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在編隊最前麵的巴哈裏瞥了一眼艙外,幾朵晚霞正向後掠去,機翼下方就是西奈半島的盡頭。這地方他再熟悉不過的了。作為參加過3次阿以戰爭的老兵,就在這裏,他曾與阿拉伯國家的空軍展開殊死的戰鬥。至今,在他的左臂胛骨裏,還有1顆埃及高射機槍子彈的彈頭。如今這裏鑽塔林立,在這看似荒瘠的沙漠下麵,湧動的可都是無價的石油。正是為了爭奪這塊土地,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在這裏已經廝殺了1/3個世紀。


    由於實行全航程無線電靜默,耳機裏,隻有機群左側20000米上空飛行的電子幹擾機發出的"噝噝"電流聲。再過一會兒,這架e-2c"鷹眼"式預警飛機就將與機群脫離,沿以色列-約旦邊境作往返巡邏飛行。從它那功率強大的電子吊艙中發出的有源幹擾信號,將會使敘利亞和約旦所有的蘇製雷達出現"遲鈍"。這樣,在它們的雷達掃描器上,由這14架飛機密集編隊所產生的反射波投影,僅相當於一塊帶電的高空積雨雲。


    飛機飛到約旦-沙特邊境的卡夫鎮上空時,耳機中突然傳來一陣陣頻率極高的快速發報聲響。按照預先的規定,這是基地指揮部給他們的最後一次暗號,告訴他們:在伊拉克方麵,一切未見異常。


    巴哈裏像吃了一顆定心丸,心裏踏實多了。下麵的事,就是如何應付沙特空中警戒區值勤官的查詢。他知道,在沙特由美國引進的最新式的雷達監測係統麵前,一切幹擾都是無效的。


    果然,沒多久,在國際通用的應答頻道上,出現了沙特空中管製官的英語詢問。很顯然,沙特警戒雷達已經發現了這些空中不速之客。


    然而,巴哈裏並不驚慌,極老練地用流暢的英語回答道:“約旦空軍,例行訓練。"沙特空中管製官信以為真了,這是因為沙約兩國素來關係友好,兩國軍用飛機偶入國境是常有的事,況且此時14架以色列戰機已塗上約旦空軍的標誌。


    巴哈裏在確認沙烏地阿拉伯已經不再注意他們這批"約旦空軍"之後,用"黃沙丘"這句暗語,向總部發回了表示飛行順利的密語電報,以色列空軍總部從這短短的幾個字中,可了解飛行編隊的飛行情況。


    尾隨的kc-10a加油機左翼下,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紅色信號,這是加油機懸垂著的加油管上方的紅色指示燈。為了保持靜默,空中加油隻能由事先約定的燈光信號進行聯繫。在能見度大大降低的暮靄中,以軍飛行員完全憑藉平時練就的高超技術,完成了別人白天都感到困難的動作。


    6時10分,突擊機群飛臨伊拉克領空。為了保持襲擊的最大突然性和防備遍布伊拉克的蘇製"薩姆"飛彈,以色列機群又拿出了它慣用的低空突防戰術。隻見巴哈裏一推操縱杆,緊隨其後的另外13架戰機驟然降低高度,鑽進伊拉克雷達的"盲區"。


    空襲,將從離地幾十米的"一樹之高"開始。


    6時30分,經過整整90分鍾的飛行,以色列機群準時飛抵目標上空。從空中望去,整個奧西拉克核反應堆工廠像一具凝固的塑像,在落日餘輝的映照下,白色的建築群與周圍的景物呈現出對比強烈的反差。以色列飛行員們驚喜萬分,觸摸投彈按鈕的手指開始發癢。


    按照襲擊方案,擔任攻擊任務的8架f-16戰鬥轟炸機迅速爬升至600米高度,轉舵由西向東,進入轟炸航線。而6架f-15戰鬥機則上升至5000米高空,警惕地注視著伊拉克空軍的動靜。


    以色列選擇這個時間進行攻擊是頗費了一番心機的。此時,飛機自西向東背著陽光發動攻擊,視野清晰,可以準確投彈,保證命中精確度。而駐守廠區的伊拉克防空高炮部隊,卻隻能對著陽光射擊,準確性必然大打折扣。待轟炸結束,即將降臨的夜幕又可成為以機擺脫伊拉克截擊機群的最好屏障。


    攻擊的第1枚炸彈是由帶隊長機巴哈裏上校投下的。這枚高爆雷射製導炸彈,從距反應堆堆體550米的空中徑直落下後,由重力加速度產生的巨大動能,使炸彈垂直貫穿了敷在反應堆堆體頂層厚達數米的防爆水泥隔層,引起了反應堆主體內部猛烈爆炸。


    緊隨其後的另外7架f-16,依次飛過帶隊長機的中心投彈點,投下了14枚炸彈,全部準確命中目標。


    直到這時,伊拉克防空部隊才如夢初醒,防空火炮開始還擊。蘇製6管速射高炮的串串火舌,在空中交織成數道彈幕,硝煙和橫飛的彈片充斥半個天空,附近居民門窗的玻璃全部被震碎,人們像往常躲避伊朗飛機空襲一樣,紛紛躲進防空掩體。


    從第1波攻擊中衝出的以色列機群,此刻又繞回了背向陽光的西方。附近伊拉克空軍機場正在開晚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飛機升空至少要20分鍾。於是,巴哈裏決定,把擔任警戒掩護的另外6架f-15戰鬥機也投入轟炸編隊。


    接到巴哈裏的命令,6架f-15轉眼間就從5000米高空沖向地麵,加入了第2波攻擊。一枚枚雷射製導炸彈沿著雷射波束向目標飛去,緊接著是一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


    摧毀反應堆主體之後,以色列機群按預先分工,開始從不同角度,對反應堆附屬設施進行破壞性轟炸。隨著一聲猛烈的爆炸聲響,1架f-16用火箭助推侵徹炸彈擊中核反應堆另一側的埋在地下6米深處的核廢料存貯罐,巨大的煙柱立刻沖天而起,濃煙席捲烈焰,火柱高達數百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崔長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崔長琦並收藏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