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時45分,16噸炸彈被傾瀉一空,伊拉克奧西拉克核反應堆已經蕩然無存。


    隨著巴哈裏一聲令下,14架飛機垂直爬入高空,踏上了返航的歸程,它們身後,夜幕開始降臨。


    在高爆炸彈的成千上萬塊金屬顆粒迸擊下,伊拉克核反應堆的"心髒"部位--生產鈾238的重水堆機房已成一片廢墟。巨大的粒子射線屏蔽鋼罩被撕成幾截,歪七扭八地躺在殘垣斷壁之中,安放巨型計算機的中央控製室房倒屋塌,千瘡百孔,縷縷黑煙隨著晚風四處飄遊。


    3天後,在一片晦暗氣氛中,法國援建團由巴格達登機回國。臨行前,援建顧問團團長與伊拉克總統侍從室主任通了一次電話:"重建反應堆需要5億以上的美元和大約5年左右的時間,如果伊拉克政府能夠確保安全的話。"還未等對方回答,這位團長掛斷了電話。


    6月8日早晨,一疊由美國衛星傳來的照片送到了以色列總理貝京的辦公室。照片表明,造價數億美元的反應堆的全部選定目標均被徹底摧毀。


    貝京站了起來,他拍了拍站在身旁的艾弗裏將軍的肩膀說道:"巴比倫行動向世界表明,以色列決不允許一個懷有敵意的阿拉伯國家擁有原子彈!"


    以色列說到了,也做到了。


    馬爾維納斯風雲--英阿馬島海空戰


    這是一個細雨霏霏、霧靄瀰漫的上午,英國南部的樸茨茅斯軍港,一艘艘軍艦在海浪的湧動中上下起伏,像一條條海中巨獸延綿到天海交接的地方。平日嘈雜而忙碌的碼頭上,靜靜佇立著成千上萬的英國人,他們默默地注視著這些軍艦,注視著艦上他們的孩子、丈夫和兄弟。


    這種場麵不知已經歷了多少次、多少代了。在這裏,他們曾送走過納爾遜、蒙巴頓、威靈頓、蒙哥馬利......他們為英國贏得了赫赫威名,用勝利一次次裝點著不列顛民族的輝煌。可是這一次,慘澹的霧氣似乎遮沒了昔日"日不落"帝國的光芒,沒有鮮花,沒有笑容,有的隻是人們陰沉的臉色、希冀的目光和默默的祈禱。


    一聲冗長的汽笛聲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寧靜,嘩嘩的鐵鏈攪動著泛著白沫的海浪,大地一陣顫慄。龐大的艦隊像巨大的鯊群,緩緩地駛離了港口。艦舷上,穿著嶄新軍服的水兵們像泥塑一般挺立著,向送別的人群敬禮。


    這是公元1982年4月5日。


    就在3天前,隨著黎明時分的槍聲,4000名阿根廷軍人突然登上了馬爾維納斯群島,以武力占領了這片和英國爭議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土地,這支艦隊,就是要遠涉重洋航行1.3萬公裏,去執行奪回這片群島的使命。


    英國人在注視著這支艦隊,阿根廷人在注視著這支艦隊,全世界都在注視著這支艦隊。


    南大西洋上空,已經密布戰爭的陰雲。


    加爾鐵裏說:"我們不願再等150年了!"


    馬爾維納斯素有"南大西洋門戶"之稱,200年前,一位英國海軍大臣曾說過:它是英國全部海外領土和港口的鑰匙。它扼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航道要衝,是巴拿馬運河關閉時兩洋相連的咽喉要地;它與南極大陸遙遙相對,是日後開發這片神秘大陸的重要前進基地。它的戰略地位太重要了,以至那位海軍大臣常常在睡夢中也呼喚著它的名字。


    1690年,英國人約翰·斯朗特的航船因受到暴風雨襲擊,偏離航道來到該島,從此大英帝國的版圖上,便添上了以當時的海軍大臣"福克蘭"名字命名的土地。爭奪也由此開始,英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阿根廷人,紛紛在這片島嶼中豎起過自己的旗幟。1770年,英國人被西班牙人的艦隊趕走,36年後,英軍占領了布宜諾斯艾利斯,駐馬島的西班牙行政長官聞風喪膽,打點行裝溜之大吉。1826年,阿根廷從西班牙殖民統治下宣布獨立,同時也宣稱繼承對馬島的主權。氣傲的英國人隻是一聲冷笑,聲明馬島從來就屬於英國,並於1832年派兵進占了該島。1908年英國人再次宣稱:包括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在內的整個馬島水域,統統在英國主權範圍之內。


    看著家門口獵獵飄動的米字旗,阿根廷人覺得:他們已在惡夢般的煎熬中渡過了150年,難道收回主權,還要這樣無休無止地等待下去嗎?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兩國的爭吵便帶進了聯合國大廈,聯大於1965年和1973年兩次通過決議,要求兩國通過談判解決爭端,可20年來,除了爭吵還是爭吵,馬拉鬆式的會談開了一輪又一輪,到1982年2月各自撤回談判代表時,竟然連一個字的協議也未達成。


    今天的馬島,像一個妙齡的少女,顯得那麽的美麗動人,近年來在它周圍,已發現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據說可達60億桶,簡直又是一個"科威特"。在能源日趨緊張的今日,這筆巨大的財富怎能不讓人垂涎欲滴,一位英國議員說:"我們寧可失去5個北愛爾蘭,也不願失去一個福克蘭。"


    麵對家門口的財富,阿根廷人的血也開始沸騰了。萊納爾多·加爾鐵裏出任總統後,對馬島態度日趨強硬。他上任伊始便振臂高呼:"主權問題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不久又宣稱:"如有必要,將以武力收回馬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崔長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崔長琦並收藏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