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無限江山,一晌貪歡——詞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作者:木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以這個道理揣度李煜對自由的貪戀,便不難理解他被逼無奈下表現出的堅持——他的自由,必須以權力為基石。沐浴在溫柔南風中的李煜,習慣了南唐子民的朝拜,他不想成為宋君金絲籠中的鳥雀,任由趙匡胤對著他人誇耀:“瞧,這是朕的獵物!”
仰人鼻息、忍氣吞聲的日子,隻是想一想,都讓人窒息。
李煜的強硬不代表他突然轉了心性,而是因為被更深的恐懼所驅使。他的恐懼,源自趙匡胤的步步緊逼。在這個秋天,南唐和北宋的矛盾已經明朗化。不得已,李煜像那個捲簾的美人一樣,目光越過高高宮牆,開始認真打量他生活的時代,也打量置身其中的自己。
多年隱忍終究避免不了背水一戰。李煜已避讓無路,退無可退,可是,戰爭一觸即發的前途又讓他束手無策。那種無力感,和捲簾人“欲寄鱗遊,九曲寒波不泝流”的無奈和哀婉一般無二。所謂“上陣親兄弟”,如果從善在身邊,李煜還能多一個可商量的心腹,但現在他遠在汴京,處於北宋的嚴密監視下,不要奢望說上幾句知心話,他甚至不得不迫於趙氏淫威,寫信勸降。
國將不國,兄弟離散。家事、國事,讓人不堪重負。在這複雜的境況下,李煜性格中分裂與矛盾的部分再次展現:一方麵,他時常對身邊的人說,倘若宋軍果真南下,他將親自披盔戴甲,上陣殺敵;另一方麵,他派另一個弟弟李從鎰,再次向宋朝納貢,希望換得短暫的和平。
進退間,李煜全無章法。
但不管南唐是否做好了迎敵的準備,974年的秋天,宋軍開始進攻金陵。李煜不由得長嘆一聲:躲了這麽久,這一戰終究還是來了。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心事數莖白髮,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野路無人自還。
—— 開元樂
“尼采謂:‘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戚,後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這是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對李煜的評價。他以宋徽宗趙佶的亡國之曲《燕山亭》與後主詞相較,認為李煜那對春花秋月、寒雨晚風的辛酸喟嘆中,具有更深層次的悲涼況味。
贊其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的崇高精神,並非指李煜能如釋迦一樣以身飼虎、割肉餵鷹,也不是說他會像耶穌那樣以自己的鮮血贖世人的罪惡,而是說李煜詞中對靈魂的拷問和對人生的探究,幾乎能代表人類共有的悲哀。如此高的讚譽,或是出於王國維個人對李煜的由衷喜愛,未必能得到其他人的認同,但這段評價引出的另一個話題則毫無爭議,那就是後主詞有鮮明的宗教色彩。
李煜對佛教的篤信,是有家族背景的。
據陸遊《南唐書·烈祖本紀》記載:“榮性謹厚,喜從浮屠遊,多晦跡精舍,時號李道者。”“榮”是李煜的曾祖父,也就是南唐烈祖李昪的父親。他英年早逝,不久妻子也病故,留下年幼的李昪無依無靠,隻能在寺廟棲身,李昪不可避免受到了佛教影響。等到李昪登基為帝,即刻下令廣修寺廟,善待僧侶,並組織高僧講法傳經。後來,中主李璟也受此影響,在佛教推廣方麵下了更大力度,並常與僧人、臣子參禪論經、機鋒辯禪。宋代史學家馬令的《南唐書·浮屠傳》有載:“南唐有國,蘭若精舍,漸盛於烈祖、元宗之世。”
在這樣一個信仰佛教的帝王家族長大,又天生一副悲憫心腸,李煜受佛教影響之深更超過他的長輩。李煜在位時,除了像祖父一樣興建寺院,廣度僧尼,還像他的父親一樣與僧人往來密切。有史料稱:“後主篤信佛法,於宮中建永慕宮,又於苑中建靜德僧寺,鍾山亦建精舍,禦筆題為報慈道場。日供千僧,所費皆二宮玩用。”另據史料記載,後主李煜與多位禪師往來頻繁,終日參禪論道,不亦樂乎。
李煜傳世的數十篇詞作中,屢屢出現頗具禪味的“空”“夢”二字,既與他的生活經歷脫不開關係,也是受到佛教空、苦等觀念影響的結果。尤其是後期作品裏,更是縈繞著一股散不開的空幻和悲苦的感覺。
試想,當北宋的大網一天天收緊,柔韌而細密的網線纏繞在脖頸上,弱小的南唐掙紮喘息,而身為南唐國主的李煜卻無力回天,他當是怎樣的焦慮和恐懼。他那一顆惶惶之心,仿若北國春日沙塵肆虐時,黃沙漫捲,樹搖花殞,就連黎明也如日暮一樣昏黃難辨,人在其中寸步難行,進退維穀。唯有清幽佛堂裏晨鍾暮鼓和誦經聲,才能撞破茫茫沙塵,給光明留一道缺口,讓人獲得短暫的安寧。
關於《開元樂》素有爭議,有人說這是唐人詩作,李煜十分喜愛所以謄抄在冊,也有人堅持說這本來就是李煜所寫,寄託著他對俗世煩擾的深深厭倦。
