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觀想參詳《道德經》,於聖人老子《道德經》之第五十四章節中,多有所得感悟與心得體會,其身雖處置太虛內,神識卻遊遍了諸天萬界。


    《道德經》此一章節中,主要強調了“修”和“觀”的重要性。


    聖人老子通過“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此一句話,傳達了建立穩固的道德基礎對於個人修養和社會世道的重要性。


    一個善於建立之人,其根基必定穩固,不會被輕易動搖,一個善於保持之人,其信念堅定不移,不會輕言放棄。


    有此種穩固的道德基礎在,不僅對於個人修養至關重要,也是對家族、鄉鄰、國家乃至天下長治久安的起到根本作用。


    老子在此章中提出了“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的觀點。


    此一章節體現了老子關於道德修養逐步擴展的理念,即從個人修身開始,逐漸影響到家庭、鄉鄰、國家乃至天下。


    這種逐步擴展的修養過程,是道德力量不斷積累和放大的過程,也是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不斷提升的過程。


    聖人老子還通過“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的論述,強調了觀察和推測的重要性。


    老子認為,通過觀察自身和身邊的事物,可以推知天下萬物的道理。這種觀察和推測的能力,是理解世界、把握規律的關鍵。


    從修者個人感悟的角度來看,此一章節使修者深刻認識到,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修行日常生活中,應該時刻注重個人修養,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同時,也應該關注家庭、鄉鄰、國家乃至天下的道德狀況,努力為社會的和諧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


    其中之意是“一個完善的建設者,其所建設成功的便不能被拔除。一個完美的守護者,其所守護的是不會失落的。應當祭祀敬拜這些完善者,子子孫孫永不停息。一個人若能這樣,他身上的恩德厚意必真實無偽。


    一家人若能這樣,這一家的恩德必綽綽有餘。一鄉之眾若能這樣,這一鄉人家的恩德福澤必然源遠流長。一國之人若能這樣,這一國的人恩德福報必豐滿興隆。


    若能以此教化天下萬民,其恩德慧澤必普行於天下。所以,能將上麵的道理用於一身,則知一身,用於一家,則知一家,用於一鄉,則知一鄉,用於一國,則知一國,用於天下,則知天下。我從何處而知曉天下之事呢!?就是從這裏來的”


    海瑞(1514-1587),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回族。


    海瑞是明嘉靖舉人,曆任淳安、興國知縣,戶部主事、吏部右侍郎、應天府巡撫、南京右僉都禦史等職。他是大明皇朝著名的清官?。?


    海瑞自幼聰慧,勤奮好學,15歲時考中秀才,後進入國子監學習。他的學習不局限於書本,對社會現實有了深刻的觀察和思考,逐漸形成了自己對官員責任的理解。


    海瑞的仕途起步並不順利,公元1536年,他進士及第後,最初在地方上任職。


    他曾是福建南平教諭、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任職期間,海瑞推行清丈、平賦稅,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其在任期間,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終是贏得了百姓對他的“海青天”譽稱。


    海瑞一生敢於直言、堅持正氣,被譽為“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的清官。他在南京巡撫任內,整頓吏治,嚴懲貪汙腐敗,深得百姓愛戴。他的政治理念和清廉生活影響了後世,成為曆史上公認的清白之官。


    但海瑞晚年貧病交加,卒於南京任所,死後僅有薪金八兩,葛布兩丈,舊衣數件。


    他被贈予太子太保的稱號,諡號忠介。他的傳說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後世學習的楷模


    話說,明朝嘉靖年間,社會風氣腐敗。世道人心不古,達官貴人經州過縣,除了酒肉招待之外,還要送上厚禮。


    而那禮帖上寫的是“白米多少石”、“黃米多少石”。但其實,這“白米”、“黃米”都是隱語,指的是白銀多少兩、黃金多少兩。這樣的風氣蔓延開來,連一些公子衙內路過,地方也要隆重接待,並贈送上厚禮。


    這一天,總督胡宗憲的兒子,帶著一隊人馬來到淳安。驛站官員不知道來者是誰,接待上稍有怠慢,惹得胡公子大怒,當場命令家丁,把驛吏五花大綁,吊在樹上,用皮鞭狠狠抽打。


    時任淳安知縣的海瑞聽說此事後,立馬急奔趕到了驛站。眼見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如此無法無天之徒,敢公然吊打驛吏,頓時義憤填膺。


    海瑞大喝一聲:“住手!”立即命令他們給驛吏鬆綁。然那作惡多端的胡公子與其手下見“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呼啦一下子,便把海瑞給團團圍住。胡公子趾高氣揚,揮著馬鞭,大聲說道:“你誰呀!你!知道大爺我是誰嗎!?竟敢管我的閑事!”


