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即位的第十三天,幾個黃門劍士劫持了上軍校尉,就地誅殺。同時,大將軍快馬馳至西園,向上軍校尉的部下出示了蹇碩的人頭,上軍也被接管了。


    宮裏的中官們亂成一團。他們知道,隻要一出宮門,大將軍就會把他們殺得一個不剩,於是他們把希望寄托在大將軍的對手董太後和票騎將軍董重身上。老太後得了中官的錢財,本來就積鬱於心中的怒火一下子進發了出來。她跑到何太後房裏,指著她的鼻子罵道:“你現在氣焰囂張,不就仗著你的哥哥嗎?我一道詔書,敕票騎將軍斷了何進的頭,易如反掌!”


    何太後聽了,冷笑了一聲,未作反駁。老太後走了,何太後讓人去大將軍府報信。


    五月,大將軍與三公共同上奏天子,說董太後派故中常侍夏惲在地方搜刮財物,悉入永樂宮中。並提出:按漢家故事,孝仁皇後作為藩王之後,不得留住京師,請下詔遷回本國居住。天子奏可。次日,大將軍的兵馬包圍了票騎將軍的府第,在交出了票騎將軍的印綬之後,董重自殺。


    六月的一天夜裏,董太後暴崩,說法是憂怖而死。但京師民間的輿論卻譴責起何氏兄妹。


    六月十九辛酉日,葬孝靈皇帝於距京師西北二十裏的文陵。大將軍又稱疾不至,他害怕中官們在葬禮上下手。


    七月,新天子下詔,徙勃海王劉協為陳留王。勃海郡距京師太遠,陳留接近京畿,這一改封,事實上是便於監控。當然,這又是大將軍的主張。至於十四歲的天子,卻和這個異母弟弟情同手足。


    從內心裏,何進還是有些懼怕中官。他和竇武不同,竇武是太自信,沒把中官放在眼裏,他身為貴胄,覺得用朝廷的法度就可以收拾中官。而何進來自民間,一向認為中官們相當厲害。如果不是賄賂中官選妹入宮,如果中官們也像對待董太後的哥哥執金吾董寵那樣對待自己,不要說能否做到大將軍,就是性命也不知在何處了。但是袁紹一直在給何進打氣:


    “從前竇武想誅殺中官反被他們加害,原因在於言語泄漏。五校營士生長於京師,皆畏懼中官,可竇氏反而依仗他們,可謂自取禍滅。當今將軍兄弟二人都掌握著勁兵,部曲將士皆為天下豪俊,樂於效命,此天贊之時也。將軍當下決心,為天下除害,垂名後世,不可失也!”


    大將軍上書何太後,要求將中官們全部免職,由中樞機構的郎官代行其職。可太後是個女人家,她回話說:“中官統領禁省,自古及今。此乃漢家故事,不可廢除。況且先帝新棄天下,我怎能拋頭露麵,與士大夫共議朝政?”


    何進又與袁紹商議,是否可以殺一些過於放縱的中官?袁紹說斬草不除根不行。


    這時,中官們開始分化何氏家族。這一點是大將軍始料未及的。他的後母舞陽君和她改嫁到何家時帶來的弟弟何苗都喜歡錢,中官們就給他們錢。於是他們對太後說:“現在天下都在太後您的手中,大將軍卻一個勁地要殺中官,不就是想削弱太後的權力,而由他一人專政嗎?”太後想想也在理。


    誅殺中官的事情,就這樣拖下來了。


    袁紹更加著急,他知道大將軍心存畏懼,故打算給大將軍吃一顆定心丸。他對大將軍說,不如讓各地的豪傑猛將帶兵進京,以清君側為名,威脅太後。果然,大將軍欣然贊同。


    大將軍召開會議,定奪此事。


    他的主簿、廣陵人陳琳(字孔璋)發言反對:“《易》曰:‘即鹿無虞’;諺有‘掩目捕雀’,微小之物尚不可欺而得之,何況國之大事,如何能以詐術行之?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這就像鼓洪爐以燎毛髮一般。隻要速發雷霆,行權立斷,那麽,天人順之。可現在反而委釋利器,徵召外助。等到大兵聚會之時,則強者為雄,無法控製。這就猶如倒持幹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為亂階罷了!”


    陳琳是當代大作家,出語也不凡。可大將軍聽不進去。


    典軍校尉曹操事後聽說,哈哈大笑:“宦官這個東西,古今宜有。隻有天子不當使之專權罷了。既然要治他們的罪過,也當誅殺元兇。這樣的事情,讓一個獄吏去辦就行了,哪有紛紛召至外兵的必要?如果想把中官殺光,計劃一定會泄露出去,我已經預見到大將軍必敗了!”


    不過,此事使曹操記住了陳琳。


    董卓的兵馬駐紮在河東,帝國野戰軍的精華皆為西北軍,屯駐西京扶風一帶。董卓的部隊是其中惟一的一支位於黃河東岸、距京師最近的。大將軍打算從東西兩地一起召集軍隊。他派出府掾王匡和騎都尉鮑信去他們的故鄉兗州泰山招募軍隊,又召東郡太守橋瑁、武猛都尉丁原將兵進發京師。最後,大將軍召董卓率軍入京。


    大將軍的意見立刻遭到鄭泰和盧植的反對,因為時下的董卓,實際上已是大漢的叛臣。


    今年年初,孝靈皇帝未崩之時,朝廷徵召董卓入朝為少府卿。他居然敢抗旨不赴,上疏說:“下臣軍中有歸降的義從羌胡兵將,他們都來對臣說:‘朝廷軍餉不發,家中妻小凍餓不堪。’並且拉住臣的馬車,不得通行。羌胡之人心腸憋惡,情態如狗,臣不能禁止,隻得順其情而行安慰之事。如事態有變,臣當上疏奏聞陛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日薄西山:大漢帝國的衰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興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興無並收藏白日薄西山:大漢帝國的衰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