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牟聽著海客的灜談,又聽著鄰室的女友們的歡笑聲,雀牌聲,但他不但不能融化了去,他的自我意識反覺愈見鮮明,他竟至弄得來坐也不安,立也不穩了。
——歐洲的生活想必是別有天地,但是畫家millet住在巴黎的時候,不是說如象住在沙漠裏麵一樣嗎?乞丐的生活也自有他的樂趣,天堂是在自己的心裏。
他一麵這樣想著,一麵默念著他整天不見了的妻兒。
——啊,他們不知道在怎樣望我!清早出門的時候,對著兒子說:“你們聽說些,好生用功,回來時要買糖點回來。”怕他們早在望著我的糖點了呢!
幾次想起身告辭了,但又不好打斷友人的興頭,隻好聽他背出了自作的許多詩詞,和在德國說是已經被諸管弦的李太白的譯詩。究竟乞丐國中的詩人也值得受天國中人讚美呢。
壁上的時鍾已經打了七下了,朋友的傾談雖仍如niagara瀑布一樣,不見止息,但也隻得藉故告辭了回來。已經是臘盡冬殘的時候了,街市上送年的臘鼓聲和爆竹聲,疊疊地把自己的童心呼醒,同時也把做父親的心腸增加了幾分自覺。回到寓所時,在一家小店裏買了兩角錢的花炮,想拿回家去逗引孩子們的歡心。孩子們怕比得了糖點時更要快樂了!
剛上樓,兩個孩子,一個五歲,一個三歲的光景,早從房中跑了出來,把他的左右手執著。
——“爹爹,我們今天讀了兩段童話呢。”
——“糖點買回來了麽?”
——“沒有買。”
——“為什麽說買又不買呢?”
——“我今天沒有買糖點,隻買了些花炮回來。”
——“哦,花炮!花炮!快拿出來,快拿出來,我們放罷!”
兩個孩子聽說買了花炮回來,更高興得出乎意外。扭著孩子們進了房門。他的女人正坐在一張床旁為嬰兒哺乳。她的眼光也分外現出一種歡娛的光彩。
——“今天攪遲了,朋友們留住吃了中飯,又留住談天,一直弄到這時候,才得告辭了回來。”
——“孩子們等得你什麽似的呢。他們說你怕不回來了,你怕坐輪船又坐火車到東洋去了。”
——“哈哈哈哈……”
——“晚飯吃了麽?”
——“不用了,中飯吃得很遲。我們往樓下去放花炮去罷。”
嘻嘻哈哈地把孩子們拖著走下了樓,女人也抱著嬰兒走下樓來了。
小小的中庭中頓時熱鬧了起來。沉默無聲的花筒用星星一火的引導頓時煥發出璀璨的群花。小兒的拍掌歡笑聲,也象這火花一樣頓時煥發了起來。放天旋子的時候,兒童的心機也如象天旋子一般,才在地上迅烈地旋迴,又迅烈地旋到了天上。放蛇箭的時候,兒童的心機更如象一顆彗星,不知一直飛到哪處的星球去了。鞭炮也放了,有些隻燃了導線還不曾爆開的,又揀來橫腰劈開,一一用火柴來點放。火藥噴射到火柴頭上,把火光滅了,隻見火柴的紅燼又迸發出金剛鑽石一樣的光芒,孩子們小小的寸心和小小的星眼,也好象金剛鑽石一樣在微光四射了。硫黃的煙霧滿了一庭,兒童的歡聲也滿了一庭,假使有能說這兒並不是天國的人,縱有天國,恐怕孩兒們也不願意進去的呢。
睡眠的時間到了,孩子們上樓就寢,大的兩個還謳吟了些兒歌,各把一冊外國兒童畫報放在胸上,已經安安然然地睡去了。隻有才滿周歲的嬰兒,好象是過於興奮了的光景,始終不願就睡,愛牟把他抱著,玩弄著剩下的兩個小小的花炮。愛牟夫人把爐火生了起來,又掃了一回地板。她走來想從愛牟手中接去嬰兒,但嬰兒又不願意被她接去。
——“佛兒這孩子,今晚怕又不睡了。”
——“盡他再玩玩罷,還不到十點鍾呢。”
嬰兒做些手勢,想要叫人把小花炮來點放的光景。
愛牟說:“哈哈,這孩子想要放這花炮呢。”
——“這是不響的麽?”愛牟夫人叮嚀地問了一句。
——“我買的時候,叫他拿不響的給我,當然不會是響的。”他說了便把一個的導線剔出,把來橫臥在桌上,叫他女人去點。
——“該不是響的嗎?”愛牟夫人還追問了一聲。
——“響總不會,你放罷。”
火柴擦燃了,花炮果然不響,但不提防是會放射的,啾的一聲從炮身中放射了一朵磷光向孩子們睡著的床上,筆直地射去了。一種尖銳的驚呼聲從愛牟夫人口中叫了出來,隻見那朵磷光正中在第二個孩子的右眼上,急烈地迴旋。愛牟夫人急忙用手去彈開。孩子也從睡夢中用手去彈撥,隨著便慘切地驚哭起來了。右眉已燒去,右眼已經焦黑,睫毛也看不見了。“啊啊,啊啊,這……這……”愛牟夫人把孩子抱了起來,隻是驚呼著不能成語。
——“不要盡他用手去搓!不要盡他用手去搓!”愛牟把嬰兒睡在別一張床上。又把受傷的孩子奪過來,孩子仍哀叫不絕。
——“啊啊,啊啊,眼睛打瞎了麽?”
