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求你」,她信上說,「我的朋友,給我一個快電,單說你平安,多少也叫我心寬。」叫她心寬!
扯來她忘不了的還是我——我雖則她的傲氣從不肯認服;害得我多苦,這幾年叫痛苦帶住了我,像磨麵似的盡磨!
還不快發電去,傻子,說太顯——或許不便,但也不妨占一點顏色,叫她明白我不曾改變,咳何止,這爐火更旺似從前!
我已經靠在發電處的窗前,震震的手寫來震震的情電,遞給收電的那位先生,問這該多少錢,但他看了看電文,又看我一眼,遲疑地說:「先生您沒重打吧?方才半點鍾前,有一位年青的先生也來發電,那地址,那人名,全跟這一樣,還有那電文,我記得對,我想,也是這……先生,你明白,反正意思相似,就這簽名不一樣!」——「嘸!是嗎?噢,可不是,我真是昏!
發了又重發;拿回吧!勞駕,先生。「——寫完最後一行,徐誌摩已經不能自己,他熱淚滂沱。第二天早晨,紅鼻子老蹇推開他的房門,發現他合衣醉倒在書桌旁邊。
當這首詩寄到綺色佳的時候,林徽因已躺在醫院裏的病床上了。她一連幾天發著高燒,燒得厲害時,她經常出現幻覺。一會兒,她覺得自己躺在一條陰冷的山穀裏,周圍沒有花朵,沒有草木,沒有流水,隻有夜像一隻怪獸,在她的頭頂上張著血盆大口。一會兒又仿佛躺在大海的波浪裏,海水一碧萬頃,魚兒在天空中遊著,鳥兒在水麵下飛,波浪搖動著她的身體,越來越劇烈,直到把她搖得頭暈目眩。她不敢睜開眼睛,感到那太陽在離她眼睛很近的地方。
當她睜開眼睛時,早晨的太陽如同新鮮的牛奶灑在窗的帷幔上。
床頭有一束鮮艷的顏色,那是一束從山野裏采來的鮮花,花瓣上還閃著清亮的露水。
一隻手輕輕放在她的額頭上,她聽到梁思成如釋重負的聲音:「燒總算退了一點兒,謝天謝地。」
林徽因把頭轉向梁思成,她看到了他疲憊不堪的笑容,他的眼裏布滿了血絲,麵色鐵青。
吃了點東西以後,她覺得精神稍稍好了一些。梁思成扶她靠在床頭坐下,從衣兜裏掏出一封電報給她,電文是:母病危重,速歸。
1922年,思成的母親在馬尼拉做了癌切除手術,當時姐夫周希哲任菲律賓使館總領事,大姐一家住在那裏,夏天父親梁啓超派梁思成到馬尼拉把母親接回天津。林徽因知道,梁思成母親的病已到晚期,她焦急地問:「你準備什麽時候起程?」
梁思成搖搖頭:「我已經往家裏拍了電報,不回去了。」
梁思成每天早晨采一束帶露的鮮花,騎上摩托車,準時趕到醫院。
每天的一束鮮花,讓她看到了生命不斷變化著的色彩。一連許多天,她整個的心醃漬在這濃得化不開的顏色裏。
當他們結束了康奈爾大學暑期課程,準備同往賓夕法尼亞大學時,綺色佳滿山的楓葉,正擎起一樹樹激情的流火……
血液的滋味
賓夕法尼亞。
