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在異國他鄉,那種寂寞原是難耐的,她需要有一個結實的肩膀。但這半年來,徐誌摩經常早出晚歸,到家後也沒有多少話。她恨自己糊塗,足足有半年多的時間,徐誌摩幾乎言必稱林徽因,她見過他們在一起時徐誌摩那魂不守舍的目光,沒事時總是跑理髮店,可他的頭髮不催幾次就想不起去剪剪,這一切都沒有引起她的警覺。作為一個女人,這種粗心真是致命的。


    她不能忍受命運在這樣的時候,當胸給了她一拳。


    她16歲嫁給徐誌摩,那時還是情竇未開的少女,她把一生都寄託給了這個本來應該相依為命的男人,她也是大家閨秀,大哥張君勱是浙江省的一個署長,二哥張嘉敖是中央銀行總裁,張家在江蘇寶山是炙手可熱的望族,他們的結婚是二哥嘉敖從中撮合的,他也是誌摩的好友。結婚4年之後,他們有了第一個兒子阿歡,眼下已經3歲多了,聰慧可愛,是爺爺奶奶掌上明珠,誌摩也非常喜愛。難道這一切他都忍心拋下嗎?


    她的眼前一片漆黑,猛然感覺到腹中那個小生命的存在。她想起,當她把那個消息告訴徐誌摩時,他竟是那樣漫不經意的樣子。這事曾使她很傷心了一段日子。


    依然是那串熟悉的車鈴在門外響起,迎出門去時,她踉蹌了一下,但立刻又站穩了。


    她像往常一樣,欣賞地看著他放好自行車,抖落著長衫上的塵土,然後走進屋子。飯菜擺到桌上,他們默默地一起進餐。飯後,她照例奉上一杯家鄉新茶,同時也把那封打濕她淚水的信遞給徐誌摩。


    她平靜地看著徐誌摩讀信,一杯又一杯給他的杯裏續著水。那杯茶已經淡得沒有了顏色。


    徐誌摩怔怔地看著屋角裏某一個部位,有一隻細腳伶仃的蜘蛛,匆匆忙忙地織它的網。


    街上,醉酒的大鬍子郵差約瑟,唱起一支憂傷的歌子,別離的調子蕩漾在晚風中。


    夜色深沉。


    沙士頓田野上鋪天蓋地的向日葵,在秋風裏燃燒著金色的火焰。張幼儀帶著一臉惆悵和眷戀,離開了這個給了她許多溫暖記憶的英格蘭小鎮,好心腸的大鬍子約瑟,從遠方飄來一支歌伴她上路,她的眼裏儲滿了淚水。


    在張幼儀動身去德國柏林留學之前,徐誌摩頻頻收到了老父徐申如言詞劇烈的家書,徐申如一再申明,如果兒子真的拋棄結髮妻子,他將登報同他斷絕父子關係,並把家政大權交給張幼儀。


    事實證明,這位性格倔強的老人至死也沒有原諒兒子。


    在遙遠的另一個國度,張幼儀將開始新的生活,可是結在她心上的繭子,再也抽不出絲來了。


    1921年10月14日。


    早晨的陽光,把泰晤士河海口塗染成了一片猩紅色,遠處的海如一塊血胎瑪瑙,閃著華貴的光澤。霧漸漸散去,汽笛聲於是清晰起來,長一聲短一聲地飄過水麵。


    「波羅加」船就要起航,水手們穿梭般忙碌著,風吹拂著一麵麵彩旗,如同船舷上的女客揮動著紗巾。地中海的信天翁拍擊著碩大無朋的翅膀,從船舷邊掠過。


    開船的汽笛還未拉響,徐誌摩覺得他的心已讓信天翁的翅膀帶到了海天深處。


    林徽因和父親站在甲板上。她一身湖綠色衣裙,明淨如水,在金髮碧眼、摩肩接踵的紅男綠女中,如芙蓉出水,玉立亭亭。她白皙的雙頰飛起一抹紅暈,那雙杏子般的眸子裏藏著淡淡的憂鬱與疲憊,她的手扶著冰冷的欄杆,那寒意便通過雙手浸透了她的全身。


    林長民身穿藍布長衫,長長的鬍鬚如一蓬水草在海風裏飄動,他手裏不停地揮動著帽子,向站在岸上的徐誌摩和他的朋友致意。他結束了一年多的講學生涯之後,諸多感慨充盈心間,女兒徽因也讀完了中學,現在他不無欣慰地踏上了歸國的旅途,站在這塊甲板上,就好像踏上了故國的門檻,一身榮辱,兩袖煙塵,都將付予這浩渺碧波,失去的將萬劫不復,等待他的又是一個海市般縹緲的未知……


    整整一座浪卷濤飛的英吉利海峽在徐誌摩心中翻騰。他覺得他對徽因要說的話在上個世紀已經說完了,或者一定要留到下個世紀去說,現在要做的事情,是從她的目光裏努力去讀出那種承諾,那種渴望,那種與生俱來的默許。這朝陽下的海水,是燃燒的火焰,他感到了那火焰的冰冷。


    他的玳瑁鏡片模糊了。林徽因的臉龐在撲朔迷離的鏡片上幻化著。


    纜繩解開了。錨鏈抖動的聲音在空曠的心壁上放大了許多倍。


    徐誌摩覺得,維繫在他心上的那根繩纜,突然被人砍了一刀。他,沒有聽到那條繩纜砰然斷裂的聲音……


    海上情思


    穿過直布羅陀海峽,三島丸鳴笛三聲,船下的水域已經叫做地中海了。


    一場颶風剛剛過去,海麵平靜得像一塊光滑的玻璃。太陽從船的後舷升起來,黃綠色的陽光仿佛在水麵下遊動,海水越發澄明,飛魚追逐著航船,起起落落,煞是壯觀,有幾隻竟飛落在甲板上。有藍鯨在不遠處自由自在地噴吐著飛泉,那水柱在陽光下也是安寧的黃綠色。


    徐誌摩拉了一張帆布躺椅,在甲板上半躺半坐,地中海濕潤清爽的季風,吹拂起他濃密的頭髮,他推了推眼鏡,大口呼吸著早晨清新的空氣,這黃綠色的陽光,很容易使他想到比海更遙遠的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徽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杉並收藏林徽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