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第一回的成功,則是他給女兒思順選擇了乘龍快婿——周希哲,後來成為駐菲律賓和加拿大使館總領事,也很讓他得意了一陣。


    梁思成的傷,開始院方告訴沒有骨折,不需要動手術,後來診斷是複合性骨折,到五月底已動了三次手術。從那時起,梁思成的左腿比右腿短了一截,造成後來終生跛足。


    父親梁啓超借著這段養傷的日子,讓梁思成研讀中國古代經典名著,從《論語》、《孟子》開始,到《左傳》、《戰國策》等,用以消磨這段傷痛的日子,積累他的知識。


    梁思成的母親對撞傷兒子的官員大動肝火,她親自登門找了政府的總統黎元洪,要求處罰這個官員,最後說是司機的過失,母親仍不罷休,直到黎元洪替那個官員道歉為止。


    一個半月以後,梁思成傷愈出院。林徽因也於培華女中畢業,並考取了半官費留學。


    接他的那天,林徽因帶去了一束鮮花。


    從那天起,林徽因才懂得,心靈所珍藏的東西也許有一天會被命運所擯棄,然而,卻不會有哪一種命運能夠超越心靈。


    因了這種情愫,翌年初春她走進了西單石虎胡同七號。


    這是一處兩進兩出的幽靜的院庭。院落不大,但布局嚴謹,一正兩廂,掠簷鬥拱,很是氣派。乍暖還寒天氣,院裏的柿樹、槐樹依然保持著冬天的深沉,隻是枝梢上泛出一點兒淡淡的青意,耐不住性子的是那簇藤蘿,鐵青色的枝幹上,已經有黃綠色新葉鑽了出來,讓那料峭的春寒,頓然有強弩之末的畏懼。那是一個微弱的季節,然而卻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鬆坡圖書館的外文部就設在這裏。石虎胡同七號,其前身為大學士裘曰修府第,再往前則是右翼宗學,一代文豪曹雪芹和他的摯友敦敏、敦誠,也曾在這小庭院裏落過腳。


    鬆坡圖書館,是以蔡鍔將軍的名字命名的,不久前梁啓超主持從滬遷京,主館設在北海快雪堂。徐誌摩滯留京都期間,梁啓超曾安排他去上海《時事新報》作副刊編輯,他沒有去,在胡適、蔣百裏幫助下,擔任了外文部的秘書,這裏同時也是他的寓所。


    林徽因推開了北正廳的房門,眼前一亮,牆壁重新粉刷過了,地上居然鋪了一塊大紅色的地毯,四周放了一圈沙發,窗明幾淨,幾盆「仙客來」熱熱鬧鬧地競相綻放,嫩嫩的花瓣粉白紫紅相間,如一群蝴蝶不停地翕動著自己的翅膀。


    徐誌摩正在忙碌著。他的眼裏布滿了血絲,今天是個重要的日子,為了籌備新月社的成立,他一連數日寢不安席了。這件事也真難為了他,籌措經費,請廚師,粉刷房屋,他都要操心,虧了有個能幹的黃子美,跑前跑後,也虧了徐申如老先生與兒子盡釋前嫌,慷慨解囊,這個由周末聚餐會衍化而來的新月社,才不至於胎死腹中。


    「好漂亮喲!」林徽因福建風味的京腔活潑得如一泓春水。


    「讓林小姐誇獎可不容易呀!」徐誌摩饒有興味地笑笑,給林徽因搬過一把椅子。


    林徽因沒有坐下來,她興奮地繞著大廳走了一圈兒,又到院子裏去看那藤蘿,驚奇地叫著:「誌摩,你看,這藤蘿出新葉啦,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一串一串的紫花開出來,那時這小院就更美啦。」


    誌摩的眼睛也放出光來:「新月社就像這藤蘿一樣,有新葉就會有花朵,看上去那麽纖弱,可它卻是生長著的,咱們的新月也會有圓滿的一天,你說是嗎?」


    林徽因欣然地點了點頭。


    「就憑咱們這一班兒愛做夢的人,憑咱們那點子不服輸的傻氣,什麽事幹不成!當年蕭伯納、衛伯夫婦合在一起,在文化藝術界,就開出一條新道。新月、新月,難道我們這新月是用紙板剪成的嗎?」


    徽因不無感觸地說:「把樹栽到一塊,才容易長高啊!」


    「我們有許多大事要幹,我們要排戲,要辦刊物,要在中國培養一種新的風氣,回復人的天性,開闢一條全新的道路。」徐誌摩又說,「目前最重要的是,別忘記趕緊排練詩劇《齊德拉》,泰翁來時你還要演馬尼浦王的女兒呢!」


    說到演劇,林徽因的情緒飛揚起來。


    社員們三三兩兩地來了。


    第一個來的是胡適,這位蜚聲中外的學者,穿一件藍布棉袍,袖著手,如一位鄉塾冬烘先生,一進門就衝著廚子用滿口徽州土話大嚷:「老倌,多加油啊!」


    誌摩打趣說:「胡先生,給你來個『一品鍋』怎麽樣?保險不比江大嫂的手藝差!」


    林徽因柑掌嗤的一聲笑了。她難得看到不苟言笑的胡博士,竟如此幽默。


    隨後來的是陳通伯和淩叔華。高高瘦瘦的陳通伯,溫文爾雅,一幅閑雲野鶴的派頭;淩叔華人淡如菊,鵝蛋形的臉上掛著純淨的笑。


    大個子金嶽霖像一匹駱駝,側著身子走進來。徽因笑道:「老金這一來,這屋子就矮了!」


    大家都笑起來。


    姍姍來遲的是梁啓超和林長民。禿頭頂寬下巴的梁啓超,穿著肥大的長袍,風神瀟灑,左顧右盼,連聲讚嘆著:「收拾得不錯,滿像樣子嘛!」


    一群人吵嚷著:「今天林先生來晚了,罰他唱段甘露寺!」


    林長民抱拳過頭,向四座拱手:「多謝列位抬舉,老夫的戲從來是壓軸的,現在不唱!現在不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徽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杉並收藏林徽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