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白日薄西山:大漢帝國的衰亡 作者:徐興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子駕崩之後,朝中公卿即恐他有變故,詔拜他為並州牧,促其速速上任,將兵馬交付皇甫嵩將軍。董卓又一次暴露了野心,他的上疏中寫道:“臣誤蒙天恩,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既久。他們懷戀臣下對他們的養育之恩,願為臣奮一旦之命。乞朝廷批準臣率眾去並州,效力邊陲。”
皇甫將軍的侄子皇甫酈見狀,馬上去找叔父。
“天下兵柄,在大人和董卓手中。現在大人與董卓已結仇怨,勢不兩存。董卓不奉詔命,揣度京師形勢,躊躇不進,心懷奸謀。此人平素凶戾無親,將士不附。大人今為元帥,可杖國威而討董卓,上顯忠義,下除凶害,無所不成。”
皇甫將軍搖了搖頭:“董卓違命,雖已構成罪名,但我不得詔書,擅自討伐,也要負擔專誅之責。不如上報朝廷裁決吧!”
皇甫將軍不是軍閥,也不是野心家,他是個真正的軍人,隻能安天下,不能亂天下。
朝廷很快下詔,責讓董卓,董卓幹脆不予理睬,把軍隊開過黃河,觀察動靜。
大將軍還是向董卓發出了命令。鄭泰對荀攸說:“何公不值得輔佐!”棄官而走。
董卓讀罷大將軍的命令,大喜過望。本來想當叛臣,現在卻從天上掉下一個正當的名分。他下令軍士即時就道,在出發之前,向朝廷飛報了一封上書:“中常侍張讓等,竊幸承寵,濁亂海內。臣聞揚湯止沸,莫若抽去薪柴,潰癰雖痛,勝於侵蝕肌體。從前趙鞅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之惡,今臣輒鳴鍾鼓以向洛陽,請收張讓等以清奸穢。”
大將軍把董卓的上書拿給太後看,太後脾氣很大,女人家不曉軍戎的厲害所在,就是不答應誅殺全部中官。車騎將軍何苗提醒哥哥:“當初和大哥一道從南陽進京,俱以貧賤之人而賴中官得到富貴。國家的大事,談何容易,一旦變故,覆水難收,請大哥哥深思。還是和中官們和好吧!”
何進聽了,有些狐疑。這時部下報告董卓的西北軍已開至澠池,距京師兩百多裏。大將軍讓諫議大夫種邵帶詔去見董卓,讓他暫且駐紮,聽候調遣。
種邵,帝國度遼將軍種?之孫,新任司空種拂之子,回報說董卓悍然不奉詔。
繼而,西北軍開至河南城內。大將軍無奈,又讓種邵帶詔,前去慰勞軍隊,相機勸董卓退軍。
種邵剛剛讀畢詔書,董卓的幾個將士就拔出刀劍頂住種大夫。種大夫大怒,將詔書舉過頭頂,大叫:“天子明詔在此,誰敢抗拒?”
兵士們嚇了一跳,紛紛避讓。種邵幾步走到董卓跟前:“董將軍既是奉詔前來,為何不願奉詔退軍?”
“種大夫息怒,在下即刻退軍。”董卓隻得將兵馬退出至城西。種邵見西北軍總算停止了前進,便回朝復命。
還是那個袁紹,惟恐天下不亂,又來提醒大將軍:“目前已成交鋒之勢,對壘已成。將軍又在等待什麽?還不早作決斷?事久則生變,您又要成為第二個竇武了啊!”
何進又倒向袁紹。他幹脆讓袁紹擔任總指揮,命他為司隸校尉,假節,可專命令。命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接著,大將軍又讓洛陽的司法部門指控中官,讓董卓繼續進兵,並讓他速派快馬從驛道馳奏太後,聲稱將進兵平樂觀。
何太後終於害怕了。她下了懿旨,辭退了所有的中官,命他們各自回宮外家中,隻留了大將軍的親近在宮裏辦公。
第二天,大將軍的府第外麵跪滿了中官們,他們叩頭謝罪,請大將軍從寬發落。袁紹見狀大喜,示意大將軍下手處決。可何進卻對中官們說:“天下洶洶不安,正是由於諸君。董卓馬上就到,諸君還不早早回鄉避難?”
