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提過。”


    “哦?是那段不祥的記憶被封印起來了嗎?實際上警方對那件案子展開過什麽行動呢?有沒有進行過搜查?”


    在說出個人見解之前,村川想先了解一番情況。


    “粗略地展開過一些搜查行動。情況很複雜,畢竟是件四十年前的案子了。”


    “而且估計早就定案了吧?”


    “是的。這種被深埋了四十年的記憶突然在某天復甦過來的事,現實中可能發生嗎?”


    “這個嘛,這樣的事倒的確有可能,但是否該採信值得商榷一番,更何況是要用它來做刑事審判的材料,算是一場賭博了。雖然記憶並非我的專業研究領域,但原理我還是知道的。所謂的記憶其實就是一種通過大腦神經的微弱電流。當遭遇會威脅生命的巨大精神壓力時,大腦中控製電流的閘刀會自然落下,這也是人類一種下意識的防衛機製。這種時候,記憶就會被封印。不過事情過去之後,被封印的記憶因為某個契機而逐漸恢復的事例也並非完全沒有。那位女性對那件事的記憶是否鮮明呢?”


    “對於某些部分可說是鮮明得出奇。比如嗅到的血腥味兒、屍體倒在兩條鐵軌之間,還有河合民夫當時的衣著這類。她甚至清楚地記得從河合民夫斷開的脖頸間滴落的鮮紅血液是如何逐漸染紅他身上的白衣服的……”


    “白衣服?”村川問道,“她很清楚地提到了這一點?”


    “是的。”吉敷回答道。


    “被害的河合父女倒在兩條礦車軌道之間?”村川問。


    “是的。”吉敷答。


    “這可真夠奇特的,感覺和艾琳·富蘭克林的案子有些相似。”


    “什麽意思?”


    “嗯,你來之前……”村川吃力地站起身,走到書架前,從架子上抽出一本資料,“聽說你要過來,我就預先把它找了出來。”


    “這是什麽?”


    “恩田事件的部分鑑定資料。這就是被害者河合民夫死時的樣子。”


    村川遞來一張老照片,是張已經微微泛黃的黑白照片,拍著死人脖頸的切斷麵。身子下方的積雪被血染得顏色很深。無頭屍體的身子下麵露出小孩身體的一部分。照片上的景象簡直慘不忍睹。


    “留在我手上的照片不多,隻有兩張,拍的都是河合民夫。”


    村川又遞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是以俯視角度拍的。吉敷看後輕聲驚呼。


    “不是白色的!”


    “對吧?河合民夫當時穿的衣服並不是白色的。雖然無法從黑白照片上判斷出準確的顏色來,但肯定不可能是白色的。”


    “的確……確實不是白的。”吉敷喃喃道。


    “嗯。還有,這張照片拍下了一部分軌道,看到了嗎?礦車的軌道。”


    “嗯,看到了。”


    “這張把兩條軌道都拍下來了。”


    “的確。”


    照片一角,距離屍體稍稍有些距離的地方有兩條平行的軌道。


    “事實上,河合父女倒在軌道旁邊,並非鐵軌之間。”


    “嗯,是的。”吉敷吃了一驚,逕自嘆息不已。通子在來信裏一口咬定,說河合父女都倒在兩條軌道之間。對她而言,那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事實,心裏沒有半點懷疑。


    可再仔細想想,藤倉一郎也是這麽說的,他也說河合父女倒在兩條軌道之間。


    “還有,這是從當時的報紙上剪下來的報導。報導上說,三十八歲的伐木業者河合民夫抱著六歲的女兒弘子一起慘死,屍體倒在兩條礦車軌道之間。這篇報導有誤。”


    “原來如此。”


    這一點同樣令人吃驚。吉敷沉默了片刻,他無法在短時間內想清楚這一連串事件究竟意味著什麽。


    “報導裏有沒有提死者衣服的顏色?”


    “沒有。”


    “是嗎?但是……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或者說,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吉敷問道。


    “從事實推測……但這也不過是我個人的見解。或許這位女性實際並沒到過現場。她是案發後去了現場,那時的視覺記憶加上從報紙雜誌上看到的相關報導、相關描述在她的大腦中被重新組合,讓她產生一種自己曾實際經歷過的錯覺。事實很有可能就是這樣。”


    巨大的衝擊令吉敷再也說不出一個字來。


    2


    “我懷疑這是一例典型的‘虛假記憶症’病例,英文叫‘false memory syndrome’。這是一種本人並無惡意,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說謊的情況下把虛假事實錯當成事實,並講述出來的精神障礙症。之前也曾有過因目擊者患有這種病而做出虛假證詞,從而大大影響搜查的案例。”


    “哦……那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出現虛假記憶的原因有很多。他人的強迫、誘導,或是反覆灌輸錯誤信息,再或者是精神壓力,性方麵的因素同樣可能成為導火線。這位女性說兇手其實是她父親,對吧?”


    “是的。”


    “如此看來,原因可能是她潛意識中對義親的憎恨或畏懼心理在發揮作用。嗯,很有可能就是這樣。”


    “之所以會憎恨父親,大概是父親能力欠缺導致長期生活困難,或是父母極好賭博這類的事吧……”


    嘴上這樣說著,吉敷心裏卻想起自己曾和加納鬱夫說過完全相反的話。


    “嗯,有這種可能,但造成這麽嚴重的後果應該是更加壓抑的事才對。絕對無法對他人道明的秘密,比如性虐待或遭到父親強暴之類的。”


    吉敷暗忖,通子身上會發生這種事嗎——


    “那有沒有可能源自他人的強迫呢?比如他人有意圖地灌輸虛假記憶之類?從念幼兒園時起……”


    “應該不會。他人強迫常發生在挖掘封印記憶時,是一種精神強迫,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催眠療法了。雖然也有施以催眠術,短時間內喚醒藏在潛意識底層的記憶的成功案例,但這種方法大多都以失敗告終。有時患者為了回應心理諮詢師,會在不知不覺間創造出記憶來。又因為事前得到過心理諮詢師這類專家的保證,所以事後信以為真。在精神療法盛行的美國,這種虛假記憶層出不窮,將它用於案件審判導致犯下大錯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哦?您能舉個例子嗎?”和刑事案件有關的事,吉敷自然很感興趣。


    “曾經有過這麽一件事。”


    村川喝了口茶,開始了講述。


    “這個案例發生在一九八九年的舊金山。一位名叫艾琳·富蘭克林的二十九歲女性在看到女兒和朋友在家中玩耍時,突然想起曾在二十年前目擊過一起兇殺案,便向舊金山警局報了案。她說二十年前的秋天,她親眼看到她的朋友——一個名叫蘇珊·內鬆的女孩兒——坐在樹樁上時,一名男子走到蘇珊身後,突然舉起石塊,猛地向蘇珊頭部砸去。她當時甚至聽到了蘇珊的哀鳴和頭骨碎裂的聲音。艾琳還說,案發地附近有三棵很細的樹,旁邊有一條未鋪柏油的土路。遭到襲擊後蘇珊和屁股下麵的墊子一起落下,她手指上戴的銀戒指和金印第安指環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最終,艾琳向警方告發,說兇手就是她的父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淚流不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島田莊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島田莊司並收藏淚流不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