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的座機於東京時間6時整準時離開臘包爾。同機的有他的秘書、艦隊軍醫長和航空參謀。宇垣參謀長乘坐另1架三菱造"1"式轟炸機,機內還有另外幾位參謀人員。渡邊中佐眼看著2架飛機消失在空中,對自己未能與司令長官同行頗感失望。
"1"式陸上攻擊機是名噪一時的新型飛機,續航力約3700公裏。幾個月前,在遠離日軍基地的吉爾伯特群島以西,美國人與這種飛機相遇,還以為這些轟炸機是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然而,三菱公司的設計師們為了增大"1"式飛機的續航力而犧牲了裝甲,使它們不堪一擊。日本飛行員們把這種飛機稱作"飛行雪茄"。它有兩部引擎,功率3000多馬力,巡航時速315公裏,最大時速440公裏。
2架嶄新的"1"式轟炸機在3000米的高度向南飛去,相距之近以至使宇垣參謀長都在擔心機翼要碰撞。有6架"零"式戰鬥機在他們上空護航,真是一次愉快平靜的飛行。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布幹維爾在左下方出現後不久,機群開始降低飛行高度,準備在巴萊爾機場著陸。18日晨,在瓜島"亨特森"機場,緊張的氣氛令人窒息。美"仙人掌"航空部隊第339大隊的18架p-38"閃電"式戰鬥機威風凜凜地翹著雙尾翼,隨時準備出擊。像大多數飛行員一樣,米歇爾穿一雙陸戰隊的生牛皮靴子,在海上跳傘時這種靴子不會脫落。他登上機翼,敏捷地坐到座椅上,把放在規定位置的應急物品甩在一邊,包括他的"活命錢"--一袋英國貨幣,如果他在陸上被擊落,可以用來買通當地的土人。此時,專程來送行的米徹爾少將頭戴長舌帽,臉呈古銅色,緊閉著嘴,神態嚴峻,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即將起飛的戰機,又斬釘截鐵地下了最後一道命令:"不論怎樣都必須堅決完成任務!"7時35分整,第1批4架飛機的引擎同時點火,從排氣管裏向外噴吐著黑色油煙,引擎聲越來越大,轟隆隆響成一起。米歇爾帶頭進入跑道,飛機幾乎滑到跑道的盡頭才離地,在殘枝禿葉的椰林上空陡直上升。由於在起飛時有2架出了故障沒能起飛成功,結果隻起飛了16架。米切爾將軍站在跑道邊為每1架飛機送行,飛機螺旋槳攪起的氣流打到了他的身上。他臉上的皺紋在不斷地顫動,時疊時鬆。
為了不被發現,飛行中規定一律不使用無線電,隻用羅盤和速度表導航。從瓜島飛抵目的地的直線距離是480公裏,為了避開日軍雷達網的探測,還必須繞道飛行。因此,經過準確計算,雙方將於9點35分在空中相遇。估計山本的座機飛行高度為3000米左右,因此,狙擊隊應在3500米高度,而掩護隊則應在6000米高度最為適宜。
就這樣,p-38"閃電"式機群在海麵低空飛行了將近2小時。此時,米歇爾少校看看手錶:9時34分。他們在機翼上帶著副油箱,隻靠一個指南針和一個空速計導航,沿間接航線在海上飛行了近千公裏,而且令人難以置信地準時飛抵預定迎擊點。此時,隻見狙擊隊穿過布幹維爾島綠色的海岸線,在一片叢林上空盤旋,他們隻比山本座機的預定到達時間早了45秒。9點35分,在飛抵巴萊爾以北56公裏上空時,米歇爾少校在左前方突然發現了目標--2架日本轟炸機。山本大將果然準時!據蘭菲爾後來回憶說:"看!1式陸上攻擊機不是露出模模糊糊的黑色機身,振動著機翼匆匆地趕來了嗎?真像事先商量好這次聚會時間似的......"
