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見各人都垂頭而立,張偉不忍,又道:“成了,別都和娘們似的,都坐下!”


    張鼐因陪笑道:“知道大人累了,不敢進入打擾,大人你煞氣大,我有些怕你生氣,到是有的。”


    他身為張偉本族兄弟,尚且如此,其實各人自然不言自明,當下都是默然點頭,以示贊同。


    張偉苦笑一聲,想不到他對敵人殘酷,連帶著還嚇壞了眾將,這些將軍都是心腹這人尚且如此,全台的官佐和百姓如何,那也不問可知了。當下心中暗自警惕,自已威福自用,權柄在手,切不可昏了頭腦,凡事還需多聽多問,然後方下令行事為好。


    當下咳了一聲,向各人笑道:“為將者得有殺氣,也需耿直不阿,今日的事就此揭過,若是還有這類的事,將你們脫了褲子,在全軍麵前仗責。”


    第十八章 撤離遼東


    見各人都露齒一笑,張偉卻又端坐案前,正容道:“說正事。瀋陽城戰事已經打完,張瑞那邊一天一報,遼西那邊的八旗軍動靜越來越大,一天比一天集結的多,咱們攻城一戰損傷甚多,雖然仍是兩倍於八旗,到底還是小心為上。咱們這次來遼東是偷雞,可別一不小心折把米在這兒。大家說說看,撤退的事,該當如何料理?”


    “大人,首要之事,便是保全軍隊,咱們斷然不能和百姓同行,那些百姓行動緩慢,能撤則撤,若不能撤……尋其精壯帶走,婦人小孩,便不管他!”


    “賀瘋子,我看你是讓百姓打暈了頭!大人來遼是為何事?你帶著一群滿心怨恨的男子回台灣有何用?帶他們回去造反麽!”


    曹變蛟與賀人龍同為遼人,都是性格火爆,一言不合便是青筋暴起,那賀人龍聽得那曹變蛟如此說,立時怒道:“你是說我打的不好麽?各人帶一隊兵,去那外麵打一場看看,看是我不會打仗,還是你隻會賣弄口舌!”


    兩人越說越火,當即攘拳擦掌,便要動手,他們的主官正是張鼐與劉國軒,因見兩個屬下在張偉座前無禮,兩人立時喝斥道:“你們暈了頭麽,在大人麵前如此失禮,當真是不要性命了麽?”


    兩人聽了主官訓斥,又見張偉神色淡然,端坐於前,兩人唯恐觸怒張偉,互相對視一眼,各自紅著臉坐下。


    張偉卻不理會屬下如何吵鬧,身為最高位的統帥,下屬有些不和到是好事,好在漢軍軍紀嚴明,不會象明軍那樣因個人恩怨影響行軍做戰。思忖片刻,向賀人龍道:“你適才的話胡鬧之極,我來遼東所為何事?拋下百姓不理,那又何苦來遼東一遭?不過,你說軍隊切不可離百姓太近,到還是有些道理。一旦遇到戰事沖亂陣腳,那也是不得了的事。三國裏麵劉備的軍隊和百姓一齊逃難,這也太蠢。”


    周全斌點頭道:“漢軍自然是要獨立行進,除了派遣少量的軍士沿途看守百姓行動,大軍還是稍離些距離才是。以全斌之見,咱們不但不能拋卻百姓,漢軍反道應該向遼西方向突進,由遼陽向西,待到了清河堡附近,方折行向南方長甸方向,這樣又能危脅遼西,使敵兵不敢擅動,又能拖延時間,使百姓安全至港口。”


    張鼐靜靜聽他說完,方道:“不妥,大人有言在先,不可浪戰。那遼陽廣寧一地的八旗是皇太極留守遼東的精銳,比之李永芒的漢軍旗和濟爾哈郎的守城八旗精銳的多,再加上譚泰和冷僧機全是後金的智勇之將,論起指揮打仗也比濟爾哈郎強上許多。萬一咱們一個失利,讓他們抓住機會,漢軍別想有一個人能回台北了。”


    張偉點頭道:“不錯,全斌的方法也是不錯,隻是有些行險,當此之時,我再不能讓漢軍受到損失。”


    又目視帳內的兩名參軍將軍,道:“參軍們有什麽看法?”


    張載文略一躬身,答道:“回大人,原本咱們也是商議,要以疑兵遲滯遼西的八旗駐軍,既然大人說不能行險,那咱們還得再議。”


    王煊卻又道:“疑兵之計甚好,大人既然擔心漢軍再受損失,到不如調開原鐵嶺的皮島明軍前往清河堡一帶駐防,護衛側翼,他們除了敗在開原城下,到也沒有什麽大的損失,收羅逃兵,也有近兩萬人,便是遇敵,也能抵擋一陣。”


    他有些話雖是沒有說出口來,帳內諸人卻是清楚,這皮島明軍又非精銳,又不是張偉嫡係,便是回台之後,也肯定要大加清理整編,此時派他們到遼西附近,護衛漢軍側翼,那自是再好也不過。


    在心中盤算了半天得失,張偉終於痛下決心,點頭道:“不錯,王煊的建議很是有理。皮島明軍上次求戰而不得,這次也該讓他們立些功勞。隻要能護住咱們的左翼,讓咱們安然渡海,這便是一樁大功!王煊,既然是你的主意,你現下就帶人去開原一線的駐軍中傳令,先令他們緩緩而退,開鐵一帶不過幾千敵兵,自保尚且吃力,必然不敢追擊。待退到赫圖阿拉附近,我自然會派兵護住他們後翼,然後令他們由撫順關向西,奔至清河堡一線駐防。待漢軍由原路退回至寬甸附近,他們便也可以後撤了。”


    又算了一下時日,向王煊道:“每日一騎來報,讓我知道你們的動向。我會讓張瑞的騎兵幫著你們協守,遇到敵兵不可與之硬戰,依我的命令行事,大約十日之後,就算是百姓行動遲緩,我們也該當到寬甸了,你可明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墨青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墨青衫並收藏大明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