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斯匯報完,離開地圖,回到座位上。


    穆勒將軍用紅色鉛筆在圈上"山西"兩個字的地方,重重地畫了一個圓圈,繼而又打了一個問號。他用鉛筆輕輕地敲打著地圖,一字一句地說:"山西戰俘營的情況是否準確?還有沒有別的情況?"作為主持製定營救計劃的主要負責人,穆勒將軍心裏非常清楚,這次行動事關重大,必須對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得十分周到。


    對穆勒將軍提出的問題,艾爾斯顯然是早有準備。隻見他打開文件包,從裏麵取出一疊照片,然後從中抽出幾張,說:“這是偵察機拍攝的照片,從照片上看,有幾個在院內活動的人像是西方人,院子裏還晾曬著俘虜的衣服,在山西俘虜營肯定關押有俘虜。"


    "另外,"艾爾斯又抽出其中的一張照片,指著上麵的一點說:"這是一個字母,是用衣服在地上擺成的,是k‘望來營救的意思,很明顯,這是戰俘們發出的求救信號。再請看這張照片。這是在山西西南13公裏處拍攝的,照片上用木頭擺成了55,並且擺了一個→箭頭指向山西戰俘營方向。由此可以斷定,山西戰俘營關押有55名俘虜。這些情況我們從其他途徑也得到了證實。"


    會議一直進行到淩晨,經過討論最後決定,營救行動的目標為山西戰俘營。具體行動步驟有兩種方案:第1種方案,從離山西170公裏的寮國境內的中央情報局基地,用直升機運送小規模特種部隊,這樣不需要空中加油即可直接到達目的地;第2種方案,從駐泰國的美軍打卡裏基地用大型直升機運送稍大規模的部隊,但距離較遠,需要空中加油,而且飛行時間長,容易暴露企圖,也易受天氣影響。不論採取哪種方案,海軍都應同時出動艦艇、飛機從北部灣攻擊海防港,轉移北越當局的注意力。整個作戰要速戰速決,力求在20分鍾以內結束,盡量避免與越南的支援部隊交火。作戰時間應避開強勁的季風,以10月至11月為宜,而且必須是在夜間行動。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把這次營救行動代號定為"象牙海岸",訓練在艾格林空軍基地進行,並任命了2名指揮宮:麥納空軍準將擔任整個行動的指揮官,西蒙斯陸軍上校擔任襲擊部隊的隊長。


    麥納準將,49歲,紐約市人,艾格林空軍基地的空軍特種部隊司令官,負責訓練越南、泰國、寮國、柬起寨等國的特種部隊,曾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並曾在越南多次執行過特種作戰任務。


    西蒙斯上校,45歲,身高1.78米,體重85公斤,脖子短而粗,給人種精明強幹的感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突擊隊員,曾在菲律賓、寮國等地大顯身手,外號"鱷魚"。


    麥納和西蒙斯接到命令後,立即擬定了一份初步計劃:


    1.根據自願原則,召募15名軍官,82名士兵和hh-3型直升機1架,hh-53直升機3架,a-1攻擊機10架組成聯合特混組;


    2.艾格林基地要做好一切準備,以備9月上旬能開始訓練;


    3.負責計劃的人員要在8月28日以前完成一切製定工作;


    4.9月6日以前開始訓練,10月6日訓練結束;


    5.10月10日以前,盡可能將部隊部署到東南亞。


    為了使隊員熟悉當地情況,進行類似實戰的訓練,麥納和西蒙斯決定模仿山西戰俘營建設一個模擬基地。訓練選擇在夜間和白天蘇聯偵察衛星不在上空的4個小時內進行。在其餘時間,主要建築物要解體,並進行偽裝。對預定參加襲擊的人員,除主要成員外,不公開山西地名,隻告訴要進行襲擊訓練。


    空軍的訓練於8月20日開始,直升機的大部分訓練是在墨西哥灣上空進行複雜的飛行操作和低空飛行訓練,訓練中要掠過喬治亞州、田納西州的崇山峻嶺和佛羅裏達州菠蘿園的樹木。


    參加襲擊的3架c-130"大力士"運輸機也進行了最大強度的飛行訓練。其中1架除執行空中加油任務外,還負責發生意外時的救護,其餘2架改裝成了特種作戰用機,裝有新型導航裝置和紅外識別裝置,負責引導部隊。這2架中的1架與直升機襲擊分隊一起行動,在山西上空投放照明彈,另1架的任務是支援a-1飛機編隊。


    c-130的巡航時速是460公裏,但為了與直升機速度一致,要求以200公裏的時速飛行,這個速度僅比失速快20公裏,為此,必須使用20%的副翼,而不能使用自動操縱裝置。


    a-1攻擊機需要保持270公裏的時速、在寮國同襲擊部隊匯合後,要進行"s"形曲線飛行,並按直升機的速度行動。


    進行無線電靜默狀態下的夜間編隊飛行是主要的訓練課目。隊員們不分晝夜緊張地訓練,但大部分人仍不知作戰的目的,甚至有人猜測要進攻古巴。


    就這樣,訓練一直進行著,到9月中旬,總共飛行368架次,1017小時,終於達到了能與西蒙斯上校的地麵部隊進行協同的熟練程度。


    與此同時,地麵分隊的訓練也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武起操作、無線通訊、破壞訓練、野外生存、手語信號、搜索訓練、空中目標和識別等訓練課目一個接著一個。西蒙斯不時地在訓練場轉來轉去,常常聽到他的叫罵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崔長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崔長琦並收藏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