米歇爾想,山本在哪1架上呢?狙擊隊的4架"閃電"式能把2架轟炸機都打下去嗎?這時,"零"式機腹部甩下來的銀白色油箱表示日機已發現了空中伏擊者。
按計劃,米歇爾立即爬上6000米高空,引誘日機。日本護航的"零"式戰鬥機果然上當,他們甩開山本的座機,勇敢地向美戰鬥機撲去。這一調虎離山之計一經奏效,在距山本座機500米的右上方,擔任截擊任務的蘭菲爾狙擊隊迅速按下機頭,4架p-38"閃電"式戰鬥機風馳電掣般地闖入山本座機的航線。瞬間,蘭菲爾和他的僚機巴伯中尉駕駛的戰鬥機已差不多和2架"1"式陸上轟炸機並排了。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鍵時刻,上當的日本"零"式護航機突然發現了悄悄拉起的美p-38"閃電"式飛機,大吃一驚,趕緊全速往下俯衝,以掩護山本的座機,可惜晚了,什麽都來不及了。
蘭菲爾已搶先一步,他和巴伯從3架"零"式機中殺出來,翻跟頭飛行。當他瞥見原始森林上方有一個綠色的影子,正是那架已將高度降低到60米的轟炸機,蘭菲爾立即加速追上去並開始向轟炸機俯衝,然後長時間地向這架轟炸機連發機關炮。隻見這架日本三菱製造的"1"式轟炸機當即中彈起火。山本座機墜毀的一剎那,截擊功臣蘭菲爾看得非常清楚,他永遠也不會忘記,"轟炸機全身橄欖綠色,比樹葉的顏色還深,擦得鋥亮,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後來他在回憶這驚心動魄的一剎那時這樣說:
我扭轉機身對準山本座機的前進方向連續地掃射,就在2架飛機即將錯開的瞬間,我發現對方右發動機起火,接著右機翼也著了火。這種轟炸機一旦起火,就無法挽救,而且處於這樣的低空,降落傘也無濟於事。我的機頭差一點撞在因起火而失速的山本座機的屁股上。
"1"式陸上攻擊機是名噪一時的新型飛機,續航力約3700公裏。幾個月前,在遠離日軍基地的吉爾伯特群島以西,美國人與這種飛機相遇,還以為這些轟炸機是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然而,三菱公司的設計師們為了增大"1"式飛機的續航力而犧牲了裝甲,使它們不堪一擊。日本飛行員們把這種飛機稱作"飛行雪茄"。它有兩部引擎,功率3000多馬力,巡航時速315公裏,最大時速440公裏。
2架嶄新的"1"式轟炸機在3000米的高度向南飛去,相距之近以至使宇垣參謀長都在擔心機翼要碰撞。有6架"零"式戰鬥機在他們上空護航,真是一次愉快平靜的飛行。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布幹維爾在左下方出現後不久,機群開始降低飛行高度,準備在巴萊爾機場著陸。18日晨,在瓜島"亨特森"機場,緊張的氣氛令人窒息。美"仙人掌"航空部隊第339大隊的18架p-38"閃電"式戰鬥機威風凜凜地翹著雙尾翼,隨時準備出擊。像大多數飛行員一樣,米歇爾穿一雙陸戰隊的生牛皮靴子,在海上跳傘時這種靴子不會脫落。他登上機翼,敏捷地坐到座椅上,把放在規定位置的應急物品甩在一邊,包括他的"活命錢"--一袋英國貨幣,如果他在陸上被擊落,可以用來買通當地的土人。此時,專程來送行的米徹爾少將頭戴長舌帽,臉呈古銅色,緊閉著嘴,神態嚴峻,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即將起飛的戰機,又斬釘截鐵地下了最後一道命令:"不論怎樣都必須堅決完成任務!"7時35分整,第1批4架飛機的引擎同時點火,從排氣管裏向外噴吐著黑色油煙,引擎聲越來越大,轟隆隆響成一起。米歇爾帶頭進入跑道,飛機幾乎滑到跑道的盡頭才離地,在殘枝禿葉的椰林上空陡直上升。由於在起飛時有2架出了故障沒能起飛成功,結果隻起飛了16架。米切爾將軍站在跑道邊為每1架飛機送行,飛機螺旋槳攪起的氣流打到了他的身上。他臉上的皺紋在不斷地顫動,時疊時鬆。
