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煊在他說話之初便起身站起,待他說完,便抱拳應道:“末將全然明白,這便前往開原。”


    “很好,你一切小心。”


    待王煊依命而出,帶著護衛直奔開原的皮島明軍駐地而去,撤離遼東一事便有了大概章程。張偉長打一個嗬欠,向諸將道:“軍隊今日歇息一日,連日大戰,士卒疲敝,便是你們,想來也是疲累的很。全斌,你從昨日不曾參戰的漢軍中調出四千人,看護瀋陽城中逃出來的漢人,現下便動身南行。”


    見諸將仍呆坐不動,張偉笑道:“全給我出去,回自已的營帳,好生歇息去吧!”


    鏖戰了數日的漢軍營地盡皆陷入沉寂,無論將兵,都是筋骨疲乏之極,得了休整待命的消息,諸軍盡皆埋鍋造飯,吃飽了之後便是埋頭大睡。除了少量的執勤士兵外,綿延數裏的軍營內再無任何聲響。


    漢軍士兵盡皆深睡,自然看不到帳外那近六萬原瀋陽城內的漢人正在堅難的行進,攻日攻城,士兵們不曾好生休息,這些百姓們又何嚐曾安睡過。那炮擊聲,廝殺聲,乃至那噩夢一般的大火,都令這些居於城內,生活尚好的遼人們飽受戰亂之苦。此時戰事已定,打勝了的軍隊得到了休整的機會,這些同樣抬著沉重腳步,恨不得躺在地上一睡不起的百姓們,卻不得不在周圍士兵的嗬斥下堅難前行。好在漢軍因屠城和搜羅城內資財耽擱了一些時間,這些百姓們尋兒喚女,大半都是一家子聚集在一起,一大家子扶老攜幼,總算是一家團圓,都在這場大難中逃脫了性命,辛苦之餘,到也心慰。有那少數失去親人的,雖然是眼淚汪汪,痛心不已,卻因一股子說不出來的力量,勉強拖著腳步,一直向南而行。


    張偉立於營地內高處,默然看著這些衣著破爛,身無長物的遼東百姓川流不息的從眼前經過,痛惜百姓苦難的他卻沒有發覺,兩個一臉黑灰的大腳女人相互攙扶,正自神情漠然的在他眼前走過。


    到了傍晚時分,各軍掌後勤的司馬官們督促屬下的夥伕們做好了晚飯,一陣陣飯菜香氣在營地裏隨風飄動。已有不少睡足了的士兵揉著腫脹的雙眼爬起身來,在簡單的洗漱過後,挨個在飯堂之前排隊打飯。與當時其它軍隊不同的是,張偉屬下的漢軍皆配備了統一製造的鐵罐和羹勺,還有儲水的皮袋,一來夥伕盛飯和士兵用餐都很方便,二來也可以在有緊急軍情時儲存飯食,不致浪費。與當時各國軍隊混亂的後勤配備相比,漢軍士兵在飲食方麵可是先進的多。


    與士兵相同,張偉此時亦是拎了個鐵罐,用羹勺享用著剛出鍋的肉湯,他平時裏並不有意做出節儉模樣,但當此行軍打仗之時,卻也決不獨自享受美食。


    “全斌,我告訴你一句話:要想得到男人的心,先伺候好他的胃。”


    其餘的漢軍各將已各自回營,唯有周全斌一向在張偉身邊慣了,原本在成為一衛主將之後便甚少與張偉獨自相處,此時張瑞領兵出戰,周全斌惦記張偉身邊無有大將,心中不安,在自已帳中略睡一會,便又來到張偉帳外靜侍。待張偉睡飽出帳,免不了又埋怨他幾句,卻又留了他在此一起用飯。


    周全斌聽他如此說法,便輕輕一笑,答道:“這話是大人的家鄉話吧?聽起來怪異的很。”


    “沒錯。話雖然直白,卻是有道理嘛。全斌,咱們中國的將軍,隻能保障士兵吃飽便是不錯的功績了,而我,不但要讓他們吃飽,還讓他們吃好。再加上優厚的俸餉,在台灣逐漸提高的地位,等級分明的軍爵;再有精良的武器,嚴格的訓練,我屬下的這支軍隊,必將成為無敵的雄師!”


    因見周全斌被他的言辭打動,眼光熱切的看向不遠處排列的整整齊齊,即便是用餐仍然保持著軍人風範的漢軍士兵們,張偉噗嗤一笑,又道:“全斌,你也很喜歡這支軍隊,對他們甚是歡喜,對吧?”


    他站起身來,放下手中的鐵罐,雙手叉腰,慨然道:“天下行將大亂!雖然在我的努力之下,後金實力被嚴重削弱,我前後屠戮了他近十萬的族人,整個八旗現下才多少人?連同那些通古斯部落的生女真,也不過六七十萬人!我這一棍子,打的他好疼。不過皇太極是蓋世豪傑,他不會就此消沉!金銀財帛對他來說,算的了什麽?瀋陽全城被毀,他最多五年的功夫,又會重建出一個繁華的盛京。況且,有此一役,咱們再想大規模的偷襲他,那是想也別想。而關寧鐵騎沒了袁崇煥的指揮,各將之間掣肘不已,想在關外有所做為,那是想也別想的事。他此番威信大失,諸貝勒和新附的部落首領必然會生異心,不過以他的能力,一年之內必然能重拾人心。到時候他為了重振軍心民氣,八旗重新由內蒙草原入關,誰能抵擋?一次又一次的大規模劫掠,大明在北方的實力必然嚴重削弱,先弱支,再砍主幹,皇太極他算的清楚,想的明白,以他的手中的十萬八旗騎兵,誰能擋住他撥打算盤的手?”


    周全斌聽他說到此處,雙手緊握,大聲道:“大人,向皇帝陳詞明言,明年八旗入關,咱們漢軍由天津上岸,至畿輔與八旗交戰!”


    張偉詫道:“你昏了頭麽?別說咱們不是皇太極的對手,便是能與其一戰,以皇帝的性格,我的實力大損過後,你說他會放過我這個刺頭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墨青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墨青衫並收藏大明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