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老練的英國人隻是保持著沉默。笑話!弱小的阿根廷,敢對一個兵強國盛的老牌帝國發動戰爭嗎?
英國人不可一世的氣傲和沉默終於激怒了一個民族,150年的憤懣頃刻就要爆發。加爾鐵裏決心已下,他要領導他的人民,不僅僅是奪回失去的馬島,更是要奪回阿根廷的尊嚴。1982年4月1日,兼任陸軍總司令的加爾鐵裏將軍,健步走入國會會議廳,迎接他的,是數百張阿根廷政治和社會活動家那飽含希冀和企盼的臉龐,等著他說出150年來已變得熾熱而神聖的話語。
"現在我宣布",加爾鐵裏以威嚴的口吻說道,"由5月25日航空母艦率領的第40特混艦隊和蓋裏科號航空母艦率領的第60特混艦隊,已在駛向馬爾維納斯。"
數百人都屏住了呼吸,雖然他們已知道會議內容,但這一刻仍感到莫大的震撼和前所未有的莊嚴。
"我們不願再等另一個150年了,我們的使命,就是用武力收回馬島,實現對它的主權。"
疾風暴雨般的掌聲淹沒了加爾鐵裏後麵的話語......
回到總統府,加爾鐵裏便開始了焦急地等待。他非常明白,幾小時後,一個震驚世界的事件將要爆發,而他作為這個事件的策劃與導演者,也許將贏得一生中無尚的光榮,也許將跌入無盡的黑暗。他期盼著成功,但他更擔心失敗。此時此刻,也許隻有心中不停地祈禱:"上帝保佑阿根廷!"方能稍許緩解他心緒的不寧。
將近清晨,門被推開,1名軍官幾乎衝到他的麵前:"成功了!將軍。"那名軍官興奮地忘了敬禮:"我軍登陸成功,島上198名英軍全部向我們投降,總督雷克斯·亨特已被勒令回國。"
加爾鐵裏忽然間覺得一股熱流湧上了眼眶,“我們終於拿回了馬島......"
幾名助手也抑製不住狂喜,激動地喊道:"阿根廷萬歲!"
"特遣艦隊將永垂英國軍史"
"馬島不再屬於英國"的消息,無疑像地震一般,震動了英倫三島,當天,倫敦《泰晤士報》在頭版用兩個大字做了標題"可恥"。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官邸,人們被這一消息也驚呆了,文武官員們凝視著地圖上那已經插上阿根廷國旗的島嶼,久久沉默不語。
當天,英首相柴契爾夫人召開了緊急內閣會議,所有的工作都被拋到了一邊,閣員們凝神屏氣,耳邊隻有兩個炸響的字眼:馬島。半小時後,議會兩院以二戰後沒有先例的全票,通過了她的動議:對阿根廷宣戰。
戰時內閣成立了,國家戰爭機器開始了緊張而有秩序的運轉。
柴契爾夫人出任首相的幾年中,英國人從維護本國利益的基點出發,不斷加強軍事實力。雖然它繼續為"北約"承擔防禦義務,但是訓練、戰備都明顯地打著本國的印記。
幾年前,英軍成立了一個"快速反應司令部",可以隨時指揮適應快速反應所需要的航空兵、傘兵、炮兵、裝甲兵合成部隊,有直接調用一切所需軍火和裝備的權力。此時此刻,它派上了用場。幾小時之後,一份詳細的作戰計劃便提交給戰時內閣。
在作戰命令發布的當天,快速反應部隊立即做好了開拔的準備,雖然要到萬裏之外作戰,但這支部隊是有信心的。平時他們不僅進行北約防禦所需要的訓練,還經常進行各種作戰條件下的適應性訓練。這次他們將到南極地區海域作戰,而不久前他們還在北極搞過演習。
30艘大型戰艦在最短時間內開到了樸茨茅斯軍港,與此同時,"鷂"式戰鬥機,"輕劍"、"海標槍"防空飛彈和其他先進武器也源源不斷地湧到這裏。
國家戰爭動員體製此刻也顯示了巨大威力。上百艘商船立即應徵,用最快的速度就近卸貨,爾後改變航向一起駛向南大西洋。這些船邊航行邊改裝。6.7萬噸級的"伊莉莎白女王二世"號離開英國時還是一條豪華客輪,3天後,當1架美國軍用飛機從它上空掠過時,飛行員吃驚地發現:兩個碩大的遊泳池已被牢牢焊上,變成直升機的平台了,完全不見了昔日的豪華。
此時,距阿根廷占領馬島僅僅隻有4天,世界再次受到了震動。
海麵上,"無敵"號航空母艦的艦首下浪花飛濺,小山般的波濤不時被這艘軍艦碾作齏粉。緊跟在它後麵的是它的姊妹艦"競技神"號,隨後滑過人們眼簾的是"熱心"號護衛艦、"考文垂"號驅逐艦、"特裏斯特姆爵士"號登陸艦......各型軍艦迤邐而行,望不到盡頭。天空上,各式飛機像蝗蟲一樣成批成群地活動,戰鬥機在高空,直升機在中空,反潛機在低空。潛艇在水麵上也露出礁石一樣的艦橋......
