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朝這艘大船歷經兩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到了嘉靖年間已是千瘡百孔。紫禁城裏每日青煙繚繞,幻想長生不死的嘉靖皇帝深居內宮,修仙煉道,設壇修醮,不理朝政;陶醉於《慶雲頌》的華麗詞藻,閉著眼睛將朝政託付給奸相嚴嵩。隆慶皇帝在位六年,極少審批公文,遇有國家大事,聽任群臣爭議,像啞巴一樣一言不發。


    當時不是沒有開明人士嗅到危機的味道,重整朝綱,他們也去做了,但都難以奏效。嘉靖末年首輔徐階下決心改變局麵,通宵達旦地處理公務,裁減冗員,平反冤獄,改善士兵生活,但對時局的敗壞並無大補,他自己不久即在敵手的攻擊中舉籌失措,被迫辭職。繼任首輔高拱,早有雄心大誌,想大幹一場,他認為前任的措施不得要領,因此一反徐階的作為,把平反的諸臣一概報罷,以“識人才”作為“興治道”的根本方針,選用官吏不問出身、資歷,大力提拔年輕官員,獎掖優秀,懲治貪惰,務求恪盡職守。他所做的這些都有可取之處,但是他不能通觀全局,駕馭左右,不久也被罷職。


    徐階和高拱所做的都隻是在不改變整體的情況下的小修小補。平心而論,他們都是十分能幹的首輔,然而終因缺乏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改革弊政的才幹與氣魄,到張居正繼任首輔時,明王朝仍然是危機重重。國家弊病如此之多,要想能把國家來個徹底翻身,非大動“手術”不可,還要有縝密的計劃。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平民出身的內閣首輔張居正被推上了歷史的前台,書寫他傳奇的一生。他在帝國官場中遊刃有餘,最終推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以一己之力實現了大明帝國短暫而輝煌的中興,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飭朝綱,鞏固國防,推行一條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獲得勃勃生機,使萬曆時期成為明朝最為富庶的時代。張居正也因其巨大的歷史功績而被後世譽為“宰相之傑”,在歷史上很少有人能得到這麽高的讚譽,這也是後人對張居正的極大肯定。


    對於改革的成效,清代歷史學家張廷玉評論說:“自是,一切不敢飾非,政體為肅。”嘉靖末年國家糧倉不足一年之儲,改革前財政空虛,入不敷出,赤字超過三分之一,改革後國家儲糧可支十年,國庫積銀四百萬兩。《明通鑑》讚譽:“是時,帑藏充盈,國最完備。”


    中國歷史上的宰相、丞相、首輔一籮筐,能有機會作出一番大事業的不多,能夠把握機會並一舉實現抱負的就更少了。諸葛亮算是一個,但畢竟隻是囿於川蜀一角,功德有限,最後還落了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遺憾。王安石也是宰相中的一個厲害角色,懂得變革,可惜好戲還沒開始,舞台先讓人拆了,變法失敗。數來數去,也就剩下明朝著名宰相張居正了。張居正在中國歷史上擁有非同一般的影響,把一個問題百出、千瘡百孔的王朝打理得像模像樣。明朝著名清廉之吏海瑞曾這樣評價張居正,“工於謀國,拙於謀身”,一語點到了“救時宰相”的痛處。


    力挽狂瀾於既倒 心繫社稷而圖新


    張居正是一個受時代陶熔而同時又想陶熔時代的人物。


    朱東潤在《張居正大傳·序》中如是說:“中國歷史上的偉大人物雖多,但是像居正那樣劃時代的人物,實在數不上幾個。從隆慶六年到萬曆十年之中,這整整的十年,居正占有政局的全麵,再也沒有第二個和他比擬的人物。”


    嘉靖、隆慶年間,短短六年,內閣爭鬥愈演愈烈。先是徐階搞倒嚴嵩,接著高拱整掉徐階、李春芳,幾乎一年一變。一個首輔倒了,牽連一批官員被貶謫,今朝得勢的,來年就可能被趕下台。內閣之中愛惡交攻,吐唾辱罵,甚至大打出手。上樑如此,下樑也好不到哪裏去。官衙根本不把法令放在眼裏,紛爭很多,主錢穀的不明出納,司刑名的不悉法律,管監察的不行糾劾。人們也慨嘆這些年國家綱紀的敗壞,官風日下。


    張居正在徐階與高拱的兩強相爭中,始終保持了清醒的頭腦,既沒有對勝利者諂媚巴結,也沒有對失敗者落井下石,與他們既保持了距離,也維持了不錯的友誼。麵對官場的混鬥,他仍是冷眼觀察,以靜待變,對當事者都抱以友好的態度。殷士儋被罷官,張居正去信慰問,送他一副對聯:“山中宰相無官府,天下神仙有子孫。”並在信中寫道:“前一句公已得之,後一句願公勉焉。”


    張居正雖歷經嘉靖、隆慶兩朝,但真正大展宏圖還是在萬曆年間。張居正在隆慶一朝雖沒成為首輔,但一直都是隆慶帝的心腹,深得信任。張居正是萬曆的師保,作為帝師,應該說張居正是深得萬曆信服的。但正因為是萬曆的帝師,萬曆對張居正是既信任又害怕,這也就為他日後瘋狂報復張居正埋下了伏筆。


    張居正要做上首輔的位子,還要先過高拱一關。張居正曾是高拱知己,後來發生了矛盾。高拱又和權宦馮保不和。隆慶六年,穆宗病歿,年僅十歲的神宗繼位。張居正聯合馮保,攛掇後妃,以“專政擅權”之罪將高拱打回老家。當然此事顯示了張居正在官場鬥爭中使用權謀的一麵,值得商榷。但是反過來,政治鬥爭從來不講溫情恩義,隻認準了矛盾和利益,張居正如果不先出手,那麽等待他的將是高拱的報復。這樣,萬曆初年,張居正成了內閣首輔,從此開始了長達十年之久的輔政之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名家一起回望明朝煙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邢群麟+於海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邢群麟+於海英並收藏和名家一起回望明朝煙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