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久之,家中積蓄雖日漸充盈,妻子的身體卻漸漸衰弱。丈夫為此十分擔心,妻子卻總說沒事。每當生活費告急之時,她就會默默走進小屋,織起布來。
終於,丈夫忍不住冒著觸犯禁忌的危險,輕輕打開了小屋的房門,朝屋裏張望了一眼。隻見屋裏有隻仙鶴,正一根接一根地從自己身上拔下羽毛,放到織機上織成絹布。
仙鶴也發現了闖入小屋的男子,人與鶴呆呆互望。最後仙鶴先回過神來,走到丈夫身邊,說既然秘密已經泄露,自己也就無法繼續留在人世。仙鶴必須回到自己的世界,卻無法帶走孩子和丈夫。
說完,仙鶴拍著已經沒有多少羽毛的翅膀,飛上夜幕降臨的天空,朝著山頂一路飛去,留下哀嘆不已的丈夫。後來孩子被寄養到其他人家,男子因過於傷心而病死。故事最後再次以悲劇收場。
麻衣子說,其實人世間有些女子是不能結婚的。仔細想想也會發現,麻衣子講述的故事中不能結婚的確實總是女子一方。男的都是些普通人,女的卻並非人類。
之後,通子和麻衣子還是時常一起喝茶。在通子看來,喝茶對麻衣子而言似乎是一種祈禱方式。每次一到喝茶時間,平時喜歡熱鬧的麻衣子就會變得一言不發。她那副樣子,看上去就如同是在虔心祈禱著什麽一樣。
一天夜裏,通子在去洗手間的路上聽到從麻衣子屋裏傳出了父親的說話聲。雖然聽不清他究竟在說什麽,但兩人的交談似乎已經持續了很久。
去完洗手間回房的路上,通子正好撞見父親。父親腳步匆匆地朝自己這邊走來,他平日裏並不是個性急腳快之人,看到這樣的光景,通子不禁心生疑惑,條件反射地躲到柱子背後,想要看個究竟。通子剛藏好,就見有人追上了父親。剛開始時通子還以為那人是母親,但在人影穿過燈光的剎那,浮現在通子眼中的卻是麻衣子的麵容。
緊接著,就聽到麻衣子喊道:“等等,加納老爺。”
這是通子第一次聽到麻衣子叫父親。親耳聽到麻衣子叫出“加納”這個姓氏,通子才第一次有了“麻衣子究竟是個外人”的實感。
聽到麻衣子的呼喚,父親卻並沒有回頭,反而加快腳步一臉憤怒地穿過走廊,留下麵如死灰的麻衣子呆呆地站在走廊上,怔怔地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
當時的通子自然無法猜到兩人間發生了什麽,即便用上現在的思維能力,也隻能憑空想像一番。估計當時父親和麻衣子在屋裏說了些什麽,但談話破裂了,於是憤怒的父親丟下麻衣子逕自回房。盡管麻衣子起身追到走廊上,最後還是隻得放棄。
後來父親從未提起過當時他們談了些什麽,所以通子一直沒能徹底弄明白。不過,她手中還有一些可供推測的要素。
幾天後,通子在廚房看到母親生火做飯時燒掉了幾張薄薄的白紙。雖然通子隻不過是偶然瞥了一眼,但還是看清了那是宣紙。看到通子的母親立刻沖向她,拽著她的手,把她一把拉到灶台前的墊板上。那地方不管從廚房門口還是從庭院望進來,都是一處死角。
“通子,你可是媽媽我的孩子哦。”母親突然說了這麽一句話。
通子手足無措,她實在搞不明白,母親為何會突然說這種話。
隨後母親臉色大變,說話聲調提高,兩隻手不停地發抖,滿臉通紅,很明顯發生過些什麽事。母親的情緒異常激動,但通子那時還隻是一個孩子,怎麽可能猜得透這其中的緣由。
“不管別人說什麽,你都是媽媽我的孩子,聽到沒有?明白了嗎?”
母親惡狠狠地說了一通,之後又莫名其妙地發起火來,怒氣沖沖地沖通子吼道:“聽到沒有?你是我的孩子,知道嗎?知道就點頭答應一聲,快點!”
