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報的結尾處,哈爾西將軍還以他那特有的幽默語言寫道:"看來孔雀會準時飛來,用鞭子狠狠地抽它的尾巴。"
米徹爾海軍少將生於1887年,威斯康星州人。他早年自海軍學校畢業後,主要從事海軍航空事業,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曾任海軍航空兵司令部的技術部長。這位美國海上驍將曾擔任航空母艦"大黃蜂"號的艦長,載運過杜立特爾空襲東京,參加過中途島海戰,後來才轉戰索羅門群島。4月17日傍晚,"仙人掌"航空部隊第339p-38"閃電"式戰鬥機隊隊長空軍少校米歇爾接到要他和手下最能幹的中隊長托馬斯·蘭菲爾上尉一起前往瓜島航空部隊作戰室的命令。當兩人一走進那又黴又濕的掩蔽部裏時,立刻意識到一定要有什麽重大的行動發生,因為駐島的高級軍官幾乎全在這裏。這時,米徹爾少將宣布了尼米茲將軍要幹掉山本的命令,並特意說明了總統很重視。然後,米徹爾便開門見山地命令道:"無論如何也要抓住這隻鳥,給我訂個行動計劃!"
不用說此時作戰室裏是多麽地緊張和激動。山本是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的直接指揮者,用哈爾西將軍的話說:是"僅次於裕仁天皇和東條首相的第3巨頭",是日軍中被公認為有魄力、有膽識、精明強幹的指揮官。他建立了現代化的日本海軍,奠定了海軍航空兵的基礎,並使這一兵種成為主要的打擊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最優秀的飛機--"零"式戰鬥機,就是在他的協助下誕生的。他精心策劃了偷襲珍珠港的行動,使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幾乎全軍覆沒。壓得美國海軍半年內喘不過氣來。因此,美國人一直把他看作是太平洋上一個最難對付的敵手。然而,此時此刻,幹掉他的機會終於來到了。
要達到幹掉山本的目的,自然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必須進行十分周密的空戰部署才行。這時,米歇爾和蘭菲爾相互看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因為布幹維爾島距他們有520公裏,隻有他們駕駛的p-38"閃電"式殲擊機才能參加戰鬥。這一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當然非他們莫屬了。
p-38"閃電"式殲擊機是美國第一批雙引擎戰鬥機,1940年首次訂購,在8000米的高空時速為732公裏,最大載荷航程為3600公裏,火力很強,機頭有1門20毫米航炮、4挺12.7毫米機槍,射界寬闊,沒有死角。每挺機槍配子彈500發,20毫米炮最多配彈120發。機槍和機關炮都是直接前射,可以在遠距離上擊落對手,與當時的其他戰鬥機相比,這是一個最大的優點,因其他戰鬥機(包括"零"式機)的機槍或機關炮都是膛線瞄準,隻有當敵機在機頭前方大約250米時才能開火,這就大大限製了開火距離。另外,這種大型戰鬥機還能攜帶1顆450公斤炸彈。其各方麵性能都比"零"式戰鬥機要好得多。
另外,這種新式飛機的性能還大大出乎日本人的意外。有一次,當米歇爾和夥伴們把!名被俘的日軍飛行員領到2號戰鬥機野戰跑道上的1架"閃電"式旁邊,看他有什麽反應時,隻見這個日軍飛行員瞪大眼睛,看看這又瞧瞧那,一會兒用手拍拍很大的擋風玻璃,一會兒又敲敲座倉地板,摸摸儀錶盤,特別是當他看到龐大的火力係統時,一下子驚呆了。在驚嘆之餘,他對翻譯說:"我們害怕p-38大大超過了害怕駕駛它的人。"
正如米歇爾和蘭菲爾所預料的那樣,最後,經過充分的討論,米徹爾將軍決定:在山本降落前10分鍾於機場北麵56公裏處的上空對他進行截擊,離山本計劃降落的機場隻有7分鍾航程。準備挑選18架p-38"閃電"式戰鬥機,分兩個機群從瓜島起飛前往截擊。經分析判斷後認為:若山本完全按時到的話,將在9點35分與山本座機遭遇。到時具體任務是:由米歇爾少校122架p-38"閃電"式飛機負責掩護,在高空誘開並糾纏住山本的護航機;蘭菲爾上尉帶6架p-38"閃電"式飛機組成狙擊機隊,從低空出奇不意地對山本座機進行空襲,要不惜一切代價擊毀山本座機。
就這樣,米徹爾海軍少將斟酌再三,又進一步強調說:"我再說一遍,無論付出多大代價,多大犧牲,也必須幹掉這個老鬼子!"
