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國的軍事威脅,伊朗表現得更加強硬,德黑蘭100多萬人到原美國大使館前遊行示威,學生發表聲明,如果美國採取軍事行動,就殺死全部人質,炸毀大使館。伊朗海軍司令馬達尼宣布:伊朗海軍已處於全部戒備狀態。1979年11月23日,卡特總統召集副總統蒙代爾、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布熱津斯基、國防部長布朗、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瓊斯等高級官員,討論代號為"藍光"的武裝營救人質計劃。


    其實,武裝營救人質的問題,在此之前已被提上五角大樓的議事日程。就在事件發生後不到1周,"藍光"突擊隊就接到預先號令:準備採取遠程偷襲方式,武裝襲擊德黑蘭美國大使館,消滅守衛人員,救出人質,將他們安全帶出伊朗。


    聖誕節之夜,五角大樓的參謀長聯席會議特別戰情室裏卻毫無一點節日的氣氛。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瓊斯正在召集中央情報局官員、陸、海、空三軍首腦、"藍光"突擊隊隊長貝克韋斯上校等人研究營救人質的行動方案。像這樣的會議,此前已經開過6次了。


    會議由瓊斯主持。"諸位都知道,1個多月來,我們為了營救被扣人質,已經作了多方努力,但收效甚微。卡特總統命令我們擬定1個方案,在適當時機以武力一舉救出人質。我們本來不希望這樣做,但除此之外,我們已經沒有別的選擇。希望大家根據最新獲得的情報和上幾次討論的情況,對武裝營救人質的方式、路線、行動預案、繼續發表意見。"


    連日來,他們在商討營救方案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缺乏準確可靠的情報。人質被關押在大使館的哪個地方?是集中在一起,還是分散在幾處?誰在看守人質,兵力多大?一旦伊朗人遭到攻擊,附近有哪些部隊可能趕來增援?德黑蘭周圍有沒有可供襲擊部隊停留的隱蔽地?這些情況他們都知之不詳,而缺乏情報就等於拳擊手在拳擊場上被蒙上了眼睛,隻能瞎打一氣。


    為了盡快搞清人質的確切位置,美國人不得不鋌而走險。中央情報局首先派出了1名綽號叫"鮑勃"的特務抵達德黑蘭,此人是1位60多歲的退休情報官,常年居住在南歐某地,通曉數國語言。派他去德黑蘭的目的是為未來的營救活動做物資準備。此人在德黑蘭購買了5輛卡車和2輛運貨車,租了1所倉庫,以便在接應突擊隊時使用。但他始終未摸清關押人質的確切位置。


    於是,另外1名中央情報局的高級特工梅多斯化名住進了德黑蘭的希拉頓酒店,他對空降場及德黑蘭街道作了周密的勘察和了解。與此同時,1名在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工作的巴基斯坦廚師獲準離開伊朗回國。他報告的情況說:如果不是全部,至少也是絕大部分人質被關押在使館領事處內。


    最後,五角大樓終於將情況徹底弄清楚了:人質被分關在使館的2棟樓房裏。其中,大使館辦公樓裏有31名人質,大使住宅裏有19名人質。另外3名人質事發當天正在外交部辦事,被關押在外交部大樓。負責看押人質的主要是警察和學生,戒備程度不高。大使館外麵是伊朗的革命衛隊,戰鬥力較強。德黑蘭市還駐有1支高速機動的武裝部隊,但它遠離市區,最快也隻能在1個半小時後趕來增援。另外,德黑蘭東南部的沙漠地區有兩處便於部隊隱蔽的地點,那兒土質堅硬,可以承受大型運輸機迫降......


    "既然所需要的情報都送來了,還等什麽,該是作出決斷的時候了。"1位空軍將軍打破了沉寂,"我提1個方案:首先使用大型運輸機,將藍光突擊隊傘降到德黑蘭郊外,然後騎自行車通過德黑蘭大街,衝進大使館。"


    貝克韋斯在心裏罵了一句:"蠢豬"。傘降?談何容易!德黑蘭郊外盡是些高低不平的丘陵地,突擊隊在那裏傘降按照概率大約有7%的人會扭傷腳腿。突擊隊拖著這麽一群斷了腿的人,如何將人質全部從虎口中救出來?至於汽車通過德黑蘭大街,更是荒唐!美國人和伊朗人,3歲小孩也能區分出來,何以隱蔽企圖,達成突然性?


    "我看可以採用卡車方案,"又有人站起來發言,"先用大型運輸機將突擊隊運到土耳其,再從那裏乘預先購置的卡車進入伊朗。因為土耳其每天都有大量卡車越過國境,從陸路進入德黑蘭,他們不會懷疑。"


    乍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但危險性太大。土耳其邊境距德黑蘭有上千公裏之遙,萬一遇上伊朗人檢查,一打開冷藏車,發現裏麵裝的不是凍肉,而是全副武裝的美國大兵,後果將不堪設想。


    會議又冷場了。


    瓊斯將軍瞧了貝克韋斯一眼,用徵詢的口吻說:"上校,談談你的意見吧!"


    對於這次營救方案,作為擔負這次行動的"藍光"突擊隊的負責人,貝克韋斯早已深思熟慮,不過出於對這些聲名顯赫的將軍們的禮貌,不願過早地顯露罷了。


    貝克韋斯的方案分3步進行:


    第1步,使用空軍的6架c-130運輸機,裝載97名“藍光"突擊隊隊員和所需的燃料、設備,從美國本土的波普機場起飛,直飛埃及,在基納機場加油後,穿越紅海,南下進入曼德海峽,繞過哈德角,從查赫巴爾插入伊朗領空,然後直飛德黑蘭東南約180英裏處,於夜間降落在1塊沙漠鹽鹼地上。那個地方的代號為"沙漠1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崔長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崔長琦並收藏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