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和名家一起回望明朝煙塵 作者:邢群麟+於海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廷玉在修《明史》時為其辯解說:“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沉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在廷則門戶糾紛,疆場則將驕卒惰。兵荒回告,流寇蔓延。遂至潰爛而莫可救,可謂不幸也已。”
大明朝如同歷史上的一出鬧劇,真是怪事年年有,此朝特別多。除了朱元璋、朱棣、朱瞻基、朱祐樘等少數幾個明主之外,明朝的許多皇帝仿佛是荒誕劇中的主人公。有幾十年不上朝的,有死於紅丸的,有熱心木工事業的,有微服出行遊龍戲鳳的,實在是熱鬧非凡。內有奸宦,王振、曹吉祥、劉瑾、穀大用、魏忠賢、王承恩,相繼把持朝政,黨爭不斷;外有邊患,蒙古、瓦剌、滿洲相繼而起,戰事頻仍。
等到朱由檢即位時,明朝已然日薄西山,妙手亦難回春,但這位新皇帝依然懷有希望,當他雷厲風行地清除了魏忠賢和客氏的勢力,肅清閹黨之禍後,朝野上下也曾有所期盼。無奈,大明已經病入膏肓,加之崇禎帝著力做個英明之主,卻又有個性上的種種缺陷。
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調侃:“明王朝第十七任皇帝朱由檢並不是不想把國家治理好,但他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猶如小學生沒有寫出博士論文的能力一樣。他精力充沛,沾沾自喜於自己明智的措施,發脾氣的時候不可理喻,而且幾乎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發脾氣。他對自己的錯誤永遠有動聽的掩飾,絕不更正,卻喜歡他的部下歌頌他英明。”
或許是因為自幼生活環境很複雜與提心弔膽,直到即位之初,朱由檢也一直小心翼翼的,由此決定了他性格多疑、剛愎自用,苛刻而寡恩。他在位十七年中,頻繁更迭閣部臣僚,自殺了袁崇煥後,他越發不信任大臣,多次誅殺督撫大吏。
果真是性格決定命運,雖然他勤於政事,不貪女色,嘔心瀝血,但他的性格缺陷卻又給明朝的統治危機推波助瀾。湯綱、南炳文在《明史》陳述了崇禎的三大短板:“一是急於求成,導致了’‘功令太嚴,吏苦束濕’‘;二是虛榮而剛愎自用,給奸佞之徒鑽了空子;三是不信任百官,寄希望於宦官,加深了政治的混亂。”
因此,對於朱由檢,我們隻能說他“心有餘而力不足”,想做個力挽狂瀾的有為君主,但卻亡於煤山的清風明月下。同樣作為亡國君,比起軟弱無能的漢獻帝,荒淫無道的陳叔寶,暴虐無常的隋煬帝,人們對於崇禎還是比較寬容的。連他的競爭對手都為他說了不少好話。李自成在《登極詔》中寫道:“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灶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孟森先生說:“熹宗,亡國之君也,而不遽亡,祖澤猶未盡也。思宗,自以為非亡國之君也,及其將亡,乃曰有君無臣。”的確,比起朱由檢,朱由校恐怕更像亡國之君,可他運氣好一點,早早地死掉了,把上吊的滋味、亡國的苦痛留給弟弟朱由檢品嚐,而朱由檢也隻能在“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的辯護中欷歔一番。
崇禎皇帝自縊時,在衣襟上留下了這樣的遺言:一行是: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貌恭,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朕百姓一人。另一行是:百官俱赴東宮行在。
“巍巍萬歲山,密密接煙樹;中有望帝魂,悲啼不知處。”三百多年的光陰流轉,究竟是海棠樹,還是古槐背負著罪名,後人已不得而知,但大明王朝已隨末代君主的魂飛魄散而走到了盡頭。
金陵王氣黯然收
北京淪落後,其實明朝並沒有最終滅亡,神宗之孫福王在南京被擁立為帝,這就是弘光帝。此時,明朝還有半壁江山,還有各地的數十萬兵馬,弘光朝卻不爭氣,內憂外患之際,還在為各自的權力夢爭來奪去,結果在清軍的鐵蹄下瞬間滅亡。
由此,中國人又經歷了一場被“異族”入侵的亡國之恨。湯傳楹在其《閑雜筆話》中寫道:“天下不堪回首之境有五:哀逝過舊遊處,憫亂說太平事,垂老憶新婚時,花發向陌頭長別,覺來覓夢中奇遇……然以情之最痛者言之,不若遺老吊故國山河,商婦話當年車馬,尤為悲憫可憐。”而明末清初,遺老遺少們不僅僅是以最痛之心情吊亡國之恨,還上演了一出出變節投敵的好戲,成了後人任意諷刺和批判的話柄。
回首江山已半壁
“明朝於洪武元年(1368)在南京建立,永樂十八年(1420)遷都北京。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的大順軍隊攻破了北京,一個小皇帝在南京被擁立,一年之後弘光元年(1645),南京被清軍攻破。明朝滅亡了。明朝起於南京,終於南京,首尾共二百七十七年。”毛佩琦教授在他的《細解明朝十七帝》一書中說了這樣一段話。
而在世人的傳統觀念中,明朝在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禎帝朱由檢魂斷煤山後,就宣告滅亡了,其實不然,許多史學家與毛佩琦教授都持同一種觀點,即明朝的生命走到盡頭的時間還要推遲一年。因為,崇禎帝雖然死亡,但淮河以南的地區仍然是明朝的天下。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在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在南京的中央機構並沒有撤銷,一直很完整地保留著,也就是說明朝自成祖之後一直實行“兩京製”,當然,北京政府正常運轉時,明朝的南京各府衙隻是象徵性的虛位部門,可它確確實實又是有形的實體。在南京,不僅六部完整,還有一套都察院班底,有建立一個新政權的條件。
