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恩田外套上的血,並不是在行兇時沾上的?”
據井仿佛如夢初醒。
“血那麽少,當然不是了。”
據井聞言不斷地點頭。
“能有你這位現場搜查老手的這句話,我也就放心了。”
吉敷不禁在心裏感嘆,之前你一直主張恩田是冤枉的,其實心裏根本就不確定嗎?
“當時姬安警署的那些警察,難道就不明白這一點嗎?”
聽到據井的問題,吉敷稍稍猶豫了一下。
“除了峰脅之外,其他人應該很清楚這一點。”
據井沉默不語,臉上的表情極為複雜。那表情仿佛在說,既然如此,他們又為何絕口不提呢?警察身為法律的使者,又怎會做出這種事來?
吉敷說道:“就我個人來看,行兇之後,兇手首先考慮的應該是洗淨麵部和雙手。兇手將河合的人頭和兇器帶走,洗淨血跡後扔在附近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兇手身上穿著長外套之類的上衣,而水邊又人跡罕至的話,為了保暖,或許會繼續穿一夜。但到了第二天早晨,必定會將衣服扔掉。衣服上沾了那麽多血,根本不可能再穿下去。”
“的確如此。”
“就算兇手脫下河合的衣服穿在身上,也必須在回到有人的地方前,把沾有血跡的衣服扔掉。雖然最好能找到那件衣服,但事到如今,估計也不太可能了。案發之後,警方也曾在姬安嶽裏展開過徹底搜查。”
“是的。不過當時警方認為恩田把河合的人頭埋在了土裏,所以才在現場附近展開搜查的。”
“搞不好那時查出過什麽來呢……”
“可能查出什麽?”
“如果在那附近有水源的話,水源附近或許會留有血痕或沾血的衣服之類的東西。你是否知道些情況?”
“記得控方提供的資料上並沒有提到過這些。”
“是嗎?我知道了。請允許我記錄下做這份屍體鑑定的老師的姓名和大學名字。還有,你這裏是否留有做精神鑑定的老師的姓名和所屬大學的資料?”
“嗯,有,請稍等片刻。”
據井站起身來,再次走進自己的房間。吉敷掏出筆記本,記錄下屍體鑑定者的姓名和大學名字。是位北海道大學的教授。
“在這裏。這是份複印件,不嫌棄的話,你拿去好了。”
據井遞過來一張紙,上邊並排寫著三個人的名字,同時還有大學的名字和電話號碼。吉敷把紙對摺了一下,夾進筆記本,揣回懷裏。
“好了,我也差不多該告辭了。”說罷,吉敷站起身來,“真是給你添了不少麻煩。我還想順道到案發時恩田幸吉殺雞的河畔邊,還有恩田的兒子媳婦經營的那家小吃店去一趟,能麻煩你指個路嗎?”
“沒問題。那地方要一直往林木町那邊走……”據井突然一臉沉思狀。
“兩個地方都是嗎?”
“對,那兩個地方離得很近。順著剛才你來的路往回走,沿北上川右轉,一直往上遊走。嗯……過了地方法院之後,路就好找了。幹脆我和你一起出門吧,我正好要到地方法院去一趟,就陪你走一程吧。過了地方法院之後就沒有岔路了。請你稍等一下,我去拿一下包。”
據井抱起厚厚一撂鑑定書,矮小的身影再次匆匆消失在屏風後麵。沒過多久,就見他夾著個律師常用的黑色皮包回來了。
兩人並肩走過接待處的女孩身旁時,那女孩沖據井叫了聲“老師”。見他們兩人有事要談,吉敷逕自走到電梯前。
“讓您久等了。”
過了一會兒,據井匆匆忙忙追了上來。兩人並肩走進破舊的電梯。隻是兩人同乘,電梯裏就已顯得擁擠狹窄。
“每天都這麽忙嗎?”
吉敷打算和律師閑聊兩句,於是問了個沒什麽意義的問題。
“差不多吧,確實挺忙的,整天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
“總是同時處理好幾件工作嗎?”
“你是指案件?”
“對。”
“刑事的、民事的,林林總總,現在手頭大概有三十件左右吧。”
“三十件?!”
聽到吉敷如此吃驚,據井自己反而被嚇了一跳。
“這沒什麽,多的時候,可能要同時處理五十件案子。”
“那,其中有多少刑事案件呢?”
