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肯定將於春天在西線發動進攻,這是毋庸置疑的。”


    他再一次說:


    他們肯定已經決定了。2 月中旬至3 月初,他們將在西線發起進攻。”


    然而,希特勒卻背棄自己的這些認識和自己所下達的命令,到盟軍實施登陸的前幾天,他為了東線和義大利,竟中斷了西線的防禦準備工作,就在12 月20 日的一次形勢討論會上,布勒將軍對希特勒的觀點進行了反駁:


    “如果我們真的在1 月份..使西線得到這些裝甲部隊,那還沒什麽問題;可是”——希特勒插上一句“我們希望如此”——布勒接著說:“可是,如果我們拿走了西線的一切,那將怎麽辦”我還什麽也沒安排(指在國內的倉庫裏),就又什麽都沒了。”


    “您這是對誰講話?”希特勒大發雷霆,“我不允許別人總是指責我..把部隊調走。有話您對蔡茨勒說去(!)”


    接著,希特勒將話題一轉,避開實質問題,他說:“我也有我的困難。我每天看到東線的局勢都使我感到可怕。在那兒,有時要用5 個或6 個師(!)才能決定勝負,或者取得一次較大的勝利。”


    12 月28 日,希特勒在國防軍指揮參謀部的催促下,又發布了一道明確的禁令:沒有他的允許不能從西線抽調一兵一卒——然而,實際上,此事情私下裏還是屢屢發生。從上麵所提到的形勢討論會上,也再次表明希特勒並不打算為什何一方——西線或者東線——堅持他自己提出的原則。


    另外,在進一步觀察之後可以看到,第51 號指令也多半是紙上談兵。拿這個言之無物的指令與西線總司令部於10 月底對形勢所進行的“總考察”的結果相比,第51 號指令的缺陷更加暴露無遺。這份報告在其最精彩的部分指出:


    “如果最高領導預料到敵人在西線會發動大規模進攻..那麽關鍵在於..前送預備隊。這支預備隊必須以一支統一部署的、具有高度機動能力的軍隊為後盾。”但是,德國最高司令部所製訂的計劃,卻是一個東拚西湊的大雜燴。在爾後的日子裏,越來越清楚地表明,防禦盟軍登陸的任務,仍然不得不由當時在西線的原有部隊承擔,而這些部隊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戰鬥力上都不能勝任這樣一場大規模戰鬥的要求。此外,下屬機構也缺乏任何統一的指揮。例如,在第51 號指令的結尾,列了不少於7 個相互獨眾的指揮機構,其中西線總司令部隻排在第5 位,而且這些指揮機構都要向希特勒本人,而不是向國防軍統帥部報告其計劃和措施。


    還在1943 年12 月20 日,希特勒曾第一次說過:“如果他們在西線發起進攻,它就將決定整個戰爭。”言外之意是:如果不擊退這場進攻,我們就要輸掉這場戰爭!這種觀點同時也包含了另一種可能性,即通過卓有成效的防禦尋求較好的出路。即便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總司令——這是德國自1938年起就一直缺少的——在這種觀點麵前,也會陷入理智與責任的嚴重矛盾之中,也會向政治領導者指出這種防禦前景是渺茫的。如果對隻看到戰爭局部的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參謀長也作同樣的要求,這對他和他的身份來說無疑是一種苛求。


    1943 年底至1944 年初,希特勒在政治和作戰上都陷入了走頭無路的境地,但還應看到,德國的遠程火箭,即所謂的v 型武器,當時大概很快就能投入使用了。希特勒把這場“遠程戰鬥”的目標選在倫敦市區,他期待這場“遠程戰鬥”即使不能完全阻止敵人的登陸,至少也要使其大大拖延,並給其下一步行動以極大幹擾。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在1943 年秋才知曉這些v 型武器,並被委以負責這些武器在戰場上使用的組織和戰術準備工作的重任。對這種武器的作用國防軍指揮參謀部認為:“每天能夠發揮作用的..彈藥,比一次大型空襲所投擲的炸彈還要小。”就連希特勒的工作班子也難以得出進一步的結論。直到1944 年2 月,人們才強調指出,v 型武器,特別是大型的a4 型火箭(即“v2”)竟沒有戰場使用價值。


    尤其值得強調的是,自1939 年8 月31 日以來,德國國防軍最高指揮連續發布的一係列旨在表明其進行戰爭和軍事行動意願的指令,到第51 號指令便宣告終結。在以後的日子裏,大本營下達的命令雖然也確實沒有減少,但是隨著領導層在組織上被劃分為數攤,而且其命令內容也是根據印象或眼前的需要製定出來的,因此已經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尤其是後來的“指令”’已經不成其為統帥部特有的、實施統一行動的工具了。這一點,統帥部的人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至少沒有人對此提出過批評。


    當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副參謀長於11 月底、12 月初返回大本營時,有一大堆新的、其中有一部分是前所未聞的任務堆在他的麵前。當他還沒來得及對這些任務理出個頭緒時,就接到一項特別使命,要在魏瑪召開的“帝國新聞界首腦”會議上,向德國各報刊主編談談戰爭形勢問題。約德爾為他提供了書麵材料。這些材料是約德爾在幾星期前在給“帝國和省黨部頭目”作報告時使用的。然而,在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副參謀長的草稿中,隻用了他一處較為客觀的描述,這也是瓦利蒙特乘汽車從柏林到圖林根途中看到的那一片片還在冒煙的廢墟,和滿目瘡痍的德國土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德國國防軍大本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德]瓦爾特·瓦利蒙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德]瓦爾特·瓦利蒙特並收藏德國國防軍大本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