——“不會,不會,不要驚惶!……啊,他睜開了一線了呢!”
孩子把眼睛睜開來,但是受了傷的右眼隻微微露出了一些兒縫裂。眼球是依然無恙。孩子好象還是在睡眠中的光景,雖然把眼睛睜開了幾次,但又嚴閉了;雖然把右手舉起過幾次,但被愛牟緊握著,也就不動了。哭聲止息後,仍舊熟睡著,但隻時時微微痙攣。
——“幸好隻傷了皮膚,隔兩天總會好。”
——“把繃帶來替他綁了才好罷,不然他會用手搓壞了呢。”
——“綁了也好。”
愛牟夫人一時找不出綁帶出來,隻得隨意撕裂了一條清潔的布來要替孩子綁上,但布條一觸到傷處時,孩子又破嗓地驚叫起來了。
——“還是不用綁罷!還是不用綁罷!我捉他的手睡,不要緊,不要緊!”
受傷的孩子又安靜了下去,愛牟抱著他在樓房裏走去走來,同時也抱著一腔怨艾與哀憐的情調。愛牟夫人隻在桌旁呆立,好象不知所措的光景。久不入睡的嬰兒,看見大人們的驚惶,也自己覺察了自己的過失的一般,不知幾時早已無聲無息地在床上睡去了。驚惶後的安心,安心過的後悔,隨著房中的靜穆漸漸增加。愛牟夫人竟把她許久不曾過目的《聖經》尋出,坐在爐旁的一隻藤椅上翻閱了起來。愛牟抱著孩子走了一會,看見他已經安定,便和著衣裳抱著孩子一道睡下。
——啊啊,可憐的孩子們隨著自己飄泊到這上海,言語也不通,朋友也沒有,他們的精神一天一天地隻是枯寂下去。自己又沒有多大的能力足以把他們放在較好的環境裏麵,他們窒居在家裏就好象坐著囚籠,他們的朋友隻是些殘破的玩具,他們的慰安隻是些一年前從東洋帶回的畫報。朋友說:中國人的生活是乞丐生活,不錯,真是不錯,象我這些孩子們簡直是乞丐以下了。
——歐洲的生活想必是別有天地,但是畫家millet住在巴黎的時候,不是說如象住在沙漠裏麵一樣嗎?乞丐的生活也自有他的樂趣,天堂是在自己的心裏。
他一麵這樣想著,一麵默念著他整天不見了的妻兒。
——啊,他們不知道在怎樣望我!清早出門的時候,對著兒子說:“你們聽說些,好生用功,回來時要買糖點回來。”怕他們早在望著我的糖點了呢!
幾次想起身告辭了,但又不好打斷友人的興頭,隻好聽他背出了自作的許多詩詞,和在德國說是已經被諸管弦的李太白的譯詩。究竟乞丐國中的詩人也值得受天國中人讚美呢。
壁上的時鍾已經打了七下了,朋友的傾談雖仍如niagara瀑布一樣,不見止息,但也隻得藉故告辭了回來。已經是臘盡冬殘的時候了,街市上送年的臘鼓聲和爆竹聲,疊疊地把自己的童心呼醒,同時也把做父親的心腸增加了幾分自覺。回到寓所時,在一家小店裏買了兩角錢的花炮,想拿回家去逗引孩子們的歡心。孩子們怕比得了糖點時更要快樂了!
剛上樓,兩個孩子,一個五歲,一個三歲的光景,早從房中跑了出來,把他的左右手執著。
——“爹爹,我們今天讀了兩段童話呢。”
——“糖點買回來了麽?”
——“沒有買。”
——“為什麽說買又不買呢?”
——“我今天沒有買糖點,隻買了些花炮回來。”
——“哦,花炮!花炮!快拿出來,快拿出來,我們放罷!”
兩個孩子聽說買了花炮回來,更高興得出乎意外。扭著孩子們進了房門。他的女人正坐在一張床旁為嬰兒哺乳。她的眼光也分外現出一種歡娛的光彩。
——“今天攪遲了,朋友們留住吃了中飯,又留住談天,一直弄到這時候,才得告辭了回來。”
——“孩子們等得你什麽似的呢。他們說你怕不回來了,你怕坐輪船又坐火車到東洋去了。”
——“哈哈哈哈……”
——“晚飯吃了麽?”
