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淚湧了上來,摘下眼鏡,擦拭著鏡片上濛濛的水霧,他聽到林徽因在車窗外很脆亮的叫了一聲:「徐誌摩哭了!」


    他把頭深深地埋下去:離別!怎麽的能叫人相信?我想著了就要發瘋。這麽多絲,誰能割得斷?我的眼前又黑了!……


    汽笛不解離人的別意,硬是執拗地拉響了。列車緩緩駛出站台。徐誌摩朝車窗外看了一眼,所有的景物都一片迷離,他覺得自己那顆心,已經永遠地種在了站台上。


    他又把剛剛寫過的半封信看了一遍,苦笑一聲,打開車窗,要把這一片枯萎的葉子,拋給無盡的曠野,就在他伸出手去的一剎那,泰戈爾的英文秘書恩厚之忙搶了過去,塞進自己的手提箱裏。


    燈火飛快地向後退去。


    那一輪黃澄澄的滿月,卻撲進了半開的車窗。


    風情綺色佳


    7月,美國東部的楓葉剛剛泛出淺淺的薄紅,掩映在萬樹叢中的小城綺色佳,正準備迎接一年中最富個性的季節。


    山色湖光多了幾分凝重,少了幾分熱烈。從山澗流出的泉水潺潺而下,在跌宕的岩石間形成了層層瀑布。流水如一張豎琴,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如詩如夢,清逸出塵,彈撥著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律動。


    紅樹碧水環抱著的康奈爾大學,是這張琴上最動人的c弦。


    綺色佳小城居民10000,而康校的學生便有6000. 7月7日,林徽因和梁思成這兩隻喜鵲天河西渡,雙雙飛到這座牧歌式的大學城。


    康奈爾大學校園夾在兩道峽穀之中,三麵環山,一麵是水光瀲灩的卡尤嘎湖。校園裏的建築多為奶黃和瓦灰兩種顏色,街道也是瓦灰色的,黛山碧水,教堂的尖塔,構成一幅非常和諧的圖畫。


    剛剛放下行囊,他們就忙著辦理入學手續,暑校從今日開始,他們已遲了一天。報名、交費、選課,忙得二人團團轉。徽因選了戶外寫生和高等代數課程,思成選了三角、水彩靜物和戶外寫生課程。


    兩個月的暑校生活將是快樂而緊張的,他們將在這裏上預備班,調整自己來適應新環境。


    同來的還有思成在清華的好友和同房間的同學陳植。


    每天清晨,他們踏著一山鳥鳴,背起畫具,去野外感受色彩。少有圍牆概念,十分注重發揮學生創造個性的西方式教學,這使他們如魚得水。


    更使林徽因感到開心的,是這裏的山光水色。這山、這樹、這泉水所建構的美,很有中國山水畫的意境,再染上人文的、主觀的、感情的色彩,使她引發出無限鄉戀。


    這美,陶醉著他們。使他們同這景色一起化入幽深,化入寧靜,他們每天都有新鮮的收穫。


    最吸引他們的還有康校的校友會。校友會是幢奶黃色的樓房,大廳裏掛著一幅幅油畫肖像,那是從康校創立以來,歷屆校長的肖像,栗色的長條桌上,陳列著每一屆走出康大的畢業生名冊,記錄著他們在學術和社會事業上的成就,以及他們對母校的捐贈,畢業生和在校生捐贈的桌椅等物品都刻著姓名。


    在校友會上,他們結識了許多新朋友。大家暢談理想,討論人生意義,唱歌,舉辦化妝舞會,生活得非常充實和快樂。


    兩個月之後,他們將按著出國前的安排,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係。在這裏的每一天,他們必須加倍珍惜。


    然而,歡樂、緊張和新鮮的生活,並沒有驅散他們各自心頭的陰影。


    因著泰戈爾訪華脫穎而出的林徽因,並沒有使李夫人改變對她的印象。李夫人本來就不滿這樁婚事,從這時起就越發激烈地反對。


    來後這段時間裏,梁思成經常收到姐姐思順的信,信中對林徽因責難有加,尤其是最近的一封,談到母親病情加重,稱母親至死也不可能接受林徽因。


    徽因知道後非常傷心,思成左右為難,也不知去如何安慰徽因。


    林徽因不堪忍受梁家母女種種非難,更不能忍受他人對自己人格與精神獨立的幹預。


    於是她告訴梁思成,暑校後她將不再隨他去賓夕法尼亞了,她堅持留在康奈爾大學,她需要這裏的湖光山色,醫治心靈上的創傷。


    梁思成也陷入極度痛苦之中。他很快瘦了下去,經常精神恍惚。他給姐姐寫信說:感覺做錯多少事,便受到多少懲罰,非受完了不會轉過來。這是宇宙間唯一的真理,佛教說「業」和「報」就是這個真理。


    這時,遠在北京的徐誌摩突然收到了林徽因的信,那是一封很短的便函,信中說,她極盼收到他的信。她不要求說別的,隻是要他報一個平安。


    徐誌摩心中冷卻了的火焰,又被那張短箋重新點燃了。他覺得寫信太慢了,便急匆匆趕到郵局,發了一個急電給林徽因。


    從郵局回到石虎胡同,他的臉上放著興奮的光。紅鼻子老蹇拉住他喝酒,喝到半酣,他猛然想起什麽,放下酒杯,再次跑到郵局。當他把擬好的電稿交給營業室的老頭時,老人看了看笑了:「你剛才不是拍過這樣一封電報了嗎?」


    徐誌摩歉意地笑笑。他想起剛才確實已經把電報發去了。


    徐誌摩回到寓所,再也抑製不住這心情的亢奮,他要立刻給林徽因寫信,鋪開紙筆,信沒寫成,一首詩卻滿篇雲霞地落在紙上。


    啊,果然有今天,就不算如願,她這「我求你」也夠可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徽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杉並收藏林徽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