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麹義埋伏張合
三國:我是帝師王越之子 作者:布丁饅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數日後。
公孫瓚留下一萬士兵留守新占領的安平郡後。
其餘士兵集中到河間郡的樂成城出發,直奔渤海郡郡城,南皮城而來。
袁紹得知消息後,召集一眾文武緊急商議。
南皮城,太守府議事大廳。
袁紹苦著臉,“公孫瓚的大軍已經向我們渤海郡殺來了,諸位有何對策?”
大廳內,眾文武也是麵麵相覷。
“公孫瓚號稱白馬將軍,其部下白馬義從更是精銳中的精銳,我們渤海郡的兵力,隻怕難以抵擋。”逢紀憂心忡忡地說道。
“哼,公孫瓚雖然勇猛,但他此次分兵作戰,必然兵力不足。我們渤海郡城牆堅固,隻要堅守不出,他公孫瓚又能奈我何?”文醜起身不以為意地說道。
袁紹聽著眾人的議論,心中卻是愈發煩躁,不禁看向許攸。
逢紀、許攸都是南陽老鄉,一開始逢紀在大將軍何進處效力,而許攸是袁紹的門客,兩人算是認識。
後來董卓入京後,逢紀、許攸一同隨袁紹來到了渤海郡。
許攸不光是南陽名士的代表,還是曹操、袁紹年輕時的好友。
袁紹對其的信任,可以說是超過了其他謀士。
見袁紹充滿期待地自己,許攸沉思片刻,緩緩開口:“此次,公孫瓚來勢洶洶,隻怕渤海危矣。”
袁紹急忙追問:“那子遠可有何妙計?”
許攸捋了捋小胡子,繼續說道:
“公孫瓚此番鋒芒正盛,我軍當堅守城池避其鋒芒,萬不可出城迎敵。”
“但我軍若無韓馥的糧草供應,隻能堅守城池三月。”
“因此,我們需要派人前往兗州,請劉兗州發兵支援。”
袁紹聽後,長歎一聲道:“看來,隻能依子遠之計,我這就派人前往兗州。”
此時的袁紹,心中後悔萬分,但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當初逢紀獻策引公孫瓚南下時,誰能想到這居然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議事結束後,袁紹立即下令加強城防,同時派出使者前往兗州,並讓自己和一眾文武的家眷全部搬到兗州劉岱處去避難。
正當公孫瓚調兵攻打渤海時,郭嘉調來了在常山征兵的張遼,準備攻打麹義。
此時的麹義正占領著鄴城以南的安陽縣城,有精兵3000人。
麹義是涼州西平郡人,麹氏算是西平郡一帶的大族,麹義有一支精銳私兵,約有千人,不過在涼州,是很正常的,畢竟涼州時常有羌族人叛亂。
韓馥擔任冀州牧時,就征辟了麹義。
麹義雖然名義上韓馥的部將,但麹義手下的士兵確是麹義自己的私兵,有一千人是麹義從涼州帶來的號稱先登死士,還有兩千是麹義來冀州後招募的。
所以這次麹義叛亂,士兵們都願意跟著他。
這次攻打麹義,共分三路進軍。
韓馥派張合領軍一萬駐紮在安陽縣城以東,作為主力軍。
郭嘉令張遼率領本部人馬駐紮在安陽縣城以西,防止麹義向西逃進太行山。
令徐晃率領本部人馬駐紮在安陽縣城以南,防止麹義向南逃往兗州。
先前韓馥親率一萬大軍攻打麹義,被麹義三千人馬殺得節節敗退,要不是自己的坐騎夜照玉獅子跑得快,隻怕還要被麹義活捉。
現在的韓馥對麹義是又恨又怕,所以他隻敢派張合前往。
安陽縣。
麹義得到斥候的消息後,心中不禁冷笑。
他早已料到韓馥會派兵前來圍剿,但沒想到他竟會分兵三路進攻。