——“不用了,中飯吃得很遲。我們往樓下去放花炮去罷。”
嘻嘻哈哈地把孩子們拖著走下了樓,女人也抱著嬰兒走下樓來了。
小小的中庭中頓時熱鬧了起來。沉默無聲的花筒用星星一火的引導頓時煥發出璀璨的群花。小兒的拍掌歡笑聲,也象這火花一樣頓時煥發了起來。放天旋子的時候,兒童的心機也如象天旋子一般,才在地上迅烈地旋迴,又迅烈地旋到了天上。放蛇箭的時候,兒童的心機更如象一顆彗星,不知一直飛到哪處的星球去了。鞭炮也放了,有些隻燃了導線還不曾爆開的,又揀來橫腰劈開,一一用火柴來點放。火藥噴射到火柴頭上,把火光滅了,隻見火柴的紅燼又迸發出金剛鑽石一樣的光芒,孩子們小小的寸心和小小的星眼,也好象金剛鑽石一樣在微光四射了。硫黃的煙霧滿了一庭,兒童的歡聲也滿了一庭,假使有能說這兒並不是天國的人,縱有天國,恐怕孩兒們也不願意進去的呢。
睡眠的時間到了,孩子們上樓就寢,大的兩個還謳吟了些兒歌,各把一冊外國兒童畫報放在胸上,已經安安然然地睡去了。隻有才滿周歲的嬰兒,好象是過於興奮了的光景,始終不願就睡,愛牟把他抱著,玩弄著剩下的兩個小小的花炮。愛牟夫人把爐火生了起來,又掃了一回地板。她走來想從愛牟手中接去嬰兒,但嬰兒又不願意被她接去。
——“佛兒這孩子,今晚怕又不睡了。”
——“盡他再玩玩罷,還不到十點鍾呢。”
嬰兒做些手勢,想要叫人把小花炮來點放的光景。
愛牟說:“哈哈,這孩子想要放這花炮呢。”
——“這是不響的麽?”愛牟夫人叮嚀地問了一句。
——“我買的時候,叫他拿不響的給我,當然不會是響的。”他說了便把一個的導線剔出,把來橫臥在桌上,叫他女人去點。
——“該不是響的嗎?”愛牟夫人還追問了一聲。
——“響總不會,你放罷。”
火柴擦燃了,花炮果然不響,但不提防是會放射的,啾的一聲從炮身中放射了一朵磷光向孩子們睡著的床上,筆直地射去了。一種尖銳的驚呼聲從愛牟夫人口中叫了出來,隻見那朵磷光正中在第二個孩子的右眼上,急烈地迴旋。愛牟夫人急忙用手去彈開。孩子也從睡夢中用手去彈撥,隨著便慘切地驚哭起來了。右眉已燒去,右眼已經焦黑,睫毛也看不見了。“啊啊,啊啊,這……這……”愛牟夫人把孩子抱了起來,隻是驚呼著不能成語。
——“不要盡他用手去搓!不要盡他用手去搓!”愛牟把嬰兒睡在別一張床上。又把受傷的孩子奪過來,孩子仍哀叫不絕。
——“啊啊,啊啊,眼睛打瞎了麽?”
——“不會,不會,不要驚惶!……啊,他睜開了一線了呢!”
孩子把眼睛睜開來,但是受了傷的右眼隻微微露出了一些兒縫裂。眼球是依然無恙。孩子好象還是在睡眠中的光景,雖然把眼睛睜開了幾次,但又嚴閉了;雖然把右手舉起過幾次,但被愛牟緊握著,也就不動了。哭聲止息後,仍舊熟睡著,但隻時時微微痙攣。
——“幸好隻傷了皮膚,隔兩天總會好。”
——“把繃帶來替他綁了才好罷,不然他會用手搓壞了呢。”
——“綁了也好。”
愛牟夫人一時找不出綁帶出來,隻得隨意撕裂了一條清潔的布來要替孩子綁上,但布條一觸到傷處時,孩子又破嗓地驚叫起來了。
——“還是不用綁罷!還是不用綁罷!我捉他的手睡,不要緊,不要緊!”
受傷的孩子又安靜了下去,愛牟抱著他在樓房裏走去走來,同時也抱著一腔怨艾與哀憐的情調。愛牟夫人隻在桌旁呆立,好象不知所措的光景。久不入睡的嬰兒,看見大人們的驚惶,也自己覺察了自己的過失的一般,不知幾時早已無聲無息地在床上睡去了。驚惶後的安心,安心過的後悔,隨著房中的靜穆漸漸增加。愛牟夫人竟把她許久不曾過目的《聖經》尋出,坐在爐旁的一隻藤椅上翻閱了起來。愛牟抱著孩子走了一會,看見他已經安定,便和著衣裳抱著孩子一道睡下。
——啊啊,可憐的孩子們隨著自己飄泊到這上海,言語也不通,朋友也沒有,他們的精神一天一天地隻是枯寂下去。自己又沒有多大的能力足以把他們放在較好的環境裏麵,他們窒居在家裏就好象坐著囚籠,他們的朋友隻是些殘破的玩具,他們的慰安隻是些一年前從東洋帶回的畫報。朋友說:中國人的生活是乞丐生活,不錯,真是不錯,象我這些孩子們簡直是乞丐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