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河南岸,斯特姆沒有遇到什麽大的抵杭,便於下午1時開進科林斯城,接受了市長、城內駐軍司令官和警察局長的投降。第2營攻占了科林斯機場,繳獲了停在機場上的13架飛機。


    當時在比較靠南的納夫起利昂港口的大英國協軍第6旅尚不知道科林斯大橋已被炸毀和德軍已控製了那個地方。旅長費賴伯格少將派第26營營長佩奇中校率領該營沿公路向北部的科林斯進發,命令他實施反衝擊,驅逐德軍,守住科林斯大橋。佩奇邊走邊製定作戰計劃,他決定用兩個連去增援守橋部隊,其餘各連則向他們能找到的所有德軍陣地發起攻擊。這支英軍在北進途中,遭到德軍戰鬥機的不斷襲擊,但還是設法在下午4時到達科林斯。在與德國傘兵警戒部隊進行了幾次小規模戰鬥之後,佩奇碰上一名英軍倖存者,他告訴佩奇科林斯大橋已被炸毀。於是佩奇停止了前進,後來奉命撤退到阿爾戈斯北部高地一線,遲滯德軍對納夫普利昂港口的推進。


    這時,大英國協軍第4旅的主力還沒有越過科林斯大橋。26日晚,大橋被炸的消息傳到第4旅,旅長普迪克看到已無法按原計劃去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港口乘船撤退,立即決定掉轉方向,向東南方前進。這是唯一可取的撤退路線,他可以設法在雅典周圍再堅持一天時間的防禦,使部隊利用這一天時間從拉夫裏昂港附近海上撤退。雖然這需要走較長的路途,但普迪克隻剩下這個機會了。恰好德軍正在南進的地麵部隊不十分清楚這些情況。德軍誤把第4旅認為是英軍少數後衛部隊,沒有全力追殲。4月27日夜間,普迪克帶領剩下的部隊從拉夫裏昂港全部撤離。已通過科林斯大橋的大英國協軍和希軍也迅速向莫內姆伐西亞等港口集中,陸續撤離半島。


    27日,德軍1個機械化師從帕特雷港登陸,至科林斯城與斯特姆率領的傘兵會合後,即向南麵納夫普利昂、卡拉梅、莫內姆伐西亞等港口追擊。但德軍晚到了幾小時,大英國協軍和希軍已全部乘船撤走。


    此次作戰中,德傘兵陣亡63人,負傷158人,失蹤16人,運輸機無一損失。大英國協軍損失近1000人,希臘軍損失近1500人。


    德軍對科林斯大橋的空降突擊,由於發起的時間太晚,未能阻止盟軍的多數部隊向伯羅奔尼撒半島撤退,而且沒有保護住橋樑,使追擊的德軍受阻,所以這次行動不能算是成功。但德軍極其成功地進行了陸空協同作戰,在傘降著陸之前,戰鬥機、轟炸機給予了密切的支援。而大英國協軍由於過高地估計了德軍的空降力量,對抗擊傘兵失去信心,加上一再撤退的疲勞和不斷遭到德軍飛機的轟炸掃射而被弄得暈頭轉向,因而註定了失敗的命運。


    飛奪埃本·埃馬耳要塞--首次使用滑翔機突擊


    1940年5月10日,在德軍"a"集團軍群第18集團軍投入荷蘭之戰時,該集團軍群的第6集團軍同時開始了向比利時的挺進。希特勒企圖以進攻比利時來轉移盟軍對他把阿登地區作為主攻方向的注意。盟軍此時確實認為,德軍的主攻方向和1914年一樣,是通過列日攻打布魯塞爾。德軍第6集團軍的行動就是要使盟軍感到自己的預料是正確的。如果希特勒的企圖能夠實現的話,英國和法國的軍隊就會向北進入比利時去阻擊第6集團軍。這樣,擔任西線主攻的"b"集團軍群就可以集中兵力迅速突破阿登地區,突入盟軍主力的側翼和後方。正如希特勒事後所說的:"我把攻擊的重點放在想要突破的戰線左翼,同時在另一翼採取了佯攻。"


    固若金湯的堡壘群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歐各國為防禦德國侵略,在與德國相鄰的邊境上都構築了堅固的築壘防線:在荷蘭為哥雷比-起爾防線;在比利時為艾伯特運河防線;在法國為馬奇諾防線。這三條防線自北而南,互相銜接,連綿數百公裏。到5月10日,比利時軍隊共有22個師,包括18個步兵師(其中隻有6個是正規師)、兩個摩托化師、1個騎兵師、1個重炮兵師,共約65萬人。比軍沒有坦克,防空設施薄弱,隻有1個戰鬥機團。其戰前的部署是這樣的:4個師配置在荷比邊境一線,6個師用來保衛安特衛普至那慕爾的"kw線",12個師扼守艾伯特運河。比利時在戰爭爆發前還未最後確定戰爭的打法,對於固守哪塊陣地也還未做出抉擇。因為艾伯特運河防線掩護了整個比利時國土,所以軍隊重點配置在這一線。


    當德軍"a"集團軍群44個師的龐大突擊部隊在阿登地區對麵的德國邊界上停下來準備進攻的時候,"a"集團軍群的博克上將卻命令賴歇瑙將軍指揮的第6集團軍盡量進入靠近艾伯特運河的出擊位置。因為博克雖然知道自己的任務是助攻,但他仍希望能以令人吃驚的速度向東推進,以使盟軍確信德軍的主要進攻力量是從比利時向前推進。而德軍進攻比利時的最大障礙,就是艾伯特運河。


    由於艾伯特運河是為了防止德國經由比利時發動進攻而專門修建的築壘運河,河岸陡峭,遍布防禦工事,尤其還有運河邊的埃本·埃馬耳要塞扼守著運河,因而構成了被認為可與馬奇諾防線相片美的最可靠的反坦克防線。德軍要進攻亞琛-馬斯垂克-布魯塞爾一線,就必須渡過這條運河。如果德軍第6集團軍在艾伯特運河受阻,那麽德軍的進攻就會在還沒有發揮其銳氣之前停滯下來。為此,德軍決定首先於1940年5月10日空降突擊埃本·埃馬耳要塞,並奪取埃本·埃馬耳要寒西北部的艾伯特運河上的3座橋樑--坎尼橋、弗羅恩哈芬橋、費爾德韋茲爾特橋,至少也要拿下其中的1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崔長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崔長琦並收藏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