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跟洪汐麵對麵坐在一起,竟是在下棋。逢春坐在兩人對麵看,臉上一直掛著笑容,又把奴才遞過來的水果,派給玩得開心的兩人。洪煜看著,心中感覺無限寬慰。不管逢春多麽好強,在教育後代上,確實比別的妃嬪用心。既不寵溺,也不疏遠,分寸把握得很準。而且,洪汐這孩子跟他舅舅的感情很好,有他舅舅在的時候,向來格外乖巧。


    倒是葉逢春一扭頭,看見從樹間走過來的洪煜,連忙起身請安,玩著的兩人這才紛紛站起來,洪煜連忙一招手:“省了吧!玩什麽玩得這麽起勁兒?”


    “稟報父皇,舅舅教我下棋呢!”


    “哦?”洪煜將洪汐抱起來,“你學會沒有?”


    小孩誠實地搖了搖頭,“洪汐聽不懂,跟舅舅用黑白子擺貓臉呢!”


    洪煜低頭一看,棋盤上可不是隻貓臉來著!笑著對知秋說:“朕可有兩天沒見著,感情你在這兒擺貓臉吶?”


    知秋臉飛快紅了一下,解釋說,“上了秋,小皇子要開師,怕那時候見的機會就少了,陪他玩兩天。”


    “是,五歲可不是要開師了麽!師傅請的誰?朕怎沒聽人提過?”


    “龔大人負責,最近應該要和皇上說了。”


    皇子教育督導的事,是龔放的差事沒錯,洪煜點點頭,心裏記下了。轉身和洪汐一起玩棋子,偶爾側臉低聲詢問坐在身邊的知秋夜裏睡得可好,他是聽說知秋近日睡得不踏實。


    “好多了。”


    “是因為暑氣嗎?”


    “不曉得,也許吧!”


    “山上夏天應該沒有這麽熱吧?”


    “要涼快不少。”


    “不如今年去行宮消暑的行程,改成去‘雲根山’得了,”洪煜說完哄著懷裏的孩子,“汐兒想不想去看舅舅長大的地方?”


    “想!父皇會帶汐兒去嗎?”


    “當然會,舅舅也跟著!”洪煜說著,沖知秋一笑。


    “那母妃呢?”洪汐眨巴著一雙水亮大眼繼續問。


    也坐在身邊的逢春臉頰似乎嫣紅了,如今這尷尬境地,就算她平日裏如何為了大局,不去想,不去計較……童言無忌地忽然拿出來比較,倒是讓她這母親,做妻子,做家姐的身份,有些下不了台階了。


    不料洪煜卻不在這個問題上周旋,也不抬頭,一心隻跟洪汐說話,內容卻讓知秋和逢春同時楞住。


    “汐兒以後要改口叫你娘親‘母後’了。”


    逢春封後的事情,第二日聖旨便下了,鐵板釘釘,瞬間幾家歡喜幾家愁,新歡舊人,真顏假笑,也隻能給夙願得償,風光無限的葉逢春讓路!都說福無雙至,葉家的好運卻勢不能擋,幾日後,南方傳來捷報,向來謹慎的葉文治也放言,立冬前將結束戰事,朝廷可指派文武官員,全麵接手地方行政。


    葉逢春執掌後印,已有月餘,外人看來是威風八麵,畢竟這麽多年的勾心鬥角,為的不過就是那空出的國母的地位!可她心裏並不踏實,借著知秋前來探望的機會,忍不住打探,皇上在封後之前是否與他透露過口風。


    普天之下,與皇上最親近的人,現在無非就是知秋,可這麽大的決定,皇上竟連知秋都未知會,這讓逢春的心懸了起來。她當然知道皇上並非愚鈍之人,而龔放又得知了知秋的身世的秘密,這一切,會不會是陰謀?


