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大清帝國侵略中國,是「歷史超越漢族正統論所作出的正確選擇」,那麽日本發動侵華戰爭,豈不是一種更為「正確的選擇」嗎?


    滿族成為「中國的滿族」,是在清朝入關,成為中國的統治者以後的事情。然而為中國人民所認同,仍花了相當長的時日。滿清入侵,雖然縱橫肆虐,燒殺搶掠,心裏總還是有些發虛的,畢竟這不是它的家園,這麽幹未免傷天害理。那時候要是有一位像今天這麽大度的中國學者站出來替他們說說話就好了:你們顧慮什麽?你們不是侵略者,你們是我們國家的民族,來超越「漢族正統論」的,這是歷史作出的正確選擇,你們隻管大膽放心的幹就是了。可惜那時沒這樣有器識的學者。


    清軍大舉南下,南明兵部尚書史可法督師江北進行抵抗。清攝政王多爾袞修國書一封勸降。大意為:闖賊李自成起兵犯上,中國臣民卻無能為力。隻有吳三桂在東陲效包胥之哭。朝廷感其忠義,為你們驅除反賊。這國土是從闖賊手裏得來的,而非得自於明朝。我國費了這麽大的力氣代你們報仇,你們將如何感恩圖報?居然欲雄據江南,坐享漁人之利,我們豈能就此罷兵?你們那一小塊地方,打得過我們嗎?


    這是明擺著的強詞奪理。幹涉中國的內政還不算,還要盡奪我領土、主權。史可法回覆了多爾袞一封信,援引歷史上契丹和宋、回紇助唐,隻要錢不要土地的故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希望對方放過一馬,允許雙方就地劃疆而治。他發誓將來永遠鞏固與大清帝國的邦交,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從此兩國誓通盟好,傳之無窮,不亦休乎!」


    然而清政府誌在滅明,當然不聽這一套,乃調動豫親王多鐸,率兵攻下揚州,史可法殉難。清軍恨中國人抵抗,將揚州城屠殺了十天,史稱「揚州十日」。


    「揚州十日」,大約可以與日本侵華時的南京大屠殺相比。我甚至懷疑,日本是向當年入關時的清軍學的,專門用以對付中國軍民,企圖瓦解中方的鬥誌。不然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占領了那麽多國家、地區,固然罪行累累,何以隻對中國進行過這樣殘酷的大規模的屠殺。都是屠城,不同的僅僅是,南京大屠殺發生在人類社會已進入現代文明的二十世紀,留下大量人證物證,令舉世震驚、憤怒和譴責:「揚州十日」則發生在三百多年前,是「古時候」的故事,不痛不癢,與今天的人沒有什麽關係了,所以我們的學者才能夠「警惕」並戰勝代表著「最世俗力量」的情緒,徘徊在幽靜的昔日宮苑之中,指出這種情緒化的社會評判是何等的不公正。


    本著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與正義感的抗清名將史可法,竟然站錯了立場,站在「歷史錯誤選擇」一邊:「揚州十日」與「嘉定三屠」,竟然是「歷史正確選擇」的一個組成部份;那位引清兵入關,甘為先鋒幫異族征服中國的大漢奸吳三桂,也無疑是「正確」的,若說有錯誤,那也是後來又反戈一擊,終於為康熙所平定。當然,還有一大批「正確」的漢奸,先後投靠清廷。就連許許多多抗清誌士的後代,最後也不得不走上與朝廷和解、合作、服務、效力的道路,共同建立一個新的國家,即後來意義上的大清帝國,俗稱或者簡稱「中國」。


    有人說,元、清兩朝雖是外來政權,最後卻為中國所同化,除了政治典章製度、語言習俗的漢化外,連國都都建立在中國本土上,所以還應該屬於中國的國內事務,與日本侵華不能相提並論。然而,我們討論的是國都建立在中國本土之前、亦即中國被征服之前的戰爭性質,與戰爭後的狀態無關,更不能反過來把戰爭的結果作為原因,顛倒因果關係。如果中國打算將未來的國都建在莫斯科,我們是否就可以舉兵進攻俄羅斯,發動一場「歷史正確選擇」的「國內戰爭」?


    日本侵華計劃的主要設計者石原莞爾,在他著名的《石原構想》中,提出日本從占領滿州起步,進而征服全中國、印度、東南亞乃至澳洲,奪取石油、橡膠等自然資源,最終戰勝英美等西方各國,達到主宰全世界的「宏偉目標」。他預計,一旦日本受到西方的幹涉和威脅,即行遷都至滿州,也就是被占領後的中國本土。如果日本的計劃得以實現,這個外來政權也將和清朝一樣,成為中國政府;中國的正式國名,也可能就叫「大日本帝國」,就象大清帝國一樣。當時的中國,社會形態落後,經濟停滯不前,國力衰落,軍閥混戰,內亂紛爭不休,而經過明治維新的日本則經濟發達、科技進步,由他們來統治無疑屬於「歷史的正確選擇」。而以後的學者們談起這一段歷史,也會要求我們克服狹隘的漢族正統論和世俗的情緒,給征服中國的大和民族以「公正的」社會評判。再繼續推論,日美間的太平洋戰爭,也將更名為「中美戰爭」。這場戰爭的失敗,將同甲午海戰一樣成為中國人永遠銘記的「國恥」。如果僥倖取勝,那也隻能更加證明,中國加入日本或日本加入中國的「正確性」。


    日本的不幸在於它沒能征服中國,沒有做成中國的統治者,沒有成為「中國的大和民族」。它打贏過代表中國的清朝,卻永遠不可能建立象清朝曾經建立過的那樣輝煌的功業。和清朝敗落的原因一樣,它生不逢時。


    再來談清朝與元朝的區別。為什麽清朝終能融入中國,而元朝始終隻是「外人」?元朝在中國統治了九十年,清朝是它的三倍,這樣它就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民族融合。到清朝覆亡時,人們忽然發現,統治民族——滿族幾乎完全漢化、消亡,幾乎所有的人,包括皇室人員都不再而且也不會說滿語。辛亥革命的口號「驅逐韃虜」也就顯得很可笑:驅逐誰?往哪裏驅?怎麽驅?元朝的朝廷則不一樣,雖然也說漢話,但蒙古人還是蒙古人,明軍硬是把元皇帝趕出了中國,趕回它的大草原去了。他一回到那裏,又開始說起了蒙古話,恢復蒙古習俗及政治典章製度。元、清兩朝的結局,說明中國人對他們的態度是有本質區別,亦即「內外有別」的。清帝退位,是為了實現「滿漢藏蒙回」五族共和的大中華民國,退位後繼續享有尊號、特權。元帝卻是遭到真正的「驅逐」,你走了就行了,咱也不再追究,不要求追奪你的帝號,你在這邊的蒙古人我們以禮相待,要回去的放行,以後中蒙(明元)兩國互不相犯,和平共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年功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無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無眠並收藏百年功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