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大難不死,爰劍便被羌人推為酋長。他採取了和當時諸多部落不同的策略,不向中國的腹地發展,而是將部落帶到了河湟地區;更為了不起的是,他把從漢人那裏學到的耕種和畜牧技術傳授給部落,於是河湟一帶的羌人漸漸成為半遊牧半農耕的民族,這種能夠獨立的經濟,保證了他們無須冒險去向漢人討生活,更保證了自身的種族在一種充裕和平的環境下繁衍強大。


    果然,到了第四代酋長、爰劍的曾孫忍的時代,河湟地區已經不能養育人口日益增加的羌人,於是他們的旁支開始向外遷徙到中國的西南地區,分布在益州刺史部(今四川一帶)的廣漢、越?和武都。忍和他的弟弟舞卻留在河湟,分別產下九子和十七子,從此分化為二十六個部落。漢人統稱之為西羌。


    孝景皇帝時,由於受到匈奴的脅迫,其中的研種部落要求南渡黃河,進入洮水流域的隴西郡,為大漢守衛隴西邊塞。他們的要求得到了大漢天子的許可,被安置在狄道、安故直至臨洮、氐道、羌道諸縣,但大部分的部落,卻越過祁連山北上,進入河西走廊地區,和匈奴混雜在一起,屢寇大漢。


    孝武皇帝朝,隨著大漢對匈奴作戰的節節勝利,加之博望侯張騫打開了西域的交通,孝武皇帝採取了“隔絕羌胡”的戰略,將大漢的軍隊開進河西地區,設置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四郡,西達玉門關,這樣,把羌人壓回河湟,使他們與北方匈奴不得交通。大漢認為羌人是一個比匈奴弱小得多的民族,所以並不像對待匈奴那樣,用驅逐的手段,而是對他們施加管製。大漢的軍隊又開進了河湟地區,設立了一個叫作令居的軍事要塞。


    自由自在、野蠻卻質樸的西羌人受不了組織嚴密、高雅卻狡詐的漢人的壓迫,當孝武皇帝的小舅子李廣利將軍戰敗投降匈奴之際,先零羌與封養牢姐羌解仇結盟,共同成為匈奴的軍事聯盟,合兵十萬,攻下令居塞和隴西郡的安故縣,包圍了隴西郡的?罕縣,並攻打河西。五六年後,大漢的李息和徐自為將軍才平定羌亂。


    大漢仍不放棄羌人,而是改進了管理手段,在羌人地區設置護羌校尉,持節統領,全權處理羌人事務。這個軍政合一的官員下有從事、長史、司馬各兩名和一批翻譯,按時巡視各個部落,處理羌人的不滿、要求以及羌漢關係,此外,還不斷地派遣通譯去大漢境外的羌人那裏互通消息。大漢希望藉此培養起羌人的信任與好感,從而維持邊塞的和平。孝昭皇帝朝,大漢在河湟地區設置了金城郡。


    可是,大規模的叛亂仍在孕育之中,直到七十多歲的趙充國將軍出馬,才以他的勇略才智和遲暮之年的心血,解決了前漢時期的羌人問題。


    那是三十多年後的孝宣皇帝朝,帝國中央派光祿大夫義渠安國巡視諸羌部落。先零羌的酋長提出了一個居心叵測的擴張要求:渡湟水北上,在荒野地區畜牧。不諳邊事的光祿大夫立刻答應為他們請示天子。


    當他回朝匯報時,帝國的營平侯、後將軍趙充國彈劾他失職。趙將軍是隴西人,後又遷居令居塞,因而對羌人再熟悉不過。義渠安國出長安之前,趙充國就反對派他去,並推薦了酒泉太守辛武賢。


    羌人沒有耐心了,他們驅趕著羊群過了湟水。麵對黑壓壓的移民潮,各地的漢人長官束手無策。


    元康三年(前63),孝宣皇帝急召趙充國將軍,說是接到情報,先零羌與羌人各部落舉行解仇交質盟誓的儀式。趙將軍一聽便著了急,回答說:“這是羌人叛亂的信號。羌人之所以容易製伏,是因為他們部落分散,互相殘殺,始終不能統一。三十多年前,西羌反叛,也曾解仇結盟。臣下估計匈奴的使者又到了西羌,因為近來東胡烏桓歸順大漢,匈奴害怕大漢從東方攻擊,於是引誘羌人在西方鬧事。臣預感到羌人有大的陰謀,應當及早防備才是。”


    一個多月以後,快馬將情報送至長安:狼何羌派遣使者去匈奴借兵,打算進攻河西敦煌一帶。


    趙充國分析:狼何羌隻是陽關西南的小月氏種族,不會有如此大的膽子,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西羌,先零與竿(將“竹”字頭換成“四”字頭)、開兩大羌種解了仇。一旦秋馬肥碩,變亂必起。宜速派使者,敕視諸羌,不許他們解仇,讓他們知道大漢已發覺了他們的陰謀。


    孝宣皇帝覺得,解鈴還須繫鈴人,於是又派了義渠安國前往。


    義渠安國為上次的事窩著火,一到河湟,便通知三十多位羌人豪酋開會,會間湧出甲兵,悉皆誅殺,縱兵沖入羌人部落,斬首千餘級。於是先零羌一下子反了,神雀元年(前61),歸義羌侯楊玉等擊敗了義渠的漢軍。


    天子讓禦史大夫丙吉去問趙充國誰可出征?回報說:“趙將軍對臣說沒有能超過他的。”天子很高興,之所以派丙吉去詢問,是因為趙將軍太老,所以一定要他自願出馬。天子又讓人去問:“將軍打算如何用兵?”回報說:“百聞不如一見,等老臣到了金城郡,再獻上方略。”


    趙將軍的作風是持重,先計後戰,愛惜士卒。所以他的偵察兵相當出色,行必備戰,止必堅營。他認為羌人的騎兵善於衝擊,但不通戰法,不能持久。於是,他讓手下勿貪小利,堅守不出,等待決戰的機會,以圖全殲。此外,他堅持運用瓦解羌人的政策,隻擊先零部落。於是,他釋放了地方政府扣押的和開部落的人質,命他們回去轉告部落:“大兵隻誅有罪者。天子告諸羌人:斬先零羌大酋長者,賞錢四十萬;中酋長者,十五萬;小酋長者,二萬;男人,三千;老人及婦女兒童,一千;所獲財產歸各人所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日薄西山:大漢帝國的衰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興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興無並收藏白日薄西山:大漢帝國的衰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