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出人意料的情況對恩田幸吉而言,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好處。藤倉兄弟如今正在接受釧路廣裏事件的審訊,兄弟二人均被收監。在這種狀態下,他們是不可能供出有關恩田事件的實情的。不過他們或許對警方和檢察官懷恨在心,如果幼年時的那番目擊證詞是他們在陷入不利局麵時受警察和檢察官脅迫才供出的話,此時翻供應該正是兄弟二人求之不得的。另外,雖然事情因人而異,可大可小,但一旦在法庭上推翻之前的證詞,就有犯下偽證罪的危險。
“怎麽回事?”據井問道。
“他們是另一起發生在釧路的案件的被告,眼下正被收監關押在劄幌的拘留所裏。案子正在控訴審訊中。”
“兄弟倆一塊兒嗎?”
“是的。”
“釧路廣裏,那是件——”
“是件死刑案。”
“謀殺嗎?”
“是的。”
“同為主犯嗎?”
“是的。”
“主謀是誰?”
“是哥哥。”
“殺的什麽人?”
“各自的妻子。”
“把妻子……那,一審判決是怎樣的?”
“一郎死刑,次郎無期。”
“死刑……”
據井似乎大受打擊,那表情仿佛在說怎麽會有這樣的事。孩提時代曾經目擊過兇殺現場的人,成年後自己被判處死刑。仿佛中了恩田的詛咒一樣,是因果報應嗎?
“釧路廣裏,記得以前似乎聽說過。哦,是這麽一回事啊……釧路廣裏和恩田……倒也算得上有緣啊。這兩件案子之間是否存在什麽聯繫呢?”
吉敷也正在考慮這一點。當然了,吉敷的擔心是通過通子想到的。當釧路廣裏事件中的藤倉兄弟的名字出現時,吉敷便有一陣強烈的不祥預感。這件事,莫不會和通子有關吧——
“不過,我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老天爺對誰都不會虧欠的。”據井開口說道,“恩田之所以會成為死刑犯,其中也有這對藤倉兄弟作偽證的原因。昭和四十七年(一九七二年),兩人出庭作證時都已成年。如今老天爺來核對帳目了,一個死刑一個無期啊……他們兩個人是否有蒙冤的可能呢?”
“他們兩人是不可能蒙冤的。”吉敷斷言道。這種事根本不可能。
“不管怎樣,現在已經查明他們兩人身在何處。隻要到劄幌的拘留所走上一遭,就能見到他們二人了。可是,他們倆如今是否願意出庭作證,講述當時的事實呢?”
“這一點我也不敢肯定,但可能性至少比峰脅大。在這裏我必須提醒你,最好不要提起我的名字,因為之前逮捕他們倆的人就是我。”吉敷說道。
“哦,原來如此。”說著,據井點了點頭。
吉敷心裏其實是在顧慮通子的事。通子幼年時曾因過失殺害了藤倉三兄弟中的老三。他們以此要挾,將通子捲入到釧路廣裏的案件當中。那件事是在什麽時候發生的?記得通子說是在小學二年級的夏天,昭和三十三年。恩田的案子比通子過失殺人還要早上兩年,這兩件案子之間應該沒有什麽聯繫。
然而,通子還說過因自己的過失使藤倉中毒時,他的兩個哥哥也在場,隻有藤倉姐弟中年紀最大的大姐不在。如此一來,藤倉家的一郎、次郎既是恩田事件的第一發現者,同時還目睹了通子的過失殺人。這的確讓人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們曾經親眼目睹兩起死亡事件,最後自己也犯下殺人的罪行。在吉敷的刑警生涯中,也曾經遇到過這種總與他人之死有因緣瓜葛的人。說得直截了當一些,通子便是其中一例。
不管怎麽說,吉敷最擔心的,還是通子與恩田事件是否有關聯。如果這件事也是藤倉兄弟要挾通子的理由,那就再糟糕不過了。不過這種事估計不大可能,昭和三十三年,通子還隻有六歲。就算那時她已經和藤倉兄弟有所往來,但以她當時的年齡來看,應該不會跑到姬安嶽裏去玩。
然而這一切都隻是猜想,是種希冀。事情的真相,隻能靠當麵詢問才能得知。
“據井律師,你要去劄幌一趟嗎?”吉敷問道,心中早已有了去走上一遭的想法。
“這個嘛……”據井想了想說,“我會考慮一下的。”
“是最好能把目擊證詞完全推翻嗎?”
