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抽調8架直升機,從停泊在阿拉伯海上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上起飛,趕往"沙漠1號"會合。


    第2步,"藍光"突擊隊乘加過油的直升飛機,直奔德黑蘭郊外的另1個隱蔽地--"沙漠2號"。到達後,直升飛機和突擊隊員在那裏潛伏1個白天。


    第3步,c-130運輸機於第2天夜間飛往"沙漠2號"。與此同時,突擊隊員在特工小組接應下,乘上預先購置的汽車,秘密潛入德黑蘭。到達羅斯福大街後,突擊隊兵分3路,第1隊從大門突入使館,直奔大使館辦公樓,營救那裏的31名人質;第2隊從大使館東側翻牆而過,直撲大使住宅,營救那裏的19名人質;第3隊沖向伊朗外交部大樓,營救被關在地下室裏的3名人質。人質救出後,各隊到使館附近的體育場會齊,在那裏登上接應的直升機,撤回到"沙漠2號"。爾後,直升機返回航母,人質和突擊隊員換乘c-130大型運輸機,撤離伊朗。


    屆時,衛星和高空偵察機將為突擊隊提供情報和通信保障。武裝直升機將飛臨使館上空巡邏,假如伊朗的革命衛隊敢輕舉妄動,就讓他們嚐嚐機關炮的厲害。


    ......


    "嗯!不錯。"瓊斯將軍一麵聽著貝克韋斯的介紹,一麵頜首稱讚,"我看可以以此為藍本,製定1個營救方案。至於行動的具體時間,我向總統請示後再定。"


    無人提出異議。通過!


    一道藍光"裂"長空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藍光"突擊隊在焦急的等待中,迎來了1980年。1月平安地過去了,2月悄悄地溜走了,3月也不見什麽動靜,4月的日曆又翻過去了一半,可是,突擊隊仍沒接到武裝營救人質行動最後命令。


    本來,2月底至3月切,正是伊朗冬春交替時節,那段時間裏,德黑蘭的氣溫比較低,使館區的武裝警衛人員警惕性也比較差,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圍坐在火爐旁取暖、打盹,這對於武裝營救人質來說是很好的機會。


    卡特總統實際上早已批準了貝克韋斯上校提出的營救計劃,但具體行動日期卻一推再推,遲遲定不下來。因為卡特總統很清楚自己肩上所擔負的重大責任,所以他還要觀察一下政治氣候,不敢貿然行事。


    幾個月來,"藍光"突擊隊猶如坐在了燒紅的鐵板上,度日如年。他們晝伏夜出,一遍遍從直升機上爬上爬下,向那座模擬的美國大使館模型衝擊,衝擊,再衝擊。模擬的"使館"圍牆炸掉後再建,建起來又炸掉,不知折騰了有多少次。美國大使館有幾條路,每條多長,每座樓有幾個旯旮,幾個門,鑰匙孔的方位,伊朗人的日常巡邏路線和停留地點都印在他們的腦子裏,閉上眼睛也能說得出來。


    貝克韋斯更是不知把整個經過想了多少遍,甚至連最細的細節也考慮到了:"藍光"突擊隊從天而降,驅車直迫使館,幾個戰鬥小組用m-60機槍封鎖住所有通往使館的道路,其餘人員藉助於攜帶的鋁梯翻牆而入,用衝鋒鎗射擊抵抗者。看守人質的大多是頭腦發熱的學生,幾乎不懂軍事。在使館外用沙袋壘起的防禦工事裏的伊朗革命衛隊也不會帶來多大威脅。據事先潛入伊朗的特工觀察報告,有的警衛執勤時在工事裏打盹,還有不少人在閑聊,槍枝扔在一旁。戰鬥一打響,突擊隊很快就能用火力壓製住他們。


    所有人質被救出後,無論是死的還是活的,必須全部運走,每個人都將係上一條發光的絲帶,以便清點人數。突擊隊員將用40磅炸藥把使館的院牆炸開一道口子,然後衝出使館,到附近的阿穆傑蒂艾體育場會齊,登上等候在那裏的幾架直升機,消失在德黑蘭的茫茫夜空裏。


    這一切,早就安排得天衣無縫了,可是總統為什麽還不下達執行命令呢?伊朗正轉向春季,氣溫上升,晝長夜短,越往後推時機越不利,直升機甚至無法在夜間飛到德黑蘭東南80公裏處加姆薩爾附近的"沙漠2號"基地。4月24日前後幾天為最後的期限,再不採取行動,就必須再等到5個月之後,即10月11日後才能再找到合適的時間了。


    其實,卡特總統的日子也並不好過。不到最後一刻,他仍不願放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的幻想。但談判的結果卻使美國一籌莫展,兩國矛盾反而越來越深。不能再等了!


    4月12日,參謀長聯席會議指示完成一切準備,以備一旦接到命令就能立即實施營救計劃。


    4月15日,各級指揮官集中到五角大樓,為確保作戰成功進行了最後一次磋商。


    4月16日,參謀長聯席會議批準實施"藍光計劃"。


    命令終於下達了。4月20日晚上,貝克韋斯上校宣讀了卡特總統的命令:"藍光"特遣隊立即開赴埃及,4月24日晚從開羅飛抵位於伊朗東部霍臘散省塔巴斯附近的"沙漠1號"休整點,4月25日晚從位於德黑蘭東南80公裏處的加姆薩爾"沙漠2號"休整點直撲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救出全部人質。


    1980年4月19日至23日,聯合特遣部隊各隊已按計劃部署在指定的埃及基納機場和停泊在阿曼海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上。這支部隊由突擊隊、直升機隊和c-130運輸機隊組成。特遣隊總指揮為詹姆斯陸軍少將。營救隊指揮官為貝克韋斯上校,成員為上校苦心經營多年的北卡羅萊納州布拉格堡的反恐怖特種部隊--"藍光突擊隊"的97名隊員。直升機隊指揮官為查理·普特曼海軍中校,配備有rh-53d“海上神馬"直升機8架,運輸機隊指揮官為詹姆斯·凱爾空軍上校,配備有c-130"大力神"運輸機6架,其中3架為加油機,另3架改裝為戰鬥型運輸機。無疑,作為"藍光"方案的主要提出者和實施者,貝克韋斯上校是作戰第1線的主要負責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崔長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崔長琦並收藏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