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和名家一起回望明朝煙塵 作者:邢群麟+於海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算了張居正的“遺風”,神宗萬曆終於長長地呼出一口“惡氣”。他可算是不用受人擺布,樹立了皇帝自己的權威,開始了親政的日子。
這時的明朝似乎可以用“四海昇平”來形容,畢竟張居正改革的優勢還在。不過,幾位曾經名揚在外的人物逝去,繼他們之後便再也沒有一個力挽狂瀾的人出現,似乎在昭示著這個國家要滅亡。
張居正死了,萬曆差點沒掘他的墳,鞭他的屍。戚繼光也死了,威風八麵的他晚景無限淒涼,連妻子也把他拋棄了,他隻好隨海風而逝。狂書生李贄被萬曆皇帝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定罪,他那“反孔子”的《焚書》徹底地被皇帝焚毀了,他自己也在獄中割喉,他那驚世駭俗的思想也就成了時代的絕響。
作家夏堅勇說,這個時代的改革夭折了,武事消弭了,思想自刎了,隻剩下幾個不識相的文臣在那裏吵鬧著“立國本”,卻被皇帝打爛了屁股,又摘了烏紗帽,發配得遠遠的,至此皇帝就不用上朝了。
對於明朝的皇帝來說,既要親政,大臣們就應當無為;皇帝既要無為,大臣們就更應當謙遜地表示順服。這是明代很多帝王的心態,於是前朝才有那麽多“臣子恨”的事件,而萬曆也不例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從他的祖父那裏隔代遺傳下來的,除了自大心理之外,還有幹綱獨斷的心態。
萬曆皇帝是一個權力欲極重的人,但是他在早期也不是個平庸的君主,畢竟在其當政的早期,他搞定了三大征,即東北、西北、西南邊疆幾乎同時開展的三次軍事行動:平定蒙古韃靼哱拜叛亂;援朝抗日戰爭;平定西南楊應龍叛變。神宗對於每一次軍事行動,似乎都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而且,在戰爭過程中對於前線將領的充分信任,對於指揮失誤的將領的堅決撤換,都顯示了神宗的膽略。
可是,這樣一個本應是好皇帝的君主,怎麽就沉淪成後來的混皇帝呢?不用後人去總結,皇帝當時的臣子就給他列出來了。
大理寺左評事雒於仁上了一疏,疏中批評神宗縱情於酒、色、財、氣,並獻“四箴”。這一“四箴”可把皇帝氣瘋了,於是辦了雒於仁,但這四箴卻恰恰可以形容萬曆帝的後半生。
萬曆皇帝在處理了張居正、平定三方之後,徹徹底底不理朝政,他整天哼哼唧唧,說自己“一時頭昏眼黑,力乏不興”。禮部主事盧洪春還為此特地上疏,指出“肝虛則頭暈目眩,腎虛則腰痛精泄”。不久,神宗又自稱“腰痛腳軟,行立不便”,病情加劇,於是真箇不再上朝,總是召首輔沈一貫入閣囑託後事。
其實他的這些毛病正被雒於仁說中,都來源於他的貪酒、貪色、貪財、貪享樂。
萬曆好酒,一則他自己愛喝,二則明末社會好酒成風。清初的學者張履祥記載了明代晚期朝廷上下好酒之習:明代後期對於酒不實行專賣製度,所以民間可以自己製造酒,又不禁止群飲,飲酒成風。喝酒少的能喝幾升,多的無限量,日夜不止,朝野上下都是如此。神宗的好酒,不過是這種飲酒之風的體現罷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萬曆自己也承認自己很好色。但他對專寵貴妃鄭氏,有自己的說法:“朕好色,偏寵貴妃鄭氏。朕隻因鄭氏勤勞,朕每至一宮,她必相隨。朝夕間她獨小心侍奉,委的勤勞。”這樣一個“勤勞”的妃子,把萬曆迷住了,萬曆日日寵幸其,怎能不腎虧?
至於貪財一事,萬曆在明代諸帝中可謂最有名了。他說:“朕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之財皆朕之財。”在他親政以後,查抄了馮保、張居正的家產,就讓太監張誠全部搬入宮中,歸自己支配。為了掠奪錢財,他派出礦監、稅監,到各地四處搜刮,他把錢當成命根,恨不得鑽進金銀堆裏。
關於“氣”,萬曆有說:“人孰無氣,且如先生每也有僮僕家人,難道更不責治?”看來他認為懲治那些不聽他的大臣,便是一種生氣。然而,這個皇帝“氣”倒是沒有生太多,反正他對朝政愛理不理,但是他好鴉片可是不爭的事實。金庸先生說:這個皇帝是明朝諸帝中在位最久的。他死時五十八歲,本來並不算老,可是他卻未老先衰,更抽上了鴉片。鴉片可能沒有縮短他的壽命,卻毒害了他的精神。他的貪婪大概是天生的本性,但匪夷所思的懶惰,一定是出於鴉片的影響。
這酒色財氣外加一個鴉片,萬曆的身體能撐到五十八歲,已經是個奇蹟。如此倦怠的脾性,他敢在當政後期近三十年不上朝,也沒什麽稀奇。黃仁宇先生笑稱這萬曆以帝王的身份向臣僚作長期的消極怠工,在歷史上也是一個空前絕後的例子。
確實如此,縱覽明朝的十幾個皇帝中,將朱見深與朱佑樘的“斷頭政治”遺傳得最徹底的當屬萬曆帝,他既有祖傳的愚暴,又有鴉片菸癮。從一代名臣張居正1581年去世開始,他就很少和大臣見麵,直到1589年的元旦,那是天經地義必須跟群臣見麵的大典,萬曆帝卻下令取消。而且從那一天之後,萬曆帝就像被皇宮吞沒了似的,不再出現。他這一隱就是26年,1615年,他才因“梃擊案事件”勉強到金鑾殿上亮了一次相。