在座的人都清楚,這是一道最嚴厲的命令,即使到時候與敵機衝撞,同歸於盡,也絕不能放跑那個被日本人譽為"功高蓋世、名重朝野"的司令長官。
當天,米徹爾海軍少將便就行動的詳細計劃和程序直接電告了尼米茲將軍,很快就收到了總司令簡短的回電:
非常同意,預祝你交好運,並取得勝利。
尼米茲
1943年4月18日,是個星期日,黎明時天氣晴朗潮濕。這一天,對於日本和美國來說,都是個難忘的日子。因為正是在一年前的4月18日,"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載著杜立特爾的b-25轟炸機群首次轟炸了東京。一年後,鬼使神差,又趕上了這一天!
一大早,山本五十六司令長官身穿雪白的海軍新軍裝,左右胸襟懸掛著大將的胸章,作好了出發前的所有準備。臨行前,他的副官勸他穿綠軍裝,不要穿目標太顯眼的白軍服,可他還是堅持穿白軍裝。當他走近他的座機--三菱公司製造的"1"式轟炸機時,他轉向臘包爾的海軍司令草鹿任一中將(南雲的參謀長草鹿龍之介的堂弟)說:"我明晨出發,黃昏前回來,別忘了等我一起用晚餐。"
米徹爾海軍少將生於1887年,威斯康星州人。他早年自海軍學校畢業後,主要從事海軍航空事業,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曾任海軍航空兵司令部的技術部長。這位美國海上驍將曾擔任航空母艦"大黃蜂"號的艦長,載運過杜立特爾空襲東京,參加過中途島海戰,後來才轉戰索羅門群島。4月17日傍晚,"仙人掌"航空部隊第339p-38"閃電"式戰鬥機隊隊長空軍少校米歇爾接到要他和手下最能幹的中隊長托馬斯·蘭菲爾上尉一起前往瓜島航空部隊作戰室的命令。當兩人一走進那又黴又濕的掩蔽部裏時,立刻意識到一定要有什麽重大的行動發生,因為駐島的高級軍官幾乎全在這裏。這時,米徹爾少將宣布了尼米茲將軍要幹掉山本的命令,並特意說明了總統很重視。然後,米徹爾便開門見山地命令道:"無論如何也要抓住這隻鳥,給我訂個行動計劃!"