    海瑞毫無懼色,理直氣壯、義正辭嚴,指斥他道:“我不管你是誰,都不可以在我所管轄的地方,胡作非為!”


    胡公子手下和家丁聞言,頓時威嚇他,並罵道:“狗官,瞎了你的眼!這乃是胡總督胡大人的公子!你吃了熊心豹子膽,竟敢來多管閑事!”


    海瑞聞聽,心中已然有了整治他們的“譜”。但見他冷冷一笑,說道:“哼!以往胡大人來此巡查,命令所有地方一律不得鋪張。當要遵循法度,今天看你們如此一行,裝束威盛,卻如此胡作非為,顯然不是什麽胡大人家的公子,定是假冒公子之名,行亂法矩之事!”


    說時遲那時快,海瑞揮手喝令公差,便將胡公子一行給全捉拿下,押著他們驅逐出了淳安縣境,並把他沿途勒索的金銀財物,統統收繳,充為公有。


    事後,海瑞馬上給那胡宗憲修書一封,一本正經地稟告了此事,他在信中說:“現有一人夥同惡仆,自稱胡家公子,沿途冒名公子,仗勢欺壓良民。海瑞想胡公必無此等惡子,當顯係假冒之人。為免其敗壞總督清譽,已沒收其收括所得金銀,並將之驅逐出境。望胡公知曉。”


    胡宗憲乃一代抗倭名將,他收到海瑞的信後,並未怪罪於海瑞。還將個胡公子,大打了幾十大板,關在家中反省己過。就這樣,海瑞巧妙地製服了胡公子的強取豪奪,也顧全了胡宗憲的臉麵。


    海瑞一生剛正不阿,在天下百姓之中流傳有,這樣一段稱頌他的歌謠:“海剛峰,不怕死,不貪錢, 不吐剛茹柔,錚錚一漢子!”


    而這“不吐剛茹柔”的意思,便是不吐硬的、吃下軟的。形容他不欺軟怕硬,是個硬骨頭。


    ?公元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海瑞因不滿嘉靖皇帝沉迷道教、不理朝政,毅然決然寫下《治安疏》,直言批評皇帝的過錯。


    他深知此奏折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甚至死無葬身之地,但仍毅然決然地命家人抬著棺材上朝,以示死諫之決心?。


    在朝堂上,海瑞呈上《治安疏》嘉靖皇帝讀後大怒,將奏折摔在地上,更欲將海瑞治罪下獄。


    然而,當他得知海瑞已然備好了棺材,決心以死明誌之時,嘉靖皇帝慫了!他怕留下罵名於百姓,並未立即下令處死海瑞,而是將他關入了大牢?之中。


    海瑞在奏疏中,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嘉靖皇帝的荒誕行為,指出其追求長生不老之術的虛妄,以及朝廷綱紀廢弛、官員貪腐、百姓困苦的現狀。這份奏書如同震天響雷,讓嘉靖皇帝震驚不已?。


    盡管嘉靖皇帝對海瑞的奏疏極為憤怒,認為這是對他皇權的藐視,但他也同時意識到,海瑞的直諫勇氣和無私精神。所以他不敢殺了海瑞,隻敢把他給關了起來。


    在嘉靖皇帝去世之後,新皇帝登基,海瑞得以獲釋,並被重用為應天府巡撫,管理江南富庶之地?。


    海瑞抬棺上朝,展現了他披肝瀝膽、寧折不彎的廣大心性,以及對國家和百姓的深深憂慮與責任感。


    海瑞的家庭生活並非風順和睦,他為官之清廉剛正,卻是古往今來少有之人。


    ?海瑞一生共有六個孩子,包括兩個兒子和四個女兒?。?海瑞的第一個妻子許氏為他生了兩個女兒,但因為許氏無法為海家生下男孩,被海瑞的母親逼迫著休掉了!


    第二個妻子潘氏進門不到一個月,就被趕出了家門。


    而第三個妻子王氏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但這兩個兒子都夭折了!王氏也自殺身亡。


    此外,海瑞晚年時還有一妾,邱氏,她為海瑞生了一個兒子,但這個孩子也早夭了!


    海瑞的家庭生活受到其母親的影響較大。由於母親希望海瑞能生下男孩,以延續海家香火,導致海瑞的婚姻生活充滿了波折。


    許氏和潘氏都因為無法滿足母親對孫兒的期望而被休,王氏雖然生了兩個男孩,但最終也未能幸免於難。


    海瑞的家庭變故,許對他的心理和生活狀態產生了一些影響。但並不妨礙他做一個正直無私的剛正清廉之官。


    有傳言稱,海瑞可能是被嚴嵩所害,盡管這一說法,並未得到確鑿證據支持。隻是民間傳言,卻也可見一斑,他之剛正不阿,清廉正直,身處境地之艱難。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橫渠四句》北宋·張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道天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鴻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鴻書並收藏成道天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