她的聲音是如此歇斯底裏,幾乎是帶著尖叫說完的。這真是鄉下女人的悲哀,每當母親感到緊張焦慮的時候,就必定會大發雷霆。她覺得,隻要動怒,大喊一通,對方就會下意識地向自己屈服,乖乖聽命於自己。除此之外,她似乎沒有其他辦法了。雖然這樣的做法隻會在通子心中產生相反的效果,但她還是每次都會點頭答應,讓母親產生一種女兒乖乖聽話的錯覺。那天也不例外。
“你知道嗎,通子?這個世上到處都有壞人,那些壞人整天滿臉堆笑,淨揀好聽的話說,事實上根本沒安好心,你可千萬別讓他們給騙了。這世上最心疼通子的人是媽媽我,你明白嗎?明白了就點頭,快點兒。”
通子點頭“嗯”了一聲。她必須這麽做。母親的情緒異常激動,如果通子默不做聲,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
母親當時究竟在廚房裏幹嗎,她的情緒為什麽會如此激動?直到三十七歲之前,這件事對通子而言都是個不解之謎。現在通子才終於明白,原因就出在麻衣子身上。這一結果,卻又令通子感到不寒而慄。
出於各種原因,也包括通子的願望在內,麻衣子當時正想方設法留在家裏。但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如果隻是採取一些尋常辦法,估計還是沒法留下。母親德子為了把麻衣子趕出去,硬逼著他和那個生田結婚。想要頂住母親的這一波進攻,就必須先把這場婚事徹底弄砸。而更為艱苦的抗戰還在後邊。
通子估計,麻衣子在設法籠絡父親的同時,也向母親德子發動了書信攻勢。至於內容,恐怕都是一些帶有恐嚇性質的文字。或許麻衣子在信裏說,如果繼續讓她相親,她就把加納家那些見不得人的事都公之於眾之類的話。
這種信件麻衣子應該不止寫了一封,而當時母親扔進灶台裏燒掉的應該就是其中之一。那封信是麻衣子用她最擅長的毛筆在宣紙上寫成的,而母親把信燒掉的時候,正巧被通子撞見了。
在與母親不斷抗爭的同時,麻衣子又對通子之父鬱夫採取懷柔政策。也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成為加納家的正室夫人。這樣的舉動自然會惹得德子更想將其趕出門,以絕後患。加納家是容不得兩個女人同時存在的,在這一點上母親絕不會心慈手軟。
或許正是因為麻衣子提出了這樣的要求,父親才會開始疏遠她吧。父親隻不過是想納她做妾,才從東京把她接來。壓根兒就沒想過讓她做正室,這種事根本就是天方夜譚。要轉為正室,女方的娘家在當地必然要有一定的勢力,但對麻衣子而言,盛岡完全是個陌生的地方。如果把之前的德子從加納家趕走,換讓這樣一個外來女子做正室,村裏人必定會出來幹預、亂說閑話,如此一來,加納家就會顏麵盡失。
因此,通子的父親最終也選擇站到讓麻衣子結婚這一邊。事已至此,麻衣子已然成為一顆隨時會損害加納家聲譽的定時炸彈。
乍一看,麻衣子的做法似乎有些魯莽。在這樣一個舉目無親的地方,待在一個孤立無援的家裏,這場仗根本就沒有一絲勝算。然而在她心中,似乎仍堅信有一點希望。究其原因,是因為麻衣子手裏還握有通子這張王牌。
通子並非德子的女兒,她是麻衣子所生。
終於,丈夫忍不住冒著觸犯禁忌的危險,輕輕打開了小屋的房門,朝屋裏張望了一眼。隻見屋裏有隻仙鶴,正一根接一根地從自己身上拔下羽毛,放到織機上織成絹布。
仙鶴也發現了闖入小屋的男子,人與鶴呆呆互望。最後仙鶴先回過神來,走到丈夫身邊,說既然秘密已經泄露,自己也就無法繼續留在人世。仙鶴必須回到自己的世界,卻無法帶走孩子和丈夫。
說完,仙鶴拍著已經沒有多少羽毛的翅膀,飛上夜幕降臨的天空,朝著山頂一路飛去,留下哀嘆不已的丈夫。後來孩子被寄養到其他人家,男子因過於傷心而病死。故事最後再次以悲劇收場。
麻衣子說,其實人世間有些女子是不能結婚的。仔細想想也會發現,麻衣子講述的故事中不能結婚的確實總是女子一方。男的都是些普通人,女的卻並非人類。
之後,通子和麻衣子還是時常一起喝茶。在通子看來,喝茶對麻衣子而言似乎是一種祈禱方式。每次一到喝茶時間,平時喜歡熱鬧的麻衣子就會變得一言不發。她那副樣子,看上去就如同是在虔心祈禱著什麽一樣。
一天夜裏,通子在去洗手間的路上聽到從麻衣子屋裏傳出了父親的說話聲。雖然聽不清他究竟在說什麽,但兩人的交談似乎已經持續了很久。
去完洗手間回房的路上,通子正好撞見父親。父親腳步匆匆地朝自己這邊走來,他平日裏並不是個性急腳快之人,看到這樣的光景,通子不禁心生疑惑,條件反射地躲到柱子背後,想要看個究竟。通子剛藏好,就見有人追上了父親。剛開始時通子還以為那人是母親,但在人影穿過燈光的剎那,浮現在通子眼中的卻是麻衣子的麵容。
緊接著,就聽到麻衣子喊道:“等等,加納老爺。”
這是通子第一次聽到麻衣子叫父親。親耳聽到麻衣子叫出“加納”這個姓氏,通子才第一次有了“麻衣子究竟是個外人”的實感。
聽到麻衣子的呼喚,父親卻並沒有回頭,反而加快腳步一臉憤怒地穿過走廊,留下麵如死灰的麻衣子呆呆地站在走廊上,怔怔地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
當時的通子自然無法猜到兩人間發生了什麽,即便用上現在的思維能力,也隻能憑空想像一番。估計當時父親和麻衣子在屋裏說了些什麽,但談話破裂了,於是憤怒的父親丟下麻衣子逕自回房。盡管麻衣子起身追到走廊上,最後還是隻得放棄。
後來父親從未提起過當時他們談了些什麽,所以通子一直沒能徹底弄明白。不過,她手中還有一些可供推測的要素。
幾天後,通子在廚房看到母親生火做飯時燒掉了幾張薄薄的白紙。雖然通子隻不過是偶然瞥了一眼,但還是看清了那是宣紙。看到通子的母親立刻沖向她,拽著她的手,把她一把拉到灶台前的墊板上。那地方不管從廚房門口還是從庭院望進來,都是一處死角。
“通子,你可是媽媽我的孩子哦。”母親突然說了這麽一句話。
通子手足無措,她實在搞不明白,母親為何會突然說這種話。
隨後母親臉色大變,說話聲調提高,兩隻手不停地發抖,滿臉通紅,很明顯發生過些什麽事。母親的情緒異常激動,但通子那時還隻是一個孩子,怎麽可能猜得透這其中的緣由。
“不管別人說什麽,你都是媽媽我的孩子,聽到沒有?明白了嗎?”