這時的明朝似乎可以用“四海昇平”來形容,畢竟張居正改革的優勢還在。不過,幾位曾經名揚在外的人物逝去,繼他們之後便再也沒有一個力挽狂瀾的人出現,似乎在昭示著這個國家要滅亡。
張居正死了,萬曆差點沒掘他的墳,鞭他的屍。戚繼光也死了,威風八麵的他晚景無限淒涼,連妻子也把他拋棄了,他隻好隨海風而逝。狂書生李贄被萬曆皇帝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定罪,他那“反孔子”的《焚書》徹底地被皇帝焚毀了,他自己也在獄中割喉,他那驚世駭俗的思想也就成了時代的絕響。
作家夏堅勇說,這個時代的改革夭折了,武事消弭了,思想自刎了,隻剩下幾個不識相的文臣在那裏吵鬧著“立國本”,卻被皇帝打爛了屁股,又摘了烏紗帽,發配得遠遠的,至此皇帝就不用上朝了。
對於明朝的皇帝來說,既要親政,大臣們就應當無為;皇帝既要無為,大臣們就更應當謙遜地表示順服。這是明代很多帝王的心態,於是前朝才有那麽多“臣子恨”的事件,而萬曆也不例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從他的祖父那裏隔代遺傳下來的,除了自大心理之外,還有幹綱獨斷的心態。
萬曆皇帝是一個權力欲極重的人,但是他在早期也不是個平庸的君主,畢竟在其當政的早期,他搞定了三大征,即東北、西北、西南邊疆幾乎同時開展的三次軍事行動:平定蒙古韃靼哱拜叛亂;援朝抗日戰爭;平定西南楊應龍叛變。神宗對於每一次軍事行動,似乎都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而且,在戰爭過程中對於前線將領的充分信任,對於指揮失誤的將領的堅決撤換,都顯示了神宗的膽略。
可是,這樣一個本應是好皇帝的君主,怎麽就沉淪成後來的混皇帝呢?不用後人去總結,皇帝當時的臣子就給他列出來了。
大理寺左評事雒於仁上了一疏,疏中批評神宗縱情於酒、色、財、氣,並獻“四箴”。這一“四箴”可把皇帝氣瘋了,於是辦了雒於仁,但這四箴卻恰恰可以形容萬曆帝的後半生。
萬曆皇帝在處理了張居正、平定三方之後,徹徹底底不理朝政,他整天哼哼唧唧,說自己“一時頭昏眼黑,力乏不興”。禮部主事盧洪春還為此特地上疏,指出“肝虛則頭暈目眩,腎虛則腰痛精泄”。不久,神宗又自稱“腰痛腳軟,行立不便”,病情加劇,於是真箇不再上朝,總是召首輔沈一貫入閣囑託後事。
其實他的這些毛病正被雒於仁說中,都來源於他的貪酒、貪色、貪財、貪享樂。
萬曆好酒,一則他自己愛喝,二則明末社會好酒成風。清初的學者張履祥記載了明代晚期朝廷上下好酒之習:明代後期對於酒不實行專賣製度,所以民間可以自己製造酒,又不禁止群飲,飲酒成風。喝酒少的能喝幾升,多的無限量,日夜不止,朝野上下都是如此。神宗的好酒,不過是這種飲酒之風的體現罷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萬曆自己也承認自己很好色。但他對專寵貴妃鄭氏,有自己的說法:“朕好色,偏寵貴妃鄭氏。朕隻因鄭氏勤勞,朕每至一宮,她必相隨。朝夕間她獨小心侍奉,委的勤勞。”這樣一個“勤勞”的妃子,把萬曆迷住了,萬曆日日寵幸其,怎能不腎虧?
至於貪財一事,萬曆在明代諸帝中可謂最有名了。他說:“朕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之財皆朕之財。”在他親政以後,查抄了馮保、張居正的家產,就讓太監張誠全部搬入宮中,歸自己支配。為了掠奪錢財,他派出礦監、稅監,到各地四處搜刮,他把錢當成命根,恨不得鑽進金銀堆裏。
關於“氣”,萬曆有說:“人孰無氣,且如先生每也有僮僕家人,難道更不責治?”看來他認為懲治那些不聽他的大臣,便是一種生氣。然而,這個皇帝“氣”倒是沒有生太多,反正他對朝政愛理不理,但是他好鴉片可是不爭的事實。金庸先生說:這個皇帝是明朝諸帝中在位最久的。他死時五十八歲,本來並不算老,可是他卻未老先衰,更抽上了鴉片。鴉片可能沒有縮短他的壽命,卻毒害了他的精神。他的貪婪大概是天生的本性,但匪夷所思的懶惰,一定是出於鴉片的影響。
這酒色財氣外加一個鴉片,萬曆的身體能撐到五十八歲,已經是個奇蹟。如此倦怠的脾性,他敢在當政後期近三十年不上朝,也沒什麽稀奇。黃仁宇先生笑稱這萬曆以帝王的身份向臣僚作長期的消極怠工,在歷史上也是一個空前絕後的例子。
確實如此,縱覽明朝的十幾個皇帝中,將朱見深與朱佑樘的“斷頭政治”遺傳得最徹底的當屬萬曆帝,他既有祖傳的愚暴,又有鴉片菸癮。從一代名臣張居正1581年去世開始,他就很少和大臣見麵,直到1589年的元旦,那是天經地義必須跟群臣見麵的大典,萬曆帝卻下令取消。而且從那一天之後,萬曆帝就像被皇宮吞沒了似的,不再出現。他這一隱就是26年,1615年,他才因“梃擊案事件”勉強到金鑾殿上亮了一次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