    逢春的擔憂,知秋嘴上不說,心裏比誰都明白。他猜想,封後這等大事,皇上不可能一意孤行,必定是受了誰的鼓勵和肯定。而那個人,很可能是龔放,用葉家吃掉韓家,待他將秘密一公布,皇上龍顏大怒,這朝廷之上,便是太子的天下了。


    雲根山的避暑計劃,並沒有向外聲張,甚至連洪汐也未帶,前一天,幾個禦前太監到山上打點,隔天洪煜便和知秋著便裝,在一隊護衛的掩護下,悠閑地騎馬上山。


    一進山便覺暑退,濃隱蔽日,煞是慡快,洪煜心情大好。山路幽幽,前後左右,隔著可見的距離,總是有人看護著,洪煜並不覺得心慌,對身邊的知秋說道:“朕知道封後這件事,你們心裏都在納悶。她倆爭了這麽多年,怎的突然就給你姐姐了?你可想出原因沒?”


    知秋側頭看了洪煜一眼,搖搖頭,“臣想不通。”


    “那是你不用心想!”洪煜的話乍聽似責備,其實帶著嗔怪,“皇後之位空一天,便是多一天的是非。朕並不是故意拖這麽多年,實在是後宮之中沒有合適的人選。榮貴妃少了國母該有的大器,你姐姐大器是夠,卻敦厚不足。對女人而言,她過於銳利,不好掌控,朕總覺得她是利用你來接近朕,就算立了她為後,對你未必是好事。”


    知秋聽到這兒,心裏不禁一顫,他沒想到,這幾年來,洪煜竟如此,時刻為他著想,他未插話,繼續聽洪煜往下說。


    “近些日子,朕發現她對你還不錯。幾次你生病,身子不好,不管企圖是什麽,逢春對你都算上心。這多少讓朕感到欣慰,而且,作為母親,她比哪宮哪院的妃子都合格。於是,朕便遂了她的心願,以她的聰明,很快她會明白幫她得到後印的是什麽,日後對你隻會更用心。”


    心裏似甜風灌溉,知秋感激著,又覺得辛酸,他與洪煜間的種種,如何會有結果?即使多麽努力地遷就和考慮,將來又得如何麵對彼此?這些話,他隻能悶著,大哥不在,連傾吐的人也找不到一個,怕是要憋到氣血崩潰,也無退路。


    “皇上這般用人唯親,不怕助長朋黨之勢?”


    “知秋啊,你跟朕說過,血緣,利益,感情都是結,結實地將人捆綁著,不能自由地支配。想做的,和應該做的往有悖謬,可這些都是人之常情,聽者,看者,不忘將之考慮在內就好!朕也有犯錯的時候,可那是……朕的心想要的,便是錯了,也不悔!你今日便記住朕於你說的話,隻要不悔,便沒有遺憾,勝敗對錯,又能耐我何?”


    山上的幾間屋,和別致院落,都給人打掃得幹淨舒服,格子窗大敞著,風從屋後大片大片的翠林中穿梭而來,帶進一股新鮮沁人的清涼。午飯是簡單的清粥小菜,兩杯淡淡的酒,吃得愉快。洪煜不禁直抒胸臆:“這地兒好啊,鍾靈毓秀,集天地精氣,難怪你生的如此通透聰慧,若將來,朕隻與你,在這山中常住,你可願意?”


    瞬間,天地滄海,日月星漢,都化作無形,隻獨獨剩這一句有心無心的一句話,漣漪般迴旋著朝知秋圈圍而來。他握杯的手,定定半天,無法移動,眉睫低垂,終了,才溫吞說了一句:“皇上九五之尊,當以天下社稷為重,怎突然問這沒邊際的話?”


    “那知秋你是願不願意呢?嗯?朕想知道。你說。”


    淡白的唇將啟未啟,卻不肯說話,洪煜伸手在他肩上拍了拍,道:“朕便知道,你這嘴要是閉起來,是沒什麽撬的開。”說著,獨飲一杯,又似乎想起什麽,“朕還有樁事,要與你說!”


    “難不成皇上此行就是為了把心裏攢的話,通通都問個明白??”