袁紹無奈,隻得讓人通知各地州郡,說大將軍命地方長官收殺中官,逮捕其親屬。
一頭白髮的張讓跑去見自家的兒媳、何太後的胞妹,跪下便叩頭:“老臣得罪,你也得和我一道遣回故鄉。惟累世受恩,今當遠離宮殿,情懷戀戀,願再能進宮伏侍皇太後和陛下一次,然後退就溝壑,死不恨矣!”
張家兒媳去找母親和姐姐哭鬧,於是詔中官可以回宮入值。
九月一日戊辰,大將軍自上次嘉德殿逃命之後,第二次獨自進入南宮麵見太後。他也帶了兩個心腹將佐吳匡和張璋同來,到了宮門口,大將軍讓他倆按朝例在外等候。他對妹妹說,這樣不行,必須將諸常侍殺了,告謝天下,大漢方可安寧。
大將軍一進宮,張讓就找到中常侍段?:“大將軍一直聲稱有病,先帝駕崩,他不臨喪,不送葬。現在突然入宮,意欲何為?難道竇氏之事又要發生了嗎?”
“我先去太後窗下聽個明白,張大人可速去召人。”段?說。
大將軍談完話,尚未走出南宮,一個小黃門叫住了他,說太後與天子請大將軍留步,去嘉德殿說話。
大將軍很高興,妹妹終於回心轉意了,讓天子也到場,而且是去嘉德殿這樣的正式議事朝堂,一定是要頒詔了。
剛進殿,大將軍就發覺不妙,因為禦座上沒有天子和太後。回身一看,幾十個中官手持刀劍攔住了去路。
張讓站了出來:“大將軍閣下,天下潰亂,也非全是我等的過錯。當初先帝因太後殺了王美人而要廢後,我等涕泣救解,又各出家財千萬作為禮物,和悅天子之意。我等之所以如此,就是想日後依託閣下的門戶啊!可你現在卻要誅滅我等,豈不是太過分了嗎!”
皇甫將軍的侄子皇甫酈見狀,馬上去找叔父。
“天下兵柄,在大人和董卓手中。現在大人與董卓已結仇怨,勢不兩存。董卓不奉詔命,揣度京師形勢,躊躇不進,心懷奸謀。此人平素凶戾無親,將士不附。大人今為元帥,可杖國威而討董卓,上顯忠義,下除凶害,無所不成。”
皇甫將軍搖了搖頭:“董卓違命,雖已構成罪名,但我不得詔書,擅自討伐,也要負擔專誅之責。不如上報朝廷裁決吧!”
皇甫將軍不是軍閥,也不是野心家,他是個真正的軍人,隻能安天下,不能亂天下。
朝廷很快下詔,責讓董卓,董卓幹脆不予理睬,把軍隊開過黃河,觀察動靜。
大將軍還是向董卓發出了命令。鄭泰對荀攸說:“何公不值得輔佐!”棄官而走。
董卓讀罷大將軍的命令,大喜過望。本來想當叛臣,現在卻從天上掉下一個正當的名分。他下令軍士即時就道,在出發之前,向朝廷飛報了一封上書:“中常侍張讓等,竊幸承寵,濁亂海內。臣聞揚湯止沸,莫若抽去薪柴,潰癰雖痛,勝於侵蝕肌體。從前趙鞅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之惡,今臣輒鳴鍾鼓以向洛陽,請收張讓等以清奸穢。”
大將軍把董卓的上書拿給太後看,太後脾氣很大,女人家不曉軍戎的厲害所在,就是不答應誅殺全部中官。車騎將軍何苗提醒哥哥:“當初和大哥一道從南陽進京,俱以貧賤之人而賴中官得到富貴。國家的大事,談何容易,一旦變故,覆水難收,請大哥哥深思。還是和中官們和好吧!”