“話雖如此,但就算他們說了實話,我們這邊也錄下了口供,法院那邊也未必會採信。而且從現實角度出發,估計他們是不會說的吧。”
吉敷點了點頭,對方所說不無道理。不能為了這種不確定的事隨意花銷路費,這正是社會精英人士的觀點。這種事還會關係到他們的生活。
吉敷的看法卻有所不同。他曾多次從貌似無意義的詢問中找尋到重要提示。所謂金沙,全都埋藏在一眼看去隻有沙子的沙堆中。要是從一開始就認定這次來見據井隻會是白跑一趟而就此放棄的話,自己也就無從得知藤倉兄弟的事了。
“那就由我去和他們見麵好了。如果他們說了什麽與之前不同的情況,我會及時轉告你的。”
明知這是給自己找事,吉敷還是如此說道。
“如果你願意幫我這個忙的話……”
據井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但我不可能即刻動身,畢竟我也還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嗯,這我理解。”
“另外還有幾個問題想請教您。”時機已成熟,吉敷趁熱打鐵,說明來意。如此一來,據井也就無路可退了。“被害者身上的傷口多不多?大致都在哪些部位?”
據井有些猶豫,但還是立刻答道:“傷口很多,都很嚴重。臉上、胸口、背上,到處都是。”
“三個人都是嗎?”
“小孩的屍體相對好些,隻有胸口和腹部有兩處傷。她的父母都比較嚴重,簡直慘不忍睹。小孩父親的人頭不見了,母親的臉頰上被狠狠劃了一刀,深可見骨。”
“是刺傷,還是劃傷……”
“都有,而且都很重,兇手手段殘暴。估計就在麵對孩子時,多少有了那麽一點慈悲之心。”
“是因為害怕吧。因為小孩不知道自己會被殺掉,沒有表現出恐懼心理。頸部受傷了嗎?”
“受傷了。”
“是夫婦中的哪一位?”
“應該是兩位都有吧。”
“那父親是在頭部被切下之前受的傷嗎?”
“我想應該是吧。”
“有屍檢鑑定書嗎?”
“有。”
“能讓我看一下嗎?”
“嗯,這倒無妨。請稍候片刻。”
正如預料中的那樣,據井並未表現出迷惑,直接站起身來朝屏風後麵走去。吉敷保持著先前的姿勢,一動不動地等著。
“怎麽回事?”據井問道。
“他們是另一起發生在釧路的案件的被告,眼下正被收監關押在劄幌的拘留所裏。案子正在控訴審訊中。”
“兄弟倆一塊兒嗎?”
“是的。”
“釧路廣裏,那是件——”
“是件死刑案。”
“謀殺嗎?”
“是的。”
“同為主犯嗎?”
“是的。”
“主謀是誰?”
“是哥哥。”
“殺的什麽人?”
“各自的妻子。”
“把妻子……那,一審判決是怎樣的?”
“一郎死刑,次郎無期。”
“死刑……”
據井似乎大受打擊,那表情仿佛在說怎麽會有這樣的事。孩提時代曾經目擊過兇殺現場的人,成年後自己被判處死刑。仿佛中了恩田的詛咒一樣,是因果報應嗎?
“釧路廣裏,記得以前似乎聽說過。哦,是這麽一回事啊……釧路廣裏和恩田……倒也算得上有緣啊。這兩件案子之間是否存在什麽聯繫呢?”
吉敷也正在考慮這一點。當然了,吉敷的擔心是通過通子想到的。當釧路廣裏事件中的藤倉兄弟的名字出現時,吉敷便有一陣強烈的不祥預感。這件事,莫不會和通子有關吧——
“不過,我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老天爺對誰都不會虧欠的。”據井開口說道,“恩田之所以會成為死刑犯,其中也有這對藤倉兄弟作偽證的原因。昭和四十七年(一九七二年),兩人出庭作證時都已成年。如今老天爺來核對帳目了,一個死刑一個無期啊……他們兩個人是否有蒙冤的可能呢?”
“他們兩人是不可能蒙冤的。”吉敷斷言道。這種事根本不可能。
“不管怎樣,現在已經查明他們兩人身在何處。隻要到劄幌的拘留所走上一遭,就能見到他們二人了。可是,他們倆如今是否願意出庭作證,講述當時的事實呢?”