母親惡狠狠地說了一通,之後又莫名其妙地發起火來,怒氣沖沖地沖通子吼道:“聽到沒有?你是我的孩子,知道嗎?知道就點頭答應一聲,快點!”
她的聲音是如此歇斯底裏,幾乎是帶著尖叫說完的。這真是鄉下女人的悲哀,每當母親感到緊張焦慮的時候,就必定會大發雷霆。她覺得,隻要動怒,大喊一通,對方就會下意識地向自己屈服,乖乖聽命於自己。除此之外,她似乎沒有其他辦法了。雖然這樣的做法隻會在通子心中產生相反的效果,但她還是每次都會點頭答應,讓母親產生一種女兒乖乖聽話的錯覺。那天也不例外。
“你知道嗎,通子?這個世上到處都有壞人,那些壞人整天滿臉堆笑,淨揀好聽的話說,事實上根本沒安好心,你可千萬別讓他們給騙了。這世上最心疼通子的人是媽媽我,你明白嗎?明白了就點頭,快點兒。”
通子點頭“嗯”了一聲。她必須這麽做。母親的情緒異常激動,如果通子默不做聲,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
母親當時究竟在廚房裏幹嗎,她的情緒為什麽會如此激動?直到三十七歲之前,這件事對通子而言都是個不解之謎。現在通子才終於明白,原因就出在麻衣子身上。這一結果,卻又令通子感到不寒而慄。
出於各種原因,也包括通子的願望在內,麻衣子當時正想方設法留在家裏。但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如果隻是採取一些尋常辦法,估計還是沒法留下。母親德子為了把麻衣子趕出去,硬逼著他和那個生田結婚。想要頂住母親的這一波進攻,就必須先把這場婚事徹底弄砸。而更為艱苦的抗戰還在後邊。
通子估計,麻衣子在設法籠絡父親的同時,也向母親德子發動了書信攻勢。至於內容,恐怕都是一些帶有恐嚇性質的文字。或許麻衣子在信裏說,如果繼續讓她相親,她就把加納家那些見不得人的事都公之於眾之類的話。
這種信件麻衣子應該不止寫了一封,而當時母親扔進灶台裏燒掉的應該就是其中之一。那封信是麻衣子用她最擅長的毛筆在宣紙上寫成的,而母親把信燒掉的時候,正巧被通子撞見了。
在與母親不斷抗爭的同時,麻衣子又對通子之父鬱夫採取懷柔政策。也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成為加納家的正室夫人。這樣的舉動自然會惹得德子更想將其趕出門,以絕後患。加納家是容不得兩個女人同時存在的,在這一點上母親絕不會心慈手軟。
或許正是因為麻衣子提出了這樣的要求,父親才會開始疏遠她吧。父親隻不過是想納她做妾,才從東京把她接來。壓根兒就沒想過讓她做正室,這種事根本就是天方夜譚。要轉為正室,女方的娘家在當地必然要有一定的勢力,但對麻衣子而言,盛岡完全是個陌生的地方。如果把之前的德子從加納家趕走,換讓這樣一個外來女子做正室,村裏人必定會出來幹預、亂說閑話,如此一來,加納家就會顏麵盡失。
因此,通子的父親最終也選擇站到讓麻衣子結婚這一邊。事已至此,麻衣子已然成為一顆隨時會損害加納家聲譽的定時炸彈。
乍一看,麻衣子的做法似乎有些魯莽。在這樣一個舉目無親的地方,待在一個孤立無援的家裏,這場仗根本就沒有一絲勝算。然而在她心中,似乎仍堅信有一點希望。究其原因,是因為麻衣子手裏還握有通子這張王牌。
通子並非德子的女兒,她是麻衣子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