這個別名「拱頂石」的美國東部的工業大州——首府費城,坐落在德拉瓦和丘爾基爾兩條河流漲潮時的交匯處。這裏曾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第一個首都所在地。
從丘爾基爾河開始,是費城的西城,聞名全球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就建在河的西岸。
賓夕法尼亞大學創立於18世紀,屬於常春藤大學聯盟,這所大學的學術風氣十分濃厚,歷任校長思想活躍,研究院辦得也很出色,梁思成就讀的建築學研究院,是尤其出色的一所。
著名的法國建築師保爾。p.克雷(1876-1945)在那裏主持建築學研究院的教學工作,他1896年人巴黎美術學校,接受了建築、建築史及簡潔漂亮的透視圖的強化訓練。
此時克雷在建築和數學方麵嶄露頭角,他後來設計的華盛頓泛美聯盟大廈、聯邦儲備局大廈和底特律美術學校,這些漂亮的建築曾獲得了嘉獎,也是他的才華得到充分顯示的有力證明。
賓夕法尼亞大學與德克萊賽爾大學毗鄰,它與哈佛和史丹福大學被認為是全美最好的三所學院。
林徽因同梁思成轉入賓大以後,梁思成很快進入了建築係,因建築係不招收女生,林徽因便也和美國女學生一樣,報的是美術係,選修建築課程。賓大美術學院教學方式獨特,學院有一個設備齊全的工作室,學生可以隨時進去設計自己的作品。
不上課的時候,林徽因、梁思成便約了早一年到賓大的陳植,去校外郊遊散步。
出校門往北,不遠便是黑人的聚居區,連綿數英裏的貧民窟,七高八低的住房,錯落無致,瓦灰色的牆皮上塗抹了一些烏七八糟的圖案,垃圾成堆,散發著沖天的黴臭氣味,孩子們就在這垃圾堆旁嬉戲,流氓惡棍在街口遊逛。林徽因東方式的美麗讓他們震撼,他們不無惡意地打著口哨,而林徽因總是落落大方地笑笑,從他們身邊走過。
有時,他們也散步到栗樹山一帶,那裏到處是漂亮的宅邸,樹木繁茂,環境幽雅,那是富人的居住區。
興致好的時候,他們便坐了車子到蒙哥馬利、切斯特和葛底斯保等郊縣去,看福穀和白蘭地韋恩戰場,拉德諾狩獵場和長木公園。林徽因和梁思成對那裏的蓋頂橋樑很感興趣,總是流連忘返,陳植卻醉心於那連綿起伏、和平寧靜的田園。
扯來她忘不了的還是我——我雖則她的傲氣從不肯認服;害得我多苦,這幾年叫痛苦帶住了我,像磨麵似的盡磨!
還不快發電去,傻子,說太顯——或許不便,但也不妨占一點顏色,叫她明白我不曾改變,咳何止,這爐火更旺似從前!
我已經靠在發電處的窗前,震震的手寫來震震的情電,遞給收電的那位先生,問這該多少錢,但他看了看電文,又看我一眼,遲疑地說:「先生您沒重打吧?方才半點鍾前,有一位年青的先生也來發電,那地址,那人名,全跟這一樣,還有那電文,我記得對,我想,也是這……先生,你明白,反正意思相似,就這簽名不一樣!」——「嘸!是嗎?噢,可不是,我真是昏!