不用說此時作戰室裏是多麽地緊張和激動。山本是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的直接指揮者,用哈爾西將軍的話說:是"僅次於裕仁天皇和東條首相的第3巨頭",是日軍中被公認為有魄力、有膽識、精明強幹的指揮官。他建立了現代化的日本海軍,奠定了海軍航空兵的基礎,並使這一兵種成為主要的打擊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最優秀的飛機--"零"式戰鬥機,就是在他的協助下誕生的。他精心策劃了偷襲珍珠港的行動,使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幾乎全軍覆沒。壓得美國海軍半年內喘不過氣來。因此,美國人一直把他看作是太平洋上一個最難對付的敵手。然而,此時此刻,幹掉他的機會終於來到了。
要達到幹掉山本的目的,自然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必須進行十分周密的空戰部署才行。這時,米歇爾和蘭菲爾相互看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因為布幹維爾島距他們有520公裏,隻有他們駕駛的p-38"閃電"式殲擊機才能參加戰鬥。這一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當然非他們莫屬了。
p-38"閃電"式殲擊機是美國第一批雙引擎戰鬥機,1940年首次訂購,在8000米的高空時速為732公裏,最大載荷航程為3600公裏,火力很強,機頭有1門20毫米航炮、4挺12.7毫米機槍,射界寬闊,沒有死角。每挺機槍配子彈500發,20毫米炮最多配彈120發。機槍和機關炮都是直接前射,可以在遠距離上擊落對手,與當時的其他戰鬥機相比,這是一個最大的優點,因其他戰鬥機(包括"零"式機)的機槍或機關炮都是膛線瞄準,隻有當敵機在機頭前方大約250米時才能開火,這就大大限製了開火距離。另外,這種大型戰鬥機還能攜帶1顆450公斤炸彈。其各方麵性能都比"零"式戰鬥機要好得多。
另外,這種新式飛機的性能還大大出乎日本人的意外。有一次,當米歇爾和夥伴們把!名被俘的日軍飛行員領到2號戰鬥機野戰跑道上的1架"閃電"式旁邊,看他有什麽反應時,隻見這個日軍飛行員瞪大眼睛,看看這又瞧瞧那,一會兒用手拍拍很大的擋風玻璃,一會兒又敲敲座倉地板,摸摸儀錶盤,特別是當他看到龐大的火力係統時,一下子驚呆了。在驚嘆之餘,他對翻譯說:"我們害怕p-38大大超過了害怕駕駛它的人。"
正如米歇爾和蘭菲爾所預料的那樣,最後,經過充分的討論,米徹爾將軍決定:在山本降落前10分鍾於機場北麵56公裏處的上空對他進行截擊,離山本計劃降落的機場隻有7分鍾航程。準備挑選18架p-38"閃電"式戰鬥機,分兩個機群從瓜島起飛前往截擊。經分析判斷後認為:若山本完全按時到的話,將在9點35分與山本座機遭遇。到時具體任務是:由米歇爾少校122架p-38"閃電"式飛機負責掩護,在高空誘開並糾纏住山本的護航機;蘭菲爾上尉帶6架p-38"閃電"式飛機組成狙擊機隊,從低空出奇不意地對山本座機進行空襲,要不惜一切代價擊毀山本座機。
就這樣,米徹爾海軍少將斟酌再三,又進一步強調說:"我再說一遍,無論付出多大代價,多大犧牲,也必須幹掉這個老鬼子!"
在座的人都清楚,這是一道最嚴厲的命令,即使到時候與敵機衝撞,同歸於盡,也絕不能放跑那個被日本人譽為"功高蓋世、名重朝野"的司令長官。
當天,米徹爾海軍少將便就行動的詳細計劃和程序直接電告了尼米茲將軍,很快就收到了總司令簡短的回電:
非常同意,預祝你交好運,並取得勝利。
尼米茲
1943年4月18日,是個星期日,黎明時天氣晴朗潮濕。這一天,對於日本和美國來說,都是個難忘的日子。因為正是在一年前的4月18日,"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載著杜立特爾的b-25轟炸機群首次轟炸了東京。一年後,鬼使神差,又趕上了這一天!
一大早,山本五十六司令長官身穿雪白的海軍新軍裝,左右胸襟懸掛著大將的胸章,作好了出發前的所有準備。臨行前,他的副官勸他穿綠軍裝,不要穿目標太顯眼的白軍服,可他還是堅持穿白軍裝。當他走近他的座機--三菱公司製造的"1"式轟炸機時,他轉向臘包爾的海軍司令草鹿任一中將(南雲的參謀長草鹿龍之介的堂弟)說:"我明晨出發,黃昏前回來,別忘了等我一起用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