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裏蘭號(bb-46)1917年4月開工,1920年3月下水,1921年7月服役。由於配備新式的16英寸的火炮和水上飛機彈射器,服役之初的馬裏蘭號經常要出席一些特殊場合,包括海軍學院的畢業典禮和國慶慶典等。1923年6月,馬裏蘭號從東海岸通過巴拿馬海峽到達西海岸,到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訪問後,駐留在西海岸。而後馬裏蘭號一直在太平洋艦隊。1940年,馬裏蘭號隨太平洋艦隊移師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晨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馬裏蘭號上一名水手正好在高射機槍旁邊寫信,日本飛機發動襲擊,這名水手立即開槍射擊,並擊落了一架飛機。由於馬裏蘭號停在俄克拉荷馬號的內側,所以沒有受到魚雷的襲擊,但有兩顆炸彈擊中馬裏蘭號,並且一顆穿透了甲板在機艙內爆炸,致使馬裏蘭號發生縱向傾斜。馬裏蘭號於12月底返回pudget sound 進行大修和現代化改裝改裝後的馬裏蘭號。馬裏蘭號1942年初就返回珍珠港,但由於速度跟不上艦隊航空母艦,在中途島戰役中隻能作為後備力量。在太平洋戰爭美軍進入反擊前,馬裏蘭號隻作為護航兵力往來於通往澳大利亞的運輸線。期間在珍珠港又進行數次小改裝。馬裏蘭號參加了1943年底在吉爾伯特群島登陸戰、1944年初馬紹爾群島的兩棲作戰以及在1944年5月的塞班島登陸戰役。馬裏蘭號得到了“好鬥的馬麗”的綽號。1944年10月,馬裏蘭號參與了收復菲律賓的戰役。在雷伊泰灣海戰中的蘇裏高海峽夜戰中,馬裏蘭號和其它5艘戰列艦和8艘巡洋艦藉助雷達殲滅了從南路進攻雷伊泰灣的日本艦隊。在1945年3月開始的沖繩島登陸戰中,馬裏蘭號參與登陸前的火力準備並在戰役期間一直擔負火力支援任務。4月3日,明尼阿波利斯號巡洋艦由於其8英寸的艦炮不能壓製住岸上的火炮而向馬裏蘭號求助,馬裏蘭號立即用6發16英寸主炮炮彈轟擊岸上的碉堡。4月7日,一架神風飛機帶著500磅的炸彈撞到馬裏蘭號3號炮塔。馬裏蘭號退出了戰役返回了珍珠港。 戰爭結束後馬裏蘭號從1945年8月之後的4個月中,馬裏蘭號往來珍珠港與美國西海岸,參與了運送美國士兵返回美國的“魔毯行動”。馬裏蘭號在二戰中共獲得了7枚戰鬥之星勳章。1946年4月,馬裏蘭號解除現役,1947年4月退役。1959年賣給learner co., oand, ca.解體。1961年2月,馬裏蘭州州長塔瓦斯為紀念“好鬥的馬麗”和其上的所有官兵,在其州府安納波利斯建了一座花岡岩和青銅的紀念碑。


    西維吉尼亞號(bb-48)於1920年4月開工,1921年7月下水,1923年12月開始服役。西維吉尼亞號服役之初遇到了一些挫折。在1924年航行中西維吉尼亞號就由於動力失效以及航圖繪製錯誤而擱淺。但這並沒有影響西維吉尼亞號在隨後的演習和訓練中的出色表現,西維吉尼亞號曾在1925、1927、1932、1933贏得海軍的斯波肯杯,該獎項授予當年訓練或演習中戰績最佳的戰艦。1940年,西維吉尼亞號隨太平洋艦隊移師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西維吉尼亞號停在福特島f-6位田納西號的外側。西維吉尼亞號左弦共中了7條18英寸的魚雷和數顆炸彈,幸好其水密性較好以及指揮官及時打開了右側的注水閥,使西維吉尼亞號坐沉海底,避免象俄克拉何馬號一樣傾覆,亞利桑那號彈藥庫爆炸也殃及西維吉尼亞號,艦長宣布棄艦,艦上的大火到第二天才撲滅。1942年5月,西維吉尼亞號被打撈,在維修中發現艦中有70名水兵的屍體,並且這些水兵所留的標記表明,他們在沉沒的艦體中堅持到了12月23日。大改裝後西維吉尼亞號西維吉尼亞號在西海岸進行了徹底的改裝。拆除前後籠式主桅,採用塔式桅,上層建築被拆除徹底改造重建,並加裝了大量的高射炮。改裝後西維吉尼亞號已麵貌一新。1944年9月西維吉尼亞號回到珍珠港,趕上的第一場戰役就是收復菲律賓的戰役。除了火力支援和護航外,西維吉尼亞號也參加了雷伊泰灣海戰中蘇裏高海峽的戰鬥。西維吉尼亞號參加了隨後的硫磺島戰役和沖繩島戰役。其主要的威脅來自於日本神風特攻隊的自殺飛機,1945年4月,在沖繩海域中曾被神風自殺飛機擊中。在戰爭結束的前三天,1945年8月12日西維吉尼亞號還被自殺魚雷擊中,但損傷並不嚴重。戰爭結束後,西維吉尼亞號進入日本東京灣,隨後參加了運送士兵回國的任務。太平洋戰爭中,西維吉尼亞號獲得了5枚戰鬥之星勳章。西維吉尼亞號1947年1月轉入預備役。在1959年3月報廢。


    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32,500噸(設計);滿載排水量:37,500噸/ 38,400噸(改裝後)


    長度:190米;寬度:29.7米;吃水:10.7米(最大)


    動力:8座鍋爐,兩座蒸汽輪機,帶動發電機驅動;主機輸出功率:28,900馬力;


    最大航速:21節;載油:4570噸;續航力:20,500海裏/10節,9,700海裏/18節


    武備:8門雙聯裝406毫米主炮/45倍徑主炮;12門127毫米副炮;127毫米高平炮(第二次改裝,8×2),40毫米高炮32-44門,20毫米高炮60門


    裝甲(英寸):水線13.5";隔艙13.5";炮塔正麵18",側麵和後方10-9";司令塔16"。


    艦員:設計編製2100人(1945年)


    英國納爾遜級戰列艦(條約允許保留建造) [本章字數:1737 最新更新時間:2009-11-23 10:00:00.0]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利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神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神光並收藏利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