“刑事案件倒是不多,眼下手上就隻有幾起而已。在小地方工作,大多是小案子。我今年已經四十七了,恩田這件案子是從終審時接手的,後來又參與重審申請。出席最高法院的小法庭時被告卻沒有被傳喚出庭,當時還真嚇了我一跳。這樣的刑事案件,我還是頭一次遇上。”
據井的語氣聽起來極為坦誠。很明顯,他已經對吉敷敞開了心扉。聽說他今年四十七了,吉敷吃了一驚。據井的樣子看起來根本不像四十七歲的人。
走出據井的事務所,沒過多久就到了盛岡地方法院。稍走幾步便能看到盛岡舊城址的石壁,在石壁邊左拐,走一會兒就是地方法院。城址公園對麵是盛岡東警署,旁邊則是縣警局。通子家在城的右側,而照據井的說法,恩田幸吉的店似乎是在城的左邊。
“你這事務所還真是選對地方了呢。”吉敷打算客套兩句。
“哪裏,換作在東京,或許的確如此,但這裏畢竟是鄉下,所有店鋪、公司都集中在這一帶,都離得很近。”說完,據井扭過頭來問吉敷,“你這是頭一次來盛岡嗎?”
“不是,以前來過幾次。”
早就料到對方會如此詢問,吉敷的回答沒有絲毫猶豫。回答完,他突然想起盛岡警署裏一個姓菊池的刑警也曾這樣問過。
吉敷想起了菊池,雖然已經很久沒見了,但畢竟也還算認識一個這個鎮上的警察。之前一直沒想起來。盡管警察大多和吉敷有些別扭,菊池卻對自己有幾分好感。或許該去和他敘敘舊,興許他還能幫自己一把——
讓自己與他相識的那件案子是什麽時候的事來著?應該是在釧路廣裏的事件之後吧。是在抵達上野車站的新幹線裏發現了一具中學教師的屍體。對了,是在釧路一案的第二年。如此說來,那就是昭和六十一年(一九八六年)了。這麽多年沒見,也不知菊池是否還在盛岡署。
3
吉敷並不認為去見菊池會對解決恩田事件有什麽直接的幫助。雖然記得不太真切,但菊池似乎說過,他生於昭和三十一年(一九 五六年)。這個年齡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恩田事件。
不過認識一個盛岡署內部的人,就能了解到當時的警方記錄,這是律師所無法做到的,可以說是刑警的優勢。如果菊池依然還留在署裏的話。他與吉敷不大相同,估計已經升官,或許能給自己行個方便。這是吉敷心中最為期待的一點。
據井仿佛如夢初醒。
“血那麽少,當然不是了。”
據井聞言不斷地點頭。
“能有你這位現場搜查老手的這句話,我也就放心了。”
吉敷不禁在心裏感嘆,之前你一直主張恩田是冤枉的,其實心裏根本就不確定嗎?
“當時姬安警署的那些警察,難道就不明白這一點嗎?”
聽到據井的問題,吉敷稍稍猶豫了一下。
“除了峰脅之外,其他人應該很清楚這一點。”
據井沉默不語,臉上的表情極為複雜。那表情仿佛在說,既然如此,他們又為何絕口不提呢?警察身為法律的使者,又怎會做出這種事來?
吉敷說道:“就我個人來看,行兇之後,兇手首先考慮的應該是洗淨麵部和雙手。兇手將河合的人頭和兇器帶走,洗淨血跡後扔在附近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兇手身上穿著長外套之類的上衣,而水邊又人跡罕至的話,為了保暖,或許會繼續穿一夜。但到了第二天早晨,必定會將衣服扔掉。衣服上沾了那麽多血,根本不可能再穿下去。”
“的確如此。”
“就算兇手脫下河合的衣服穿在身上,也必須在回到有人的地方前,把沾有血跡的衣服扔掉。雖然最好能找到那件衣服,但事到如今,估計也不太可能了。案發之後,警方也曾在姬安嶽裏展開過徹底搜查。”
“是的。不過當時警方認為恩田把河合的人頭埋在了土裏,所以才在現場附近展開搜查的。”
“搞不好那時查出過什麽來呢……”
“可能查出什麽?”
“如果在那附近有水源的話,水源附近或許會留有血痕或沾血的衣服之類的東西。你是否知道些情況?”
“記得控方提供的資料上並沒有提到過這些。”
“是嗎?我知道了。請允許我記錄下做這份屍體鑑定的老師的姓名和大學名字。還有,你這裏是否留有做精神鑑定的老師的姓名和所屬大學的資料?”