然而,麹義並不懼怕。他手下的先登死士都是百戰精兵,而且他對安陽縣的地形了如指掌。他決定利用地形優勢,設下埋伏,打張合一個措手不及。
麹義立即整頓人馬,帶上一千先登死士,準備在安陽縣城外的一處險要之地設伏。
曆史上,先登死士一千人就大破公孫瓚三千白馬義從,要知道冷兵器時代騎兵的戰力可是比步兵高出一大截的,在被兵種克製的情況下還能以少勝多,可見先登死士的實力。
此時張合,正率領大軍向安陽縣城進發。
距離安陽縣三十裏處,有一峽穀。
張合到時,天色已晚,峽穀中一片昏暗。張合望著前方的峽穀,心中不禁生出一絲警覺。
張合高舉右手,示意全軍停止前進,副將立刻向後喊道:“停止前進!”隨著命令的傳達,大軍瞬間安靜下來,隻有馬蹄聲和士兵們的喘息聲在峽穀中回蕩。
張合凝視著前方的昏暗峽穀,眉頭緊鎖。
兵法有雲:“逢林莫入”,更何況此刻已是夜晚,視線不清,極易中伏。
“傳令下去,全軍原地休整,加強警戒。”張合再三思考後,對一旁的副將下令道。
行軍路上,臨時過夜一般不會安營紮寨,都是就地休息。
三更時分。
夜風徐徐,吹得峽穀兩旁的樹葉沙沙作響,張合卻沒有入睡。
他靜靜地坐靠在一棵大樹旁,雙眸如炬,似乎在黑暗中尋找著什麽,或是在等待著什麽。
突然,峽穀兩側火光四起,照亮了黑暗的夜空。緊接著,震天的殺聲響起,麹義的先登死士們如同從地獄中冒出的幽靈,手持利刃,在火光的映照下露出猙獰的麵容,向張合的大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張合早有防備,他拿起靠在樹上的長槍,迅速站起身來。對不遠處的副將喊道:“全軍聽令,按計行事,勿要慌亂!”
副將立刻會意,開始高聲傳達張合的命令。
隨著命令的傳達,大軍迅速行動起來,按照事先布置好的陣型開始迎戰。
一開始,由於突如其來的攻擊,張合軍中出現了一些混亂,但很快就在張合的指揮下穩定下來。
兩方人馬在火光中,亂作一團,很快麹義與張合遇到了一起。
兩人曾經都是韓馥的部將,也算是比較熟悉了。
麹義大笑一聲,朝張合喊道:“儁乂,韓馥並非明主,你看你一身本事,卻隻能做一個小小的校尉,不如和我一樣自立門戶。”
張合冷冷地回應道:“麹義,你叛亂作惡,劫掠百姓,今日我便是來取你性命的!”說著,他手中的長槍猛然向前一揮,直刺麹義的心窩。
公孫瓚留下一萬士兵留守新占領的安平郡後。
其餘士兵集中到河間郡的樂成城出發,直奔渤海郡郡城,南皮城而來。
袁紹得知消息後,召集一眾文武緊急商議。
南皮城,太守府議事大廳。
袁紹苦著臉,“公孫瓚的大軍已經向我們渤海郡殺來了,諸位有何對策?”
大廳內,眾文武也是麵麵相覷。
“公孫瓚號稱白馬將軍,其部下白馬義從更是精銳中的精銳,我們渤海郡的兵力,隻怕難以抵擋。”逢紀憂心忡忡地說道。
“哼,公孫瓚雖然勇猛,但他此次分兵作戰,必然兵力不足。我們渤海郡城牆堅固,隻要堅守不出,他公孫瓚又能奈我何?”文醜起身不以為意地說道。
袁紹聽著眾人的議論,心中卻是愈發煩躁,不禁看向許攸。
逢紀、許攸都是南陽老鄉,一開始逢紀在大將軍何進處效力,而許攸是袁紹的門客,兩人算是認識。
後來董卓入京後,逢紀、許攸一同隨袁紹來到了渤海郡。
許攸不光是南陽名士的代表,還是曹操、袁紹年輕時的好友。
袁紹對其的信任,可以說是超過了其他謀士。
見袁紹充滿期待地自己,許攸沉思片刻,緩緩開口:“此次,公孫瓚來勢洶洶,隻怕渤海危矣。”
袁紹急忙追問:“那子遠可有何妙計?”
