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美國開工建造第四代,也是最先進的一代戰略核潛艇--“俄亥俄”級,首艇“俄亥俄”號於1981年11月正式服役,到1997年9月,該級艇完成了全部18艘的建造計劃。“俄亥俄”級長170.7米,寬12.8米,水下排水量18750噸,最大潛深300米,最大航速25節,裝1座s8g壓水反應堆,2台蒸汽輪機,功率約60000馬力。它的艇體中部採用雙層殼體,其餘占全艇長60%的部分採用單殼體,裝備了an/bqq5聲吶等十餘部水聲、電子設備。尤其是憑藉著極低頻通訊係統,它在水下300米處也可接到岸台信號。該級前8艘攜帶24枚“三叉戟1”彈道飛彈,從第9艘“田納西”號開始裝載24枚“三叉戟2”彈道飛彈。該彈射程12000公裏,攜帶12枚分飛彈頭,一種為10萬噸當量w76-mk4型,另一種為47.5萬噸當量w76-mk5型,圓偏差概率為90米。
“俄亥俄”級之後,美國再沒有發展戰略核潛艇,看來“俄亥俄”級已經完全能夠滿足需要。
俄國核潛艇現狀
俄國核潛艇部隊,比美國的核動力潛艇要晚,從50年代中期為了在冷戰中對抗美國海軍核動力潛艇。前蘇聯才開始設計建造核動力潛艇已經發展到第四代。
屬於前蘇聯第一代攻擊核潛艇是 “n”級核潛艇。 “n”級於1955年開工設計,1958年開始服役,是蘇聯海軍首批核潛艇。共建造13艘。長109.7米、寬9.1米、吃水6.7米,排水量5000噸(水麵)/5750噸(水下),動力裝置採用1台核反應堆,及2台蒸氣渦輪機,2軸,功率3萬馬力,最大航速30節(水麵),最大潛深300米,武器有10具魚雷發射管(艇首6具使用533魚雷、艇尾4具,使用406魚雷)。從這些標準可以看出,它大大致和美國第三代核潛艇水平相當。比美國第一代“鰩魚”級和第二代“鰹魚”級要先進得多。1970年4月,一艘“n”級核潛艇於英國海域進行演習時,失事沉沒。
1965?1990年,前蘇聯又建造了第二代核潛艇??“v”級,“v”級共三種型號。“v-1”型共建成了17艘,該級長94米、寬10.5米、吃水7.3米,排水量4300噸(水麵)/5300噸(水下)、最大潛深600米,動力裝置為2座pw型核反應堆,2台蒸氣渦輪機。單軸。功率3萬馬力、最大航速16節(水麵)/32節(水下)。武器有6具魚雷發射管、可發射53型線導魚雷。還可以發射ss-n-15反艦飛彈。飛彈可以在水下20?40米發射,而且該級核潛艇還可以推帶核深水炸彈。
“v-2”型於1972?1975建成,該級長98.5米、寬10米、吃水6.75米,排水量4600噸(水麵)/5680噸(水下)、最大潛深600米,動力裝置為1座核反應堆,功率3萬馬力、最大航速16節(水麵)/31節(水下)。武器有8具533魚雷發射管。
“v-3”型共建成了24艘,1978?1990建成,該級長107米、寬10.6米、吃水7米,排水量5800噸(水麵)/6000噸(水下)、最大潛深600米,動力裝置為2座pw型反應堆。單軸。功率3萬馬力、最大航速18節(水麵)/30節(水下)。武器有除`6具魚雷發射管外、還可以發射ss-n-15、 ss-n-16反艦飛彈。ss-n-21對地飛彈。它也是前蘇聯第一種使用拖曳聲吶天線的潛艇。
而第三代核潛艇“a”級(又稱“阿爾法”級)於1970?1983年建造,共有37艘。長81.5米、寬9.5米、吃水7.5米,排水量2800噸(水麵)/3700噸(水下),動力裝置採用2台170mw型壓水堆。單軸,功率5萬馬力,最大航速20節(水麵)/43-45節(水下),最大潛深700米,人員為40人。武器有6具533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ss-n-15及53型魚雷。可以攜帶20枚魚雷及40枚水雷。而且a級最有名的是它是世界上航速最快、下潛深度最深的潛艇。而且人員最少。小巧的外型使它可以在狹窄水域作戰的能力。
