤海郡,而是要讓公孫範成為渤海郡名義上的太守。”


    “公孫範與公孫瓚乃是兄弟,他們之間的關係緊密。一旦公孫範成為渤海太守,公孫瓚必然會全力支持他,這樣我們就可以借公孫瓚的力量來對付袁紹。”


    徐晃聽罷,一陣激動,隨後反應過來後,又問道:“話雖如此,但先生如何斷定,公孫瓚會攻打渤海?”


    郭嘉再次拿起手,放在了豫州。


    徐晃仔細一看,納悶道:“陽城?”


    陽城,位於豫州,潁川郡。


    董卓遷都長安後,十八路諸侯便陸續開始返回各自地盤。


    這時,豫州刺史孔伷卻病故,袁術就封此次討董的最大功臣孫堅為豫州刺史,而袁紹卻封會稽周昂為豫州刺史。


    實際上就是袁家兄弟倆想奪得豫州的實際控製權,因為袁氏的老家汝南也屬於豫州,獲得了豫州就意味著能獲得汝南袁氏各個長輩的支持。


    曆史上稱之為陽城之戰,也稱為二袁之爭。


    當時,孫堅的軍隊駐紮在雒陽附近,連日征戰加上急行軍,需要休整。


    周昂就趁著這個間隙,輕裝簡行偷了陽城。


    袁術得知後大怒,就派孫堅攻打陽城,並向公孫瓚借調人馬。


    於是公孫瓚留下了公孫越率領一千幽州突騎協助。


    十八路諸侯解散後,袁紹、袁術分別各自找了盟友。


    公孫瓚、袁紹、孫堅、孔融、陶謙等人為盟友。


    袁紹、劉岱、劉表等人為盟友。


    郭嘉自潁川而來,自然是知道陽城的最新戰況。


    不久前,公孫越攻城時,中了流矢陣亡。


    公孫瓚把這筆賬算在了袁紹頭上。


    冀州這邊自然也得到了消息,所以沮授是知曉的,但他並未告訴徐晃。


    如果是之前,公孫瓚不一定會去攻打渤海郡,但現在公孫瓚正值氣頭上,郭嘉料定,公孫瓚一定會去。


    而且還有一個公孫瓚會去的理由,那邊是渤海是冀州唯一一個人口大於一百萬的郡。


    人口意味著什麽,那自然是源源不斷的士兵。


    還有就是渤海是幽州通往青州的要道,公孫瓚的野心勃勃,早就想統一北方了。


    北方是由幽州、冀州、並州和半個青州組成。


    所以郭嘉料定,公孫瓚此次出兵意在冀、青二州,而不光是冀州。


    至於韓馥那邊,一直就防著袁紹,渤海屬於冀州的郡縣,韓馥屬於袁紹的頂頭上司,但袁紹的名聲大於韓馥,所以韓馥一直派人盯著袁紹,就怕他做大做強。


    要不是此次群雄討董,袁紹也不可能發展這麽迅速,這也使韓馥更為忌憚。


    主要韓馥是袁氏門生故吏,貿然對袁紹出手,又怕壞了自己的名聲。


    此次正好可以借助公孫瓚之手把袁紹趕出冀州。


    對外就宣稱,這也是無奈之舉,公孫瓚已經打到了自己家門口,自己這是割地求和而已。


    一番解釋後,郭嘉又繼續說著:“我們可以趁公孫瓚攻打渤海之時,先把鄴南的麹義一舉拿下。”


    “這樣一來可以提升我軍士氣,二來可以震懾其他勢力。”


    當郭嘉說完後,看向徐晃時,發現他已經愣在原地,嘴巴張得都能放下一個拳頭了。


    “公明將軍?”郭嘉伸出一根手指在徐晃胸口處輕輕戳了戳,徐晃這才如夢初醒……


    眾人散去了,沮授立刻備馬,親自回了一趟鄴城。


    按照郭嘉的分析和策略,沮授又自己捋了捋,然後報給了韓馥。


    韓馥一聽,可以讓公孫瓚幫自己趕走袁紹,他是一萬個願意。


    韓馥立刻讓人筆墨伺候,分別寫了書信給公孫瓚與袁紹。


    在韓馥看來,渤海太守如果是袁紹,他作為袁氏門生故吏,不能妄動。


    如果是公孫範,那就不一樣了。


    按照郭嘉的計策:


    韓馥給公孫瓚的書信上寫,自己願意將渤海郡割地給公孫瓚,封公孫範為渤海太守,並罷免袁紹。


    而韓馥給袁紹的書信上寫,公孫瓚派人前來鄴城,讓自己交出袁紹及渤海郡,他要為他堂弟公孫越報仇,迫於無奈,自己隻能答應,所以讓袁紹把渤海郡交給公孫瓚。


    公孫瓚本就是剛愎自用的性格,在收到書信後大喜,在他看來這冀州遲早是自己的,韓馥認慫了,就先讓他多快活些時日,說不定等自己攻下渤海郡後,韓馥就自己開城投降了。


    袁紹本就做賊心虛,對韓馥信中的內容雖心有疑慮,但公孫瓚已經開拔朝自己而來,他也隻能想如何應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是帝師王越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丁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丁饅頭並收藏三國:我是帝師王越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