“嗯,有,請稍等片刻。”
據井站起身來,再次走進自己的房間。吉敷掏出筆記本,記錄下屍體鑑定者的姓名和大學名字。是位北海道大學的教授。
“在這裏。這是份複印件,不嫌棄的話,你拿去好了。”
據井遞過來一張紙,上邊並排寫著三個人的名字,同時還有大學的名字和電話號碼。吉敷把紙對摺了一下,夾進筆記本,揣回懷裏。
“好了,我也差不多該告辭了。”說罷,吉敷站起身來,“真是給你添了不少麻煩。我還想順道到案發時恩田幸吉殺雞的河畔邊,還有恩田的兒子媳婦經營的那家小吃店去一趟,能麻煩你指個路嗎?”
“沒問題。那地方要一直往林木町那邊走……”據井突然一臉沉思狀。
“兩個地方都是嗎?”
“對,那兩個地方離得很近。順著剛才你來的路往回走,沿北上川右轉,一直往上遊走。嗯……過了地方法院之後,路就好找了。幹脆我和你一起出門吧,我正好要到地方法院去一趟,就陪你走一程吧。過了地方法院之後就沒有岔路了。請你稍等一下,我去拿一下包。”
據井抱起厚厚一撂鑑定書,矮小的身影再次匆匆消失在屏風後麵。沒過多久,就見他夾著個律師常用的黑色皮包回來了。
兩人並肩走過接待處的女孩身旁時,那女孩沖據井叫了聲“老師”。見他們兩人有事要談,吉敷逕自走到電梯前。
“讓您久等了。”
過了一會兒,據井匆匆忙忙追了上來。兩人並肩走進破舊的電梯。隻是兩人同乘,電梯裏就已顯得擁擠狹窄。
“每天都這麽忙嗎?”
吉敷打算和律師閑聊兩句,於是問了個沒什麽意義的問題。
“差不多吧,確實挺忙的,整天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
“總是同時處理好幾件工作嗎?”
“你是指案件?”
“對。”
“刑事的、民事的,林林總總,現在手頭大概有三十件左右吧。”
“三十件?!”
聽到吉敷如此吃驚,據井自己反而被嚇了一跳。
“這沒什麽,多的時候,可能要同時處理五十件案子。”
“那,其中有多少刑事案件呢?”
“刑事案件倒是不多,眼下手上就隻有幾起而已。在小地方工作,大多是小案子。我今年已經四十七了,恩田這件案子是從終審時接手的,後來又參與重審申請。出席最高法院的小法庭時被告卻沒有被傳喚出庭,當時還真嚇了我一跳。這樣的刑事案件,我還是頭一次遇上。”
據井的語氣聽起來極為坦誠。很明顯,他已經對吉敷敞開了心扉。聽說他今年四十七了,吉敷吃了一驚。據井的樣子看起來根本不像四十七歲的人。
走出據井的事務所,沒過多久就到了盛岡地方法院。稍走幾步便能看到盛岡舊城址的石壁,在石壁邊左拐,走一會兒就是地方法院。城址公園對麵是盛岡東警署,旁邊則是縣警局。通子家在城的右側,而照據井的說法,恩田幸吉的店似乎是在城的左邊。
“你這事務所還真是選對地方了呢。”吉敷打算客套兩句。
“哪裏,換作在東京,或許的確如此,但這裏畢竟是鄉下,所有店鋪、公司都集中在這一帶,都離得很近。”說完,據井扭過頭來問吉敷,“你這是頭一次來盛岡嗎?”
“不是,以前來過幾次。”
早就料到對方會如此詢問,吉敷的回答沒有絲毫猶豫。回答完,他突然想起盛岡警署裏一個姓菊池的刑警也曾這樣問過。
吉敷想起了菊池,雖然已經很久沒見了,但畢竟也還算認識一個這個鎮上的警察。之前一直沒想起來。盡管警察大多和吉敷有些別扭,菊池卻對自己有幾分好感。或許該去和他敘敘舊,興許他還能幫自己一把——
讓自己與他相識的那件案子是什麽時候的事來著?應該是在釧路廣裏的事件之後吧。是在抵達上野車站的新幹線裏發現了一具中學教師的屍體。對了,是在釧路一案的第二年。如此說來,那就是昭和六十一年(一九八六年)了。這麽多年沒見,也不知菊池是否還在盛岡署。
3
吉敷並不認為去見菊池會對解決恩田事件有什麽直接的幫助。雖然記得不太真切,但菊池似乎說過,他生於昭和三十一年(一九 五六年)。這個年齡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恩田事件。
不過認識一個盛岡署內部的人,就能了解到當時的警方記錄,這是律師所無法做到的,可以說是刑警的優勢。如果菊池依然還留在署裏的話。他與吉敷不大相同,估計已經升官,或許能給自己行個方便。這是吉敷心中最為期待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