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早了,弟弟,難為你的勇敢,機械的落伍,你的機會太慘!


    三年了,你陣亡在成都上空,這三年的時間所做成的不同,如果我向你說來,你別悲傷,因為多半不是我們老國,而是他人在時代中輾動,我們靈魂流血,炸成了窟窿。


    弟弟,你走得太早了,你剛剛23歲,死神將為你永遠保留了這個美麗的年齡,本來你離它是那麽遙遠。在我的記憶裏,你還是那個夏天長了一頭痱子,哭起來驚天動地、徹夜不眠的小淘氣,你還是經常把自己的名字寫成「■」,爹爹來信說該挨打的小淘氣。


    剛剛畢業的時候,你到家裏來辭行,你是多麽年輕的空軍上尉呀,說是要上戰場了,你那麽輕鬆,仿佛是要進行一次愉快的遠足,赴一個美好的約會。


    然而,弟弟,你並不不知,戰爭對於它的參加者意味著什麽。你講過你的同學那麽多悲壯的故事,炸彈不是美麗的花束。你輕鬆的告別,是怕母親為你擔驚受怕,從那個時候起似乎你已經長大了。這就是戰爭,它能讓一個孩子在瞬間變得成熟;它是文明的逆子,又是文明的慈母。它毀滅著,它創造著,它需要用千千萬萬青年人的血,來澆灌那橄欖枝條。


    我們已有了盟友、物資同軍火,正是你所曾經希望過。


    我記得,記得當時我怎樣同你討論又討論,點算又點算,每一天你是那樣耐性的等著,每天都空的過去,慢得像駱駝!


    現在驅逐機已非當日你最想望駕駛的「老鷹式七五」那樣——那樣笨,那樣慢,啊,弟弟不要傷心,你已做到你們所能做的,弟弟,我仿佛看見你駕駛著「老鷹七五式」——你的鐵鳥,呼嘯著衝上天空,舷窗外的雲彩燃燒著,整個天空,翻滾在雷與火之中,你的機翼下麵,是一座和平寧靜的城市,母親在輕輕哼唱著搖籃曲,搖籃裏的孩子,睡得那麽香甜。而你,隻聽到了雲的嘯叫,敵機身上的「太陽」標記,刺痛著你的眼睛。


    你按動按鈕,你感到了天空被撕裂的陣痛。你們離得已經很近了,也許你看到了那張臉,讓你覺得竟然有幾分熟悉,如果不是戰爭,你們也許會是經濟交往中的夥伴。你看到那張臉極度地扭曲著,你想對他吹一聲口哨,然而,你的機身突然顫抖了一下。


    你多少次抱怨過你的飛機,說它是那樣的笨拙,那樣的老態龍鍾。你說這是世界上最糟糕的裝備,你經常幻想著你能夠駕駛一架靈巧的鐵鳥。在你參戰之前,你和你的一群同學到家裏來,談的話題總是這些。你們用模型一遍遍比劃著名,設想了各種各樣的戰鬥場麵,還拉了我做你們的參謀。那房間裏的「空戰」,輕鬆得像一場遊戲,可你們卻是那麽認真,在你們看來,那也許是真正的短兵相接,盡管死亡離你們那樣遙遠。


    別說是誰誤了你,是時代無法衡量,中國還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弟弟,我已用這許多不美麗的言語,算是詩來追悼你,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嚨多啞,你永不會回來了,我知道,青年的熱血作了科學的代替;中國的悲愴永沉在我的心底。


    啊,你別難過,難過了我會給不出安慰。


    我曾每日那樣想過了幾回:你已給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也是一樣,獻出你們的生命;已有的年輕一切;將來還有的機會,可能的壯年工作,老年的智慧;也許,從童年時你就讀懂了戰爭,讀懂了死亡。父親遇難之前,你們同家裏的大人一樣,木雞似地在人前愣著,雖然你們不明白,戰爭將會給你帶來什麽。爹爹的平安電報發回家來的時候,你們拿著電紙大聲歡呼著,衝鋒似地在院子裏奔跑著,叫著「爹爹沒有事,爹爹好好的」。


    當爹爹的死訊傳來,你們淚瀅瀅攢聚在一起,相互偎依著,睜大了迷茫的眼睛,你們不知道為什麽天空好端端地會塌了下來。


    爹爹出殯的時候,幾個兄弟忘掉了恐懼,小四、小五在靈前翻著跟鬥,嘻嘻地打鬧著,小小的年紀,實在不懂得死是怎麽一種含義。而你那時卻默默地握緊了拳頭。


    辦完了父親的喪事,你把幾個兄弟召集在一起,將軍一樣地宣布,你們要組織童子軍,殺到關外去,替爹爹報仇,你們趁著夜色悄悄離家,是母親哭泣著把你們拖了回來。


    有好長一段時間,你一句話也不說,都說你的性格變了。你曾是兄弟中最活潑的一個,每次誌摩大哥到家裏去的時候,總是你同他嘻笑,纏著他講故事,一聽說他要走,就忙著去藏他的帽子。


    從那之後你變得深沉了。你的深沉,同你八歲的年紀是那麽不協調。中學畢業後,你準備報考清華大學機械係,將來走實業救國的路子,發生在1935年12月的那場運動,使你徹底改變了自己的抉擇,在遊行的學生隊伍中,你是走在最前麵的,為此你遭到了穿黑夾克的政治憲兵的毒打,那天你失蹤了,你的姐夫思成跑遍北平接受受傷學生所有的醫院,我一刻不離地守在電話機旁,每聲鈴響,都讓我心驚肉跳,直到後半夜才有了你的消息,我驅車趕往西城一個偏僻胡同,把你接回家裏,你的傷沒有痊癒,便放棄了進清華大學機械係的設想,毅然報考了空軍學院。你立誌將來從武,你報考空軍學院時誰也攔不住,你把生命的意義過早地看穿了,你終於在穿上軍裝之前,就成為懂得死亡的軍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徽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杉並收藏林徽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