許攸捋了捋小胡子,繼續說道:
“公孫瓚此番鋒芒正盛,我軍當堅守城池避其鋒芒,萬不可出城迎敵。”
“但我軍若無韓馥的糧草供應,隻能堅守城池三月。”
“因此,我們需要派人前往兗州,請劉兗州發兵支援。”
袁紹聽後,長歎一聲道:“看來,隻能依子遠之計,我這就派人前往兗州。”
此時的袁紹,心中後悔萬分,但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當初逢紀獻策引公孫瓚南下時,誰能想到這居然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議事結束後,袁紹立即下令加強城防,同時派出使者前往兗州,並讓自己和一眾文武的家眷全部搬到兗州劉岱處去避難。
正當公孫瓚調兵攻打渤海時,郭嘉調來了在常山征兵的張遼,準備攻打麹義。
此時的麹義正占領著鄴城以南的安陽縣城,有精兵3000人。
麹義是涼州西平郡人,麹氏算是西平郡一帶的大族,麹義有一支精銳私兵,約有千人,不過在涼州,是很正常的,畢竟涼州時常有羌族人叛亂。
韓馥擔任冀州牧時,就征辟了麹義。
麹義雖然名義上韓馥的部將,但麹義手下的士兵確是麹義自己的私兵,有一千人是麹義從涼州帶來的號稱先登死士,還有兩千是麹義來冀州後招募的。
所以這次麹義叛亂,士兵們都願意跟著他。
這次攻打麹義,共分三路進軍。
韓馥派張合領軍一萬駐紮在安陽縣城以東,作為主力軍。
郭嘉令張遼率領本部人馬駐紮在安陽縣城以西,防止麹義向西逃進太行山。
令徐晃率領本部人馬駐紮在安陽縣城以南,防止麹義向南逃往兗州。
先前韓馥親率一萬大軍攻打麹義,被麹義三千人馬殺得節節敗退,要不是自己的坐騎夜照玉獅子跑得快,隻怕還要被麹義活捉。
現在的韓馥對麹義是又恨又怕,所以他隻敢派張合前往。
安陽縣。
麹義得到斥候的消息後,心中不禁冷笑。
他早已料到韓馥會派兵前來圍剿,但沒想到他竟會分兵三路進攻。
然而,麹義並不懼怕。他手下的先登死士都是百戰精兵,而且他對安陽縣的地形了如指掌。他決定利用地形優勢,設下埋伏,打張合一個措手不及。
麹義立即整頓人馬,帶上一千先登死士,準備在安陽縣城外的一處險要之地設伏。
曆史上,先登死士一千人就大破公孫瓚三千白馬義從,要知道冷兵器時代騎兵的戰力可是比步兵高出一大截的,在被兵種克製的情況下還能以少勝多,可見先登死士的實力。
此時張合,正率領大軍向安陽縣城進發。
距離安陽縣三十裏處,有一峽穀。
張合到時,天色已晚,峽穀中一片昏暗。張合望著前方的峽穀,心中不禁生出一絲警覺。
張合高舉右手,示意全軍停止前進,副將立刻向後喊道:“停止前進!”隨著命令的傳達,大軍瞬間安靜下來,隻有馬蹄聲和士兵們的喘息聲在峽穀中回蕩。
張合凝視著前方的昏暗峽穀,眉頭緊鎖。
兵法有雲:“逢林莫入”,更何況此刻已是夜晚,視線不清,極易中伏。
“傳令下去,全軍原地休整,加強警戒。”張合再三思考後,對一旁的副將下令道。
行軍路上,臨時過夜一般不會安營紮寨,都是就地休息。
三更時分。
夜風徐徐,吹得峽穀兩旁的樹葉沙沙作響,張合卻沒有入睡。
他靜靜地坐靠在一棵大樹旁,雙眸如炬,似乎在黑暗中尋找著什麽,或是在等待著什麽。
突然,峽穀兩側火光四起,照亮了黑暗的夜空。緊接著,震天的殺聲響起,麹義的先登死士們如同從地獄中冒出的幽靈,手持利刃,在火光的映照下露出猙獰的麵容,向張合的大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張合早有防備,他拿起靠在樹上的長槍,迅速站起身來。對不遠處的副將喊道:“全軍聽令,按計行事,勿要慌亂!”
副將立刻會意,開始高聲傳達張合的命令。
隨著命令的傳達,大軍迅速行動起來,按照事先布置好的陣型開始迎戰。
一開始,由於突如其來的攻擊,張合軍中出現了一些混亂,但很快就在張合的指揮下穩定下來。
兩方人馬在火光中,亂作一團,很快麹義與張合遇到了一起。
兩人曾經都是韓馥的部將,也算是比較熟悉了。
麹義大笑一聲,朝張合喊道:“儁乂,韓馥並非明主,你看你一身本事,卻隻能做一個小小的校尉,不如和我一樣自立門戶。”
張合冷冷地回應道:“麹義,你叛亂作惡,劫掠百姓,今日我便是來取你性命的!”說著,他手中的長槍猛然向前一揮,直刺麹義的心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