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吉敷沿著枕木在山上漫步。周圍雜草叢生,枕木依稀難辨。
前方的道路出現下坡的趨勢。河合伐木場地處半山腰,剛才吉敷走的那條路經過伐木場後繼續延伸向山頂,而礦車的軌道卻朝著相鄰的大山山穀下降。由於不清楚要走多遠,吉敷不由得加快了腳步,並把上衣脫下來搭在了肩上。此刻已經是下午一點了,好不容易從繁忙的工作中擠出一天的時間,實在不是一件容易事。吉敷不打算拖延到明天,他想趁太陽還沒下山盡快結束這件事。
坡道很平緩,這樣的路礦車的速度應該開不太快。如果車上還載滿木材的話,弄不好還得下車去推。轉過一處轉角,吉敷隨鐵軌來到一片草深及背的茂密草原上。礦車的軌道在當中延伸。如果不仔細觀察,幾乎無法看到軌道在什麽地方。雖然雜草已全部枯萎,卻依舊茂密,將枕木徹底掩蓋住了。
突然間,吉敷想起了官澤賢治的《銀河鐵道之夜》。雖然無法想起全部細節,但大概情節就是若在放河燈的夏夜獨自一人爬上山頂,就會在草叢中發現一道延伸至遠方的黑色鐵軌,那就是銀河列車的軌道。躺在草叢中望著滿天星辰等一會兒,就會有一輛巨大的列車從星空降下來——記得書中似乎有這樣一幕。估計富澤當年就是以這裏為原型寫的吧,盛岡的確存在這樣的地方。通子很喜歡那篇童話,之前她曾說過要以這篇童話為背景創作雕金作品,不知她的這一想法如今實現了沒有。記得沒在天橋立的店裏看到過。
或許通子也曾到過這裏。真想在這條鐵道徹底消失之前帶她過來看看,她一定可以從這裏找到一些創作靈感。礦車還從這裏經過時,雜草應該不會像現在這樣旺盛,想來那光景必定和那篇童話裏所描繪的一模一樣。
然而吉敷此時心中所想的卻並不全是如此浪漫的場景。他沒有看到向星空飄升的幹淨靈魂,而是個渾身是血、宛如阿修羅一般的俗世惡鬼,正乘坐礦車下山。
伐木場的礦車在冬天是沒人會使用的——這是一個盲點嗎?這一固定觀念導致無人設想如果有礦車行駛的情況。的確,在大雪紛飛的日子裏,鐵軌隻要閑置一天,就會全部被積雪掩埋,礦車也就無法運行了。但反過來看,隻要下雪時礦車不停運,鐵軌就不會被積雪掩埋了。為了保證第二天清晨礦車依舊可用,就必須整夜讓空礦車在鐵軌上行駛。如此一來,鐵軌就不會被積雪掩埋了。
可是,要讓礦車整個冬天每天夜裏都運行,這樣的事自然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可以用這種辦法延長鐵軌的使用期。那麽最長可以堅持多久呢?比方說十二月底?那時河合伐木場裏應該還有很多人工作,若是懈怠了這方麵,伐木場估計會被大雪封閉,變得孤立無援。遇上降雪較早的年頭,業務沒準會在十一月底就停止,軌道也會被積雪掩埋。為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就必須不停地使用礦車。即使半夜降雪導致途中一段鐵軌被雪掩埋,也得馬上叫人趕去鏟雪。作為河合伐木場的老闆,哪怕隻延長一天時間,也要努力保證通往堆積場的線路通暢。案件發生的十二月九日那天,應該正處在這種時期。
如果這一點沒錯的話,那麽兇手就有可能是跳上礦車逃離現場的了。而且這樣是最方便的做法,因為當時兇手身上帶了很多東西。連兇器都沒有遺留在現場,這也正是恩田遭人懷疑的原因之一。兇手為什麽連兇器都要帶走?吉敷還沒想出任何明確的答案,但他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兇手離開案發現場時帶著從河合家搶來的財物,還帶著柴刀、菜刀以及河合民夫的人頭。吉敷認為,正是這些行李讓兇手起了動用礦車的念頭。