發了又重發;拿回吧!勞駕,先生。「——寫完最後一行,徐誌摩已經不能自己,他熱淚滂沱。第二天早晨,紅鼻子老蹇推開他的房門,發現他合衣醉倒在書桌旁邊。
當這首詩寄到綺色佳的時候,林徽因已躺在醫院裏的病床上了。她一連幾天發著高燒,燒得厲害時,她經常出現幻覺。一會兒,她覺得自己躺在一條陰冷的山穀裏,周圍沒有花朵,沒有草木,沒有流水,隻有夜像一隻怪獸,在她的頭頂上張著血盆大口。一會兒又仿佛躺在大海的波浪裏,海水一碧萬頃,魚兒在天空中遊著,鳥兒在水麵下飛,波浪搖動著她的身體,越來越劇烈,直到把她搖得頭暈目眩。她不敢睜開眼睛,感到那太陽在離她眼睛很近的地方。
當她睜開眼睛時,早晨的太陽如同新鮮的牛奶灑在窗的帷幔上。
床頭有一束鮮艷的顏色,那是一束從山野裏采來的鮮花,花瓣上還閃著清亮的露水。
一隻手輕輕放在她的額頭上,她聽到梁思成如釋重負的聲音:「燒總算退了一點兒,謝天謝地。」
林徽因把頭轉向梁思成,她看到了他疲憊不堪的笑容,他的眼裏布滿了血絲,麵色鐵青。
吃了點東西以後,她覺得精神稍稍好了一些。梁思成扶她靠在床頭坐下,從衣兜裏掏出一封電報給她,電文是:母病危重,速歸。
1922年,思成的母親在馬尼拉做了癌切除手術,當時姐夫周希哲任菲律賓使館總領事,大姐一家住在那裏,夏天父親梁啓超派梁思成到馬尼拉把母親接回天津。林徽因知道,梁思成母親的病已到晚期,她焦急地問:「你準備什麽時候起程?」
梁思成搖搖頭:「我已經往家裏拍了電報,不回去了。」
梁思成每天早晨采一束帶露的鮮花,騎上摩托車,準時趕到醫院。
每天的一束鮮花,讓她看到了生命不斷變化著的色彩。一連許多天,她整個的心醃漬在這濃得化不開的顏色裏。
當他們結束了康奈爾大學暑期課程,準備同往賓夕法尼亞大學時,綺色佳滿山的楓葉,正擎起一樹樹激情的流火……
血液的滋味
賓夕法尼亞。
這個別名「拱頂石」的美國東部的工業大州——首府費城,坐落在德拉瓦和丘爾基爾兩條河流漲潮時的交匯處。這裏曾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第一個首都所在地。
從丘爾基爾河開始,是費城的西城,聞名全球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就建在河的西岸。
賓夕法尼亞大學創立於18世紀,屬於常春藤大學聯盟,這所大學的學術風氣十分濃厚,歷任校長思想活躍,研究院辦得也很出色,梁思成就讀的建築學研究院,是尤其出色的一所。
著名的法國建築師保爾。p.克雷(1876-1945)在那裏主持建築學研究院的教學工作,他1896年人巴黎美術學校,接受了建築、建築史及簡潔漂亮的透視圖的強化訓練。
此時克雷在建築和數學方麵嶄露頭角,他後來設計的華盛頓泛美聯盟大廈、聯邦儲備局大廈和底特律美術學校,這些漂亮的建築曾獲得了嘉獎,也是他的才華得到充分顯示的有力證明。
賓夕法尼亞大學與德克萊賽爾大學毗鄰,它與哈佛和史丹福大學被認為是全美最好的三所學院。
林徽因同梁思成轉入賓大以後,梁思成很快進入了建築係,因建築係不招收女生,林徽因便也和美國女學生一樣,報的是美術係,選修建築課程。賓大美術學院教學方式獨特,學院有一個設備齊全的工作室,學生可以隨時進去設計自己的作品。
不上課的時候,林徽因、梁思成便約了早一年到賓大的陳植,去校外郊遊散步。
出校門往北,不遠便是黑人的聚居區,連綿數英裏的貧民窟,七高八低的住房,錯落無致,瓦灰色的牆皮上塗抹了一些烏七八糟的圖案,垃圾成堆,散發著沖天的黴臭氣味,孩子們就在這垃圾堆旁嬉戲,流氓惡棍在街口遊逛。林徽因東方式的美麗讓他們震撼,他們不無惡意地打著口哨,而林徽因總是落落大方地笑笑,從他們身邊走過。
有時,他們也散步到栗樹山一帶,那裏到處是漂亮的宅邸,樹木繁茂,環境幽雅,那是富人的居住區。
興致好的時候,他們便坐了車子到蒙哥馬利、切斯特和葛底斯保等郊縣去,看福穀和白蘭地韋恩戰場,拉德諾狩獵場和長木公園。林徽因和梁思成對那裏的蓋頂橋樑很感興趣,總是流連忘返,陳植卻醉心於那連綿起伏、和平寧靜的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