他有滿腹心事不知從何說起,關於國家命運,關於兒女情長,關於做一個帝王還是做一個詩人,諸般種種,千頭萬緒,總是不能遂人心願。然生命本就是如此玄妙,有陰晴圓缺,一如人間生離死別無常聚散;還有陰差陽錯,一如他捧著一顆詩人的心,偏偏又被註定了帝王的宿命。
仰人鼻息、忍氣吞聲的日子,隻是想一想,都讓人窒息。
李煜的強硬不代表他突然轉了心性,而是因為被更深的恐懼所驅使。他的恐懼,源自趙匡胤的步步緊逼。在這個秋天,南唐和北宋的矛盾已經明朗化。不得已,李煜像那個捲簾的美人一樣,目光越過高高宮牆,開始認真打量他生活的時代,也打量置身其中的自己。
多年隱忍終究避免不了背水一戰。李煜已避讓無路,退無可退,可是,戰爭一觸即發的前途又讓他束手無策。那種無力感,和捲簾人“欲寄鱗遊,九曲寒波不泝流”的無奈和哀婉一般無二。所謂“上陣親兄弟”,如果從善在身邊,李煜還能多一個可商量的心腹,但現在他遠在汴京,處於北宋的嚴密監視下,不要奢望說上幾句知心話,他甚至不得不迫於趙氏淫威,寫信勸降。
國將不國,兄弟離散。家事、國事,讓人不堪重負。在這複雜的境況下,李煜性格中分裂與矛盾的部分再次展現:一方麵,他時常對身邊的人說,倘若宋軍果真南下,他將親自披盔戴甲,上陣殺敵;另一方麵,他派另一個弟弟李從鎰,再次向宋朝納貢,希望換得短暫的和平。
進退間,李煜全無章法。
但不管南唐是否做好了迎敵的準備,974年的秋天,宋軍開始進攻金陵。李煜不由得長嘆一聲:躲了這麽久,這一戰終究還是來了。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心事數莖白髮,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野路無人自還。
—— 開元樂
“尼采謂:‘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戚,後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這是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對李煜的評價。他以宋徽宗趙佶的亡國之曲《燕山亭》與後主詞相較,認為李煜那對春花秋月、寒雨晚風的辛酸喟嘆中,具有更深層次的悲涼況味。
贊其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的崇高精神,並非指李煜能如釋迦一樣以身飼虎、割肉餵鷹,也不是說他會像耶穌那樣以自己的鮮血贖世人的罪惡,而是說李煜詞中對靈魂的拷問和對人生的探究,幾乎能代表人類共有的悲哀。如此高的讚譽,或是出於王國維個人對李煜的由衷喜愛,未必能得到其他人的認同,但這段評價引出的另一個話題則毫無爭議,那就是後主詞有鮮明的宗教色彩。
李煜對佛教的篤信,是有家族背景的。
據陸遊《南唐書·烈祖本紀》記載:“榮性謹厚,喜從浮屠遊,多晦跡精舍,時號李道者。”“榮”是李煜的曾祖父,也就是南唐烈祖李昪的父親。他英年早逝,不久妻子也病故,留下年幼的李昪無依無靠,隻能在寺廟棲身,李昪不可避免受到了佛教影響。等到李昪登基為帝,即刻下令廣修寺廟,善待僧侶,並組織高僧講法傳經。後來,中主李璟也受此影響,在佛教推廣方麵下了更大力度,並常與僧人、臣子參禪論經、機鋒辯禪。宋代史學家馬令的《南唐書·浮屠傳》有載:“南唐有國,蘭若精舍,漸盛於烈祖、元宗之世。”
在這樣一個信仰佛教的帝王家族長大,又天生一副悲憫心腸,李煜受佛教影響之深更超過他的長輩。李煜在位時,除了像祖父一樣興建寺院,廣度僧尼,還像他的父親一樣與僧人往來密切。有史料稱:“後主篤信佛法,於宮中建永慕宮,又於苑中建靜德僧寺,鍾山亦建精舍,禦筆題為報慈道場。日供千僧,所費皆二宮玩用。”另據史料記載,後主李煜與多位禪師往來頻繁,終日參禪論道,不亦樂乎。
李煜傳世的數十篇詞作中,屢屢出現頗具禪味的“空”“夢”二字,既與他的生活經歷脫不開關係,也是受到佛教空、苦等觀念影響的結果。尤其是後期作品裏,更是縈繞著一股散不開的空幻和悲苦的感覺。
試想,當北宋的大網一天天收緊,柔韌而細密的網線纏繞在脖頸上,弱小的南唐掙紮喘息,而身為南唐國主的李煜卻無力回天,他當是怎樣的焦慮和恐懼。他那一顆惶惶之心,仿若北國春日沙塵肆虐時,黃沙漫捲,樹搖花殞,就連黎明也如日暮一樣昏黃難辨,人在其中寸步難行,進退維穀。唯有清幽佛堂裏晨鍾暮鼓和誦經聲,才能撞破茫茫沙塵,給光明留一道缺口,讓人獲得短暫的安寧。
關於《開元樂》素有爭議,有人說這是唐人詩作,李煜十分喜愛所以謄抄在冊,也有人堅持說這本來就是李煜所寫,寄託著他對俗世煩擾的深深厭倦。
他有滿腹心事不知從何說起,關於國家命運,關於兒女情長,關於做一個帝王還是做一個詩人,諸般種種,千頭萬緒,總是不能遂人心願。然生命本就是如此玄妙,有陰晴圓缺,一如人間生離死別無常聚散;還有陰差陽錯,一如他捧著一顆詩人的心,偏偏又被註定了帝王的宿命。