吉敷繼續向前走去。這一路全都是下坡,還沒上過坡。這樣一來,礦車裏坐一個人應該沒有任何問題。有上坡就不行了,最少得有兩三個人推車。光憑一個人的力氣估計很難推動沉重的礦車。而兇手隻有一個人,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會拋棄礦車。但就目前來看,暫時還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吉敷走進了兩山之間,左右兩側都是大山,腳下的路漸漸變窄,視界也不再寬闊。坡路開始變陡,腳下的枕木上出現鏽跡斑斑的鐵軌。或許因為這附近很少有人來,即便沒有撤去鐵軌也不會有人抱怨找茬。吉敷猜想,這裏應該就是冬天積雪最厚的地方。左右兩側的樹枝遮天蔽日,吉敷感覺自己就像在溝底爬行一樣。
鐵軌繼續向前延伸。走在這微涼的空氣中,吉敷竟然大汗淋漓。他從上衣口袋裏掏出手帕,接連擦了幾次。這段距離對礦車來說或許隻用幾分鍾,但徒步走來卻感覺很遠。吉敷已經走了三十分鍾,卻還沒到達堆積場。眼前黑紅的鐵軌還在向前不斷延伸。這到底是什麽地方?吉敷已經無法辨別方向了。
兩條腿越來越沉,吉敷實在走不動了,便在路旁一塊紅褐色的岩石上坐下,休息片刻。他全身大汗淋漓,此時吹著山穀裏的冷風感到神清氣爽。距今四十年之久的昭和三十三年,兇手肯定也從這裏經過過。雖然還不清楚兇手是誰,但一路走來吉敷越來越堅信這一點。腦海中越來越亮堂了,吉敷覺得這一定是正確答案。就是這種感覺,吉敷一直在等待這種感覺。這是思路正確的預感,雖然無法對他人描述,但吉敷曾有過多次這樣的經驗。他知道,此刻他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在長達四十年的時間裏,居然從未有人走過這條道路,這一點雖然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卻也並非完全不能理解。隻要稍稍動一動腦筋,同時再具備一點反叛精神的話,這樣的事任誰都能想到。然而,被常識禁錮了思維的警方隻因找到了恩田幸吉這一個嫌疑人就不再深入調查了,加上抓獲嫌疑人的峰脅獲得了表彰,其他警員就更不敢越雷池半步。恩田被捕後一定有人察覺到有疑點,這一點應該不會有錯。但在那個時代——不,如今也是如此一一這種事是絕不能說出口的。而不幸的是,原本被冤枉的恩田也被當時的審判製度縛住了手腳。就這樣,僅僅是幾重不利的巧合,卻釀成一樁大冤案。
周圍看不到半個人影,吉敷獨自置身於一片自然美景之中。剛才路過的河合伐木場周圍同樣如此。這樣的自然美景也是極度危險的地帶,四周看不到半個人影,任何犯罪都有可能在這裏發生。不會有人礙事,也不用擔心目擊者,即便逮捕嫌疑人,也會因為缺乏物證而無法證明其犯罪行為。
如果這是流竄犯作案,那這傢夥犯下的案子應該不止這一件,可能性質沒有這麽惡劣,但肯定有前科。會不會此人已因其他案件在別處被捕了?甚至已經被判處死刑了,卻並沒有供出曾殺害河合一家的罪行?這種事很有可能。吉敷甚至覺得,說不定事實就是這樣。昭和三十三年時,整個日本還在貧困線上掙紮,多少氣焰囂張的惡棍到處跋扈橫行。如此一來,的確不能寄希望於找出真兇後再去證明恩田無罪。
吉敷站起身來,繼續前行。算起來,打從他介入這起案子,已經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了,終於走到這一步了。心裏這麽一想,恩田繁子的麵容便自然而然地浮現在眼前。矮小的身材,戴著黑框眼鏡,站在空無一人的日比穀公園裏衝著噴水池獨自演說。當時看到她那副樣子,又聽著那樣的演說,吉敷心中就已有了一種預感,覺得自己遲早會來這裏。盡管吉敷想極力避開,卻也知道絕對避不開。雖然這樣的性格有些愚蠢,但估計這輩子都改不過來了。他做這一切並非為了恩田繁子,隻不過每次覺得自己做的事毫無意義、心中湧起自嘲的想法時,恩田繁子的麵容就會適時地出現在眼前。吉敷不明白原因何在,大概是因為在他的內心深處,總覺得自己的處境要比恩田繁子好一些吧。