“這一點我也不敢肯定,但可能性至少比峰脅大。在這裏我必須提醒你,最好不要提起我的名字,因為之前逮捕他們倆的人就是我。”吉敷說道。
“哦,原來如此。”說著,據井點了點頭。
吉敷心裏其實是在顧慮通子的事。通子幼年時曾因過失殺害了藤倉三兄弟中的老三。他們以此要挾,將通子捲入到釧路廣裏的案件當中。那件事是在什麽時候發生的?記得通子說是在小學二年級的夏天,昭和三十三年。恩田的案子比通子過失殺人還要早上兩年,這兩件案子之間應該沒有什麽聯繫。
然而,通子還說過因自己的過失使藤倉中毒時,他的兩個哥哥也在場,隻有藤倉姐弟中年紀最大的大姐不在。如此一來,藤倉家的一郎、次郎既是恩田事件的第一發現者,同時還目睹了通子的過失殺人。這的確讓人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們曾經親眼目睹兩起死亡事件,最後自己也犯下殺人的罪行。在吉敷的刑警生涯中,也曾經遇到過這種總與他人之死有因緣瓜葛的人。說得直截了當一些,通子便是其中一例。
不管怎麽說,吉敷最擔心的,還是通子與恩田事件是否有關聯。如果這件事也是藤倉兄弟要挾通子的理由,那就再糟糕不過了。不過這種事估計不大可能,昭和三十三年,通子還隻有六歲。就算那時她已經和藤倉兄弟有所往來,但以她當時的年齡來看,應該不會跑到姬安嶽裏去玩。
然而這一切都隻是猜想,是種希冀。事情的真相,隻能靠當麵詢問才能得知。
“據井律師,你要去劄幌一趟嗎?”吉敷問道,心中早已有了去走上一遭的想法。
“這個嘛……”據井想了想說,“我會考慮一下的。”
“是最好能把目擊證詞完全推翻嗎?”
“話雖如此,但就算他們說了實話,我們這邊也錄下了口供,法院那邊也未必會採信。而且從現實角度出發,估計他們是不會說的吧。”
吉敷點了點頭,對方所說不無道理。不能為了這種不確定的事隨意花銷路費,這正是社會精英人士的觀點。這種事還會關係到他們的生活。
吉敷的看法卻有所不同。他曾多次從貌似無意義的詢問中找尋到重要提示。所謂金沙,全都埋藏在一眼看去隻有沙子的沙堆中。要是從一開始就認定這次來見據井隻會是白跑一趟而就此放棄的話,自己也就無從得知藤倉兄弟的事了。
“那就由我去和他們見麵好了。如果他們說了什麽與之前不同的情況,我會及時轉告你的。”
明知這是給自己找事,吉敷還是如此說道。
“如果你願意幫我這個忙的話……”
據井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但我不可能即刻動身,畢竟我也還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嗯,這我理解。”
“另外還有幾個問題想請教您。”時機已成熟,吉敷趁熱打鐵,說明來意。如此一來,據井也就無路可退了。“被害者身上的傷口多不多?大致都在哪些部位?”
據井有些猶豫,但還是立刻答道:“傷口很多,都很嚴重。臉上、胸口、背上,到處都是。”
“三個人都是嗎?”
“小孩的屍體相對好些,隻有胸口和腹部有兩處傷。她的父母都比較嚴重,簡直慘不忍睹。小孩父親的人頭不見了,母親的臉頰上被狠狠劃了一刀,深可見骨。”
“是刺傷,還是劃傷……”
“都有,而且都很重,兇手手段殘暴。估計就在麵對孩子時,多少有了那麽一點慈悲之心。”
“是因為害怕吧。因為小孩不知道自己會被殺掉,沒有表現出恐懼心理。頸部受傷了嗎?”
“受傷了。”
“是夫婦中的哪一位?”
“應該是兩位都有吧。”
“那父親是在頭部被切下之前受的傷嗎?”
“我想應該是吧。”
“有屍檢鑑定書嗎?”
“有。”
“能讓我看一下嗎?”
“嗯,這倒無妨。請稍候片刻。”
正如預料中的那樣,據井並未表現出迷惑,直接站起身來朝屏風後麵走去。吉敷保持著先前的姿勢,一動不動地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