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白日薄西山:大漢帝國的衰亡 作者:徐興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來,本朝儲君的選定應該毫無麻煩。天子一共兩個兒子,當然他的命中可能不止,因為近年來,天子的嬪妃們經過寵幸之後,懷孕的不少。可這些皇家骨血生下後數月即亡,或者尚未出生,就和母親一道死於非命。這事,隻有何皇後清楚。何皇後之子劉辯,今年十四歲,既是長子,又是嫡出,是理所當然的太子。次子劉協,王美人所生,今年九歲。但問題是,天子不喜歡嫡長子,他嫌劉辯輕佻無威儀。天子的評價過於苛刻,十四歲的小孩子,加之從小養成的優越感,可能過於任性胡鬧,還談不上威儀風度。不過,相比之下,劉協作為弟弟,在談吐行為等方麵,確實比哥哥成熟許多。剛生下來的時候,天子就說他長得像自己。其實他僅是相貌與父親接近,性情卻不相同,因為他的養護人、祖母董太後畢竟是王妃出身,來自民間有身分的人家,而哥哥卻是由出自屠戶的何皇後帶大的。
天子就是不下詔立太子,這可急壞了何皇後。
一天,天子在病榻上把上軍校尉蹇碩叫到跟前,又將立在帳後的劉協叫出來,讓他對蹇校尉作個揖。天子說:“愛卿,皇子就託付給你了!”
蹇碩跪下,連連叩頭,涕泣不止。
四月丙辰日,南宮九龍門內的嘉德殿傳來了哀樂,天子駕崩。
大行皇帝年僅三十四歲。他是一個不稱職的天子,因為他耽於享樂,寵幸中官,昧於朝政。其實天子雖然糊塗,可有一點最清楚:就是高皇帝、世祖光武皇帝在這十幾年中再掌國政,也隻有無可奈何的下場。命運既然安排自己來做大漢的末代天子,本來就要求一個不稱職的天子,自己的一生倒是不辱使命。他比叔父孝桓皇帝強的地方是,他為大漢留下了最後的天子,好歹在名義上,又將大漢的國祚延續了三十一年。他比叔父不幸的地方是,此時大漢再沒有什麽戰功捷報可以作為他死後的榮耀了,他的諡號“靈”,比孝桓皇帝差了一大截。“靈”,是放任本性、不見賢思齊、沒有政績的代稱。
天子駕崩後,大將軍何進接到妹妹、現在應該稱為何太後的詔書,命他即刻進宮議事。大將軍剛走到嘉德殿的階下,上軍校尉的司馬、自己的老朋友潘隱就迎了出來。潘隱一邊大聲喊道:“恭迎大將軍!大將軍駕到!”一邊對大將軍直擠眼睛。
大將軍先是一愣,然後環顧空曠森然的宮院,覺得嘉德殿的大屋頂一下子向自己壓來。大將軍恍然大悟,立即轉身向外跑去。潘隱裝著不解,跟在後麵叫:“大將軍何故返回?”
蹇碩急忙出來,拔出佩劍,命人關閉各重宮門,可他的命令傳得沒有大將軍的腿快。
大將軍出宮即上馬,上馬即馳至西園軍中,他讓袁紹、曹操把手下的軍士們帶至百郡邸駐紮,自己又去五校營,把禁軍也帶至這裏。百郡邸,是帝國各地方政府的駐京辦事處。
第二天,大將軍又接到入宮議事的詔旨,他推辭說身患大病。
公卿朝臣們叫嚷著立新君,蹇碩也知道立嫡長子是不可違背的法度,他原打算殺了大將軍之後,立劉協為帝,可現在不行了。
第三天,四月戊午日,劉辯即皇帝位。何太後臨朝聽政,赦天下,改元光熹。封皇弟劉協為勃海王。以後將軍、袁紹的叔父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參錄尚書事,共主朝政。
時間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大將軍的府邸徹夜燈火,人進人出。這次會議是一次擴大會議,除了原先的骨幹分子之外,袁紹帶來了二十多位江湖豪傑和黨人名士。其中有:何鍤,黨人兼江湖豪傑。荀攸,字公達,穎川名士,荀爽的侄孫,其叔父荀?,字文若,也是名士,一向為何鍤所賞識。鄭泰,字公業,河南開封名士,經學和高官世家,他知道天下將亂,所以政府舉他為孝廉時,堅決不去。家中有良田四百頃,可錢卻不夠用,都被他拿來結交豪傑名士了。王允,孝靈皇帝駕崩之際,他從流亡地跑到京師奔喪嚎哭。此外還有一人,此人是袁紹的同父異母弟弟、帝國虎賁中郎將袁術(字公路)。
袁術和袁紹在名分上卻是堂兄弟,因為袁紹雖是長子,但是庶出。故而他們的父親司空袁逢便將袁紹過繼給了二哥、左中郎將袁成,成了袁成的嫡長子。這兄弟兩個都有豪俠之氣,好養賓客,是京師出了名的貴公子。不過因為嫡庶的關係,袁術有些瞧不起袁紹,但袁紹的名氣比他更大。有一次大長秋趙忠都注意了袁紹,那是因為袁紹母喪之後,閉門隱居,不應朝廷徵辟。大長秋說:“袁本初這樣做,是故意抬高自己的身價。他不應朝廷的召命,卻在家中收養亡命之徒,不知此兒想幹什麽?”叔父袁隗聽了,回來便對袁紹罵道:“你遲早要毀了袁家!”