吉敷沿著枕木在山上漫步。周圍雜草叢生,枕木依稀難辨。
前方的道路出現下坡的趨勢。河合伐木場地處半山腰,剛才吉敷走的那條路經過伐木場後繼續延伸向山頂,而礦車的軌道卻朝著相鄰的大山山穀下降。由於不清楚要走多遠,吉敷不由得加快了腳步,並把上衣脫下來搭在了肩上。此刻已經是下午一點了,好不容易從繁忙的工作中擠出一天的時間,實在不是一件容易事。吉敷不打算拖延到明天,他想趁太陽還沒下山盡快結束這件事。
坡道很平緩,這樣的路礦車的速度應該開不太快。如果車上還載滿木材的話,弄不好還得下車去推。轉過一處轉角,吉敷隨鐵軌來到一片草深及背的茂密草原上。礦車的軌道在當中延伸。如果不仔細觀察,幾乎無法看到軌道在什麽地方。雖然雜草已全部枯萎,卻依舊茂密,將枕木徹底掩蓋住了。
突然間,吉敷想起了官澤賢治的《銀河鐵道之夜》。雖然無法想起全部細節,但大概情節就是若在放河燈的夏夜獨自一人爬上山頂,就會在草叢中發現一道延伸至遠方的黑色鐵軌,那就是銀河列車的軌道。躺在草叢中望著滿天星辰等一會兒,就會有一輛巨大的列車從星空降下來——記得書中似乎有這樣一幕。估計富澤當年就是以這裏為原型寫的吧,盛岡的確存在這樣的地方。通子很喜歡那篇童話,之前她曾說過要以這篇童話為背景創作雕金作品,不知她的這一想法如今實現了沒有。記得沒在天橋立的店裏看到過。
或許通子也曾到過這裏。真想在這條鐵道徹底消失之前帶她過來看看,她一定可以從這裏找到一些創作靈感。礦車還從這裏經過時,雜草應該不會像現在這樣旺盛,想來那光景必定和那篇童話裏所描繪的一模一樣。
然而吉敷此時心中所想的卻並不全是如此浪漫的場景。他沒有看到向星空飄升的幹淨靈魂,而是個渾身是血、宛如阿修羅一般的俗世惡鬼,正乘坐礦車下山。
伐木場的礦車在冬天是沒人會使用的——這是一個盲點嗎?這一固定觀念導致無人設想如果有礦車行駛的情況。的確,在大雪紛飛的日子裏,鐵軌隻要閑置一天,就會全部被積雪掩埋,礦車也就無法運行了。但反過來看,隻要下雪時礦車不停運,鐵軌就不會被積雪掩埋了。為了保證第二天清晨礦車依舊可用,就必須整夜讓空礦車在鐵軌上行駛。如此一來,鐵軌就不會被積雪掩埋了。
可是,要讓礦車整個冬天每天夜裏都運行,這樣的事自然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可以用這種辦法延長鐵軌的使用期。那麽最長可以堅持多久呢?比方說十二月底?那時河合伐木場裏應該還有很多人工作,若是懈怠了這方麵,伐木場估計會被大雪封閉,變得孤立無援。遇上降雪較早的年頭,業務沒準會在十一月底就停止,軌道也會被積雪掩埋。為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就必須不停地使用礦車。即使半夜降雪導致途中一段鐵軌被雪掩埋,也得馬上叫人趕去鏟雪。作為河合伐木場的老闆,哪怕隻延長一天時間,也要努力保證通往堆積場的線路通暢。案件發生的十二月九日那天,應該正處在這種時期。
如果這一點沒錯的話,那麽兇手就有可能是跳上礦車逃離現場的了。而且這樣是最方便的做法,因為當時兇手身上帶了很多東西。連兇器都沒有遺留在現場,這也正是恩田遭人懷疑的原因之一。兇手為什麽連兇器都要帶走?吉敷還沒想出任何明確的答案,但他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兇手離開案發現場時帶著從河合家搶來的財物,還帶著柴刀、菜刀以及河合民夫的人頭。吉敷認為,正是這些行李讓兇手起了動用礦車的念頭。