繼第三代核潛艇之後。前蘇聯於1978年建成了第四代“o”級(奧斯卡)。“o-1”型共有2艘。80年下水,1982年開始服役。1985年-1993年“o-2”級以每年一艘的速度生產。該級寬18.2米,動力裝置採用2座200mw壓水堆和2台汔輪機。雙軸雙槳,功率7。5萬馬力,最大航速30節(o-1型)/28節(o-2型),最大潛深500米,武器有40度傾斜布置的24具能發射”ss-n-19艦對艦飛彈及533、650魚雷發射管各4具。使用ss-n-15型核反潛飛彈。
從1984年開始,蘇聯海軍繼“o”級之後建造了 “鯊魚”級(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它是前蘇聯第四代核潛艇。1985年服役。長110米、寬14米、吃水10.4米。排水量7500噸(水麵)/9100噸(水下),動力裝置採用2座200mw型壓水堆及2台汔輪機, 單軸雙槳,功率4.76萬馬力,最大航速32節(水下),最大潛深400米。武器有能發射533、650”魚雷發射管各4具。它還可以發射ss-n-15、 ss-n-16反潛飛彈,及ss-n-21巡航飛彈。
而蘇聯的第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艇“h”級開始建造於1958年,62年開始服役。武器為hi型攜帶16枚“薩克” ss-n-4型彈道飛彈(這種飛彈有很大缺陷。隻能在水麵發射。)60至70年代為了提高“h”級的生存能力,對其進行了改進,使用ss-n-5型彈道飛彈共3枚/每艘(h-2型)、ss-n-8彈道飛彈(h-3型)
第二代蘇聯彈道飛彈核潛艇是“y”級,長129.5米,寬11.6米、吃水8.8米。排水量7800噸(水麵)/9450噸(水下),動力裝置採用2座pwr型核反應堆及2台渦輪機,雙軸,功率4.5萬馬力,最大航速27節(水麵),最大潛深400米。武器有攜帶16枚“索弗萊”ss-n-6型彈道飛彈。共建造34艘,大部分已經退役。
“俄亥俄”級之後,美國再沒有發展戰略核潛艇,看來“俄亥俄”級已經完全能夠滿足需要。
俄國核潛艇現狀
俄國核潛艇部隊,比美國的核動力潛艇要晚,從50年代中期為了在冷戰中對抗美國海軍核動力潛艇。前蘇聯才開始設計建造核動力潛艇已經發展到第四代。
屬於前蘇聯第一代攻擊核潛艇是 “n”級核潛艇。 “n”級於1955年開工設計,1958年開始服役,是蘇聯海軍首批核潛艇。共建造13艘。長109.7米、寬9.1米、吃水6.7米,排水量5000噸(水麵)/5750噸(水下),動力裝置採用1台核反應堆,及2台蒸氣渦輪機,2軸,功率3萬馬力,最大航速30節(水麵),最大潛深300米,武器有10具魚雷發射管(艇首6具使用533魚雷、艇尾4具,使用406魚雷)。從這些標準可以看出,它大大致和美國第三代核潛艇水平相當。比美國第一代“鰩魚”級和第二代“鰹魚”級要先進得多。1970年4月,一艘“n”級核潛艇於英國海域進行演習時,失事沉沒。
1965?1990年,前蘇聯又建造了第二代核潛艇??“v”級,“v”級共三種型號。“v-1”型共建成了17艘,該級長94米、寬10.5米、吃水7.3米,排水量4300噸(水麵)/5300噸(水下)、最大潛深600米,動力裝置為2座pw型核反應堆,2台蒸氣渦輪機。單軸。功率3萬馬力、最大航速16節(水麵)/32節(水下)。武器有6具魚雷發射管、可發射53型線導魚雷。還可以發射ss-n-15反艦飛彈。飛彈可以在水下20?40米發射,而且該級核潛艇還可以推帶核深水炸彈。
