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清晨,蘇軍的236架轟炸機和224架殲擊機,對西北方向19個德軍機場上的敵機實施了首次密集突擊。德軍對此沒有防備,因而來不及組織抗擊,結果,蘇聯飛行員對停機坪、油庫和彈藥庫進行了成功的轟炸,在機場上摧毀了41架敵機,蘇機未受損失。在以後的5晝夜內,蘇聯空軍對上述機場和通過空中偵察新發現的機場又實施了數次有效的突擊,迫使駐芬蘭和挪威北部的德軍當局不得不將平空軍撤到深遠的後方機場,並被迫放棄近期對列寧格勒的空襲計劃。
7月8日,蘇軍統帥部對整個蘇德戰場的德軍機場組織了一次密集突擊。拂曉,蘇軍遠程轟炸航空兵團對敵縱深14個機場實施了突擊,而北方、西北和西南方麵軍的航空兵則對當麵的28個敵機場實施了突擊。蘇軍共出動飛機429架次,在德軍機場上摧毀了許多飛機,其中反西方方麵軍航空兵就摧毀和破壞了54架德機。
在1941年6月22日至7月10日這一時期內,蘇聯飛機共出動47000多架次,其中突擊機場1000多架次,在機場上擊毀德機348架,空戰中殲滅德機752架。蘇聯飛行員用鮮血和生命保衛了祖國的天空。德國軍事歷史家們不得不承認:“德國空軍所受的損失不是像某些人所想像的那樣微不足道。在最初的14天戰鬥中,飛機的損失與後來任何時候的同期相比都多......這說明,盡管德國人達成了突然性,但是俄國人仍獲得了時間和力量,以實施堅決的抵抗。"
雄鷹又得以自由翱翔--史達林格勒大會戰中蘇軍奪取製空權
德軍在莫斯科會戰失敗後,被迫放棄了全麵進攻計劃,決定於1942年夏季集重兵於蘇德戰線南翼,向高加索和史達林格勒同時實施重點進攻,企圖攫取石油、糧食等重要經濟資源,切斷伏爾加河水運幹線,進而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灣。
史達林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遊,是蘇聯歐洲部分東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鐵路和水運交通樞紐,也是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和戰略要地。
蘇軍統帥部鑑於南方戰線的嚴重局麵和史達林格勒的戰略地位,認為堅守史達林格勒對於整個蘇德戰場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守住史達林格勒不僅可以改善南方的戰役態勢,保持蘇聯中部與南部的聯繫,而且能夠打破和阻止希特勒向北進攻莫斯科的企圖,因而決心在該地區組織堅固防禦,阻止德軍的進攻。
就空中作戰而言,蘇軍在莫斯科會戰勝利後,及時總結了空戰的經驗教訓,並針對蘇軍航空兵從總體上仍處於劣勢的情況,對航空兵的作戰使用及任務作了適當調整。蘇軍統帥部在1942年6月29日的命令中指出:
方麵軍航空兵的首要任務是奪取製空權,為我方創造壓倒敵人的優勢,迫使敵航空兵,尤其是轟炸機離開戰場;第二項任務是集中強擊航空兵和轟炸航空兵的全部力量,用於攻擊敵坦克和摩托化縱隊,消滅敵有生力量,以此支援我軍部隊;第三項任務是,殲擊航空兵不僅要掩護我部隊,而且在可能的條件下對敵有生力量實施打擊。
由於蘇軍與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會戰中展開了殊死搏鬥,史達林格勒附近的空中作戰也因此特別激烈。德軍在這裏集結了戰鬥力最強的第4航空隊,它擁有1200架飛機和經驗豐富的飛行員。蘇軍在史達林格勒方向的空中力量主要是空軍第8集團軍,該集團軍到會戰開始共有454架飛機,其中包括74架夜航轟炸機。此外,這裏還有遠程航空兵的200架轟炸機及國土防空軍的60架殲擊機。蘇軍航空兵集群在該方向上總共擁有714架飛機,在數量上顯然處於不小的劣勢,而且其中有近200架是過時的舊式飛機。可見,會戰初平空中鬥爭形勢對蘇軍極為不利。
兩河之間的空中肉搏
1942年7月,天氣酷熱而幹燥,史達林格勒仍處於和平的生活中,企業和機關都在工作,市內所有的電影院都開放,兒童在公園和街心花園裏玩耍,擴音器裏播送著音樂,並隔一定時間播送一次前線戰報。然而,史達林格勒的居民沒有一個人不認為可怕的威脅已經籠罩著城市,而且不久就將與法西斯德軍在這裏展開激烈的交戰。
蘇軍於7月12日組建了史達林格勒方麵軍,由鐵木辛哥元帥任司令員,下轄第21、28、38、57、62、63、64等7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空軍第8集團軍。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方向作戰的是b集團軍群,共有71個師,擔任直接進攻的部隊是保盧斯指揮的第6集團軍。第4航空隊負責空中支援。
7月17日,隨著德軍大規模進攻的開始,德國空軍出動大批轟炸機,對戰場上的蘇軍地麵部隊實施密集突擊。蘇軍航空兵不顧數量上的劣勢,頑強地抗擊德軍,在頓河到伏爾加河之間同德軍展開了激烈的空戰,甚至出現了空中肉搏。在這些日子裏,雙方每天進行60-70次空戰,每次空戰雙方都出動50-60架飛機。