吉敷繼續向前走去。這一路全都是下坡,還沒上過坡。這樣一來,礦車裏坐一個人應該沒有任何問題。有上坡就不行了,最少得有兩三個人推車。光憑一個人的力氣估計很難推動沉重的礦車。而兇手隻有一個人,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會拋棄礦車。但就目前來看,暫時還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吉敷走進了兩山之間,左右兩側都是大山,腳下的路漸漸變窄,視界也不再寬闊。坡路開始變陡,腳下的枕木上出現鏽跡斑斑的鐵軌。或許因為這附近很少有人來,即便沒有撤去鐵軌也不會有人抱怨找茬。吉敷猜想,這裏應該就是冬天積雪最厚的地方。左右兩側的樹枝遮天蔽日,吉敷感覺自己就像在溝底爬行一樣。
鐵軌繼續向前延伸。走在這微涼的空氣中,吉敷竟然大汗淋漓。他從上衣口袋裏掏出手帕,接連擦了幾次。這段距離對礦車來說或許隻用幾分鍾,但徒步走來卻感覺很遠。吉敷已經走了三十分鍾,卻還沒到達堆積場。眼前黑紅的鐵軌還在向前不斷延伸。這到底是什麽地方?吉敷已經無法辨別方向了。
兩條腿越來越沉,吉敷實在走不動了,便在路旁一塊紅褐色的岩石上坐下,休息片刻。他全身大汗淋漓,此時吹著山穀裏的冷風感到神清氣爽。距今四十年之久的昭和三十三年,兇手肯定也從這裏經過過。雖然還不清楚兇手是誰,但一路走來吉敷越來越堅信這一點。腦海中越來越亮堂了,吉敷覺得這一定是正確答案。就是這種感覺,吉敷一直在等待這種感覺。這是思路正確的預感,雖然無法對他人描述,但吉敷曾有過多次這樣的經驗。他知道,此刻他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在長達四十年的時間裏,居然從未有人走過這條道路,這一點雖然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卻也並非完全不能理解。隻要稍稍動一動腦筋,同時再具備一點反叛精神的話,這樣的事任誰都能想到。然而,被常識禁錮了思維的警方隻因找到了恩田幸吉這一個嫌疑人就不再深入調查了,加上抓獲嫌疑人的峰脅獲得了表彰,其他警員就更不敢越雷池半步。恩田被捕後一定有人察覺到有疑點,這一點應該不會有錯。但在那個時代——不,如今也是如此一一這種事是絕不能說出口的。而不幸的是,原本被冤枉的恩田也被當時的審判製度縛住了手腳。就這樣,僅僅是幾重不利的巧合,卻釀成一樁大冤案。
周圍看不到半個人影,吉敷獨自置身於一片自然美景之中。剛才路過的河合伐木場周圍同樣如此。這樣的自然美景也是極度危險的地帶,四周看不到半個人影,任何犯罪都有可能在這裏發生。不會有人礙事,也不用擔心目擊者,即便逮捕嫌疑人,也會因為缺乏物證而無法證明其犯罪行為。
如果這是流竄犯作案,那這傢夥犯下的案子應該不止這一件,可能性質沒有這麽惡劣,但肯定有前科。會不會此人已因其他案件在別處被捕了?甚至已經被判處死刑了,卻並沒有供出曾殺害河合一家的罪行?這種事很有可能。吉敷甚至覺得,說不定事實就是這樣。昭和三十三年時,整個日本還在貧困線上掙紮,多少氣焰囂張的惡棍到處跋扈橫行。如此一來,的確不能寄希望於找出真兇後再去證明恩田無罪。
吉敷站起身來,繼續前行。算起來,打從他介入這起案子,已經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了,終於走到這一步了。心裏這麽一想,恩田繁子的麵容便自然而然地浮現在眼前。矮小的身材,戴著黑框眼鏡,站在空無一人的日比穀公園裏衝著噴水池獨自演說。當時看到她那副樣子,又聽著那樣的演說,吉敷心中就已有了一種預感,覺得自己遲早會來這裏。盡管吉敷想極力避開,卻也知道絕對避不開。雖然這樣的性格有些愚蠢,但估計這輩子都改不過來了。他做這一切並非為了恩田繁子,隻不過每次覺得自己做的事毫無意義、心中湧起自嘲的想法時,恩田繁子的麵容就會適時地出現在眼前。吉敷不明白原因何在,大概是因為在他的內心深處,總覺得自己的處境要比恩田繁子好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