何進聽了,有些狐疑。這時部下報告董卓的西北軍已開至澠池,距京師兩百多裏。大將軍讓諫議大夫種邵帶詔去見董卓,讓他暫且駐紮,聽候調遣。
種邵,帝國度遼將軍種?之孫,新任司空種拂之子,回報說董卓悍然不奉詔。
繼而,西北軍開至河南城內。大將軍無奈,又讓種邵帶詔,前去慰勞軍隊,相機勸董卓退軍。
種邵剛剛讀畢詔書,董卓的幾個將士就拔出刀劍頂住種大夫。種大夫大怒,將詔書舉過頭頂,大叫:“天子明詔在此,誰敢抗拒?”
兵士們嚇了一跳,紛紛避讓。種邵幾步走到董卓跟前:“董將軍既是奉詔前來,為何不願奉詔退軍?”
“種大夫息怒,在下即刻退軍。”董卓隻得將兵馬退出至城西。種邵見西北軍總算停止了前進,便回朝復命。
還是那個袁紹,惟恐天下不亂,又來提醒大將軍:“目前已成交鋒之勢,對壘已成。將軍又在等待什麽?還不早作決斷?事久則生變,您又要成為第二個竇武了啊!”
何進又倒向袁紹。他幹脆讓袁紹擔任總指揮,命他為司隸校尉,假節,可專命令。命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接著,大將軍又讓洛陽的司法部門指控中官,讓董卓繼續進兵,並讓他速派快馬從驛道馳奏太後,聲稱將進兵平樂觀。
何太後終於害怕了。她下了懿旨,辭退了所有的中官,命他們各自回宮外家中,隻留了大將軍的親近在宮裏辦公。
第二天,大將軍的府第外麵跪滿了中官們,他們叩頭謝罪,請大將軍從寬發落。袁紹見狀大喜,示意大將軍下手處決。可何進卻對中官們說:“天下洶洶不安,正是由於諸君。董卓馬上就到,諸君還不早早回鄉避難?”
袁紹無奈,隻得讓人通知各地州郡,說大將軍命地方長官收殺中官,逮捕其親屬。
一頭白髮的張讓跑去見自家的兒媳、何太後的胞妹,跪下便叩頭:“老臣得罪,你也得和我一道遣回故鄉。惟累世受恩,今當遠離宮殿,情懷戀戀,願再能進宮伏侍皇太後和陛下一次,然後退就溝壑,死不恨矣!”
張家兒媳去找母親和姐姐哭鬧,於是詔中官可以回宮入值。
九月一日戊辰,大將軍自上次嘉德殿逃命之後,第二次獨自進入南宮麵見太後。他也帶了兩個心腹將佐吳匡和張璋同來,到了宮門口,大將軍讓他倆按朝例在外等候。他對妹妹說,這樣不行,必須將諸常侍殺了,告謝天下,大漢方可安寧。
大將軍一進宮,張讓就找到中常侍段?:“大將軍一直聲稱有病,先帝駕崩,他不臨喪,不送葬。現在突然入宮,意欲何為?難道竇氏之事又要發生了嗎?”
“我先去太後窗下聽個明白,張大人可速去召人。”段?說。
大將軍談完話,尚未走出南宮,一個小黃門叫住了他,說太後與天子請大將軍留步,去嘉德殿說話。
大將軍很高興,妹妹終於回心轉意了,讓天子也到場,而且是去嘉德殿這樣的正式議事朝堂,一定是要頒詔了。
剛進殿,大將軍就發覺不妙,因為禦座上沒有天子和太後。回身一看,幾十個中官手持刀劍攔住了去路。
張讓站了出來:“大將軍閣下,天下潰亂,也非全是我等的過錯。當初先帝因太後殺了王美人而要廢後,我等涕泣救解,又各出家財千萬作為禮物,和悅天子之意。我等之所以如此,就是想日後依託閣下的門戶啊!可你現在卻要誅滅我等,豈不是太過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