望著出征的場麵,柴契爾夫人激動了,她說:"特遣艦隊,將永垂英國的軍史。"
馬島變成了一隻鐵桶
入夜的海風顯得是那麽的兇猛,小山般的海浪將航行的軍艦顛簸得不停起伏著,艦隊司令伍德沃德站在"無敵"號的指揮台上,目光深沉地注視著茫茫的海麵。英國距馬島有13000公裏之遙,艦隊晝夜兼程,也需在海上顛簸2個星期,而阿根廷距馬島僅600公裏,況且早有準備,這一仗打起來不會十分順利的。
英國人不可一世的氣傲和沉默終於激怒了一個民族,150年的憤懣頃刻就要爆發。加爾鐵裏決心已下,他要領導他的人民,不僅僅是奪回失去的馬島,更是要奪回阿根廷的尊嚴。1982年4月1日,兼任陸軍總司令的加爾鐵裏將軍,健步走入國會會議廳,迎接他的,是數百張阿根廷政治和社會活動家那飽含希冀和企盼的臉龐,等著他說出150年來已變得熾熱而神聖的話語。
"現在我宣布",加爾鐵裏以威嚴的口吻說道,"由5月25日航空母艦率領的第40特混艦隊和蓋裏科號航空母艦率領的第60特混艦隊,已在駛向馬爾維納斯。"
數百人都屏住了呼吸,雖然他們已知道會議內容,但這一刻仍感到莫大的震撼和前所未有的莊嚴。
"我們不願再等另一個150年了,我們的使命,就是用武力收回馬島,實現對它的主權。"
疾風暴雨般的掌聲淹沒了加爾鐵裏後麵的話語......
回到總統府,加爾鐵裏便開始了焦急地等待。他非常明白,幾小時後,一個震驚世界的事件將要爆發,而他作為這個事件的策劃與導演者,也許將贏得一生中無尚的光榮,也許將跌入無盡的黑暗。他期盼著成功,但他更擔心失敗。此時此刻,也許隻有心中不停地祈禱:"上帝保佑阿根廷!"方能稍許緩解他心緒的不寧。
將近清晨,門被推開,1名軍官幾乎衝到他的麵前:"成功了!將軍。"那名軍官興奮地忘了敬禮:"我軍登陸成功,島上198名英軍全部向我們投降,總督雷克斯·亨特已被勒令回國。"
加爾鐵裏忽然間覺得一股熱流湧上了眼眶,“我們終於拿回了馬島......"
幾名助手也抑製不住狂喜,激動地喊道:"阿根廷萬歲!"
"特遣艦隊將永垂英國軍史"
"馬島不再屬於英國"的消息,無疑像地震一般,震動了英倫三島,當天,倫敦《泰晤士報》在頭版用兩個大字做了標題"可恥"。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官邸,人們被這一消息也驚呆了,文武官員們凝視著地圖上那已經插上阿根廷國旗的島嶼,久久沉默不語。
當天,英首相柴契爾夫人召開了緊急內閣會議,所有的工作都被拋到了一邊,閣員們凝神屏氣,耳邊隻有兩個炸響的字眼:馬島。半小時後,議會兩院以二戰後沒有先例的全票,通過了她的動議:對阿根廷宣戰。
戰時內閣成立了,國家戰爭機器開始了緊張而有秩序的運轉。
柴契爾夫人出任首相的幾年中,英國人從維護本國利益的基點出發,不斷加強軍事實力。雖然它繼續為"北約"承擔防禦義務,但是訓練、戰備都明顯地打著本國的印記。
幾年前,英軍成立了一個"快速反應司令部",可以隨時指揮適應快速反應所需要的航空兵、傘兵、炮兵、裝甲兵合成部隊,有直接調用一切所需軍火和裝備的權力。此時此刻,它派上了用場。幾小時之後,一份詳細的作戰計劃便提交給戰時內閣。
在作戰命令發布的當天,快速反應部隊立即做好了開拔的準備,雖然要到萬裏之外作戰,但這支部隊是有信心的。平時他們不僅進行北約防禦所需要的訓練,還經常進行各種作戰條件下的適應性訓練。這次他們將到南極地區海域作戰,而不久前他們還在北極搞過演習。
30艘大型戰艦在最短時間內開到了樸茨茅斯軍港,與此同時,"鷂"式戰鬥機,"輕劍"、"海標槍"防空飛彈和其他先進武器也源源不斷地湧到這裏。
國家戰爭動員體製此刻也顯示了巨大威力。上百艘商船立即應徵,用最快的速度就近卸貨,爾後改變航向一起駛向南大西洋。這些船邊航行邊改裝。6.7萬噸級的"伊莉莎白女王二世"號離開英國時還是一條豪華客輪,3天後,當1架美國軍用飛機從它上空掠過時,飛行員吃驚地發現:兩個碩大的遊泳池已被牢牢焊上,變成直升機的平台了,完全不見了昔日的豪華。
此時,距阿根廷占領馬島僅僅隻有4天,世界再次受到了震動。
海麵上,"無敵"號航空母艦的艦首下浪花飛濺,小山般的波濤不時被這艘軍艦碾作齏粉。緊跟在它後麵的是它的姊妹艦"競技神"號,隨後滑過人們眼簾的是"熱心"號護衛艦、"考文垂"號驅逐艦、"特裏斯特姆爵士"號登陸艦......各型軍艦迤邐而行,望不到盡頭。天空上,各式飛機像蝗蟲一樣成批成群地活動,戰鬥機在高空,直升機在中空,反潛機在低空。潛艇在水麵上也露出礁石一樣的艦橋......
望著出征的場麵,柴契爾夫人激動了,她說:"特遣艦隊,將永垂英國的軍史。"
馬島變成了一隻鐵桶
入夜的海風顯得是那麽的兇猛,小山般的海浪將航行的軍艦顛簸得不停起伏著,艦隊司令伍德沃德站在"無敵"號的指揮台上,目光深沉地注視著茫茫的海麵。英國距馬島有13000公裏之遙,艦隊晝夜兼程,也需在海上顛簸2個星期,而阿根廷距馬島僅600公裏,況且早有準備,這一仗打起來不會十分順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