    “就看你是否配合了!”洪煜笑言,回首望了望窗外漫山漫野的蒼翠,“知秋你今年多大了?”


    知秋楞了一下,旋即猜到洪煜要跟他說的是什麽事,眼底頓時瀰漫一股鬱鬱,“臣今年二十三了。”


    “這麽多年,朕想,你身邊的人也沒少跟你提,成親的事。你是葉府的三公子,想嫁進葉家的女子,恐怕不知要排多長。你家現在是你大哥說的算,他卻遠在南方,按理說,朕應該為你張羅這些。”


    洪煜說著,沒錯過知秋明顯緊張起來的身體姿態,這事他也不想說,怎麽說他也沒法把知秋當成普通朝臣,而為心中有愛慕的人張羅婚事,對誰來說,都不是件值得期待的差事。


    “臣以為,皇上知道臣遲遲不婚的原因。”


    “朕,知道。知秋,若為君臣,朕可以給你的,多到無數;若為愛人,朕能給你的少之甚少,畢竟,你不是仁喜……”洪煜這些年,盤旋在心中的話,便衝著周遭無人的環境,倒了個痛快,“你是世家公子,朕又不忍心把你變成仁喜……你,你可明白?”


    知秋仔細聆聽,點了點頭。


    “朕無法想像,你成家立業,兒女成群的生活,朕也不願去想。可若那是你想要的生活,朕,朕又憑什麽阻礙你,你說呢?”


    知秋便覺得這者真是天翻地覆的一日,為何褪下龍袍的男人,竟能如此不管不顧地將那一顆心難麽毫不遮攔地捧在自己麵前?他本以為,這一輩子,也不會將自己的真心表露給洪煜,因為他以為,洪煜那麽高高在上,也不會輕易表達心意。如果真如那般,兩個人便都端著,一輩子,都那麽端著。


    “若心中無她,縱有夫妻之名又如何?知秋心裏已被一名字占滿,實在騰不出地方給別人了。”


    向來自信的洪煜,不知道為什麽,這一會兒卻無端害怕,知秋心裏那個人,如果不是自己,該怎麽辦?他從沒有過這樣的遭遇,會擔心別人不把他放在心裏!


    “是誰呀?”他問。


    知秋長長嘆息,似乎最後一點保留也不能存,隻得慢慢說道:“那人是……水猛獸,火琉璃。”


    洪煜專注地盯著麵前澄澈的一雙眼,五年來,他怎麽還能保持這股矜持和純淨?“水猛獸,火琉璃?”洪煜低聲笑了笑,知秋終還是說不出口啊!說不出,“臣喜歡你!臣是愛你的呀!”笑聲不停,轉而越發宏亮:“葉知秋啊,葉知秋,你真是人間至寶啊!”


    又是一陣風,悠悠地吹上溫熱臉頰,洪煜專心瞅著近在咫尺的人,大概因為喝了酒,臉色格外紅潤,卻又不帶醉意,這酒是薄了些,想要醉人很難,再說,這人的酒量也不比從前了。


    “你倒真是長了所謂玉骨冰肌?這麽熱的天,都不見你流汗。”


    知秋彎眸笑了,“男人哪裏長得出那個?臣不過是麵上幹慡,身上偷偷地流呢!”


    “哦?這話可是真的?給朕瞧瞧!”


    知秋頓時臉色漲紅,竟不知如何應對,本以為沉默著,拖也就拖過去,不料洪煜借著酒意,反欺身上前,在他耳邊說:“你是真不喜歡那檔子事?還是覺得跟朕,難為情?”


    知秋便覺著一顆心砰砰地猛跳起來,卡在嗓子眼兒,動彈不得。洪煜的手慢慢地,蓋上知秋的手背,撫摸著,再輕輕攥在手裏,溫溫的,不涼不燥,從不操持重業的富貴生活,一雙手恐是連陽春水也不曾沾過,跟女人的般柔潤光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曉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曉渠並收藏後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