“v-2”型於1972?1975建成,該級長98.5米、寬10米、吃水6.75米,排水量4600噸(水麵)/5680噸(水下)、最大潛深600米,動力裝置為1座核反應堆,功率3萬馬力、最大航速16節(水麵)/31節(水下)。武器有8具533魚雷發射管。
“v-3”型共建成了24艘,1978?1990建成,該級長107米、寬10.6米、吃水7米,排水量5800噸(水麵)/6000噸(水下)、最大潛深600米,動力裝置為2座pw型反應堆。單軸。功率3萬馬力、最大航速18節(水麵)/30節(水下)。武器有除`6具魚雷發射管外、還可以發射ss-n-15、 ss-n-16反艦飛彈。ss-n-21對地飛彈。它也是前蘇聯第一種使用拖曳聲吶天線的潛艇。
而第三代核潛艇“a”級(又稱“阿爾法”級)於1970?1983年建造,共有37艘。長81.5米、寬9.5米、吃水7.5米,排水量2800噸(水麵)/3700噸(水下),動力裝置採用2台170mw型壓水堆。單軸,功率5萬馬力,最大航速20節(水麵)/43-45節(水下),最大潛深700米,人員為40人。武器有6具533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ss-n-15及53型魚雷。可以攜帶20枚魚雷及40枚水雷。而且a級最有名的是它是世界上航速最快、下潛深度最深的潛艇。而且人員最少。小巧的外型使它可以在狹窄水域作戰的能力。
繼第三代核潛艇之後。前蘇聯於1978年建成了第四代“o”級(奧斯卡)。“o-1”型共有2艘。80年下水,1982年開始服役。1985年-1993年“o-2”級以每年一艘的速度生產。該級寬18.2米,動力裝置採用2座200mw壓水堆和2台汔輪機。雙軸雙槳,功率7。5萬馬力,最大航速30節(o-1型)/28節(o-2型),最大潛深500米,武器有40度傾斜布置的24具能發射”ss-n-19艦對艦飛彈及533、650魚雷發射管各4具。使用ss-n-15型核反潛飛彈。
從1984年開始,蘇聯海軍繼“o”級之後建造了 “鯊魚”級(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它是前蘇聯第四代核潛艇。1985年服役。長110米、寬14米、吃水10.4米。排水量7500噸(水麵)/9100噸(水下),動力裝置採用2座200mw型壓水堆及2台汔輪機, 單軸雙槳,功率4.76萬馬力,最大航速32節(水下),最大潛深400米。武器有能發射533、650”魚雷發射管各4具。它還可以發射ss-n-15、 ss-n-16反潛飛彈,及ss-n-21巡航飛彈。
而蘇聯的第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艇“h”級開始建造於1958年,62年開始服役。武器為hi型攜帶16枚“薩克” ss-n-4型彈道飛彈(這種飛彈有很大缺陷。隻能在水麵發射。)60至70年代為了提高“h”級的生存能力,對其進行了改進,使用ss-n-5型彈道飛彈共3枚/每艘(h-2型)、ss-n-8彈道飛彈(h-3型)
第二代蘇聯彈道飛彈核潛艇是“y”級,長129.5米,寬11.6米、吃水8.8米。排水量7800噸(水麵)/9450噸(水下),動力裝置採用2座pwr型核反應堆及2台渦輪機,雙軸,功率4.5萬馬力,最大航速27節(水麵),最大潛深400米。武器有攜帶16枚“索弗萊”ss-n-6型彈道飛彈。共建造34艘,大部分已經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