為了不被發現,飛行中規定一律不使用無線電,隻用羅盤和速度表導航。從瓜島飛抵目的地的直線距離是480公裏,為了避開日軍雷達網的探測,還必須繞道飛行。因此,經過準確計算,雙方將於9點35分在空中相遇。估計山本的座機飛行高度為3000米左右,因此,狙擊隊應在3500米高度,而掩護隊則應在6000米高度最為適宜。
就這樣,p-38"閃電"式機群在海麵低空飛行了將近2小時。此時,米歇爾少校看看手錶:9時34分。他們在機翼上帶著副油箱,隻靠一個指南針和一個空速計導航,沿間接航線在海上飛行了近千公裏,而且令人難以置信地準時飛抵預定迎擊點。此時,隻見狙擊隊穿過布幹維爾島綠色的海岸線,在一片叢林上空盤旋,他們隻比山本座機的預定到達時間早了45秒。9點35分,在飛抵巴萊爾以北56公裏上空時,米歇爾少校在左前方突然發現了目標--2架日本轟炸機。山本大將果然準時!據蘭菲爾後來回憶說:"看!1式陸上攻擊機不是露出模模糊糊的黑色機身,振動著機翼匆匆地趕來了嗎?真像事先商量好這次聚會時間似的......"
米歇爾想,山本在哪1架上呢?狙擊隊的4架"閃電"式能把2架轟炸機都打下去嗎?這時,"零"式機腹部甩下來的銀白色油箱表示日機已發現了空中伏擊者。
按計劃,米歇爾立即爬上6000米高空,引誘日機。日本護航的"零"式戰鬥機果然上當,他們甩開山本的座機,勇敢地向美戰鬥機撲去。這一調虎離山之計一經奏效,在距山本座機500米的右上方,擔任截擊任務的蘭菲爾狙擊隊迅速按下機頭,4架p-38"閃電"式戰鬥機風馳電掣般地闖入山本座機的航線。瞬間,蘭菲爾和他的僚機巴伯中尉駕駛的戰鬥機已差不多和2架"1"式陸上轟炸機並排了。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鍵時刻,上當的日本"零"式護航機突然發現了悄悄拉起的美p-38"閃電"式飛機,大吃一驚,趕緊全速往下俯衝,以掩護山本的座機,可惜晚了,什麽都來不及了。
蘭菲爾已搶先一步,他和巴伯從3架"零"式機中殺出來,翻跟頭飛行。當他瞥見原始森林上方有一個綠色的影子,正是那架已將高度降低到60米的轟炸機,蘭菲爾立即加速追上去並開始向轟炸機俯衝,然後長時間地向這架轟炸機連發機關炮。隻見這架日本三菱製造的"1"式轟炸機當即中彈起火。山本座機墜毀的一剎那,截擊功臣蘭菲爾看得非常清楚,他永遠也不會忘記,"轟炸機全身橄欖綠色,比樹葉的顏色還深,擦得鋥亮,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後來他在回憶這驚心動魄的一剎那時這樣說:
我扭轉機身對準山本座機的前進方向連續地掃射,就在2架飛機即將錯開的瞬間,我發現對方右發動機起火,接著右機翼也著了火。這種轟炸機一旦起火,就無法挽救,而且處於這樣的低空,降落傘也無濟於事。我的機頭差一點撞在因起火而失速的山本座機的屁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