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當作者在東普魯士大本營的中午形勢討論會上驚異地看到凱塞林元帥時,他在長時間旅途中醞釀已久的、準備向希特勒闡明——也是他曾在南線總司令部所表述的觀點、頓時化為泡影。南線總司令受到希特勒的熱情歡迎,並立即從他的立場出發,報告了突尼西亞至地中海戰場的最近發展情況。凱塞林在其內在傾向性的驅使下,再次認為,極其虛弱和極其困難的形勢已經有所好轉——盡管隻是出現了改善的徵兆;甚至談到了戰績——盡管還隻是計劃和企圖。不等他說完,希特勒就轉過臉來,以一句對下級常用的話,問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副參謀長瓦利蒙特:“您看呢?”然而,瓦利蒙特的第一句話——僅僅是暗示不同意凱塞林觀點的話——還沒有說完,希特勒立刻轉身對別人說:“我們是否談些別的?”——這是他在這種場合下貫用的手法——從而粗暴地打斷了他的話。於是,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副參謀長離開了會議室,不想忍受戈休的訓斥。因為,這次他本恕駁斥凱塞林元帥對其空軍的看法,使希特勒感到“憂慮”。出乎瓦利蒙特的預料之外,他剛一出來,施蒙特也隨後跟了出來。並對瓦利蒙特說:“您的報告是否確實與凱塞林的想法完全不一致?元首必須要聽一聽。我在今天特別為您安排一個時間,您等看吧。”然而,這個指望並沒有得逞,因為第二天,希特勒在約德爾和施蒙特等少數人的陪同下,前往設在烏克蘭的大本營,一住便是四周。


    現在,擺在瓦利蒙特麵前的唯一辦法,就是向約德爾寫一份書麵報告。在報告中,作者對直到目前還懸而未決的進攻計劃,提出強烈反對意見。他首先對義大利東、西兩路軍隊即將達成的會合提出異議。他接著指出,這股優勢兵力將在3 月中旬實施的進攻,由於缺乏保障部隊,如同“空中樓閣”,是絕對不能成功的。由於目前的運輸狀況,連最必需的車輛的燃料都無法滿足,義大利統帥部提出的每月運送6 萬噸物資的指標也隻能完成一半,因此義大利自己無力通過進攻或壓迫敵人的“橋頭堡”來改變現狀。接著,作者指出,為了堵塞缺口,必須“撤離”。他說:“隻有..有計劃地採取較大規模的準備措施,才能防止造成嚴重後果,包括政治後果;同時才可能捍衛義大利南疆。”


    瓦利蒙特的報告,在烏克蘭大本營裏並沒有引起注意。隻有同瓦利蒙特領導下的國防軍指揮參謀部一起留守“狼穴”的國防軍統帥部參謀氏,與瓦利蒙特共分憂慮,並與其參謀部一起竭盡全力,設法克服海上運輸的困難。在突尼西亞西部發起的、企圖一舉將盟軍防線“擊潰”的攻勢,於2 月23 日被迫停止。兵力薄弱的進攻部隊,又撤回出發陣地,進行改編,準備進攻東南防線的英國第8 集團軍。這時,從希特勒的大本營裏又傳來了人們聽慣了的大話。他說。“兩個集團軍退回狹小的橋頭堡”,是“滅亡的開始”;隻有“集結強大兵力..實施短促突擊”才能取得成功;要把加貝斯高地的陣地“立即建成最強大的”陣地;空軍必須“加強攻擊,以贏得時間”,特別是“必須把運輸量至少提高兩倍,並逐漸提高三倍”。除了這些空話之外,既沒有提到兵力和手段,也沒有講到時間。更有甚者,3 月6 日至7 日,對英國第8 集團軍發動第一輪攻擊失利後,希特勒竟然解釋說:“突尼西亞具有頭等重要的戰略地位”,“對於戰爭的結局具有決定性意義”,必須“千方百計堅守”。


    由於希特勒對隆美爾的建議無動於衷,由於對下列一係列事態置若罔聞,終於5 月10 日—13 日在突尼西亞釀成大禍——3 月中旬後,在盟軍兩麵夾攻下,德意軍隊被迫退到突尼西亞北部的一個狹窄橋頭堡。接替隆美爾職務的阿尼姆,上書約德爾,“請求在戰鬥失利時..的指示”,結果杳無音信。凱塞林提出的關於形勢對前送部隊越來越有利的建議,也石沉大海。兩個集團軍,約30 萬人被俘。這個數字相當於在防守史達林格勒末期所投入的部隊。在此之前,直到4 月中旬才開始撤退,但也隻是撤走了一些“白吃飯”的人。空軍的飛行部隊和為數不多的戰鬥部隊,才在最後時刻逃離虎口。


    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並沒有公開咒罵前線的指揮官們。在那些日子裏,作者本想代表休假的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參謀長,以對本職負責的精神,在形勢報告中匯報一下最近發生的重大事件及其損失情況,但凱特爾卻暗示作者保持沉默,不要打擾元首,使他能冷靜地總結一下他在軍事指揮上所帶來的結果。也許出之同一原因,鄧尼茨海軍大將在第二次從羅馬返回後,於5 月14 日向希特勒匯報告,也隻字未提突尼西亞的損失。不久,即1943 年7 月初,希特勒在東線高級軍官麵前作了如下的解釋:


    “對於最後導致部隊和物資損失的突尼西亞行動是否正確的問題,“我當然要為我自己辯護。我之所以在突尼西亞採取行動,是因為我確信以下幾點:


    通過占領突尼西亞,可以將入侵歐洲的時間推遲半年。更重要的是,可因此使義大利留在“軸心”裏。


    否則,義大利肯定會脫離“軸心”。盟軍就會在俄軍占領史達林格勒後,趁德國空虛闖入德國之時,兵不血刃地在義大利登陸,就會通過布倫納山口(奧地利——譯註)向德國突擊。這就必然使戰爭更快地遭受損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德國國防軍大本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德]瓦爾特·瓦利蒙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德]瓦爾特·瓦利蒙特並收藏德國國防軍大本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