大明朝如同歷史上的一出鬧劇,真是怪事年年有,此朝特別多。除了朱元璋、朱棣、朱瞻基、朱祐樘等少數幾個明主之外,明朝的許多皇帝仿佛是荒誕劇中的主人公。有幾十年不上朝的,有死於紅丸的,有熱心木工事業的,有微服出行遊龍戲鳳的,實在是熱鬧非凡。內有奸宦,王振、曹吉祥、劉瑾、穀大用、魏忠賢、王承恩,相繼把持朝政,黨爭不斷;外有邊患,蒙古、瓦剌、滿洲相繼而起,戰事頻仍。
等到朱由檢即位時,明朝已然日薄西山,妙手亦難回春,但這位新皇帝依然懷有希望,當他雷厲風行地清除了魏忠賢和客氏的勢力,肅清閹黨之禍後,朝野上下也曾有所期盼。無奈,大明已經病入膏肓,加之崇禎帝著力做個英明之主,卻又有個性上的種種缺陷。
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調侃:“明王朝第十七任皇帝朱由檢並不是不想把國家治理好,但他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猶如小學生沒有寫出博士論文的能力一樣。他精力充沛,沾沾自喜於自己明智的措施,發脾氣的時候不可理喻,而且幾乎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發脾氣。他對自己的錯誤永遠有動聽的掩飾,絕不更正,卻喜歡他的部下歌頌他英明。”
或許是因為自幼生活環境很複雜與提心弔膽,直到即位之初,朱由檢也一直小心翼翼的,由此決定了他性格多疑、剛愎自用,苛刻而寡恩。他在位十七年中,頻繁更迭閣部臣僚,自殺了袁崇煥後,他越發不信任大臣,多次誅殺督撫大吏。
果真是性格決定命運,雖然他勤於政事,不貪女色,嘔心瀝血,但他的性格缺陷卻又給明朝的統治危機推波助瀾。湯綱、南炳文在《明史》陳述了崇禎的三大短板:“一是急於求成,導致了’‘功令太嚴,吏苦束濕’‘;二是虛榮而剛愎自用,給奸佞之徒鑽了空子;三是不信任百官,寄希望於宦官,加深了政治的混亂。”
因此,對於朱由檢,我們隻能說他“心有餘而力不足”,想做個力挽狂瀾的有為君主,但卻亡於煤山的清風明月下。同樣作為亡國君,比起軟弱無能的漢獻帝,荒淫無道的陳叔寶,暴虐無常的隋煬帝,人們對於崇禎還是比較寬容的。連他的競爭對手都為他說了不少好話。李自成在《登極詔》中寫道:“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灶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孟森先生說:“熹宗,亡國之君也,而不遽亡,祖澤猶未盡也。思宗,自以為非亡國之君也,及其將亡,乃曰有君無臣。”的確,比起朱由檢,朱由校恐怕更像亡國之君,可他運氣好一點,早早地死掉了,把上吊的滋味、亡國的苦痛留給弟弟朱由檢品嚐,而朱由檢也隻能在“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的辯護中欷歔一番。
崇禎皇帝自縊時,在衣襟上留下了這樣的遺言:一行是: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貌恭,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朕百姓一人。另一行是:百官俱赴東宮行在。
“巍巍萬歲山,密密接煙樹;中有望帝魂,悲啼不知處。”三百多年的光陰流轉,究竟是海棠樹,還是古槐背負著罪名,後人已不得而知,但大明王朝已隨末代君主的魂飛魄散而走到了盡頭。
金陵王氣黯然收
北京淪落後,其實明朝並沒有最終滅亡,神宗之孫福王在南京被擁立為帝,這就是弘光帝。此時,明朝還有半壁江山,還有各地的數十萬兵馬,弘光朝卻不爭氣,內憂外患之際,還在為各自的權力夢爭來奪去,結果在清軍的鐵蹄下瞬間滅亡。
由此,中國人又經歷了一場被“異族”入侵的亡國之恨。湯傳楹在其《閑雜筆話》中寫道:“天下不堪回首之境有五:哀逝過舊遊處,憫亂說太平事,垂老憶新婚時,花發向陌頭長別,覺來覓夢中奇遇……然以情之最痛者言之,不若遺老吊故國山河,商婦話當年車馬,尤為悲憫可憐。”而明末清初,遺老遺少們不僅僅是以最痛之心情吊亡國之恨,還上演了一出出變節投敵的好戲,成了後人任意諷刺和批判的話柄。
回首江山已半壁
“明朝於洪武元年(1368)在南京建立,永樂十八年(1420)遷都北京。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的大順軍隊攻破了北京,一個小皇帝在南京被擁立,一年之後弘光元年(1645),南京被清軍攻破。明朝滅亡了。明朝起於南京,終於南京,首尾共二百七十七年。”毛佩琦教授在他的《細解明朝十七帝》一書中說了這樣一段話。
而在世人的傳統觀念中,明朝在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禎帝朱由檢魂斷煤山後,就宣告滅亡了,其實不然,許多史學家與毛佩琦教授都持同一種觀點,即明朝的生命走到盡頭的時間還要推遲一年。因為,崇禎帝雖然死亡,但淮河以南的地區仍然是明朝的天下。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在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在南京的中央機構並沒有撤銷,一直很完整地保留著,也就是說明朝自成祖之後一直實行“兩京製”,當然,北京政府正常運轉時,明朝的南京各府衙隻是象徵性的虛位部門,可它確確實實又是有形的實體。在南京,不僅六部完整,還有一套都察院班底,有建立一個新政權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