沒幾天,大將軍任命何鍤為北軍中候,荀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王允為從事中郎。
上軍校尉蹇碩寫了一封信給大長秋趙忠和中常侍宋典,要求他們鼓動皇後下詔由自己掌握禁軍,並關閉北宮的台省辦公機構,誅殺大將軍和他的兄弟何苗及其黨羽。趙忠、宋典等接到書信,立即召集中官骨幹們商議,他們同意了上軍校尉的意見。
有一個人不同意,他就是當年去民間選妃子時,受了何進的賄賂,將何太後這個低賤人家的女兒送進宮中的中常侍郭進。他把上軍校尉的書信拿給大將軍看了。
天子就是不下詔立太子,這可急壞了何皇後。
一天,天子在病榻上把上軍校尉蹇碩叫到跟前,又將立在帳後的劉協叫出來,讓他對蹇校尉作個揖。天子說:“愛卿,皇子就託付給你了!”
蹇碩跪下,連連叩頭,涕泣不止。
四月丙辰日,南宮九龍門內的嘉德殿傳來了哀樂,天子駕崩。
大行皇帝年僅三十四歲。他是一個不稱職的天子,因為他耽於享樂,寵幸中官,昧於朝政。其實天子雖然糊塗,可有一點最清楚:就是高皇帝、世祖光武皇帝在這十幾年中再掌國政,也隻有無可奈何的下場。命運既然安排自己來做大漢的末代天子,本來就要求一個不稱職的天子,自己的一生倒是不辱使命。他比叔父孝桓皇帝強的地方是,他為大漢留下了最後的天子,好歹在名義上,又將大漢的國祚延續了三十一年。他比叔父不幸的地方是,此時大漢再沒有什麽戰功捷報可以作為他死後的榮耀了,他的諡號“靈”,比孝桓皇帝差了一大截。“靈”,是放任本性、不見賢思齊、沒有政績的代稱。
天子駕崩後,大將軍何進接到妹妹、現在應該稱為何太後的詔書,命他即刻進宮議事。大將軍剛走到嘉德殿的階下,上軍校尉的司馬、自己的老朋友潘隱就迎了出來。潘隱一邊大聲喊道:“恭迎大將軍!大將軍駕到!”一邊對大將軍直擠眼睛。
大將軍先是一愣,然後環顧空曠森然的宮院,覺得嘉德殿的大屋頂一下子向自己壓來。大將軍恍然大悟,立即轉身向外跑去。潘隱裝著不解,跟在後麵叫:“大將軍何故返回?”
蹇碩急忙出來,拔出佩劍,命人關閉各重宮門,可他的命令傳得沒有大將軍的腿快。
大將軍出宮即上馬,上馬即馳至西園軍中,他讓袁紹、曹操把手下的軍士們帶至百郡邸駐紮,自己又去五校營,把禁軍也帶至這裏。百郡邸,是帝國各地方政府的駐京辦事處。
第二天,大將軍又接到入宮議事的詔旨,他推辭說身患大病。
公卿朝臣們叫嚷著立新君,蹇碩也知道立嫡長子是不可違背的法度,他原打算殺了大將軍之後,立劉協為帝,可現在不行了。
第三天,四月戊午日,劉辯即皇帝位。何太後臨朝聽政,赦天下,改元光熹。封皇弟劉協為勃海王。以後將軍、袁紹的叔父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參錄尚書事,共主朝政。
時間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大將軍的府邸徹夜燈火,人進人出。這次會議是一次擴大會議,除了原先的骨幹分子之外,袁紹帶來了二十多位江湖豪傑和黨人名士。其中有:何鍤,黨人兼江湖豪傑。荀攸,字公達,穎川名士,荀爽的侄孫,其叔父荀?,字文若,也是名士,一向為何鍤所賞識。鄭泰,字公業,河南開封名士,經學和高官世家,他知道天下將亂,所以政府舉他為孝廉時,堅決不去。家中有良田四百頃,可錢卻不夠用,都被他拿來結交豪傑名士了。王允,孝靈皇帝駕崩之際,他從流亡地跑到京師奔喪嚎哭。此外還有一人,此人是袁紹的同父異母弟弟、帝國虎賁中郎將袁術(字公路)。
袁術和袁紹在名分上卻是堂兄弟,因為袁紹雖是長子,但是庶出。故而他們的父親司空袁逢便將袁紹過繼給了二哥、左中郎將袁成,成了袁成的嫡長子。這兄弟兩個都有豪俠之氣,好養賓客,是京師出了名的貴公子。不過因為嫡庶的關係,袁術有些瞧不起袁紹,但袁紹的名氣比他更大。有一次大長秋趙忠都注意了袁紹,那是因為袁紹母喪之後,閉門隱居,不應朝廷徵辟。大長秋說:“袁本初這樣做,是故意抬高自己的身價。他不應朝廷的召命,卻在家中收養亡命之徒,不知此兒想幹什麽?”叔父袁隗聽了,回來便對袁紹罵道:“你遲早要毀了袁家!”
沒幾天,大將軍任命何鍤為北軍中候,荀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王允為從事中郎。
上軍校尉蹇碩寫了一封信給大長秋趙忠和中常侍宋典,要求他們鼓動皇後下詔由自己掌握禁軍,並關閉北宮的台省辦公機構,誅殺大將軍和他的兄弟何苗及其黨羽。趙忠、宋典等接到書信,立即召集中官骨幹們商議,他們同意了上軍校尉的意見。
有一個人不同意,他就是當年去民間選妃子時,受了何進的賄賂,將何太後這個低賤人家的女兒送進宮中的中常侍郭進。他把上軍校尉的書信拿給大將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