在頭6天的戰鬥中,蘇空軍第8集團軍支援了第62和第64集團軍在奇爾河和齊姆拉河進行苦戰的先遣支隊。航空兵基本兵力主要用於消滅德軍突擊集團。轟炸機和強擊機對公路上的德軍坦克、汽車縱隊以及德軍的鐵路車站和機場,進行了10多次編隊突擊。遠程航空兵還突擊了德軍集結地域、預備隊和頓河、奇爾河上的德軍渡口。
7月8日,蘇軍統帥部對整個蘇德戰場的德軍機場組織了一次密集突擊。拂曉,蘇軍遠程轟炸航空兵團對敵縱深14個機場實施了突擊,而北方、西北和西南方麵軍的航空兵則對當麵的28個敵機場實施了突擊。蘇軍共出動飛機429架次,在德軍機場上摧毀了許多飛機,其中反西方方麵軍航空兵就摧毀和破壞了54架德機。
在1941年6月22日至7月10日這一時期內,蘇聯飛機共出動47000多架次,其中突擊機場1000多架次,在機場上擊毀德機348架,空戰中殲滅德機752架。蘇聯飛行員用鮮血和生命保衛了祖國的天空。德國軍事歷史家們不得不承認:“德國空軍所受的損失不是像某些人所想像的那樣微不足道。在最初的14天戰鬥中,飛機的損失與後來任何時候的同期相比都多......這說明,盡管德國人達成了突然性,但是俄國人仍獲得了時間和力量,以實施堅決的抵抗。"
雄鷹又得以自由翱翔--史達林格勒大會戰中蘇軍奪取製空權
德軍在莫斯科會戰失敗後,被迫放棄了全麵進攻計劃,決定於1942年夏季集重兵於蘇德戰線南翼,向高加索和史達林格勒同時實施重點進攻,企圖攫取石油、糧食等重要經濟資源,切斷伏爾加河水運幹線,進而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灣。
史達林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遊,是蘇聯歐洲部分東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鐵路和水運交通樞紐,也是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和戰略要地。
蘇軍統帥部鑑於南方戰線的嚴重局麵和史達林格勒的戰略地位,認為堅守史達林格勒對於整個蘇德戰場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守住史達林格勒不僅可以改善南方的戰役態勢,保持蘇聯中部與南部的聯繫,而且能夠打破和阻止希特勒向北進攻莫斯科的企圖,因而決心在該地區組織堅固防禦,阻止德軍的進攻。
就空中作戰而言,蘇軍在莫斯科會戰勝利後,及時總結了空戰的經驗教訓,並針對蘇軍航空兵從總體上仍處於劣勢的情況,對航空兵的作戰使用及任務作了適當調整。蘇軍統帥部在1942年6月29日的命令中指出:
方麵軍航空兵的首要任務是奪取製空權,為我方創造壓倒敵人的優勢,迫使敵航空兵,尤其是轟炸機離開戰場;第二項任務是集中強擊航空兵和轟炸航空兵的全部力量,用於攻擊敵坦克和摩托化縱隊,消滅敵有生力量,以此支援我軍部隊;第三項任務是,殲擊航空兵不僅要掩護我部隊,而且在可能的條件下對敵有生力量實施打擊。
由於蘇軍與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會戰中展開了殊死搏鬥,史達林格勒附近的空中作戰也因此特別激烈。德軍在這裏集結了戰鬥力最強的第4航空隊,它擁有1200架飛機和經驗豐富的飛行員。蘇軍在史達林格勒方向的空中力量主要是空軍第8集團軍,該集團軍到會戰開始共有454架飛機,其中包括74架夜航轟炸機。此外,這裏還有遠程航空兵的200架轟炸機及國土防空軍的60架殲擊機。蘇軍航空兵集群在該方向上總共擁有714架飛機,在數量上顯然處於不小的劣勢,而且其中有近200架是過時的舊式飛機。可見,會戰初平空中鬥爭形勢對蘇軍極為不利。
兩河之間的空中肉搏
1942年7月,天氣酷熱而幹燥,史達林格勒仍處於和平的生活中,企業和機關都在工作,市內所有的電影院都開放,兒童在公園和街心花園裏玩耍,擴音器裏播送著音樂,並隔一定時間播送一次前線戰報。然而,史達林格勒的居民沒有一個人不認為可怕的威脅已經籠罩著城市,而且不久就將與法西斯德軍在這裏展開激烈的交戰。
蘇軍於7月12日組建了史達林格勒方麵軍,由鐵木辛哥元帥任司令員,下轄第21、28、38、57、62、63、64等7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空軍第8集團軍。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方向作戰的是b集團軍群,共有71個師,擔任直接進攻的部隊是保盧斯指揮的第6集團軍。第4航空隊負責空中支援。
7月17日,隨著德軍大規模進攻的開始,德國空軍出動大批轟炸機,對戰場上的蘇軍地麵部隊實施密集突擊。蘇軍航空兵不顧數量上的劣勢,頑強地抗擊德軍,在頓河到伏爾加河之間同德軍展開了激烈的空戰,甚至出現了空中肉搏。在這些日子裏,雙方每天進行60-70次空戰,每次空戰雙方都出動50-60架飛機。
在頭6天的戰鬥中,蘇空軍第8集團軍支援了第62和第64集團軍在奇爾河和齊姆拉河進行苦戰的先遣支隊。航空兵基本兵力主要用於消滅德軍突擊集團。轟炸機和強擊機對公路上的德軍坦克、汽車縱隊以及德軍的鐵路車站和機場,進行了10多次編隊突擊。遠程航空兵還突擊了德軍集結地域、預備隊和頓河、奇爾河上的德軍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